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839发布日期:2019-12-03 19:0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枝杆菌比浊实验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分枝杆菌药敏实验前,需要制作0.5-1.0浊度的菌落混悬液。其制作过程为将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菌落放入含有玻璃珠的无菌比浊管,然后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震荡研磨15-30秒,研磨完成后,插入比浊仪内比浊,检测麦氏浊度是否合格。但在比浊前,操作人员需要等待15-30分钟,使大颗粒悬浮物下沉,才能测出准确的麦氏浊度值,且在麦氏浊度不达标后,操作人员需要反复加生理盐水调整麦氏浊度,容易导致大颗粒再次上浮,大大降低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带有滤网,在研磨完成后,滤网下沉,将大颗粒悬浮物压到管底,不用反复调整麦氏浊度等待大颗粒悬浮物缓慢沉底,以快速调整麦氏浊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包括管体、密封盖和大颗粒沉底装置,密封盖的底面上开设有操作孔,密封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孔,大颗粒沉底装置包括滤网、网架、至少两根卡条、至少两个用于推动卡条的弹簧和用于移动卡条与网架的操作组件,滤网固定在网架的底部,网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呈圆周分布的导环,卡条分别穿设在导环上,卡条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块,弹簧套在卡条上,一端与推块抵触,另一端与导环抵触,当卡条对准卡孔时,弹簧推动卡条伸入卡孔,将网架与密封盖固定,在研磨完成后,操作组件从操作孔伸入密封盖内移动卡条和网架,卡孔上设置有用于塞住卡孔的塞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操作杆,卡条上开设有卡槽,研磨完成时,操作人员控制操作杆穿过操作孔并伸入卡槽内,推动卡条离开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杆有两根,操作组件还包括主轴,两根操作杆均呈“l”型,两根操作杆的一端均固定有铰接环,铰接环转动安装在主轴上,两个铰接环或两根操作杆上固定有用于限制两根操作杆旋转角度的限位块,当从两侧向两根操作杆施力时,两个限位块相抵触,使两根操作杆的一端保持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杆伸入卡槽的一端设置有卡勾,卡槽槽口靠近密封盖中心的一侧上设置有勾板,卡勾上设置有引导卡勾伸入卡槽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操作组件为钳子或镊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向下移动网架与滤网,滤网将试剂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压倒瓶底,无需等待大颗粒慢慢沉底,节约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在第一次研磨后,试剂的浊度较高,不满足需求时,操作人员再次加水,此时,滤网压住大颗粒悬浮物,防止大颗粒悬浮物再次上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密封盖和大颗粒沉底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分枝杆菌比浊管,包括管体1、密封盖2和大颗粒沉底装置3,密封盖2的底面上开设有操作孔21,密封盖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孔22,大颗粒沉底装置3包括滤网31、网架33、至少两根卡条32、至少两个用于推动卡条32的弹簧34和用于移动卡条32与网架33的操作组件,滤网31固定在网架33的底部,网架33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呈圆周分布的导环35,卡条32分别穿设在导环35上,卡条32的侧壁上固定有推块36,弹簧34套在卡条32上,一端与推块36抵触,另一端与导环35抵触,当卡条32对准卡孔22时,弹簧34推动卡条32伸入卡孔22,将网架33与密封盖2固定,在研磨完成后,操作组件从操作孔21伸入密封盖2内移动卡条32和网架33,卡孔22上设置有用于塞住卡孔22的塞子。操作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操作杆41,卡条32上开设有卡槽37,研磨完成时,操作人员控制操作杆41穿过操作孔21并伸入卡槽37内,推动卡条32离开卡孔22。

在进行菌落研磨前,操作人员将滤网31朝下设置,而后推动卡条32,使卡条32卡入卡孔22内,将网架33和滤网31固定在密封盖2上,而后操作人员在管体1内加入菌落、水和玻璃珠,盖上密封盖2,将管体1放到振荡器上振荡研磨。研磨完成后,操作人员打开塞子,将操作杆41伸入到密封盖2内并且将操作杆41伸入卡槽37内,而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杆41推动卡条32,使卡条32离开卡孔22,由于有弹簧34的反向推力,卡条32与操作孔21相互抵触固定,而后操作人员向下移动网架33与滤网31,滤网31将试剂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压倒瓶底,无需等待大颗粒慢慢沉底,节约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在第一次研磨后,试剂的浊度较高,不满足需求时,操作人员再次加水,此时,滤网31压住大颗粒悬浮物,防止大颗粒悬浮物再次上浮。管体1和密封盖2可用螺纹连接密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杆41有两根,操作组件还包括主轴42,两根操作杆41均呈“l”型,两根操作杆41的一端均固定有铰接环43,铰接环43转动安装在主轴42上,两个铰接环43或两根操作杆41上固定有用于限制两根操作杆41旋转角度的限位块44,当从两侧向两根操作杆41施力时,两个限位块44相抵触,使两根操作杆41的一端保持平行。

通过上述设置,操作人员在将操作杆41伸入卡槽37,并推动两个卡条32离开卡孔22后,两个限位块44相抵触,使操作杆41保持平行状态,由于管体1是直的,在移动网架33时,只需直线移动即可,操作杆41不会与操作孔21发生干涉,方便操作人员移动网架33。限位以后,也方便操作人员施力,不会因为操作不精确,导致卡条32不平行,与操作孔21干涉。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杆41伸入卡槽37的一端设置有卡勾45,卡槽37槽口靠近密封盖2中心的一侧上设置有勾板46,卡勾45上设置有引导卡勾45伸入卡槽37的斜面47。

设置斜面47后,操作人员在移动操作杆41时,只需直线下探,斜面47会推动卡条32移动,方便卡勾45伸入卡槽37内,当卡勾45伸入卡槽37后,弹簧34推动卡条32回位,使卡勾45勾住勾板46,如此,增加了操作杆41与网架33的连接强度,避免网架33意外滑脱,降低操作难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操作组件为钳子或镊子。

在使用上述方式意外,操作人员也可用细长的钳子或镊子伸入操作孔21,移动网架33和卡条3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