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9637发布日期:2020-04-14 12:57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涉及一种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索磷布韦(又译为索氟布韦,英文名sofosbuvir,商品名sovaldi)是由pharmasset公司开发,由gileadscience公司继续后期开发的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丙肝的新药,于2013年12月6日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4年1月16日经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批准在欧盟各国上市。索磷布韦是首个获批可用于丙型肝炎全口服治疗的药物,在用于特定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时,可消除对传统注射药物干扰素(ifn)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索磷布韦是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ns5b聚合酶抑制剂,化学名为(s)-2-{(s)-[((2r,3r,4r,5r)-5-(2,4-二氧代-3,4-二氢-2h-嘧啶-1-基)-4-氟-3-羟基-4-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基氨基}-丙酸异丙酯,结构如式i所示:

目前报道索氟布韦的合成方法主要有: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76(20),8311-8319;2011中以式iii化合物为原料进行磷酰化反应得到索氟布韦,但是这种方法中的磷酰化反应需要用叔丁基氯化镁作为碱,叔丁基氯化镁可以与尿嘧啶碱基n原子上的氢发生反应,消耗一当量叔丁基氯化镁,并且会引起副反应,生成杂质,给后面的纯化带来困难,产率很低。cn102459299公开的方法中以4-硝基苯酚为原料,由于该原料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另一原料五氟苯酚价格昂贵,反应温度很低,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包括:

1、一种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包括:

1)氮气保护下,将四氢呋喃和物料a、物料b及dmap和苯胺类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反应,tlc监测反应至所述物料a反应完毕;

所述dmap为4-二甲氨基吡啶;

所述苯胺类化合物为n,n-二甲基苯胺或n,n-二乙基苯胺;

所述物料a和物料b的结构式如式ii和式iii所示:

2)向步骤1)所得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分液,所得有机相用1n盐酸洗涤2次,分液,再将所得有机相加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6次,分液,再将所得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再将所得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40~50℃浓缩至干;

3)向步骤2)所得产物中加入6倍物料a质量的乙酸乙酯,待体系搅拌析出固体后,控温10~15℃打浆2h,过滤,滤饼加异丙醇溶解澄清,加活性炭脱色10min,过滤,压入d级区结晶釜中,体系降温至0~10℃,析晶6h,过滤,滤饼40~50℃鼓风干燥,得到索磷布韦粗品;

4)将步骤3)所得索磷布韦粗品与7倍质量的纯化水混合升温至80-90℃,搅拌至体系分散均匀,保温搅拌7h,停止加热,体系降温至10~15℃,保温搅拌析晶10h,过滤,滤饼用所述物料a等质量的纯化水淋洗,50~60℃鼓风干燥,得到索磷布韦成品。

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dmap的用量为所述物料a摩尔用量的0.1-0.2%;

所述苯胺类化合物为n,n-二甲基苯胺或n,n-二乙基苯胺;

所述苯胺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物料a摩尔用量的0.5-1倍;

所述物料a、物料b的质量比为1:1.0-2.5;具体为1:2.1;

所述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为15-20℃;时间为4-6小时;具体为5小时。

所述步骤2)中,所述乙酸乙酯与所述物料a的质量比为5:1;

所述1n盐酸与所述物料a的质量比为208×2:58;

所述饱和碳酸钠水溶液与所述物料a的质量比为116.0×6:58;

所述饱和食盐水与所述物料a的质量比为286×2:58;

所述无水硫酸钠与所述物料a的质量比为75:58。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索磷布韦的方法,反应效率高,产物产率高,可达90%以上,纯度可达98%以上,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索磷布韦粗品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向2000l反应釜中,分别加入580.0kg四氢呋喃、58.0kg物料a,搅拌降温。控温在5~10℃,加入物料a摩尔用量0.1%的dmap和物料a摩尔用量0.5倍的n,n-二甲基苯胺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完毕后,加入121.8kg物料b保温15~20℃反应5小时。tlc监测反应(展开剂:二氯甲烷/甲醇=7/1),至物料a反应完毕。

之后体系升温至20~25℃,加入290.0kg乙酸乙酯,搅拌30min,分液。有机相用1n盐酸洗涤2次(每次用量为208kg)、分液。有机相加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每次用量为116.0kg)6次、分液。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每次用量为286.0kg)。有机相加入75.0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40~50℃浓缩至尽干。

