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4689发布日期:2020-08-07 18:32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麻籽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胡麻籽炒锅在使用时,炒锅内的温度不均匀,导致胡麻籽在炒锅内受热不均,使得炒制的胡麻籽质量较差,对后续的榨油出油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胡麻籽从炒锅中排出时,胡麻籽中的粉末、碎屑不仅向四周飞散,使生产车间环境较差,而且部分粉末、碎屑会粘结在溜槽上,导致溜槽内的胡麻籽流动性降低,致使胡麻籽下料不畅;粉末、碎屑与胡麻籽混合在一起进入到榨油机进行压榨后,会导致压榨出来的粗油杂质含量增加;而刚刚从炒锅出来的胡麻籽温度一般比较高,而超过40摄氏度的胡麻籽在进入榨油机进行榨油,会将油中的营养成分破坏,导致压榨出来的油品质不好;温度较高的胡麻籽之间通过螺旋输送器进行输送,会增加胡麻籽的破损率,在经过压榨后,也会导致粗油中的杂质增加;为了提高胡麻籽的出油效率,我们往往需要将第一次压榨后的油渣通过螺旋输送机再次输送到榨油机内进行二次压榨,但是这些油渣在从榨油机排出后,会掺杂有许多结块状的油渣,这些结块状的油渣在进入到榨油机的进料口端后,会导致榨油机进料口端容易堵塞;而且在对粗油进行过滤时,主要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加速粗油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过滤效率,但是这种方式无形当中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

一种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包括胡麻籽炒制部分及胡麻籽榨油部分,所述胡麻籽炒制部分包括炒制装置、冷却降温装置、筛分装置,筛分装置设置在炒制装置的出料口端,且筛分装置的入口端与炒制装置的出料口端连通,冷却降温装置设置在筛分装置出料口端的正上方;

所述炒制装置包括炒制机构、进料部件、排烟部件,所述炒制机构包括炒制筒、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设置在炒制筒的进料口端,动力组件与炒制筒固定连接,以驱动炒制筒转动,炒制筒的出料口端固定设置有出料溜槽,炒制筒的外部安装有保温加热部件,保温加热部件将炒制筒包裹在保温加热部件的内部,保温加热部件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罩,所述进料部件设置在炒制机构的上方,且位于炒制机构的进料口端,进料部件的出口端穿过保护罩,并延伸至炒制筒的进料口,以将物料输送至炒制筒的内部,所述排烟部件设置在炒制机构的一侧,且排烟部件的进口端穿过保护罩,并分别与炒制筒的出料口端及进料口端连通;

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分部件、粉屑收集部件、接料部件,所述筛分部件包括筛分架体、筛分筒、驱动电机,筛分架体设置在出料溜槽的下方,筛分架体倾斜设置,即筛分架体位于粉屑收集部件的一端高于筛分架体远离粉屑收集部件的一端,筛分架体的两个端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导轨,定位导轨内安装有支撑转轮,筛分筒的两个端部嵌入到定位导轨内,并与支撑转轮相接触,且筛分筒能够沿支撑转轮相对转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筛分架体远离粉屑收集部件的一端,并且驱动电机与筛分筒固定连接,以带动筛分筒转动,所述接料部件固定设置在筛分架体的正下方;

所述冷却降温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变频电机、水管、喷水降温部件,支撑平台设置在接料部件出料口端的正上方,喷水降温部件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下方,喷水降温部件的下端位于接料部件内部,喷水降温部件的上端穿过支撑平台,并延伸至支撑平台上方,且喷水降温部件与支撑平台通过轴承连接,变频电机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方的一端,变频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喷水降温部件的上部连接,水管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方,并且水管的出口端正对喷水降温部件的顶部;

所述胡麻籽榨油部分包括榨油机、油渣分散装置、粗油过滤装置、第一油渣输送器、第二油渣输送器、废渣输送器、油渣提升机、废渣提升机,所述油渣分散装置包括油渣缓冲仓、摇散部件,油渣缓冲仓设置在榨油机进料口端的上方,摇散部件安装在油渣缓冲仓的内部,并且摇散部件与油渣缓冲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粗油过滤装置包括粗油接收部件、粗油过滤部件、盛放槽,粗油接收部件设置在榨油机出油口的正下方,粗油过滤部件设置在粗油接收部件的侧下方,且粗油接收部件的出口端位于粗油过滤部件的正上方,盛放槽设置在粗油过滤部件的侧下方,且粗油过滤部件的出口端位于盛放槽的正上方;所述榨油机的出渣口设置有油渣管及排渣管,第一油渣输送器设置在油渣管的下方,且油渣管与第一油渣输送器连通,油渣提升机设置在榨油机的一侧,油渣提升机的入口端与第一油渣输送器的出口端连通,油渣提升机的出口端与第二油渣输送器的入口端连通,第二油渣输送器的出口端与油渣缓冲仓的入口端连通,废渣输送器设置在排渣管的下方,且排渣管与废渣输送器连通,废渣提升机设置在榨油机的另一侧,废渣提升机的入口端与废渣输送器的出口端连通,以将压榨完的废渣排出运走。

