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926发布日期:2019-02-26 18:0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微生物的检测的方法,包括使用免疫计测法、ELISA法、气相色谱质量分析法、液相色谱质量分析法等机测法,但是测定的前处理繁杂,判定的精度也不能说充分。这些检测方法在检测之前,均需要提前培养,即花费比较长时间去培养包括腐败菌在内的微生物。使用包括标记微生物的技术,以突出微生物发出的光和生长支持物发出的光之间的对比。由于使用对发出的光的特征(例如波长或强度)敏感的光学系统,所以使用特定的荧光标记、荧光团或使用能够暴露由例如ATP发出的生物荧光的酶,可以对微生物进行早期检测。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893671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横向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通气孔,通气孔内设有阀片,所述壳体内纵向转动设有转轴,阀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上端连接有动铁块,壳体内设有与动铁块对应的电磁铁。但是现有的检测仪还存在着不具备防尘效果,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不便提拿和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调节至合适角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微生物检测仪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仪,以解决现有的检测仪还存在着不具备防尘效果,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不便提拿和无法根据检测需要调节至合适角度的问题。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包括检测管,检测传感器,显示屏,检测主机,提携式防尘盒结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连接片,荧光检测棒,收纳盒,塞盖和连接绳,所述的检测管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上表面左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显示屏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上部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检测主机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放置在提携式防尘盒结构的内部;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纵向安装在提携式防尘盒结构与收纳盒之间;所述的荧光检测棒放置在收纳盒的内部;所述的塞盖螺纹连接在收纳盒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塞盖的右部,另一端胶接在收纳盒的右部上侧;所述的提携式防尘盒结构包括提绳,放置盒,提环,盒盖,防护层和挂接绳,所述的提绳分别系接在提环和提环的左右两侧内部;所述的提环分别螺栓连接在放置盒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盒盖螺纹连接在放置盒的上部;所述的防护层胶接在放置盒的内部;所述的挂接绳一端胶接在盒盖的左部,另一端胶接在放置盒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包括外壳,提拿带,固定环,检测按键,关机按钮和开机按钮,所述的提拿带一端贯穿固定环的左侧内部并缝接在提拿带的上部右表面,另一端贯穿固定环的左侧内部并缝接在提拿带的下部右表面;所述的固定环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的左侧中上部以及外壳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检测按键螺钉连接在外壳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关机按钮螺钉连接在外壳的正表面下部右侧;所述的开机按钮螺钉连接在外壳的正表面下部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包括连接杆,紧固螺栓,支撑杆,安装板和吸盘,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轴接在安装板的右部内侧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杆胶接在吸盘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管与外壳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与外壳螺钉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显示屏与外壳镶嵌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主机与外壳螺钉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层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圆柱形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提绳采用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三十厘米的尼龙绳。

优选的,所述的盒盖具体采用透明的圆柱形塑料盖。

优选的,所述的提拿带采用宽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帆布带。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与外壳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安装板的右表面四角位置分别开设有直径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通孔;所述的安装板的高度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吸盘采用直径为四厘米至六厘米的真空橡胶盘。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主机具体采用型号为LBY-420的生物检测仪用主机。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E3Z-LS61-TB的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按键与检测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关机按钮与检测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开机按钮与检测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显示屏与检测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与检测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片与放置盒胶接设置;所述的连接片与收纳盒胶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提绳,放置盒,提环,盒盖,防护层和挂接绳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尘的作用,同时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壳,提拿带和固定环的设置,有利于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便于提拿,避免不小心滑落导致摔坏检测仪。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紧固螺栓,支撑杆和安装板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检测需要调节至合适角度,同时起到支撑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吸盘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其稳固性,便于检测。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层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圆柱形橡胶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缓冲效果,避免颠簸造成磕碰情况。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盒盖具体采用透明的圆柱形塑料盖的设置,有利于随时观察检测仪有无损坏。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纳盒和塞盖的设置,有利于保护荧光检测棒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携式防尘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检测管;2、检测传感器;3、显示屏;4、检测主机;5、提携式防尘盒结构;51、提绳;52、放置盒;53、提环;54、盒盖;55、防护层;56、挂接绳;6、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1、外壳;62、提拿带;63、固定环;64、检测按键;65、关机按钮;66、开机按钮;7、可调节支撑架结构;71、连接杆;72、紧固螺栓;73、支撑杆;74、安装板;75、吸盘;8、连接片;9、荧光检测棒;10、收纳盒;11、塞盖;12、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包括检测管1,检测传感器2,显示屏3,检测主机4,提携式防尘盒结构5,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可调节支撑架结构7,连接片8,荧光检测棒9,收纳盒10,塞盖11和连接绳12,所述的检测管1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的上表面左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检测传感器2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的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显示屏3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的上部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检测主机4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放置在提携式防尘盒结构5的内部;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7安装在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的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8纵向安装在提携式防尘盒结构5与收纳盒10之间;所述的荧光检测棒9放置在收纳盒10的内部;所述的塞盖11螺纹连接在收纳盒10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绳12一端胶接在塞盖11的右部,另一端胶接在收纳盒10的右部上侧;所述的提携式防尘盒结构5包括提绳51,放置盒52,提环53,盒盖54,防护层55和挂接绳56,所述的提绳51分别系接在提环53和提环53的左右两侧内部;所述的提环53分别螺栓连接在放置盒52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盒盖54螺纹连接在放置盒52的上部;所述的防护层55胶接在放置盒52的内部;所述的挂接绳56一端胶接在盒盖54的左部,另一端胶接在放置盒52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便携式提拿检测仪结构6包括外壳61,提拿带62,固定环63,检测按键64,关机按钮65和开机按钮66,所述的提拿带62一端贯穿固定环63的左侧内部并缝接在提拿带62的上部右表面,另一端贯穿固定环63的左侧内部并缝接在提拿带62的下部右表面;所述的固定环63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61的左侧中上部以及外壳6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检测按键64螺钉连接在外壳6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关机按钮65螺钉连接在外壳61的正表面下部右侧;所述的开机按钮66螺钉连接在外壳61的正表面下部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架结构7包括连接杆71,紧固螺栓72,支撑杆73,安装板74和吸盘75,所述的连接杆71一端轴接在安装板74的右部内侧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72安装在支撑杆73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杆73胶接在吸盘75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管1与外壳61螺纹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2与外壳61螺钉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显示屏3与外壳61镶嵌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主机4与外壳61螺钉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层55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圆柱形橡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提绳51采用长度为二十厘米至三十厘米的尼龙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盒盖54具体采用透明的圆柱形塑料盖。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提拿带62采用宽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帆布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板74与外壳61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安装板74的右表面四角位置分别开设有直径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通孔;所述的安装板74的高度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盘75采用直径为四厘米至六厘米的真空橡胶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主机4具体采用型号为LBY-420的生物检测仪用主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2具体采用型号为E3Z-LS61-TB的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按键64与检测主机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关机按钮65与检测主机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开机按钮66与检测主机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显示屏3与检测主机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2与检测主机4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片8与放置盒52胶接设置;所述的连接片8与收纳盒10胶接设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旋拧下塞盖11,将手穿过提拿带62避免不小心滑落摔坏检测仪,启动开机按钮66,利用荧光检测棒9采集标本然后放入检测管1,通过检测按键64调节检测范围,通过检测传感器2进行检测,经由检测主机4由显示屏3显示出来,记录数据后按下关机按钮65;打开盒盖54,将检测仪放入放置盒52中,由防护层55起到缓冲和保护效果,拧紧盒盖54后,通过提绳51提携该装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