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439发布日期:2020-02-18 13:57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悬浮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细胞培养瓶,属于生物细胞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指的是维持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生长的技术。根据细胞是否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分为贴附型、悬浮型。在培养时,主要采用静置培养和动态培养两种方式。在静置培养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细胞可以有充足的气体环境,对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的体积有个要求,一般条件下,培养基体积与培养瓶底面积比例为0.2ml/cm2~0.5ml/cm2。超过这个比例后,就需要转瓶或者搅拌培养瓶进行动态培养或者液面下充气来满足细胞对气体的需要。

现有的细胞培养瓶是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的,瓶体的顶部开口,通过瓶盖拧紧,且通常瓶盖具有透气性。然而,在只有瓶盖具有透气性的情况下,与空气交换的面积较小,限制了细胞培养时,培养瓶中加入的培养基的体积,使得培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培养瓶,增大了造成细胞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能增强瓶内含氧量的悬浮细胞培养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浮细胞培养瓶,所述悬浮细胞培养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透气膜、与所述透气膜连接的瓶体及瓶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瓶体设置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透气膜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瓶盖连接,所述瓶盖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悬浮细胞培养瓶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瓶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为圆台状,所述卡扣机构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底座及瓶体的中空部,所述卡扣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瓶体卡持的第一连接体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底座卡持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第一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远离所述瓶口的一侧设置有裙边,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裙边相互抵持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自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侧向内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瓶体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瓶体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底座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顶部及底部,所述底座还包括自所述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增强所述底座强度的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顶部上设置有用于增高以促使空气流通的若干个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形状为y型。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第二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增强液体内氧气含有量的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膜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用于保护所述透气膜的纱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瓶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透气膜连接,透气膜与底座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以达到增加透气面积,从而减少培养瓶的更换次数;通过设置有卡扣机构,将瓶体与底座紧固连接,防止在摇晃过程中瓶体与底座脱落造成损失,也降低了实验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细胞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悬浮细胞培养瓶,所述悬浮细胞培养瓶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透气膜2、与所述透气膜2连接的瓶体3及瓶盖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所述瓶体3设置有第一开口34及第二开口35,所述第一开口34与所述透气膜2连接,所述第二开口35与所述瓶盖4连接,所述瓶盖4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开口3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瓶盖4上也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相应的,所述瓶盖4内也设置有透气膜2,用于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所述瓶盖4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条纹41。

所述底座1包括顶部11及底部12,所述底座1还包括自所述底部12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121,所述凹槽121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增强所述底座1强度的支撑部122。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透气孔1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1上,其中,底座1的正中间的位置也设置有透气孔13,若干个支撑部122沿正中间的透气孔13均匀分布以增强底座1的支撑力。所述顶部11上设置有用于增高以促使空气流通的若干个支架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11的形状为y型。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11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限定,只需能够达到促使空气在所述顶部11流通的效果即可。

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收容部14,所述收容部14自所述顶部11向内凹陷形成在所述底座1的外侧。相应的,所述透气膜2朝向所述底座1的一面设置有突出部21,所述突出部21与所述收容部14卡持以将所述透气膜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透气膜2与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用于保护所述透气膜2的纱网,所述纱网将所述透气膜2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11间接隔开,以防止所述顶部11的支架111将所述透气膜2磨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网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瓶体3远离所述瓶口的一侧设置有裙边33,所述裙边33上设置有若干个小孔331,所述裙边33与所述透气膜2连接。在所述裙边33上设置有小孔331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空气通过小孔331及透气膜2进入到瓶体3内。所述瓶体3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增强液体内氧气含有量的叶片31,若干个所述叶片31沿圆周方向等距排列,在晃动过程中,瓶内试剂与所述叶片31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使得瓶内的空气进入到试剂内,从而增强试剂的含氧量。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叶片31也可以是其他的排列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31的形状为梯形,更为具体的,该梯形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边与所述瓶体3贴合以方便布置。所述瓶体3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第二凸块32,所述第二凸块32沿所述瓶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块32也可按照所述所述瓶体3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此不错限定。或者,所述瓶体3上也可设置有花纹以增强摩擦力,也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悬浮细胞培养瓶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瓶体3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的卡扣机构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贴合所述瓶体3与底座1的形状,所述卡扣机构5为圆台状。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扣机构5也可为其他形状,只要达到将所述底座1与瓶体3固定连接的效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卡扣机构5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底座1及瓶体3的中空部53,所述卡扣机构5包括用于与所述瓶体3卡持的第一连接体51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体51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底座1卡持的第二连接体52,所述第二连接体5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第一凸块521。所述第一连接体51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裙边33相互抵持的抵持部511,所述抵持部511自所述第一连接体51的一侧向内延伸设置。所述卡扣机构5套设在所述瓶体3及底座1上,所述第一连接体51的抵持部511与所述裙边33抵持,所述第一凸块521与所述底座1抵持,直至所述卡扣机构5不能移动,则此时所述卡扣机构5将所述底座1与瓶体3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5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瓶体3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底座1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体52的直径大于所述瓶体3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底座1的直径。

综上所述:通过在瓶体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4及第二开口35,第一开口34与透气膜2连接,透气膜2与底座1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以达到增加透气面积,从而减少培养瓶的更换次数;通过设置有卡扣机构5,将瓶体3与底座1紧固连接,防止在摇晃过程中瓶体3与底座1脱落造成损失,也降低了实验效率;

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架111,使得底座1与透气膜2之间能够有空间,外界空气进入到该空间内能够流通以增强透气效率;

通过在瓶体3内设置有若干个叶片31,使得在晃动过程中,瓶内试剂与叶片31相碰撞以增强试剂内的含氧量,有利于细胞的培养环境,从而提高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