优选的,所述保温加热部件包括保温筒体、支撑架体、调节部件,保温筒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体上,保温筒体将炒制筒包裹在保温筒体的内部,且保温筒体与炒制筒之间留有间距,保温筒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与保温筒体的外壁相贴合,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支撑架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保温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接螺杆、调节螺母、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体上,第二连接耳固定设置在保温筒体的外壁上,连接螺杆的其中一端与支撑架体上设置的第一连接耳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母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保温筒体上的第二连接耳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母固定;所述加热部件包括衬板、电加热线圈,衬板沿保温筒体的轴向方向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保温筒体的外壁上,电加热线圈缠绕在衬板上,并且电加热线圈沿保温筒体的外壁螺旋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喷水降温部件包括翻料机构、洒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传动皮带的的皮带轮,空心转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接水斗,接水斗与空心转轴的内部连通,空心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喷水盘,喷水盘与空心转轴连通,所述翻料机构固定设置在喷水盘的正下方,翻料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与喷水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搅拌轴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连接套、上层搅拌杆、下层搅拌杆,连接套套装在搅拌轴的下端,并且连接套与搅拌轴销轴连接,下层搅拌杆位于搅拌轴的下端,并且下层搅拌杆与连接套固定连接,上层搅拌杆位于下层搅拌杆的上方,并且上层搅拌杆与连接套固定连接;上层搅拌杆、下层搅拌杆均沿连接套的外壁表面等距分布,并且上层搅拌杆与下层搅拌杆交错设置;下层搅拌杆的底部与转料槽的底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筛分筒的两个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转盘,支撑转盘嵌入到定位导轨内,并与支撑转轮相接触;筛分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条状筛孔,条状筛孔沿筛分筒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条状筛分孔沿筛分筒的外壁呈周向等距分布;筛分筒的进料口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入口端与出料溜槽的出料口端连通,进料管的出口端沿筛分筒的进料口端延伸至筛分筒的内部,且进料管位于筛分筒内部的上方,进料管的出口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分撒嘴,分撒嘴呈扇形;筛分筒远离粉屑收集部件一端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排料槽,以将筛分后的大颗粒杂质排出。

