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1680发布日期:2020-07-29 03:05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



背景技术:

磁力架用于磁珠法分离样品,磁珠可用于分离细胞、蛋白、核酸或其他生物样品。首先将磁珠与样品以适当的比例在1.5毫升的离心管中混合,数分钟内,磁珠即可与样品中目的分子或细胞结合,之后将1.5毫升的离心管置入磁场中,在磁力作用下,与磁珠结合的目的分子或细胞可吸附在管壁上,弃上清,即可获得纯化的目标分子或细胞。当外加磁场移除后,磁珠即分散,不会残留磁性。但目前使用的磁力架存在如:磁力不够强;清洗磁珠不方便;倾倒或者吸取废液不方便;不够结实耐用且价格昂贵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保证吸附效率,利于清洗磁珠,侧向吸附的方式便于废液的直接倾倒,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包括:

架身,其为纵向两侧弧度向下的板型结构,所述架身顶部沿所述架身纵向对称设置多个与离心管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端设置夹持部;所述架身两侧设置固定孔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孔外侧的支撑脚;所述架身的中部设置向所述架身底端凸出的支柱。

吸附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梁、柱脚以及底盖;所述横梁以可插拔的方式置于所述架身的底端,所述横梁的顶端设置贯穿所述横梁,并与所述支柱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横梁的底端以所述第一安装孔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放置磁铁的容置腔;所述柱脚和所述底盖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置于所述横梁的两侧和所述横梁的底端,所述柱脚与所述固定孔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孔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形结构的长轴两端的弧度向下。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横梁顶端的宽度适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所述容置腔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底盖与所述横梁插拔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横梁底端沿所述横梁的纵向设置,与所述横梁的长度相等的延伸板,所述容置腔之间的隔板上设置第一插孔,所述底盖顶端设置与所述延伸板之间的距离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与所述第一插孔适配的第一插杆,所述凸台的中部设置与所述支柱底端适配,并贯穿所述底盖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底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插杆,所述横梁的底端设置与所述第二插杆适配的第三安装孔。

优选的是,所述柱脚与所述横梁插拔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柱脚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孔适配,所述柱脚与所述横梁相对的一侧设置,与所述横梁的两侧端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包括子块和位于所述子块下方的母块,所述母块的外侧设置竖直贯穿所述母块,并与所述第二插杆的外径适配的弧形槽,所述横梁的侧端设置与所述锁紧块适配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支柱为中空结构,其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支柱的底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支柱顶端的外径;所述支柱的两侧沿所述架身纵向设置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部设置为爪型结构,所述夹持部的底端设置锯齿状开口,所述锯齿状开口的内径较离心管的外径小2-3毫米,所述锯齿状开口的锯齿数设置为3-4个。

优选的是,所述柱脚的底端周边设置与所述柱脚适配的台阶,所述底盖的两侧设置与所述台阶适配的安装板。

优选的是,所述架身的顶端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方向箭头标示;所述柱脚的外侧设置磁铁标示。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脚设置为八字形结构,并与所述柱脚的外侧弧度适配。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架身为纵向两侧弧度向下的板型结构,通过将离心管置于通孔内,使得离心管呈一定的斜度设置;再将柱脚安装在横梁的两个侧端,磁铁插入容置腔内,底盖安装在横梁的底端,从而将磁铁覆盖,防止磁铁脱落;架身置于横梁的顶端,支柱与第一安装孔适配插入,倾斜的离心管置于横梁的两侧,且离心管的底端贴近容置腔内磁铁的强磁区,以完成磁力架的组装,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有效的保证磁铁吸附的效率,尤其是对纳米级磁珠的吸附效率更佳;架身与吸附固定装置的可分离设置,在无磁力作用下,磁珠分散悬浮,能得到有效的清洗;支柱设置在架身的中部,可以使架身满载管子整体按压到震荡器上清洗磁珠,十分方便,使基于磁珠法的实验操作有了更有效的辅助工具,降低操作难度,提升了操作舒适性,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改善了之前磁珠法架子的不足,提高了磁珠法提取的得率和实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吸附磁珠的磁力架,包括:

架身1,其为纵向两侧弧度向下的板型结构,所述架身1顶部沿所述架身1纵向对称设置多个与离心管适配的通孔10,所述通孔10底端设置夹持部11;所述架身1两侧设置固定孔12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孔12外侧的支撑脚13;所述架身1的中部设置向所述架身1底端凸出的支柱14。

吸附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梁20、柱脚30以及底盖40;所述横梁20以可插拔的方式置于所述架身1的底端,所述横梁20的顶端设置贯穿所述横梁20,并与所述支柱14适配的第一安装孔21,所述横梁20的底端以所述第一安装孔21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放置磁铁的容置腔22;所述柱脚30和所述底盖40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置于所述横梁20的两侧和所述横梁20的底端,所述柱脚30与所述固定孔12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1所示,以16孔架子为例,所述架身1为纵向两侧弧度向下的板型结构,通过将离心管置于通孔10内,使得离心管呈一定的斜度设置;再将柱脚30安装在横梁20的两个侧端,磁铁插入容置腔22内,底盖40安装在横梁20的底端,从而将磁铁覆盖,防止磁铁脱落;架身1置于横梁20的顶端,支柱14与第一安装孔21适配插入,倾斜的离心管置于横梁20的两侧,且离心管的底端贴近容置腔22内磁铁的强磁区,以完成磁力架的组装,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有效的保证磁铁吸附的效率,尤其是对纳米级磁珠的吸附效率更佳;架身1与吸附固定装置的可分离设置,在无磁力作用下,磁珠分散悬浮,能得到有效的清洗,支柱14设置在架身1的中部,可以使架身1满载管子整体按压到震荡器上清洗磁珠,十分方便,使基于磁珠法的实验操作有了更有效的辅助工具,降低操作难度,提升了操作舒适性,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改善了之前磁珠法架子的不足,提高了磁珠法提取的得率和实验稳定性。

