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1543发布日期:2019-12-13 19:2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着生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



背景技术:

藻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单细胞蛋白(scp)的一个重要来源。微藻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e、硫氨素、核黄素、吡多醇、维生素b12、vc、生物素、肌醇、叶酸、泛酸钙和烟酸等增加了其作为scp的价值。藻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具有着色和营养的作用,可用来防治癌症、抗辐射、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理作用。是优质的化妆品原料,也是化工、轻工和医药工业中用途极广的有机中间体。藻多糖复合物可作为免疫佐剂增强抗原性和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抑制实体瘤s180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基于藻类的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藻类蛋白被制成粉剂、丸剂、提取物等投放保健品市场或用作食品添加剂中,并且这一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因为藻类产品的需求变大,因此人工培养的藻类成为了藻类产品加工的主要来源。目前市场上,藻类产品的培育生产都是采用传统用跑道式培养池,用碳酸氢钠作碳源,盐湖水或者海水作水源。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光合效率低,产生废水多,培养成本高,产品产量不稳定,光能转化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达到了提高着生藻的光合效率,同时提高产品产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包括箱体、隔板、止水胶条、箱盖、混动机构和加热板,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槽,所述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止水胶条相连接,所述隔板与卡槽相卡接,所述箱体背面的顶部设置有四个进水口,且四个进水口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箱体正面的底部且与进水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壁与滤网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箱体背面的底部通过折页与箱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混动机构位于箱盖的正面,所述加热板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连接。

所述混动机构包括安装盒、动力马达、转杆、圆环、横板、伺服充氧器、连接管、充氧头和照明灯板,所述安装盒的背面与箱盖的正面连接,所述安装盒内壁顶部的左侧与动力马达的顶部连接,所述动力马达底部的输出端与转杆的顶部连接,且转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安装盒的底部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转杆外侧壁的底部分别与四个横板的一侧连接,且四个横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圆环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延伸至圆环底部的下方,所述安装盒内壁顶部的右侧与伺服充氧器的顶部连接,且伺服充氧器的输出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且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盒的底部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充氧头的顶部连通,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照明灯板的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正面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脚的背面连接,且两个支撑脚正面的一端均通过胶水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两个支撑脚配合使用的凹槽,且凹槽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箱盖背面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盒的中间位置分别与四个出水口的中间位置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进行改进,当箱盖与箱体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动力马达的转动,能够使转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个横板进行转动,从而使横板对箱体内部的水质进行缓慢匀速搅动,从而使水中的营养液体处于均匀分散的状态,进而提高着生藻的生长速率。

(2)、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进行改进,通过伺服充氧器的运行,能够使箱体内部的液体中通过充氧头进行氧气的充注,从而保证水质中含氧量的充分,进而满足着生藻的生长需求。

(3)、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进行改进,通过箱体和箱盖均采用透明有机钢化玻璃制成,从而保证着生藻对于光照的需求,进而提高光合效率。

(4)、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进行改进,通过隔板与卡槽的相互配合使用,由于隔板的外表面均经过光滑处理,使其在箱体中起到培养皿的作用,从而使着生藻在吸附生长的同时,又能够便于使着生藻在收集时进行滑落,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收集采摘,并且能够便于对隔板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混动机构的正面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圆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箱体的正面剖示图。

图中:1箱体、2卡槽、3隔板、4止水胶条、5排水口、6滤网、7进水口、8折页、9箱盖、10混动机构、11加热板、12支撑脚、13凹槽、14底座、101安装盒、102动力马达、103转杆、104圆环、105横板、106伺服充氧器、107连接管、108充氧头、109照明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着生藻类变速培养箱,包括箱体1、隔板3、止水胶条4、箱盖9、混动机构10和加热板11,箱体1和箱盖9均采用透明有机钢化玻璃制成,从而保证着生藻对于光照的需求,从而提高光合效率,箱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2,隔板3的四周分别与止水胶条4相连接,隔板3与卡槽2相卡接,箱体1背面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进水口7,且四个进水口7等距离均匀分布,箱体1正面的底部且与进水口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的内侧壁与滤网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箱体1背面的底部通过折页8与箱盖9的底部活动连接,混动机构10位于箱盖9的正面,加热板11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箱盖9正面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脚12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脚12正面的一端均通过胶水粘接有橡胶垫,箱体1顶部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两个支撑脚12配合使用的凹槽13,且凹槽13的形状为圆形,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且底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箱盖9背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

混动机构10包括安装盒101、动力马达102、转杆103、圆环104、横板105、伺服充氧器106、连接管107、充氧头108和照明灯板109,安装盒101的背面与箱盖9的正面固定连接,安装盒101内壁顶部的左侧与动力马达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动力马达102底部的输出端与转杆10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转杆103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安装盒101的底部并延伸至其下方,转杆103外侧壁的底部分别与四个横板105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四个横板105的另一端分别与圆环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横板105的底部延伸至圆环104底部的下方,安装盒101内壁顶部的右侧与伺服充氧器106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伺服充氧器106的输出端与连接管107的一端连通,且连接管107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盒101的底部并延伸至其下方,连接管107的底部与充氧头108的顶部连通,安装盒10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照明灯板109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盒10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盒101的中间位置分别与四个出水口5的中间位置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本实用新型。

在使用时,当箱盖9与箱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动力马达102的转动,能够使转杆103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个横板105进行转动,从而使横板105对箱体1内部的水质进行缓慢匀速搅动,通过伺服充氧器106的运行,能够使箱体内部的液体中通过充氧头108进行氧气的充注,从而保证水质中含氧量的充分。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1进行改进,当箱盖9与箱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动力马达102的转动,能够使转杆103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个横板105进行转动,从而使横板105对箱体1内部的水质进行缓慢匀速搅动,从而使水中的营养液体处于均匀分散的状态,进而提高着生藻的生长速率,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1进行改进,通过伺服充氧器106的运行,能够使箱体内部的液体中通过充氧头108进行氧气的充注,从而保证水质中含氧量的充分,进而满足着生藻的生长需求,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1进行改进,通过箱体1和箱盖9均采用透明有机钢化玻璃制成,从而保证着生藻对于光照的需求,进而提高光合效率,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箱体1进行改进,通过隔板3与卡槽2的相互配合使用,由于隔板3的外表面均经过光滑处理,使其在箱体1中起到培养皿的作用,从而使着生藻在吸附生长的同时,又能够便于使着生藻在收集时进行滑落,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收集采摘,并且能够便于对隔板3的清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