优选的,所述摇散部件包括推动机构、分散机构,分散机构安装在油渣缓冲仓的内部,且摇散部件与油渣缓冲仓通过轴承连接,推动机构设置在油渣缓冲仓的一端,推动机构穿过油渣缓冲仓的一侧表面,并与油渣缓冲仓内的分散机构销轴连接;所述分散机构包括支撑转轴、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横杆,支撑转轴安装在油渣缓冲仓的内部,且支撑转轴的两个端部与油渣缓冲仓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对向设置,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通过固定杆与支撑转轴固定连接,横杆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横杆的其中一端与第一侧板活动连接,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活动连接,横杆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横杆上固定设置有打散柱,打散柱沿横杆的周向方向分布在横杆的表面;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架、推杆、l形连接头、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安装在油渣缓冲仓的外部,固定连接架的两端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靠近推动组件的一侧销轴连接,l形连接头弯折的一端通过凸轮与推动组件销轴连接,l形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推杆销轴连接,推杆远离l形连接头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架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粗油接收部件包括第一粗油槽、粗油引导机构,第一粗油槽设置在榨油机出油口的正下方,粗油引导机构沿第一粗油槽的长边方向安装在第一粗油槽内,且粗油引导机构与第一粗油槽的两个侧壁通过轴承连接,粗油引导机构包括动力电机组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刮油组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对向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沿第一粗油槽的短边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与第一粗油槽的两个侧壁通过轴承连接,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两条对向设置的链条相连接,刮油组件位于两个链条之间,刮油组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链条可拆卸连接,且刮油组件沿两个链条的行走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刮油组件包括横向连接杆、定位基座、橡胶引导板,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链条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基座固定设置在横向连接杆上,橡胶引导板安装在定位基座上,且橡胶引导板与定位基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粗油过滤部件包括第二粗油槽、粗油搅动机构,第二粗油槽设置在第一粗油槽的侧下方,第二粗油槽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与第二粗油槽的底部平行设置,粗油搅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粗油槽的正上方;所述粗油搅动机构包括行走导轨、电动往复器、连接丝杆、搅动板,行走导轨沿第二粗油槽的长边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粗油槽的正上方,电动往复器安装在行走导轨上,且能够沿行走导轨往复移动,电动往复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口形连接件,连接丝杆的上端转过方口形连接件,并通过设置的调节旋钮相连接,连接丝杆的下端与搅动板固定连接,且搅动板沿第二粗油槽的短边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动板上开设有呈y形的长条孔,长条孔沿搅动板的长边方向设置,且长条孔沿搅动板的短边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分布;长条孔沿搅动板的短边方向自上而下交错设置,即上一个长条孔开口较大的一端与下一个长条孔开口较大的一端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油渣缓冲仓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层,保温夹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阻隔板,阻隔板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将保温夹层的内部从上至下分隔成连通的s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将结块状的油渣先输送至油渣缓冲仓内,在结块状的油渣进入到油渣缓冲仓内后,可以通过油渣缓冲仓内设置的摇散部件将结块状的油渣分散开,分散后的油渣再从油渣缓冲仓内进入到榨油机的进料口端,这样可以保证接块状的油渣能够完全被分散开,可以有效的防止结块状的油渣堵塞榨油机的进料口端,而且分散开的油渣进入到榨油机内进行二次压榨,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渣的出油效率;通过设置的粗油接收部件可以将从榨油机出油口流出的粗油自动刮至粗油过滤部件内,可增加生产效率,解决工人手动拨动粗油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利用设置的粗油过滤部件既可以对粗油进行过滤,又可以对粗油过滤部件内的粗油进行自动搅动,从而提高过滤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炒制筒的外部安装有保温加热部件,保温加热部件可以对炒制筒进行加热、保温,使炒制筒内的温度更加稳定、均匀,可以保证胡麻籽在炒制筒的内部受热均匀,排烟部件可以将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抽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使整个炒制过程更加环保;通过水管将水输送至喷水降温部件,变频电机电机带动喷水降温部件一边转动,一边将水喷洒开,并散落到胡麻籽上,此时,喷水降温部件翻动接料部件内的胡麻籽,将上层胡麻籽与下层胡麻籽上下翻动,加速热量流失,而喷洒处来的水洒落到胡麻籽上,不仅可以对快速胡麻籽降温,而且可以保证胡麻籽具有一定的湿度,从而降低胡麻籽在输送的过程中的破损率;通过筛分部件可以将胡麻籽中的碎屑、粉末级颗粒较大的杂质筛分出来,并通过粉屑收集部件将碎屑、粉末收集,减少胡麻籽中的粉末、碎屑向四周飞散,防止粉末、碎屑会粘结在溜槽上,导致溜槽内的胡麻籽流动性降低,致使胡麻籽下料不畅,而颗粒较大的杂质则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炒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榨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炒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筛分部件与接料部件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筛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筛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喷水降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油渣分散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摇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粗油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粗油过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搅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炒制机构01、炒制筒11、翻料件111、出料溜槽112、动力组件12、保温加热部件13、保温筒体131、支撑架体132、调节部件133、连接螺杆1331、调节螺母1332、第一连接耳1333、第二连接耳1334、加热部件134、衬板1341、电加热线圈1342、保护罩14、检修门141、进料部件02、盛料仓21、输送器22、下料溜管23、排烟部件03、排烟管31、烟气净化器32、冷却降温装置04、支撑平台41、变频电机42、水管43、喷水降温部件44、翻料机构441、搅拌轴4411、搅拌部件4412、连接套44121、上层搅拌杆44122、下层搅拌杆44123、洒水机构442、空心转轴4421、皮带轮4422、接水斗4423、喷水盘4424、漏水孔44241、筛分装置05、筛分部件51、筛分架体511、定位导轨5111、支撑转轮5112、密封罩5113、筛分筒512、支撑转盘5121、条状筛孔5122、进料管5123、分撒嘴5124、排料槽5125、驱动电机513、粉屑收集部件52、粉末引导管521、粉末收集器522、接料部件53、接料仓531、转料槽532、榨油机06、油渣分散装置07、油渣缓冲仓71、保温夹层711、阻隔板712、摇散部件72、推动机构721、固定连接架7211、推杆7212、l形连接头7213、推动组件7214、分散机构722、支撑转轴7221、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横杆7224、打散柱72241、粗油过滤装置08、粗油接收部件81、第一粗油槽811、粗油引导机构812、动力电机组件8121、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刮油组件8124、横向连接杆81241、定位基座81242、橡胶引导板81243、粗油过滤部件82、第二粗油槽821、过滤板8211、粗油搅动机构822、行走导轨8221、电动往复器8222、方口形连接件82221、连接丝杆8223、调节旋钮82231、搅动板8224、长条孔82241、盛放槽83、第一油渣输送器s1、第二油渣输送器s2、废渣输送器s3、废渣转运输送器s4、油渣提升机t1、废渣提升机t2、油渣管g1、排渣管g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胡麻籽炒制榨油系统,包括胡麻籽炒制部分及胡麻籽榨油部分,胡麻籽炒制部分包括炒制装置、冷却降温装置04、筛分装置05,筛分装置05设置在炒制装置的出料口端,且筛分装置05的入口端与炒制装置的出料口端连通,以对炒制完成的胡麻籽进行筛分,冷却降温装置04设置在筛分装置05出料口端的正上方,以对筛分完成的胡麻籽进行冷却降温、增湿处理;

