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1422发布日期:2020-03-06 05:32阅读:1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



背景技术:

细胞缺氧实验在生物医学实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细胞缺氧箱是生物医学领域实验室的常用实验设备。

常规的细胞缺氧箱包括带密封门的箱体,其内部设置n个用于放置培养皿的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n+1个隔层,所述隔板为孔板,便于内部气体流通及换气。在使用过程中,常规细胞缺氧培养箱存在以下缺点:(1)实验室共用细胞缺氧培养箱时,多人多次打开培养箱,易导致整个缺氧箱内部氧气浓度瞬间改变,干扰其他研究人员的培养细胞,使之不能具有稳定的缺氧环境;(2)细胞缺氧箱关闭后,如重新恢复缺氧箱所需氧气的浓度,则需消耗大量的氮气、二氧化氮,易造成气体的浪费;(3)多次打开培养箱,极易造成培养箱内其他研究人员的细胞产生细菌污染,不利于细胞的生长。

目前,制造商开发制造了蜂巢式培养箱,箱体内设置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配置细胞培养室,该细胞培养室设置薄膜滤器,有效地防止交叉污染,减小环境变化。可是,这种培养箱相当昂贵,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够配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能减小取放培养的细胞皿时造成的环境变化对细胞培养的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包括外密封门和箱体,箱体内设有两个以上培养腔,每个培养腔设密封内门,上下相邻的培养腔之间的隔板上分布数个通孔,所述隔板底部设置与隔板的底面贴合且可相对隔板滑动的挡板,所述挡板设有拉手,拉手穿过密封内门的门框伸出培养腔外,挡板上设置通槽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常态下,所述通槽与所述隔板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开箱状态下,移动挡板使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隔板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并封闭通孔。

本实用新型在上下两层培养腔之间的隔板的底部设置挡板,挡板上设置通槽和阻挡部,在闭箱培养时,隔板通孔为打开状态,即为常态,通槽与所述隔板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此时,箱内气体在各个培养腔之间流通;在需要开箱取放培养皿时,打开外密封门后,拉动拉手,使挡板滑动至其阻挡部与隔板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封闭通孔,然后再打开密封内门取放培养皿,隔板通孔为关闭状态。由于隔板上的通孔被封闭,使得除进行取放操作的培养腔外的其他培养腔仍处于封闭状态,阻断了外界空气进入这些培养腔,从而控制了进入箱内的空气量。在重新打开隔板通孔,由于空气量少,箱内部氧气浓度也不至于瞬间大幅改变,降低了环境变换对其他研究人员的培养细胞的干扰。

所述隔板上的通孔成规则排列布置,具体地,隔板上的通孔分为数列平行间隔排布,相应地,所述挡板的通槽的长度稍大于为每列通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与隔板滑动配合连接。当然,挡板也可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连接,并与隔板底面相贴合且能够封闭隔板上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可作以下改进:所述隔板可拆卸安装在箱体内,可将隔板拆卸下来,对隔板和挡板进行清洗。箱体和隔板之间通过导轨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导轨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或隔板上的导轨和导向块。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导向块,且其前侧边设竖直板,该竖直板作为密封内门的门框,与上下层的密封内门密封贴合,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置与所述导向块相适配的导轨,两侧内壁上的导轨两两相对,所述隔板上的导向块与箱体上的导轨配合连接,从而将隔板装配在箱体内。在该实施例中,隔板与箱体通过导轨结构连接,由于没有了门框的阻碍,可将隔板及挡板从箱体内取出,更方便箱体、隔板和挡板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和隔板之间还可通过插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或隔板上的插块和插槽。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从上至下相对设置数排插槽,两侧内壁上的插槽两两相对,所述隔板左右两侧边的边缘处分别部分或全部向下翻折延伸形成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且其前侧边设竖直板,所述插块插入插槽中即可实现隔板的安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隔板的竖直板同时作为密封内门的门框,为避免挡板拉手影响密封内门的密封性,对挡板的结构做以下改进,即挡板的前侧边向下弯折形成限位板,在该限位板上部分向前侧延伸形成拉手,限位板的前侧面上设置密封胶层,在开箱时,可加强限位板与隔板的竖直板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开箱操作时,外界空气自隔板的缝隙进入其他培养腔中。

所述挡板的阻挡部与隔板底面接触的那一面上设有密封胶层,加强对隔板的通孔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在开箱时空气从阻挡部与通孔之间的缝隙进入其他培养腔。

优选地,所述隔板和挡板之间为可拆卸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拉手位于培养腔外的端部可拆卸地套设有密封圈,避免空气从拉手穿出的部位的缝隙进入其他培养腔。

所述密封内门一侧边缘与箱体铰接,另一侧边缘上设有门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箱的优点为:

