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89515发布日期:2019-12-21 04:1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煤炭资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碳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目前,煤炭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为燃烧提供能量,同时煤炭也是重要的碳资源,通过气化、热解、液化等转化途径,煤炭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碳基材料或化工产品。以褐煤为代表的低变质煤(低阶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内褐煤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已探明储量超过3000亿吨,占中国褐煤总储量的80%以上。低阶煤作为燃料直接燃烧利用存在不适宜长距离运输、利用效率低、污染大等缺点;因此,对低变质煤而言,开发其非能源利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对低变质煤进行化学解聚,将煤转化为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进而获取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条有前景的利用途径。在煤解聚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芳香酸、酚类物质以及一些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可溶性未知物等,其中小分子有机酸是煤衍生高附加值化学品。煤解聚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解聚物体系复杂,限制了解聚物的进一步利用。因此,褐煤氧化解聚产物犹如化学品的“宝库”,蕴含着众多高附加值化学品或功能分子,但是如何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出特定的化学物质,仍需要不断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出特定种类的有机酸,且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解聚物和转运分子混合,转运分子与煤解聚物中的有机酸发生选择性反应,将生成的选择性反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选择性反应产物;(2)将步骤(1)选择性反应产物进行分解,使转运分子和有机酸分离,得到有机酸;所述转运分子包括醇类物质和/或金属盐。优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草酸、琥珀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苯四酸、苯五酸和苯六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醇类物质包括甲醇、乙醇、丁醇和醇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盐包括铜盐、钙盐、稀土盐、铁盐、锰盐、锡盐、铬盐、钴盐、铝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金属盐包括醋酸铜、硝酸钕、氯化钙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当所述转运分子为醇类物质时,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煤解聚物和醇类物质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将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酸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酯;(b)将得到的有机酸酯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有机酸。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的催化剂为酸性树脂催化剂,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0~200℃,时间为3~24h。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将有机酸酯分离的方法包括:酯化反应完成后,将酯化反应体系离心除去固体催化剂,上清液进行旋蒸除去醇类物质,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水混合后调节ph值至碱性,得到混合液;对所述混合液进行萃取,得到有机酸酯和水相;所述水相中含有未被酯化的有机酸。优选的,当所述转运分子为金属盐时,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煤解聚物和金属盐在溶剂中进行配位反应,然后将配位反应生成的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b’)将所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进行分解,得到有机酸。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金属盐与煤解聚物的质量比为0.1~10:1,配位反应的温度为20~100℃,时间为2~5h。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分解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进行,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为1~3;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为10~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解聚物和转运分子混合,转运分子与煤解聚物中的有机酸发生选择性反应,将生成的选择性反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选择性反应产物;将选择性反应产物中的转运分子和有机酸分离,得到有机酸;所述转运分子包括醇类物质和/或金属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出有机酸的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转运分子和有机酸的相互作用,使得本发明能够从煤解聚物中选择性分离出有机酸。