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溶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4232发布日期:2020-01-21 23:16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蔗糖溶液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碱或烧碱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蔗糖溶液罐。



背景技术:

固碱蒸发装置的碱蒸发工序中,其中包括50%-99%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为:通过降膜蒸发器(或预浓缩器)将50%原料碱,浓缩到61%的高浓度液碱;再将61%碱液通过浓碱泵加压输送到最终降膜浓缩器(终浓缩器)的上部,经分配均匀进入各降膜管中,液膜在下降过程中与高温熔盐进行热交换,脱水呈熔融碱。然后在分离器中分离出过热蒸汽,再分配进入片碱机,进而制成片碱。在上述61%碱液蒸发过程中,为降低对设备(镍质)的腐蚀,需要将碱液中的氯酸盐去除,一般采用工业白糖制成10%的白糖溶液添加到预浓缩器中,而上述白糖溶液的制成需要专门的蔗糖溶液罐以实现。

但传统的蔗糖溶液罐存在:1)制成的白糖溶液含有一定的工业杂质,容易混杂在碱液中,对碱液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溶液罐为比较常规的罐体结构,功能比较单一,白糖溶液的制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白糖溶液中的工业杂质,且工作效率高与实用性强的蔗糖溶液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蔗糖溶液罐,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罐体以及与开口密封连接的罐盖,所述罐体的内腔通过横向设置的隔板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

所述罐盖上分别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漏网、进水口以及进气口,所述漏网用于白糖的放入,所述进气口用于压力空气的输入,所述进水口用于向上腔体内注入水;具体而言,在上腔体内的水面浸过或漫过漏网时,漏网内的工业白糖会被淹没,并逐步被水融化,输入的空气可对上腔体内的水起到搅拌作用,该搅拌既可加速白糖溶解于水,也有利于糖液能快速被搅拌均匀;

所述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过滤接口,且所述过滤接口靠近上腔体的底部,有利于上腔体内糖液的导出;

所述下腔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管路与过滤接口连通,进而可使上腔体内的糖液能被再次的过滤后进入下腔体,下腔体能起到糖液的缓存作用,也能通过排气口排出上腔体带入的气体,使出液口能更平稳、均匀与无杂质的向预浓缩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漏网包括筒状网体、外筒体以及筒盖。

所述筒状网体向上腔体内延伸,筒状网体的下端封口,筒状网体的上端开口,所述开口面与罐盖的上表面相适应,所述外筒体设置在罐盖上且与筒状网体同轴,所述筒盖与外筒体的上端口相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网体的下端与上腔体的底部之间具有竖向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网体包括第一滤网以及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滤网的呈筒状的框架体,所述第一滤网的目数为10-30目。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内径不小于0.5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具有向上腔体内延伸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口靠近上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接口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第二滤网;

