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426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体外受精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生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受精培养皿。



背景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中一项比较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体外受精。目前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实现手段有3种:1.采用微滴受精的方式,即在提前做好的多个授精液微滴中分别加入适当数量的精子,之后将卵子放入其中,达到体外受精的目的;2.孔皿受精,即在提前放置适量授精液体的孔皿中分别加入适当数量的精子,之后将卵子放入其中,达到体外受精的目的;3.试管受精,即在提前放置适量授精液体的试管中加入适当数量的精子,之后将卵子放入其中,达到体外受精的目的。

在自然体内受精的过程中,精子是通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游动而最终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结合的,只有活力和功能正常的精子才能最终有能力到达卵子结合部位。然而,目前的体外受精方式无法有效模拟体内受精时优胜劣汰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为:卵子加入授精液后直接与精子接触,或者,精子加入授精液时并没有经过再次的游动竞争,这样就达不到优中选优的目的,导致部分活力差或功能不全的精子进入卵子的概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外受精培养皿,以解决传统的体外受精培养皿不能对精子进行优选的问题。

一种体外受精培养皿,具有皿体,所述皿体具有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内设置有精子加注槽、多个卵子存放槽和多个受精卵培养槽,所述精子加注槽通过多个导流通道分别与多个所述卵子存放槽连通,多个所述受精卵培养槽与多个所述卵子存放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精子加注槽、所述卵子存放槽以及所述受精卵培养槽的槽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功能槽的槽壁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皿体还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功能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所述功能槽的槽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台面齐平,所述体外受精培养皿还包括皿盖,所述皿盖包括盖底和设置在所述盖底的边缘的盖壁,所述盖底正好能够覆盖所述功能部和所述第一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皿体的外周设置有齿状防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状防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台面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在与其台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凸台在与其台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壁下端设有定位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为10~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精子加注槽、所述卵子存放槽和所述受精卵培养槽的深度为2~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受精培养皿,通过在精子加注槽和卵子存放槽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可对在受精操作之前能够模拟自然受精过程对精子进行优选。

另外,进行体外受精操作时只需要在精子加注槽和卵子存放槽和受精卵培养槽加注一定量的相应液体,简单方便,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了对人员操作的要求,减少了人员之间操作的差异,利于保持培养环境的一致性。多个受精卵培养槽与多个卵子存放槽一一对应设置,可方便对各组配子进行区分、跟踪。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体外受精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体外受精培养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体外受精培养皿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体外受精培养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1~4图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体外受精培养皿,包括皿体100和皿盖(图未示)。其中,皿体100具有功能部110,功能部110设置有功能槽112。功能槽112内设置有精子加注槽1121、多个卵子存放槽1122和多个受精卵培养槽1123。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以及受精卵培养槽1123的槽壁的高度低于功能槽112的槽壁的高度。精子加注槽1121通过多个导流通道1124分别与多个卵子存放槽1122连通,多个受精卵培养槽1123与多个卵子存放槽1122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均为空心柱体状。皿盖包括盖底和设置在盖底的边缘的盖壁,皿盖用于盖住功能槽112。

上述的体外受精培养皿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培养液加注到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导流通道1124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中,并在培养液上覆盖矿物油,将体外受精培养皿放入含有6%二氧化碳、37℃的培养箱中平衡待用。授精时,将体外受精培养皿从培养箱中取出,将卵子放入卵子存放槽1122,按数量均匀放置,再将合适浓度的精子上游液加注到精子加注槽1121中。完成授精后,将受精卵转移到受精卵培养槽1123至进行培养。

可选地,导流通道1124可以是直线通道、折线通道或曲线通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其截面导流通道1124的形状也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半圆形、多边形、V形等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24为弯曲的V形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24的长度为10~15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个导流通道1124的长度相等,均为12mm,以减少各组精卵结合的差异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皿体100还包括第一凸台120和第二凸台130,第一凸台120和第二凸台130分别设置在功能部110的两侧,第一凸台120的高度高于第二凸台130的高度,功能槽112的槽壁的上端与第一凸台120的台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盖底正好能够覆盖功能部110和第一凸台120。如此,在打开皿盖时,可以按压第二凸台130的台面,然后将皿盖取下,从而有效解决了培养皿容易因为晃动使矿物油粘附到皿盖上而造成皿盖和皿体100不易分离、并且在开盖时还可能导致翻皿的问题。另外,第二凸台130的台面亦可供贴设标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皿体100的外周设置有齿状防滑部140,使得拿取体外受精培养皿时不容易打滑。进一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齿状防滑部140的上端与第二凸台130的台面齐平,方便制造。

请参见图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20在与其台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22,第二凸台130在与其台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32,第一定位槽122和/或第二定位槽132的槽壁下端设有定位卡口150,定位卡口150可用于与配套仪器配合稳固体外受精培养皿的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位卡口150有三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的内壁设有刻度线或液位标志线,以指示合适的加入各液体的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的深度为2~4mm,功能槽112的深度为10~12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精子加注槽1121、卵子存放槽1122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的深度为3mm,功能槽112的深度为11m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皿体110是一体成型结构,其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玻璃、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受精培养皿,通过在精子加注槽1121和卵子存放槽1122之间设置有导流通道1124,可对在受精操作之前能够模拟自然受精过程对精子进行优选。另外,进行体外受精操作时只需要在精子加注槽1121和卵子存放槽1122和受精卵培养槽1123加注一定量的相应液体,简单方便,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了对人员操作的要求,减少了人员之间操作的差异,利于保持培养环境的一致性。多个受精卵培养槽1123与多个卵子存放槽1122一一对应设置,可方便对各组配子进行区分、跟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