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方法能够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出草酸、琥珀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苯四酸、苯五酸和苯六酸等高附加值有机酸,且转运分子可以循环使用;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方法简单,容易实施,且最终分离得到的有机酸收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采用转运分子分离煤解聚物中有机酸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分别以醇类物质和金属盐为转运分子分离有机酸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4)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的hplc谱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4)萃取得到的水相的hplc谱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反应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步骤(1)煤解聚物水溶液的hplc谱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步骤(3)得到的有机酸的hplc谱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步骤(1)中煤解聚物水溶液的hplc谱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步骤(3)中有机酸的hplc谱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步骤(2)中钕分离剩余液的hplc谱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步骤(1)中煤解聚物水溶液的hplc谱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步骤(3)中有机酸的hplc谱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步骤(2)中钙分离剩余液的hplc谱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5步骤(1)中煤解聚物水溶液的hplc谱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5步骤(3)中有机酸的的hplc谱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5步骤(2)中锰分离剩余液的hplc谱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解聚物和转运分子混合,转运分子与煤解聚物中的有机酸发生选择性反应,将生成的选择性反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选择性反应产物;(2)将步骤(1)选择性反应产物进行分解,使转运分子和有机酸分离,得到有机酸;所述转运分子包括醇类物质和/或金属盐。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分离得到的有机酸优选包括草酸、琥珀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偏苯三甲酸、苯四酸、苯五酸和苯六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将煤解聚物和转运分子混合,转运分子与煤解聚物中的有机酸发生选择性反应,将生成的选择性反应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选择性反应产物。在本发明中,所述煤解聚物中的煤优选包括褐煤、无烟煤、烟煤、次烟煤、长焰煤、焦煤和贫煤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煤解聚物优选为煤解聚物水溶液,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煤解聚物水溶液中的解聚物优选包括碱氧氧化解聚物、钌离子催化氧化解聚物、酸催化解聚物、fe3+-h2so4催化解聚物、双氧水氧化解聚物和偏钒酸钠催化氧化解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转运分子包括醇类物质或金属盐;所述醇类物质优选包括甲醇、乙醇、丁醇和醇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盐优选包括铜盐、钙盐、稀土盐、铁盐、锰盐、锡盐、铬盐、钴盐、铝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醋酸铜、硝酸钕、氯化钙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转运分子分离煤解聚物中有机酸的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加入转运分子,转运分子选择性地与煤解聚物中的目标产物有机酸发生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转运分子中间体,再将目标产物-转运分子中间体进行分解,释放出目标产物有机酸和转运分子。在本发明中,转运分子可以循环利用。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转运分子为醇类物质时,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a)将煤解聚物和醇类物质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将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酸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酯;(b)将得到的有机酸酯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有机酸。