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端口与下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法兰固设在第一管体的外端口,所述第二法兰固设在第二管体的内端口,所述第二管体的外端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口连接,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的螺栓固定以实现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滤网并靠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且第二滤网的目数为40-60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靠近下腔体的上端,所述出液口靠近下腔体的下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下腔体侧壁上的液位计接口与清理口,所述清理口通过封盖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蔗糖溶液罐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蔗糖溶液罐,采用将传统的溶液罐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的结构设计,首先将白糖放入漏网内,通过进水口向上腔体内注入设定的水量,白糖被逐步被水溶解,并通过进气口向水中输入压力空气,压力空气可对上腔体内的水起到搅拌的作用,该搅拌既可加速白糖溶解于水,也有利于糖液能快速被搅拌均匀,大大提高了形成糖液的工作效率;同时,上腔体中形成的糖液再经过滤接口的二次过滤,并通过进液口进入下腔体中缓存,最后通过出液口向外平稳或稳定的排出,经上述漏网及过滤接口的两次过滤,进而有效提高了糖液过滤的充分性,并具有结构集成化高、布局合理与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横向”、“竖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蔗糖溶液罐,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罐体1以及与开口密封连接的罐盖2,罐体的内腔通过横向设置的隔板7分成上腔体3与下腔体4;罐体优选为圆筒结构形式,隔板优选设置在罐体的中部区域,并可采用传统的焊接成型工艺,以使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容积大小相适应,此处上腔体与下腔体的容积大小,可根据实际的总体结构工程设计进行具体设定,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罐盖上分别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漏网21、进水口22以及进气口23,漏网用于白糖的放入;设置进气口可用于压力空气的输入,压力空气能对上腔体内的水进行搅拌作用;设置进水口可用于向上腔体内注入水;具体的,在上腔体内注入一定液高的水后,结合常识,水面必须超过漏网,也即水面浸过或漫过漏网,漏网内放入的工业白糖会被淹没,并逐步被水融化,通过进气口输入的空气可对上腔体内的水起到搅拌的作用,该搅拌既可加速白糖溶解于水,也有利于糖液能快速被搅拌均匀,压力空气的具体输入压力,可根据上腔体内容积大小、水位高及搅拌速率等参数进行具体的设定,以满足使用需要。优选的,进气口具有向上腔体内延伸的导气管231,导气管的下端口靠近上腔体的底部,设置导气管可利于将压力空气能深入或导入液面的更底部,以对上腔体内的糖液进行搅拌,同时,优选导气管的下端管口横向设置或倾斜朝下设置,从而有效提高压力空气的搅拌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上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过滤接口31,且过滤接口靠近上腔体的底部,通过设置靠近上腔体底部的过滤接口可利于将上腔体内糖液的导出。下腔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口41、出液口42以及排气口43,进液口通过管路与过滤接口连通,进而使糖液经过滤接口的二次过滤后进入下腔体缓存,最后通过出液口向外平稳或稳定的排出。优选的,排气口的设置位置靠近下腔体的上端,出液口的设置位置靠近下腔体的下端,排气口靠近下腔体的上端进而有利于下腔体内气体的排出,出液口靠近下腔体的下端进而有利于糖液的排出。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漏网包括筒状网体211、外筒体212以及筒盖213。筒状网体向上腔体内延伸,筒状网体的下端封口,筒状网体的上端开口,开口面与罐盖的上表面相适应,外筒体设置在罐盖上且与筒状网体同轴,筒盖与外筒体的上端口相盖合,进而便于筒盖的打开与关闭。此处,优选外筒体的内径不小于0.5m,该尺寸的设置有效结合了人机工程学,可便于白糖的导入、清理等人员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筒状网体的下端与上腔体的底部之间具有竖向间距,也即筒状网体的下端与上腔体的底部具有间隔空间,该间距或间隔的设置有利于白糖的充分溶解。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筒状网体包括第一滤网211a以及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滤网的呈筒状的框架体211b,由于筒状网体内盛装白糖的重力作用,若采用单纯的滤网结构形式,其无法满足白糖的重力支承或承载需要,设置框架体结构可保证其结构强度,满足使用需要。第一滤网的目数为10-30目,比如其目数为20目,上述目数的网孔尺寸能有效的对白糖中杂质进行过滤,同时也不影响糖液的进出,满足设计功能需要。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过滤接口包括第一管体311、第二管体312、第一法兰313、第二法兰314以及第二滤网315。第一管体的内端口与下腔体连通,第一管体与下腔体优选采用焊接成型方式,实现固定密封;第一法兰固设在第一管体的外端口,第二法兰固设在第二管体的内端口,第二管体的外端口通过管路与进液口连接,以实现将上腔体内的糖液导入至下腔体中,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的螺栓固定以实现上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匹配,以满足二者之间的法兰连接需要,另外,该法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其具体结构特征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第二滤网并靠固定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也即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形成对第二滤网的双面夹持固定,第二滤网起到对第一管体向第二管体流经糖液的过滤作用;同时,优选第二滤网的目数为40-60目,比如其目数为50目,第二滤网起到对糖液的进一步过滤作用,其目数大于第一滤网的目数,也即通过的孔径更小,进而能对溶解的糖液中杂质进行进一步的或更充分的过滤。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下腔体侧壁上的液位计接口5与清理口6,清理口通过封盖密封连接,液位计接口的设置能实现对下腔体内糖液液面的实时监控,设置清理口可便于人员对下腔体的清理处理,并通过封盖的打开与关闭即可,其结构简单,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