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6195发布日期:2020-02-07 22:3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测试及鉴定是将微生物和培养液在悬液瓶内做成悬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设备以及检测设备上分别进行培养以及相应的检测,为方便悬液的培养、转移以及检测,需要将悬液样品加进样品测试卡内,样品测试卡上设有连通的进液口和反应孔,现阶段的加样装置将悬液样品加进样品测试卡时,往往会在悬液内产生气泡,气泡混在悬液内并被加进反应孔内,当人员用显微镜观察悬液时,气泡严重影响人员的观察,从而给微生物的鉴定带来不良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可快速将悬液样品加进样品测试卡内,且可有效避免悬液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包括真空箱和样品测试卡卡架,真空箱内设有真空室,样品测试卡卡架可自由出入真空室,样品测试卡卡架上设有托瓶架以及若干个可容纳样品测试卡的卡槽,托瓶架上可设置若干个悬液瓶,样品测试卡上可设置细管,细管的自由端伸进悬液瓶但未浸入在悬液中,真空室内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可将托瓶架提升使得细管的自由端伸入悬液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样品测试卡卡架包括卡架主体,托瓶架通过滑轨和滑块设于卡架主体的一侧,卡槽设于卡架主体上,托瓶架上设有若干个可容纳固定悬液瓶的凹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架主体和托瓶架之间设有复位件,复位件迫使托瓶架处于初始位置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槽的深度比样品测试卡的高度小,卡架主体的一侧设有拉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光杆以及相连的丝杠和电机,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可在光杆上滑移,丝杠螺母上设有可提升托瓶架的提升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样品测试卡包括测试卡主体和覆盖测试卡主体两侧的覆膜,测试卡主体上设有进液口和若干个反应孔,进液口通过各个分流道和反应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箱内还设有均与真空室连通的真空泵和进气阀,真空泵给真空室抽真空,进气阀可使得真空室和大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真空室内设有测量真空室压力大小的气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加样装置包括真空箱和样品测试卡卡架,真空箱内设有可容纳样品测试卡卡架的真空室,将悬液瓶以及样品测试卡置于样品测试卡卡架上,并将细管的自由端伸进悬液瓶但并未伸进悬液中,将真空室抽真空,使得样品测试卡内的空气排走,通过提升机构将托瓶架和悬液瓶提升,使得细管的自由端伸进悬液中,将真空室和大气连通即可被悬液加进样品测试卡,抽真空时,避免了样品测试卡内的空气使得悬液产生气泡,且将悬液样品加进样品测试卡内的速度快,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样品测试卡卡架和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样品测试卡卡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样品测试卡卡架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样品测试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样品测试卡加样装置,包括真空箱1和样品测试卡卡架2,真空箱1内设有真空室3,真空室3设有进口,真空箱1在对应进口的区域设有箱门9,箱门9上设有密封条,箱门9和密封条可将真空室3密封,箱门9外侧设有把手10,利用把手10可方便地打开或者关闭箱门9。样品测试卡卡架2可通过箱门9和进口自由出入真空室3,样品测试卡卡架2包括卡架主体23和可升降的托瓶架21,卡架主体23上设有若干个可容纳样品测试卡4的卡槽22,托瓶架21上设有若干个可容纳固定悬液瓶5的凹腔25,样品测试卡4上可设置细管6,细管6的自由端伸进悬液瓶5但未浸入在悬液中,真空室3内设有提升机构7,提升机构7可将托瓶架21提升使得细管6的自由端伸入悬液中。本实施例中卡槽22、凹腔25和细管6的数量均为六,利用托瓶架21和卡架主体23可一次完成多个样品测试卡4的加样,提高加样的效率。

进一步的,卡架主体1的一侧设有三个竖直的沉槽,三个沉槽呈左中右分布,中间的沉槽内设有滑轨24,滑轨24上设有滑块,滑块和托瓶架21连接,使得托瓶架21可相对卡架主体23进行升降运动,且卡架主体23的侧面和托瓶架21的侧面抵接,使得卡槽22和悬液瓶5贴近,结构紧凑,也可缩短细管6的长度。