请参看图3、图5、图6,炒制装置包括炒制机构01、进料部件02、排烟部件03,炒制机构01包括炒制筒11、动力组件12,动力组件12设置在炒制筒11的进料口端,动力组件12与炒制筒11固定连接,以驱动炒制筒11转动,动力组件12为电机及减速器的组合;炒制筒11的出料口端固定设置有出料溜槽112,炒制筒11的外部安装有保温加热部件13,保温加热部件13可以将热量辐射到炒制筒11的外壁上,从而将热量传递给炒制筒11,进而使保温加热部件13可以对炒制筒11进行加热、保温,使炒制筒11内的温度更加稳定、均匀,保温加热部件13将炒制筒11包裹在保温加热部件13的内部,保温加热部件13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上设置有用于检修用的检修门141,进料部件02设置在炒制机构01的上方,且位于炒制机构01的进料口端,进料部件02的出口端穿过保护罩14,并延伸至炒制筒11的进料口,以将物料输送至炒制筒11的内部,排烟部件03设置在炒制机构01的一侧,且排烟部件03的进口端穿过保护罩14,并分别与炒制筒11的出料口端及进料口端连通,可以将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抽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使整个炒制过程更加环保。

请参看图9至图12,筛分装置05包括筛分部件51、粉屑收集部件52,筛分部件51设置在出料溜槽112的下方,筛分部件51的进料口端与出料溜槽112的出料口端连通,粉屑收集部件52设置在筛分部件51的进料口端,粉屑收集部件52的入口端与筛分部件51连通,以将筛分出来的碎屑、粉末收集。通过筛分部件51可以将胡麻籽中的碎屑、粉末级颗粒较大的杂质筛分出来,并通过粉屑收集部件52将碎屑、粉末收集,减少胡麻籽中的粉末、碎屑向四周飞散,防止粉末、碎屑会粘结在出料溜槽112上,导致出料溜槽112内的胡麻籽流动性降低,致使胡麻籽下料不畅,而颗粒较大的杂质则被排出。

筛分部件51包括筛分架体511、筛分筒512、驱动电机513,筛分架体511设置在出料溜槽112的下方,筛分架体511倾斜设置,即筛分架体511位于粉屑收集部件52的一端高于筛分架体511远离粉屑收集部件52的一端,这样可以使筛分筒512在转动的时候,胡麻籽是从上往下逐步缓慢被筛分,另外,当粉屑收集部件52的粉末收集器522对筛分筒512内的胡麻籽进行粉末、碎屑抽吸时,可以防止胡麻籽被抽吸走;在筛分架体511的两个端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导轨5111,定位导轨5111内安装有支撑转轮5112,支撑转轮5112与定位导轨5111是通过轴承连接的,筛分筒512的两个端部嵌入到定位导轨5111内,并与支撑转轮5112相接触,驱动电机513固定设置在筛分架体511远离粉屑收集部件52的一端,并且驱动电机513与筛分筒512固定连接,以带动筛分筒512能够沿支撑转轮5112相对转动。