加入6倍物料a质量的乙酸乙酯,待体系搅拌析出固体后,控温10~15℃打浆2h。过滤,滤饼加异丙醇升温回流至溶解澄清,加入活性炭脱色10min,过滤,压入d级区结晶釜中,体系降温至0-10℃,析晶6h。过滤,滤饼40~50℃鼓风干燥,得到索磷布韦(也即sfb)粗品:58.0kg。晶型为i晶型,收率:58.0kg/529.45*260.22/58.0kg*100%=49.1%。

索磷布韦的制备

1000l反应釜中,搅拌下加入406.0kg纯化水、58.0kg的sfb粗品。快速搅拌,升温至80~90℃,搅拌至体系分散均匀,保温搅拌7h,停止加热。体系降温至10~15℃,保温搅拌析晶10h。过滤,滤饼用58.0kg纯化水淋洗,50~60℃鼓风干燥,得到索磷布韦,其晶型为vi:53.9kg。收率:53.9kg/58.0kg*100%=93.0%;纯度为98.3%。

1、物料a/物料b投料比的考察

我公司设计了如下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投料比的考察

结论:从实验结果来看,提高物料b的投料量,工艺收率提高,达到预期目的,因此确定,物料a/物料b的质量比为=1:2.1为最优工艺参数。

2、步骤2)后处理的考察

我公司设计了如下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后处理的考察

结论:改变后处理过程可以有限改善乳化现象;因此,后处理采用1n盐酸洗涤2次,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6次,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

3、步骤3)析晶溶剂量及干燥方式的考察

我公司设计了如下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析晶溶剂量的考察

得到样品后,均分成两份,分别进行鼓风干燥、真空干燥,得到样品进行熔点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干燥方式的考察

结论:打浆溶剂量增大,会明显降低体系浓稠度,便于放大生产的后处理,同时干燥方式由真空干燥变成鼓风干燥,经检测熔点发现,二者熔点一致,符合ⅰ晶。同时在烘料过程中,可以多次进行翻料。

4、步骤3)中精制的考察

我公司设计了如下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精制方法的考察

结论:降低温度值0-10℃,再进行析晶,得到的样品进行熔点测定发现为93.5~94.9℃,符合ⅰ晶的熔点。

工艺确认后,进行放大一批验证,批号为:150626,得到产品:200.7g,收率:49.3%。熔点为:93.2~94.7℃。

5、步骤4)转晶条件的考察

原工艺转晶过程中,5倍量的水较为粘稠,容易聚集成团的风险,加大水的量同时索磷布韦在水中转晶是一个快速转换。同时索磷布韦ⅵ晶熔点为124℃,尝试干燥方式换成鼓风干燥。我公司设计了如下实验,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其结果如表6所示。

表6、转晶条件的考察

得到样品后,均分成两份进行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得到样品后进行水分和熔点测定,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干燥方式的考察

结论:增大溶剂量至7倍,能够减小反应体系粘稠,有利于索磷布韦转晶;临床批样品和验证样品x-衍射表明,能够得到所需要的药用形式。

干燥方式由40~45℃真空干燥换成50~60℃鼓风干燥,通过在12h、18h、24h不同时间段取样检测水分,发现在24h样品水分已经合格并进行熔点检测,熔点符合ⅵ晶。因此增大转晶体系,去掉养晶步骤,真空干燥换成鼓风干燥并提高问题,收率无明显变化,同时对产品质量无明显影响。

所得产物的结构确认数据如表8和表9所示。

表8、供试品氢谱和1h1h-cosy测试数据

表9、供试品核磁共振碳谱、dept谱、hmbc和hsqc数据

由表可知,该产物结构正确,为目标化合物索磷布韦。

对照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仅将步骤1)所用dmap和n,n-二甲基苯胺替换为叔丁基氯化镁258.8kg,所得索磷布韦的收率为37%。

对照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将步骤1)反应完毕的体系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后处理:将反应液倾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后所得油状物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0/1)和在甲基叔丁基醚/正戊烷中的重结晶,收率仅为3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