1.为箱内培养的细胞提供稳定的缺氧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上下两层培养腔之间的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阻挡部的挡板,在闭箱培养时,隔板通孔为打开状态,此时,箱内气体在各个培养腔之间流通,便于箱内气体交换。在需要开箱取放培养皿时,打开外密封门后,拉动挡板的拉手,使挡板滑动至其阻挡部与隔板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封闭通孔,然后再打开密封内门取放培养皿。由于隔板上的通孔被封闭,使得除进行取放操作的培养腔外的其他培养腔仍处于封闭状态,阻断了外界空气进入这些培养腔,为培养细胞提供稳定的缺氧环境,降低了培养箱内氧气浓度瞬间波动对培养细胞的影响。

2.节约氮气、二氧化氮用量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封闭隔板通孔的挡板,使得在开箱操作中,除进行取放操作的培养腔外的其他培养腔仍处于封闭状态,阻断了外界空气进入的同时,也避免内部的氮气、二氧化氮泄露。另一方面,开箱时,只有进行取放操作的培养腔有空气进入,而且在关闭该培养腔的密封内门后再移动挡板打开隔板上的通孔,进入培养箱内的空气量相对于箱内的气体系统来说相对较少的,只需消耗较少的氮气、二氧化氮即可恢复箱内氧气浓度。

3.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与箱体采用可拆卸连接,隔板与挡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培养箱日常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细胞培养箱的主视图;

图2为隔板的右侧剖视图;

图3为隔板的俯视图;

图4为挡板的俯视图;

图5为挡板与隔板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图6为挡板与隔板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图7为挡板与隔板及箱体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细胞缺氧培养箱,包括外密封门11和箱体1,箱体1内设有4个培养腔,由3块隔板2分隔而成。每个培养腔设密封内门3。密封内门3一侧边缘与箱体1铰接,另一侧边缘上设有门锁14。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内门3为玻璃门,其四周边设有密封条,当关闭时能够使培养腔形成封闭的空间。

各隔板2可拆卸式装配于箱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通过导轨结构可拆卸地装配于箱体1内。具体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自上而下平行设置数排插片12。两侧内壁上的插片12两两相对。导轨5上设置数个插槽,插槽与同一排的插片12位置相对应,通过插片12和插槽的配合将数个导轨5插装在箱体1内。如图2-4所示,隔板2主体为一规则排列分布数排通孔22的平板,左右两侧边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折边作为与导轨5适配的导向块。隔板2的两侧折边分别与导轨5配合安装,从而将隔板2可拆卸安装在箱体1内,而且隔板2的折边、隔板2底部以及导轨5之间的空间构成滑槽。隔板2朝外的侧边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竖直板21,作为各密封内门3的门框,如图5和图6所示,上密封内门3的下端与下密封门3的上端均能与隔板2的竖直板21贴合并密封。竖直板21上还开有两个扁孔23。

隔板2的底部设有挡板4,挡板4与隔板2的底部贴合,用于在开箱时封闭隔板上的通孔22。如图4所示,挡板4主体为一平板,设有通槽42和阻挡部41,阻挡部41的宽度稍大于通孔22的宽度且其与隔板2接触的那一面上设有密封胶层46。挡板4主体左右两侧边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折边,作为与隔板2的折边、隔板2底部以及导轨5之间的空间构成的滑槽适配的滑块。挡板4的两侧折边分别对应适配插装在滑槽内,从而将挡板4安装在隔板2底部。挡板4与隔板2的竖直板21相对的那一侧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限位板44,该限位板44边缘与隔板2竖直板21上的两个扁孔23对应的部分水平延伸分别形成拉手43。限位板44与拉手43链接的位置设密封胶层45。两个拉手43分别对应地从两个扁孔23穿过伸至培养腔的外部。拉手43的端部可拆卸地套装密封圈,在关闭时用于密封扁孔23。

在闭箱培养时,隔板通孔22为打开状态,即为常态,通槽42与所述隔板2上的通孔22位置相对应,此时,箱内气体在各个培养腔之间流通;在需要开箱取放培养皿时,打开外密封门1后,拉动相应层的上层/下层或上下层的挡板4的拉手43,使挡板4移动至其的通槽42与隔板2上的通孔22相互错开,即使阻挡部41与隔板2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封闭通孔22,将相应的培养腔与其他培养腔隔离,然后再打开该培养腔的密封内门3取放培养皿。由于隔板2上的通孔22被封闭,使得除进行取放操作的培养腔外的其他培养腔仍处于封闭状态,阻断了外界空气进入这些培养腔,从而控制了进入箱内的空气量。取放细胞培养皿完毕后,关上密封内门3,移动挡板4,使该培养腔与其他培养腔再次连通进行气体交换。再重新打开隔板通孔22,由于空气量少,箱内部氧气浓度也不至于瞬间大幅改变,降低了环境变换对其他研究人员的培养细胞的干扰。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箱体1和隔板2之间还可通过插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即箱体1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从上至下相对设置数排插槽,两侧内壁上的插槽两两相对,隔板2左右两侧边的边缘处分别部分或全部向下翻折延伸形成与插槽相配合的插块,且其前侧边设竖直板,插块插入插槽中即可实现隔板2可拆卸安装在箱体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