请参看图13、图14,冷却降温装置04包括支撑平台41、变频电机42、水管43、喷水降温部件44,支撑平台41设置在接料部件53出料口端的正上方,喷水降温部件44安装在支撑平台41的下方,喷水降温部件44的下端位于接料部件53内部,喷水降温部件44的上端穿过支撑平台41,并延伸至支撑平台41上方,且喷水降温部件44与支撑平台41通过轴承连接,变频电机42安装在支撑平台41上方的一端,变频电机42通过传动皮带与喷水降温部件44的上部连接,水管43设置在支撑平台41上方,并且水管43的出口端正对喷水降温部件44的顶部,水管43上还安装有可以控制水管43开、关的阀门。打开水管43上的阀门,水管43将水输送至喷水降温部件44,变频电机42电机带动喷水降温部件44一边转动,一边将水喷洒开,并散落到胡麻籽上,此时,喷水降温部件44翻动接料部件53内的胡麻籽,将上层胡麻籽与下层胡麻籽上下翻动,可加速接料部件53内胡麻籽的热量流失,而喷洒处来的水洒落到胡麻籽上,不仅可以对快速胡麻籽降温,而且可以保证胡麻籽具有一定的湿度,从而降低胡麻籽在输送的过程中的破损率。

请参看图4,胡麻籽榨油部分包括榨油机06、油渣分散装置07、粗油过滤装置08、第一油渣输送器s1、第二油渣输送器s2、废渣输送器s3、油渣提升机t1、废渣提升机t2,第一油渣输送器s1、第二油渣输送器s2、废渣输送器s3均为螺旋输送机。油渣分散装置07包括油渣缓冲仓71、摇散部件72,油渣缓冲仓71设置在榨油机06进料口端的上方,摇散部件72安装在油渣缓冲仓71的内部,并且摇散部件72与油渣缓冲仓71通过轴承连接。结块状的油渣先输送至油渣缓冲仓71内,在结块状的油渣进入到油渣缓冲仓71内后,可以通过油渣缓冲仓71内设置的摇散部件72将结块状的油渣分散开,分散后的油渣再从油渣缓冲仓71内进入到榨油机06的进料口端,这样可以保证接块状的油渣能够完全被分散开,可以有效的防止结块状的油渣堵塞榨油机06的进料口端,而且分散开的油渣进入到榨油机06内进行二次压榨,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渣的出油效率。粗油过滤装置08包括粗油接收部件81、粗油过滤部件82、盛放槽83,粗油接收部件81设置在榨油机06出油口的正下方,粗油过滤部件82设置在粗油接收部件81的侧下方,且粗油接收部件81的出口端位于粗油过滤部件82的正上方,盛放槽83设置在粗油过滤部件82的侧下方,且粗油过滤部件82的出口端位于盛放槽83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粗油接收部件81可以将从榨油机06出油口流出的粗油自动刮至粗油过滤部件82内,可增加生产效率,解决工人手动拨动粗油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利用设置的粗油过滤部件82既可以对粗油进行过滤,又可以对粗油过滤部件82内的粗油进行自动搅动,从而提高过滤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榨油机06的出渣口设置有油渣管g1及排渣管g2,油渣管g1及排渣管g2均与榨油机出渣口端连通,且油渣管g1、排渣管g2与榨油机的出渣口端形成人字形结构。第一油渣输送器s1设置在油渣管g1的下方,且油渣管g1与第一油渣输送器s1连通,油渣提升机t1设置在榨油机的一侧,油渣提升机t1的入口端与第一油渣输送器s1的出口端连通,油渣提升机t1的出口端与第二油渣输送器s2的入口端连通,第二油渣输送器s2的出口端与油渣缓冲仓的入口端连通,利用第一油渣输送器s1、第二油渣输送器s2、油渣提升机t1实现将油渣输送至榨油机06内进行二次压榨,从而提高油渣榨油效率,废渣输送器s3设置在排渣管g2的下方,且排渣管g2与废渣输送器s3连通,废渣提升机t2设置在榨油机的另一侧,废渣提升机t2的入口端与废渣输送器s3的出口端连通,以将压榨完的废渣排出运走。

保温加热部件13包括保温筒体131、支撑架体132、调节部件133,保温筒体131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架体132上,保温筒体131将炒制筒11包裹在保温筒体131的内部,且保温筒体131与炒制筒11之间留有间距,保温筒体131的外壁上还安装有加热部件134,加热部件134与保温筒体131的外壁相贴合,调节部件133的一端与支撑架体13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保温筒体131可拆卸连接。

请参看图7,加热部件134包括衬板1341、电加热线圈1342,衬板1341沿保温筒体131的轴向方向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保温筒体131的外壁上,电加热线圈1342缠绕在衬板1341上,可以使电加热线圈1342与保温筒体131之间留有间距,防止电加热线圈1342长期附着在保温筒体131的外壁表面,对电加热线圈1342外部的保护层造成损伤,电加热线圈1342沿保温筒体131的外壁螺旋状分布,可以保证保温筒体131的外壁可以受热均匀。