本发明以醇为转运分子分离有机酸的流程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将煤解聚物和醇类物质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有机酸酯。在本发明中,所述煤解聚物和醇类物质的用量比优选为0.01~1g:1ml,进一步优选为0.1~0.9g:1ml,更优选为0.2~0.8g:1ml。在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剂优选为酸性树脂催化剂,进一步优选为amberlyst-15h酸性树脂;所述催化剂与煤解聚物的质量比优选为0.05~0.5:1,进一步优选为0.1~0.4:1,更优选为0.2~0.3:1;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优选2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70℃,更优选为100~170℃,时间优选为3~24h,进一步优选为5~20h,更优选为10~15h。本发明整个反应过程在水中进行,无需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避免了环境污染。本发明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操作温度在200℃以下,避免了高能耗。酯化反应完成后,本发明将生成的有机酸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酯。在本发明中,将有机酸酯分离的方法优选包括:将酯化反应体系离心除去固体催化剂,上清液进行旋蒸除去醇类物质,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水混合后调节ph值至碱性,得到混合液;对所述混合液进行萃取,得到有机酸酯。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液的ph值优选为8~10。本发明对旋蒸的温度没有特别要求,根据醇类物质的种类进行确定,旋蒸得到的醇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本发明先将醇类物质除去,然后将浓缩液溶于水,再将溶液ph值调至偏碱性,能够将水溶性杂质成分溶于水中,提高萃取纯度,且有利于将有机酸酯完全萃取到有机相中,提高萃取效率。本发明将ph值调至偏碱性,有利于将未被酯化的酸性物质转化成盐的形式,从而溶于水中,而有机酸酯则能够被萃取到有机相中,如果不调ph,未被酯化的煤解聚产物中的酸性物质会被萃取到有机相中,影响萃取分离效果。本发明通过萃取得到有机酸酯和水相,水相中含有未被完全酯化的有机酸。得到有机酸酯后,本发明将得到的有机酸酯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有机酸。在本发明中,所述水解反应优选在酸性溶液或者碱性溶液作用下进行,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优选为1~3,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优选为10~12。本发明对有机酸酯水解得到有机酸的具体过程没有特别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过程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酸酯发生水解反应后,可以释放出有机酸。本发明以醇类物质为转运分子,能够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出均苯四甲酸、苯六酸。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转运分子为金属盐时,从煤解聚物中转运分离有机酸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a’)将煤解聚物和金属盐在溶剂中进行配位反应,然后将配位反应生成的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b’)将所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进行分解,得到有机酸。本发明以金属盐为转运分子分离有机酸的流程图如图2(b)所示。本发明将煤解聚物和金属盐在溶剂中进行配位反应,生成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在本发明中,所述金属盐与煤解聚物的质量比优选为0.1~10:1,进一步优选为0.1~7:1,配位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100℃,进一步优选为25~75℃;时间优选为2~5h,更优选为2.5~4.5h。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水。本发明优选以水为溶剂,无需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避免了环境污染。本发明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操作温度低于200℃,避免了高能耗。生成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后,本发明将所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得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在本发明中,生成的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一般为沉淀或者胶状物,可采用过滤或者离心分离将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分离。得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后,本发明将所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进行分解,得到有机酸。在本发明中,所述分解优选在酸性溶液或者碱性溶液中进行,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优选为1~3,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优选为10~12。