其中,架身1采用abs塑料材质,还可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为8孔以及24孔此款结构的架子,可以简单理解为此16孔架子的孔数减少或者增加。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孔12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圆形结构的长轴两端的弧度向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孔12的结构设置与柱脚30的结构适配,所述固定孔12两侧向下的弧度设置,使得架身1安装或脱离柱脚30时更为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梁20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横梁20顶端的宽度适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通孔10之间的距离;所述容置腔22为梯形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横梁20作为磁铁的安装区,其横截面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设置,与离心管的插入通孔10后的斜度适配,同时容置腔22同样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设置,磁铁置于容置腔22内与其形状适配,使得磁力在倾斜的面上,保证容置腔22内的磁铁的强磁区更靠近离心管的底部,从而更利于磁珠的吸附;侧向吸附的方式,将磁珠吸附到管壁的侧面,方便倒去或者吸走废液。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底盖40与所述横梁20插拔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横梁20底端沿所述横梁20的纵向设置,与所述横梁20的长度相等的延伸板23,所述容置腔22之间的隔板24上设置第一插孔25,所述底盖40顶端设置与所述延伸板23之间的距离适配的凸台41,所述凸台4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插孔25适配的第一插杆42,所述凸台41的中部设置与所述支柱14底端适配,并贯穿所述底盖40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底盖40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插杆43,所述横梁20的底端设置与所述第二插杆43适配的第三安装孔26。

在上述方案中,在柱脚30安装在横梁20侧端后,将第一插孔25与第一插杆42相对,第一插杆42插入第一插孔25内,同时支柱14底端插入第二安装孔,第二插杆43插入第三安装孔26,延伸板23位于所述凸台41的两侧,并抵顶所述底盖40侧边,所述凸台41的高度与延伸板23的延伸长度适配,使得凸台41的顶端抵顶横梁20的底端,从而保证安装的紧密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柱脚30与所述横梁20插拔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柱脚30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孔12适配,所述柱脚30与所述横梁20相对的一侧设置,与所述横梁20的两侧端适配的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包括子块32和位于所述子块32下方的母块33,所述母块33的外侧设置竖直贯穿所述母块33,并与所述第二插杆43的外径适配的弧形槽34,所述横梁20的侧端设置与所述锁紧块适配的第二凹槽27。

在上述方案中,在装配时,先将所述柱脚30第一凹槽31所在的一侧与横梁20的一端相对,第一凹槽31与横梁20的一端尺寸吻合,同时锁紧块与第二凹槽27的尺寸吻合,横梁2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31内,此时,所述弧形槽34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6的轴心位于一条直线,底盖40安装时,第二插杆43插入第三安装孔26,同时插入弧形槽34内,使得柱脚30与横梁20的一端紧密连接在一起,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柱14为中空结构,其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支柱14的底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支柱14顶端的外径;所述支柱14的两侧沿所述架身1纵向设置加强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柱14中空结构的设置,用于按压到涡旋震荡器上,所述支柱14结构的设置便于支柱14的插拔;所述加强筋的设置保证了整个架身1结构的强度。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部11设置为爪型结构,所述夹持部11的底端设置锯齿状开口110,所述锯齿状开口110的内径较离心管的外径小2-3毫米,所述锯齿状开口110的锯齿数设置为3-4个。

在上述方案中,爪型结构便于对离心管的夹持固定,能把离心管柔性的卡紧,所述锯齿状开口110的内径较离心管外径小2-3毫米,以保证离心管插入时,底端有个缩紧的作用,同时不会对离心管卡固的过紧,所述锯齿的设置,便于离心管插入时外扩力的作用,减少外扩的阻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柱脚30的底端周边设置与所述柱脚30适配的台阶35,所述底盖40的两侧设置与所述台阶35适配的安装板36。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台阶35与底盖40上的安装板36适配,使得安装板36完全契合在所述台阶35内侧,从而使得底盖40的安装更为稳固。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架身1的顶端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通孔10之间设置方向箭头标示;所述柱脚30的外侧设置磁铁标示。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架身1的顶端设置方向一致的多个箭头标示,便于样本记录顺序;所述磁铁标示的设置便于快速认知磁铁所在的位置。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脚13设置为八字形结构,并与所述柱脚30的外侧弧度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支撑脚13设置为八字形开口的结构,便于以八字形开口的位置为抓取点从底座上取下;所述支撑脚13与柱脚30的外侧弧度贴合,使得整体结构的连接更为紧密。

上述架身1、柱脚30、横梁20以及底盖40部分均分别为一体成型,其中底盖40部分可采用塑料材质外壳,主要特点使将柱脚30和横梁20部分合并到一起,并做成壁厚约2mm的结构,这样的设计虽然初始的模具成本高,但单品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适合大量需求的工业用户。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