参见图4,托瓶架21的侧面设有两个竖直的导套28,两个导套28分别伸进卡架主体23左边的沉槽和右边的沉槽,两个导套28内均穿插有导杆29,导杆29的上端和卡架主体23连接且导杆29的上端套接有复位件26,复位件26为弹簧,复位件26的两端分别与导套28的上端面和沉槽的上侧壁抵接。导杆29在导套28下方的区域上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避免导套28和托瓶架21脱离卡架主体23。复位件26迫使托瓶架21处于初始位置上,即托瓶架21下端面和卡架主体23下端面平齐的状态,便于将样品测试卡卡架2平放在真空室3内,此时还保证了细管6的自由端可伸进悬液瓶5但未浸入在悬液中,而当托瓶架21携带着悬液瓶5上升时,细管6的自由端可伸进悬液瓶5并浸入悬液中。

所述卡槽22的深度比样品测试卡4的高度小,样品测试卡4的上端裸露在卡槽22上方,方便放置或者拿取样品测试卡4。卡架主体23的一侧设有拉手27,拉手27设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的下端面呈波浪状,方便人员拿取转移测试卡卡架。所述卡架主体23底部设有凹槽,真空室3内设有限位凸起,当卡架主体23放置在真空室时,卡架主体23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从而完成限位,避免样品测试卡卡架2滑移从而与其他机构产生碰撞,整个样品测试卡卡架2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所述提升机构7包括设于真空室3内的支座71,支座71上设有光杆72,光杆72竖直设置,光杆72的上端设有支撑板77,支座71和支撑板77上均设有轴承,两个轴承上穿设有同一根丝杠73,丝杠73和光杆72相互平行,支撑板77上设有电机74,丝杠73的一端和电机74的输出端相连,电机74可驱动丝杠73转动。丝杠73上设有丝杠螺母75,丝杠螺母75上套设有提板78,提板78套在光杆72上,提板78可沿着光杆72的轴线滑移,提板78上设有用于提升托瓶架21的提升板76。电机74转速可调且丝杠73驱动丝杠螺母75运动平顺,可调控提升托瓶架21的高度,直接用电座位动能,使得加样装置的结构轻巧。初始时,提升板76处于光杆72的下端,悬液瓶5、样品测试卡4和细管6均设于样品测试卡卡架2上之后,将样品测试卡卡架2放进真空室3并将托瓶架21置于提升板76上即可。

进一步参见图5,所述样品测试卡4包括测试卡主体41和覆盖测试卡主体41两侧的覆膜,测试卡主体41上设有进液口42和若干个反应孔43,进液口42通过各个分流道44和反应孔43连通,覆膜可避免悬液的泄露。本实施例的样品测试卡4的反应孔共计设有八十个,可以同时得到多个样品测试组。

所述真空箱1内还设有均与真空室3连通的真空泵8和进气阀,真空泵8给真空室3抽真空,进气阀可使得真空室3和大气连通。当需要给真空室3抽真空时,关闭进气阀,开启真空泵8即可;当需要给样品测试卡4加悬液时,关闭真空泵8,此时反应孔43处于真空状态,打开进气阀即可使得真空室3回复到常压状态,大气会将悬液压进反应孔43内。所述真空室3内设有测量真空室3压力大小的气压传感器,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判断真空室3内气压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待培养或检测的微生物悬液灌进悬液瓶5内并将悬液瓶5置于托瓶架21的凹腔25内;然后将细管6的一端和样品测试卡4的进液口42连接,将携带着细管6的样品测试卡4置于卡槽22内,并将细管6的自由端伸进悬液瓶5但并未伸进悬液中,使得细管6、样品测试卡4和悬液瓶5一一对应;接着将携带着悬液瓶5、细管6和样品测试卡4的样品测试卡卡架2置于真空室3内;然后将真空室3抽真空,使得各个反应孔43、各个分流道44、进液口42和细管6内的空气均排走;再通过提升机构7的提升板76将托瓶架21提升,使得细管6的自由端伸进悬液中;最后通过进气阀连通真空室3和大气,悬液即可被大气挤压加进样品测试卡4,加样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