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不稳定,在酸性中会分解生成有机酸,在碱性溶液中分解生成有机酸盐,再将有机酸盐进行酸化处理,得到有机酸。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分解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时,所述有机酸-金属有机配位中间体分解生成有机酸和金属盐后,本发明优选通过萃取的方式使有机酸和金属盐分离,进而分离得到有机酸和金属盐溶液;所述萃取用溶剂优选包括乙醚或二氯甲烷;所述金属盐溶液经去除溶剂处理后,可回收循环使用。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分解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时,所述有机酸-金属有机配位中间体分解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有机酸盐,本发明优选通过过滤处理,使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有机酸盐分离;所述有机酸盐经酸化处理,得到有机酸;所述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经酸化处理后去除溶剂,得到金属盐。本发明以金属盐为转运分子,能够从煤解聚物中分离得到苯六酸、苯五酸、均苯四甲酸、1,3,5-苯三甲酸、1,2,3-苯三甲酸、1,2,4-苯三甲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苯甲酸和草酸。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1)构建反应体系:将0.45g褐煤解聚物溶于5ml甲醇(转运分子)中,加入酸性树脂催化剂(amberlyst-15h酸性树脂)0.09g,催化转运分子甲醇与待分离组分发生选择性反应,得到分离母液;(2)反应过程:将上述反应体系于反应釜中170℃反应3h,进行酯化反应;(3)反应后分离:酯化反应完成后,离心除去固体催化剂,将上清液进行旋蒸,使上清液中的甲醇从体系中分离,得到浓缩液;将所得到的浓缩液与蒸馏水混合后调节ph至8~10,得到混合液;用5ml有机溶剂乙酸丁酯对混合液进行萃取,可得到有机酸酯;本发明酯化反应后将甲醇低温旋蒸后,溶于蒸馏水,目的是将部分水溶性的物质溶于水,以便于下一步的有机溶剂萃取;在萃取前将ph调至偏碱性(ph8~10),目的是将未被酯化的酸性物质转化为盐的形式,从而存在于水相中,而被酯化的产物则能够被萃取到有机相中;如果不调ph,未被酯化的有机酸可能以酸的形式存在,有可能被萃取到有机相,影响分离效果;(4)得到有机酸:上述步骤经萃取分别得到水相和有机相,水相中存在的是未被酯化的有机酸;有机相中存在的是发生酯化后生成的有机酸酯;将有机相中的有机酸酯在碱性条件下(ph11)进行水解,即可得到目标有机酸。对步骤(4)中萃取得到的有机相和水相分别进行hplc测试,测试条件为:色谱柱shim-packgistc185μm;流动相: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85:15,磷酸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0.1%;流速:0.4ml/min;进样体积:5μl;柱箱温度:45℃;紫外检测器波数:240nm。有机相的hplc谱图如图3所示,水相的hplc谱图如图4所示。图3和图4中箭头指的峰是图3和图4中的主产物,将图3和图4进行对比可知,有机相和水相中的主产物有机酸种类不同。根据图3和图4中有机酸的出峰时间,可以得知图3有机相中的酸为均苯四甲酸、图4水相中的酸为苯六酸,收率分别约70%和50%。收率计算方法为:收率=(分离出来的有机酸质量/分离母液中对应有机酸总质量)*100%。实施例2以醋酸铜为“转运”分子,利用不同种类有机酸与铜离子配位能力不同,实现有机酸与铜离子之间差异性配位反应,形成“有机酸-金属”配位中间体。以褐煤碱氧氧化解聚物为例,具体实施过程为:(1)构建反应体系:将褐煤碱氧氧化解聚物与水混合,形成煤解聚物水溶液(浓度为0.1g/ml),煤解聚物水溶液调ph至中性,向其中加入醋酸铜,醋酸铜与煤解聚物质量比为0.2:1;(2)反应过程:上述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小时,cu2+能够与溶液中某些有机酸组分配位并产生蓝色沉淀;(3)反应后分离:将蓝色沉淀进行离心、洗涤后,将该沉淀溶解于ph为11的naoh溶液中,产生cu(oh)2沉淀和有机酸盐(简写为有机酸x),将有机酸盐进行酸化,得到有机酸。实施例2的反应流程图如图5所示。对实施例2步骤(1)得到的煤解聚产物水溶液和步骤(3)得到的有机酸盐进行hplc色谱测试,测试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煤解聚产物水溶液的hplc色谱图如图6所示,有机酸盐的hplc色谱图如图7所示,将图6和图7进行对比可知,图7分离得到的有机酸种类与图6相比,有所减少,说明本发明可以实现特定有机酸的分离。由图7可知,实施例2最终分离得到的有机酸是苯六酸和草酸,说明铜离子能够从解聚物溶液中分离出苯六酸和草酸,其中苯六酸的收率为60%,草酸的收率为80%。本发明在计算草酸的收率时,由于金属盐醋酸铜中乙酸根和草酸的出峰位置不同,所以在计算草酸的收率时不需要扣除金属盐中乙酸根的含量)。收率计算方法为:收率=(分离出来的某有机酸质量/煤解聚物水溶液中该有机酸总质量)*100%。实施例3以硝酸钕为转运分子,对煤解聚产物水溶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离。(1)构建反应体系:将褐煤碱氧氧化解聚物与水混合,形成煤解聚物水溶液,浓度为0.0125g/ml,煤解聚物水溶液调ph至中性,向其中加入硝酸钕,硝酸钕与煤解聚物质量比为1.6:1;(2)反应过程:上述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50℃,时间为2h,硝酸钕能够与溶液中某些有机酸组分配位并产生钕-有机酸络合物,将该络合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钕-有机酸络合物和钕分离后剩余液;(3)反应后分离:将钕-有机酸络合物进行离心、洗涤后,然后将该络合物溶解于ph为10的naoh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钕络合物和上清液有机酸盐(有机酸盐简写为有机酸x),经过滤分离得到有机酸盐,将有机酸盐进行酸化,得到有机酸。对实施例3步骤(1)中煤解聚物水溶液进行hplc色谱测试,测试条件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中流速更改为0.8ml/min,并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梯度洗脱程序如表1所示:表1梯度洗脱程序本发明在梯度洗脱程序的0.01~10min时间段内,将乙腈流速提高,提高速率为8μl/min,同时将水的流速降低,降低速率为8μl/min,保持乙腈和水的总流速不变,进而达到乙腈的体积浓度由5%均匀增加至15%,水的体积浓度由95%均匀降低为85%。