请参看图8,调节部件133位于保温筒体131的下方及两侧,并且调节部件133沿保温筒体131的轴向方向等距设置。调节部件133包括连接螺杆1331、调节螺母1332、第一连接耳1333、第二连接耳1334,第一连接耳133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体132上,第二连接耳1334固定设置在保温筒体131的外壁上,连接螺杆1331的其中一端与支撑架体132上设置的第一连接耳1333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母1332固定,连接螺杆1331的另一端与保温筒体131上的第二连接耳1334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母1332固定。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炒制筒11与动力组件12是通过轴连接的,而保温筒体131在套装到炒制筒11上时,并不能完全保证保温筒体131的内壁与炒制筒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是完全一致的,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母1332,使连接螺杆1331带动保温筒体131上下、左右移动,使保温筒体131的内壁与炒制筒11的外壁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这样就能使电加热线圈1342辐射到保温筒体131上的热量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局部热量不够的现象发生,进而使保温筒体131辐射到炒制筒11上的热量温度是稳定、均匀的。

炒制筒1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翻料件111,翻料件111沿炒制筒11的内壁呈螺旋状分布,且相邻两个翻料件111首尾之间留有间距。动力组件12在带动炒制筒11转动的过程中,翻料件111可以使炒制筒11内的胡麻籽不停翻转,可以防止局部的胡麻籽受热过度,发生炒胡现象,而相邻两个翻料件111首尾之间留有间距,可以使炒制筒11内的胡麻籽在翻转的过程中被混合的更加均匀。

进料部件02包括盛料仓21、输送器22,盛料仓21设置在炒制机构01的上方,输送器22设置在盛料仓21的正下方,输送器22的入口端与盛料仓21底部的出口端连通,输送器22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下料溜管23,下料溜管23穿过保护罩14,并与炒制筒11的进料口端连通。其中,输送器22可以选用螺旋输送机。

排烟部件03包括排烟管31、烟气净化器32,排烟管31的进口端穿过保护罩14,并分别与炒制筒11的出料口端及进料口端连通,排烟管31的出口端与烟气净化器32连通,可以将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抽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使整个炒制过程更加环保。

保温筒体131上设置有温度监测器,利用设置的温度监测器可以时刻监测保温筒体131上的温度,使保温筒体131上的温度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保温筒体131辐射到炒制筒11上的热量温度是稳定的,有利于提高对胡麻籽的炒制质量。

筛分筒512的两个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转盘5121,支撑转盘5121嵌入到定位导轨5111内,并与支撑转轮5112相接触。

筛分筒512的外壁上开设有条状筛孔5122,条状筛孔5122沿筛分筒512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条状筛分孔沿筛分筒512的外壁呈周向等距分布,在筛分筒512转动的时候,胡麻籽则从条状筛孔5122流出。

筛分筒512的进料口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5123,进料管5123的入口端与出料溜槽112的出料口端连通,进料管5123的出口端沿筛分筒512的进料口端延伸至筛分筒512的内部,且进料管5123位于筛分筒512内部的上方。进料管5123的出口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分撒嘴5124,分撒嘴5124呈扇形,在胡麻籽沿进料管5123下落的时候,当胡麻籽从分撒嘴5124向外喷出时,分撒嘴5124可以将胡麻籽分散开,并呈瀑布状向下掉落,由于胡麻籽中混入的粉末、碎屑质量较轻,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粉末收集器522将胡麻籽中掺杂的粉末、碎屑通过粉末引导管521吸走。

筛分筒512远离粉屑收集部件52一端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排料槽5125,可以将筛分后的大颗粒杂质排出。

筛分架体511的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罩5113,密封罩5113将筛分筒512的上半部包裹并密封,一方面可以防止细小的杂物落至筛分筒512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筛分筒512在转动的时候,将部分胡麻籽颗粒甩出。筛分架体511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部件53,接料部件53包括用于接收筛分后的胡麻籽的接料仓531及用于转存筛分后的胡麻籽的转料槽532,接料仓531固定设置在筛分架体511的正下方,转料槽532设置在接料仓531的一侧,且转料槽532与接料仓531的底部出口端连通。

