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2834发布日期:2019-05-22 02:5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超高分子量pe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是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其厚度在几微米到几毫米之间,作为选择性传递物质的屏障。大多数膜为固体膜,无论是在产量、品种、功能还是应用上,固体膜占99%以上,其中尤其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膜材料为主。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是以为聚合物基体,经加工制成的一定厚度的膜材料。

然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的特征,但是却很难加工,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共混法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但是共混法产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会使拉伸强度、挠曲弹性等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并且也会引起冲击强度、耐摩擦等性能的下降。

因此,发明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70份,高密度聚乙烯20-30份,流动改性剂6-8份,二甲苯溶液2-4份,成核剂0.2-1份。

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均为粉末状态。

优选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12000。

优选的,所述流动改性剂为高抗冲聚苯乙烯流动剂,其密度为800-1200kg/m3

优选的,所述二甲苯溶液的浓度为0.5%-0.7%。

优选的,所述成核剂为硅灰石,其粒径尺寸范围5nm-50nm,表面积100m2/g-400m2/g。

基于上述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一定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0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20min;

s2:将加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新置于345度的高温下进行加热,直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完全熔融,将熔融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静置冷却;

s3:在冷却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在30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间歇搅拌,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

s4: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加入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反应生成高浓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

s5: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均匀的分散在约为130度的玻璃板上,刮制成0.4mm的薄膜层,当玻璃板的温度降至室温的时候,将玻璃板浸入温度为50度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超高分子量pe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的超高分子量pe膜相比,本发明通过将高密度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共混,并且加入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有效的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使其成型加工性获得显著改善,并且也能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加工流动性,通过加入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有效的根据流动改性剂具有促进了长链分子的解缠,并在大分子之间起润滑作用,改变了大分子链间的能量传递的特性,有效的改善了聚合物的流动性,并且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流动性,使其熔点下降达10度之多,能在普通注塑机上注塑成型,而且拉伸强度仅有少许降低,从而解决了共混产生的拉伸强度、挠曲弹性等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以及冲击强度、耐摩擦等性能的下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一:

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份,高密度聚乙烯30份,流动改性剂8份,二甲苯溶液2份,成核剂1份。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均为粉末状态。

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12000。

所述流动改性剂为高抗冲聚苯乙烯流动剂,其密度为800-1200kg/m3

所述二甲苯溶液的浓度为0.5%-0.7%。

所述成核剂为硅灰石,其粒径尺寸范围5nm-50nm,表面积100m2/g-400m2/g。

基于上述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一定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0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20min;

s2:将加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新置于345度的高温下进行加热,直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完全熔融,将熔融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静置冷却;

s3:在冷却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在30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间歇搅拌,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

s4: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加入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反应生成高浓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

s5: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均匀的分散在约为130度的玻璃板上,刮制成0.4mm的薄膜层,当玻璃板的温度降至室温的时候,将玻璃板浸入温度为50度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超高分子量pe膜。

实施例二:

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5份,高密度聚乙烯250份,流动改性剂7份,二甲苯溶液3份,成核剂0.5份。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均为粉末状态。

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12000。

所述流动改性剂为高抗冲聚苯乙烯流动剂,其密度为800-1200kg/m3

所述二甲苯溶液的浓度为0.5%-0.7%。

所述成核剂为硅灰石,其粒径尺寸范围5nm-50nm,表面积100m2/g-400m2/g。

基于上述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一定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0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20min;

s2:将加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新置于345度的高温下进行加热,直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完全熔融,将熔融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静置冷却;

s3:在冷却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在30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间歇搅拌,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

s4: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加入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反应生成高浓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

s5: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均匀的分散在约为130度的玻璃板上,刮制成0.4mm的薄膜层,当玻璃板的温度降至室温的时候,将玻璃板浸入温度为50度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超高分子量pe膜。

实施例三:

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70份,高密度聚乙烯20份,流动改性剂6份,二甲苯溶液4份,成核剂0.2份。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均为粉末状态。

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5000-12000。

所述流动改性剂为高抗冲聚苯乙烯流动剂,其密度为800-1200kg/m3

所述二甲苯溶液的浓度为0.5%-0.7%。

所述成核剂为硅灰石,其粒径尺寸范围5nm-50nm,表面积100m2/g-400m2/g。

基于上述一种超高分子量pe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首先取一定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0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20min;

s2:将加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新置于345度的高温下进行加热,直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完全熔融,将熔融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静置冷却;

s3:在冷却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流动改性剂与成核剂,在30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间歇搅拌,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

s4: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物加入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反应生成高浓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

s5: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膜液均匀的分散在约为130度的玻璃板上,刮制成0.4mm的薄膜层,当玻璃板的温度降至室温的时候,将玻璃板浸入温度为50度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超高分子量pe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