本发明在梯度洗脱程序的58~60min时间段内,将乙腈的流速降低,降低速率为8μl/min,同时将水的流速提高,提高速率为8μl/min,保持乙腈和水的总流速不变,进而达到乙腈的体积浓度由15%均匀降低至5%,同时水的体积浓度由85%均匀增加至95%。煤解聚物水溶液的谱图如图8所示。将图8中的色谱峰与标准色谱峰进行对比可得知图8中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结果如表2所示;另外将实施例3步骤(3)得到的有机酸进行hplc测试,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将图8和图9进行对比可知,图9中有机酸的种类明显少于图8中有机酸的种类,说明本发明以硝酸钕为转运分子,对特定有机酸具有选择性配位作用;另外对实施例3步骤(2)得到的钕分离后剩余液进行hplc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将图9和图10进行对比可知,图10中2号峰和6号峰较弱,其中2号峰为苯五酸,6号峰为1,3,5-苯三酸,由此说明苯五酸和1,3,5-苯三酸被选择性分离出来。表2实施例3煤解聚物水溶液、钕-有机酸络合物和氢氧化钕络合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保留时间对应有机酸有机酸分离收率%1号峰3.6苯六酸62.442号峰5.3苯五酸72.923号峰8.5均苯四甲酸24.034号峰14.71,2,4-苯三甲酸10.285号峰16.21,2,3-苯三甲酸11.286号峰19.01,3,5-苯三甲酸84.517号峰19.9邻苯二甲酸08号峰21.3对苯二甲酸09号峰24.9间苯三甲酸13.5810号峰41.7苯甲酸0实施例4以氯化钙为转运分子,对煤解聚产物水溶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离。(1)构建反应体系:将褐煤碱氧氧化解聚物与水混合,形成煤解聚物水溶液,浓度为0.0125g/ml,煤解聚物水溶液调ph至中性,向其中加入氯化钙,氯化钙与煤解聚物质量比为3.2:1;(2)反应过程:上述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50℃,时间为2h,氯化钙能够与溶液中某些有机酸组分配位并产生钙-有机酸络合物,将该络合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钙-有机酸络合物和钙分离后剩余液;(3)反应后分离:将钙-有机酸络合物进行离心、洗涤后,然后将该络合物溶解于ph为12的naoh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钙络合物和有机酸盐(有机酸盐简写为有机酸x),经过滤分离得到有机酸盐,将有机酸盐进行酸化,得到有机酸。对实施例4中煤解聚物水溶液进行hplc色谱测试,测试条件同实施例3,得到的谱图如图11所示。将图11中的色谱峰与标准色谱峰进行对比可得知图11中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结果如表3所示;另外对实施例4步骤(3)得到的有机酸进行hplc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2所示。将图11和图12进行对比可知,图12中有机酸的种类明显少于图11中有机酸的种类,说明本发明以氯化钙为转运分子,对特定有机酸具有选择性配位作用;另外对实施例4步骤(2)中钙分离后剩余液进行hplc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将图12和图13进行对比可知,图13中1号峰和2号峰较弱,其中1号峰为苯六酸,2号峰为苯五酸,由此说明苯五酸和苯六酸被选择性分离释放出来。表3实施例4煤解聚物水溶液、钙-有机酸络合物和氢氧化钙络合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保留时间对应有机酸有机酸分离收率%1号峰3.2,3.4苯六酸67.752号峰4.7,5.0苯五酸16.423号峰7.8均苯四甲酸04号峰14.11,2,4-苯三甲酸05号峰15.81,2,3-苯三甲酸06号峰18.51,3,5-苯三甲酸07号峰19.4邻苯二甲酸08号峰20.6对苯二甲酸09号峰24.1间苯三甲酸010号峰40.4苯甲酸0实施例5以氯化锰为转运分子,对煤解聚产物水溶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离。(1)构建反应体系:将褐煤碱氧氧化解聚物与水混合,形成煤解聚物水溶液,浓度为0.0125g/ml,煤解聚物水溶液调ph至中性,向其中加入氯化锰,氯化锰与煤解聚物质量比为6.4:1;(2)反应过程:上述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50℃,时间为2h,氯化锰能够与溶液中某些有机酸组分配位并产生锰-有机酸络合物,将该络合物从体系中分离,得到锰-有机酸络合物和锰分离后剩余液;(3)反应后分离:将锰-有机酸络合物进行离心、洗涤后,然后将该络合物溶解于ph为11的naoh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锰络合物和有机酸盐(有机酸盐简写为有机酸x),经过滤分离得到有机酸盐,将有机酸盐进行酸化,得到有机酸。对实施例5中煤解聚物水溶液进行hplc色谱测试,测试条件同实施例3,得到的谱图如图14所示。将图14中的色谱峰与标准色谱峰进行对比可得知图14中的色谱峰对应的物质,结果如表4所示;另外对实施例5步骤(3)得到的有机酸进行hplc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5所示。将图14和图15进行对比可知,图15中有机酸的种类明显少于图14中有机酸的种类,说明本发明以氯化锰为转运分子,对特定有机酸具有选择性配位作用;另外对实施例5步骤(2)得到的锰分离后剩余液进行hplc测试,结果如图16所示,将图15和图16进行对比可知,以氯化锰为转运分子,能够从煤解聚物水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苯六酸,以氯化锰为转运分子,从煤解聚物水溶液中转运分离出苯六酸的收率为21%,根据液相色谱峰面积计算,其纯度为85%。表4实施例5煤解聚物水溶液、锰-有机酸络合物和氢氧化锰络合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从煤解聚物水溶液中转运分离出特定的有机酸,提供了一种新的从煤解物水溶液中分离高附加值有机酸的新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