粉屑收集部件52包括粉末引导管521、粉末收集器522,粉末收集器522设置在筛分筒512的进料口端,粉末引导管521的处口端与粉末收集器522连通,粉末引导管521的进口端与筛分筒512的进料口端连通,且粉末引导管521的进口端呈喇叭状,这样可以增加粉末引导管521抽吸的面积,有利于将胡麻籽中混入的粉末、碎屑抽走。其中,粉末收集器522为风机及收尘器的组合。

请参看图13、图14、图15,喷水降温部件44包括翻料机构441、洒水机构442,洒水机构442包括空心转轴4421,空心转轴442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传动皮带的的皮带轮4422,空心转轴44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接水斗4423,接水斗4423与空心转轴4421的内部连通,空心转轴442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喷水盘4424,喷水盘4424与空心转轴4421连通,喷水盘4424底部表面上开设有可供水排出的漏水孔44241。翻料机构441固定设置在喷水盘4424的正下方,翻料机构441包括搅拌轴4411,搅拌轴4411的上端与喷水盘4424的底部固定连接,搅拌轴4411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有搅拌部件4412。搅拌部件4412包括连接套44121、上层搅拌杆44122、下层搅拌杆44123,连接套44121套装在搅拌轴4411的下端,并且连接套44121与搅拌轴4411销轴连接,下层搅拌杆44123位于搅拌轴4411的下端,并且下层搅拌杆44123与连接套44121固定连接,上层搅拌杆44122位于下层搅拌杆44123的上方,并且上层搅拌杆44122与连接套44121固定连接。上层搅拌杆44122、下层搅拌杆44123均沿连接套44121的外壁表面等距分布,并且上层搅拌杆44122与下层搅拌杆44123交错设置。

水管43中的水落到接水斗4423,然后进入到空心转轴4421内,从而填充到喷水盘4424内,在变频电机42带动空心转轴4421转动的时候,由于上层搅拌杆44122、下层搅拌杆44123交错设置,可以将流入到转料槽532内的胡麻籽上下翻转,而此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从喷水盘4424内被甩出,分撒在胡麻籽上,随着胡麻籽的不停上下翻转,水可以均匀的分撒在胡麻籽上,从而可以对胡麻籽进行快速降温冷却至40摄氏度以下。

下层搅拌杆44123的底部与转料槽532的底部相贴合。下层搅拌杆44123呈直五角柱状,并且下层搅拌杆44123与连接套44121连接的一端小于下层搅拌杆44123远离连接套44121的一端。上层搅拌杆44122与下层搅拌杆44123之间的距离为转料槽532深度的三分之二。上层搅拌杆44122呈直五角柱状,并且上层搅拌杆44122与连接套44121连接的一端大于上层搅拌杆44122远离连接套44121的一端。采用这种设计,可以使转料槽532内下层的胡麻籽向转料槽532中间的聚拢,而转料槽532内上层的胡麻籽则向四周散开,从而形成上层胡麻籽在翻转下落的过程中向四周散开,而下层的胡麻籽在翻转的过程中向中间聚拢,这样可以加速胡麻籽内部的热量流失,同时又可以使水能够与胡麻籽充分接触,有利于对胡麻籽进行降温冷却、增湿。

请参看图16,摇散部件72包括推动机构721、分散机构722,分散机构722安装在油渣缓冲仓71的内部,且摇散部件72与油渣缓冲仓71通过轴承连接,推动机构721设置在油渣缓冲仓71的一端,推动机构721穿过油渣缓冲仓71的一侧表面,并与油渣缓冲仓71内的分散机构722销轴连接,通过推动机构721,可以带动分散机构722左右晃动,有利于对结块状的油渣进行分散。

请参看图17,分散机构722包括支撑转轴7221、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横杆7224,支撑转轴7221安装在油渣缓冲仓71的内部,且支撑转轴7221的两个端部与油渣缓冲仓71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均呈月牙状,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对向设置,且第一侧板7222与第二侧板7223均通过固定杆与支撑转轴7221固定连接;横杆7224设置在第一侧板7222与第二侧板7223之间,横杆7224的其中一端与第一侧板7222活动连接,横杆7224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7223活动连接,使横杆7224可以沿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相对转动,横杆7224沿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横杆7224上固定设置有打散柱72241,打散柱72241沿横杆7224的周向方向分布在横杆7224的表面,打散柱72241呈圆锥状,在结块状的油渣下落时,打散柱72241可以将大块状的油渣扎破,变成小块状的油渣,由于横杆7224的两端与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是活动连接的,可以周向转动,而在此时,横杆7224在周向转动的时候,打散柱72241可以将小块状的油渣打散,从而将块状的油渣完全打散。

