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然加湿的培养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223发布日期:2019-10-19 03:5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然加湿的培养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摇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然加湿的培养摇床。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720743472.5记载的一种吊挂式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包括摇框、外框和驱动机构,摇框设置在外框内部,四周与外框留有间隙,摇框内设置有夹持器,外框顶部的四角设置有吊挂装置,摇框通过吊挂装置与外框连接,吊挂装置包括挂簧和固定块,固定块与外框固定连接,挂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下端与摇框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摇框底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和联轴器,偏心轮通过键与电机的输出轴过盈配合联接,偏心轮上方设置有凸轴,凸轴通过联轴器与摇框连接。外框的前方设置有带视窗的门,外框的左侧、右侧、后侧以及底部通过壁板密封,壁板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防腐层、保温层和保护层,外框的顶部活动设置有顶盖。顶盖内侧设置有加热装置。外框的左、右两侧壁板上对应设置有风扇。摇框设置1-4层。夹持器为纵横阵列布置的弹簧或橡皮绳。防腐层为环氧树脂板或玻璃钢。保温层为发泡聚氨酯。保护层为不锈钢板或玻璃钢。它通过在外框顶部的四角设置吊挂装置,摇框通过吊挂装置与外框连接,摇框的底部设置驱动机构,摇框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外框内轮廓的尺寸,摇框通过电机驱动可以在外框内部振荡,由于摇框的上部有吊挂装置的约束,即使电机与偏心轮的摆动幅度较大,也不会造成摇框倾覆,适用于大型多层的液体菌种培养摇床。但是它没有自然加湿的作用,不能为培养摇床提供一个湿度足够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自然加湿的培养摇床,它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柜门设置在培养摇床的顶部,且为滑动结构,方便实验样品的拿取,设置有两个可视窗,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实验观察,设置有水槽,水槽能够加水,并利用水蒸气加湿的原理对培养摇床具有自然加湿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培养摇床本体1、培养摇床外壳2、第一培养层3、第一培养箱31、第二培养层4、第二培养箱41、第一可视窗5、顶箱6、控制箱61、滑轨62、控制面板63、进水口64、隔板7、振荡装置8、水槽9、培养摇床柜门10、滑条101、第二可视窗102,所述的培养摇床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培养摇床外壳2,培养摇床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培养层3和第二培养层4,第一培养层3上设置有第一培养箱31,第二培养层4上设置有第二培养箱41,第二培养层4的内部设置有水槽9,第一培养箱31和第二培养箱41的下方设置有振荡装置8,培养摇床本体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可视窗5,第一培养层3和第二培养层4之间设置有隔板7,培养摇床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箱6,顶箱6的左侧设置有控制箱61,控制箱6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着电源,控制箱61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63,顶箱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条滑轨62和进水口64,顶箱6的上方设置有培养摇床柜门10,培养摇床柜门10底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条101,培养摇床柜门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可视窗102。

所述的培养摇床外壳2由通风层21、隔热层22、保护层23构成,通风层21的左侧设置有隔热层22,隔热层22的左侧设置有保护层23。

所述的控制面板63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钮。

所述的隔板7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的隔板7的宽度小于培养摇床本体1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向前推动培养摇床柜门10,滑条101在滑轨62上滑动,将清水从进水口64倒入水槽9内,水槽9内的清水通过水蒸气蒸发对培养摇床的内部进行自然加湿,水蒸气通过隔板7上的圆孔上升到第一培养层3内,使得水蒸气充满整个培养摇床的内部,从而能够加湿整个培养摇床,通过控制面板63的操作对培养摇床进行操作,通过培养摇床柜门10上的第二可视窗102可以从上放观察培养摇床内部的反应情况,通过第一可视窗5可以从培养摇床本体1的前表面观察到培养摇床内部的反应情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柜门设置在培养摇床的顶部,且为滑动结构,方便实验样品的拿取,设置有两个可视窗,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实验观察,设置有水槽,水槽能够加水,并利用水蒸气加湿的原理对培养摇床具有自然加湿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箱6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培养摇床柜门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培养层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培养摇床外壳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水槽9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培养摇床本体1、培养摇床外壳2、通风层21、隔热层22、保护层23、第一培养层3、第一培养箱31、第二培养层4、第二培养箱41、第一可视窗5、顶箱6、控制箱61、滑轨62、控制面板63、进水口64、隔板7、振荡装置8、水槽9、培养摇床柜门10、滑条101、第二可视窗10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培养摇床本体1、培养摇床外壳2、通风层21、隔热层22、保护层23、第一培养层3、第一培养箱31、第二培养层4、第二培养箱41、第一可视窗5、顶箱6、控制箱61、滑轨62、控制面板63、进水口64、隔板7、振荡装置8、水槽9、培养摇床柜门10、滑条101、第二可视窗102,所述的培养摇床外壳2固定在培养摇床本体1的外侧,培养摇床外壳2由通风层21、隔热层22、保护层23构成,培养摇床外壳2对培养摇床本体1具有保护作用,培养摇床本体1由第一培养层3和第二培养层4构成,培养摇床本体1通过隔板7将培养摇床本体1分为第一培养层3和第二培养层4,第一培养层3设置在第二培养层4的上方,第一培养层3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培养箱31,第二培养层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培养箱41,第二培养层4的内部设置有水槽9,水槽9为“L”形构件,振荡装置8分别固定在第一培养箱31和第二培养箱41的下方,顶箱6位于培养摇床本体1的上方,顶箱6的左侧为控制箱61,控制面板63镶嵌在控制箱61的前表面,控制箱61的右侧设置有两条滑轨62和进水口64,进水口64设置在两条滑轨62之间,两条滑轨62之间的距离与培养摇床柜门10的宽度相同,培养摇床柜门10固定在顶箱6的上方,培养摇床柜门10底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条101,滑条101固定在滑轨62上,滑条101与滑轨62配合滑动,培养摇床柜门10的上表面镶嵌有第二可视窗102,培养摇床本体1的前表面上镶嵌有第一可视窗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向前推动培养摇床柜门10,滑条101在滑轨62上滑动,将清水从进水口64倒入水槽9内,水槽9内的清水通过水蒸气蒸发对培养摇床的内部进行自然加湿,水蒸气通过隔板7上的圆孔上升到第一培养层3内,使得水蒸气充满整个培养摇床的内部,从而能够加湿整个培养摇床,通过控制面板63的操作对培养摇床进行操作,通过培养摇床柜门10上的第二可视窗102可以从上放观察培养摇床内部的反应情况,通过第一可视窗5可以从培养摇床本体1的前表面观察到培养摇床内部的反应情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柜门设置在培养摇床的顶部,且为滑动结构,方便实验样品的拿取,设置有两个可视窗,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实验观察,设置有水槽,水槽能够加水,并利用水蒸气加湿的原理对培养摇床具有自然加湿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