推动机构721包括固定连接架7211、推杆7212、l形连接头7213、推动组件7214,推动组件7214安装在油渣缓冲仓71的外部,推动组件7214为电机及减速器的组合,固定连接架7211的两端与第一侧板7222、第二侧板7223靠近推动组件7214的一侧销轴连接,l形连接头7213弯折的一端通过凸轮与推动组件7214销轴连接,l形连接头7213的另一端与推杆7212销轴连接,推杆7212远离l形连接头7213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架7211销轴连接。推动组件7214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拉动l形连接头7213沿凸轮运动轨迹转动,并带动推杆7212横向往复运动,从而使推杆7212拉动分散机构722左右晃动。

油渣缓冲仓71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层711,保温夹层7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阻隔板712,阻隔板71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将保温夹层711的内部从上至下分隔成连通的s形通道。我们可以将带有热量的空气通过管道通入保温夹层711的内部,例如炒锅的尾气等,这些带有热量的空气可以沿保温夹层711内部形成的s形通道流动,从而使油渣缓冲仓71的内部具有一定的热量,这样可以增加油渣缓冲仓71暂存的油渣的流动性。

请参看图16至图21,粗油接收部件81包括第一粗油槽811、粗油引导机构812,第一粗油槽811设置在榨油机06出油口的正下方,粗油引导机构812沿第一粗油槽811的长边方向安装在第一粗油槽811内,且粗油引导机构812与第一粗油槽811的两个侧壁通过轴承连接,粗油引导机构812包括动力电机组件8121、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刮油组件8124,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对向设置,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均沿第一粗油槽811的短边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均与第一粗油槽811的两个侧壁通过轴承连接,且第一转轴8122与第二转轴8123之间通过两条对向设置的链条相连接,刮油组件8124位于两个链条之间,刮油组件8124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链条可拆卸连接,且刮油组件8124沿两个链条的行走方向等距分布。由于从榨油机06的出油口流出的粗油流动性较差,我们可以在动力电机组件8121的带动下,第一转轴8122、第二转轴8123转动,使固定在链条上的刮油部件也跟随链条的行走方向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将第一粗油槽811内的粗油引导至第二粗油槽821内。

刮油组件8124包括横向连接杆81241、定位基座81242、橡胶引导板81243,横向连接杆812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链条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基座81242固定设置在横向连接杆81241上,橡胶引导板81243安装在定位基座81242上,且橡胶引导板81243与定位基座81242可拆卸连接。

定位基座81242远离横向连接杆8124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个侧壁上贯穿的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橡胶引导板81243插入到定位槽中,并通过螺栓将定位基座81242与橡胶引导板81243相固定。

粗油过滤部件82包括第二粗油槽821、粗油搅动机构822,第二粗油槽821设置在第一粗油槽811的侧下方,第二粗油槽821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过滤板8211,过滤板8211与第二粗油槽821的底部平行设置,粗油搅动机构822固定安装在第二粗油槽821的正上方。

粗油搅动机构822包括行走导轨8221、电动往复器8222、连接丝杆8223、搅动板8224,行走导轨8221沿第二粗油槽821的长边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粗油槽821的正上方,电动往复器8222为一种电动滑块,而且电动往复器8222是安装在行走导轨8221上,且能够沿行走导轨8221往复移动;电动往复器822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口形连接件82221,连接丝杆8223的上端转过方口形连接件82221,并通过设置的调节旋钮82231相连接,连接丝杆8223的下端与搅动板8224固定连接,且搅动板8224沿第二粗油槽821的短边方向设置。通过人工旋拧调节旋钮82231,我们可以根据第二粗油槽821内的粗油深度,来调节搅动板8224与第二粗油槽821底部之间的距离,利用电动往复器8222在行走导轨8221上的往复移动,可以带动搅动板8224沿第二粗油槽821的长边方向来回往复移动,从而对第二粗油槽821内的粗油进行搅动。

搅动板8224上开设有呈y形的长条孔82241,长条孔82241沿搅动板8224的长边方向设置,且长条孔82241沿搅动板8224的短边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分布,在搅动板8224来回往复移动的时候,粗油可以从y形长条孔82241开口较大的一端流入,然后从开口较小的一端流出,使粗油从开口较小的一端流出时流速增加,这样就可以使第二粗油槽821内的粗油充分的被搅动。长条孔82241沿搅动板8224的短边方向自上而下交错设置,即上一个长条孔82241开口较大的一端与下一个长条孔82241开口较大的一端方向相反,采用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保证搅动板8224在来回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左右两个侧面均可以通过粗油,从而增加粗油的搅动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