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试剂盒、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18204发布日期:2020-06-30 20:4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rti)是一种常见疾病,广泛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及地域的人群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病毒感染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婴幼儿和儿童住院的首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婴幼儿和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末首次发现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病毒,被命名为2019-ncov,能够引发严重的肺炎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普通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诊断,早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于遏制疫情发展、缓解社会压力极为重要。

病毒的分离培养是呼吸道感染病毒检验的常用方法,其检验结果常被作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常用的培养细胞由人肺癌细胞(a59)、马丁达比犬肾细胞(mdck)等,根据培养样本的不同,不同病毒培养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需要花费数日到两周不等,培养时间较长,不利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而且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不适用于感染程度较轻时的早期诊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快速、准确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试剂盒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其中,所述核酸试剂包括分别彼此独立存放或互相任意混合存放的seqidno.1-8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1-14所示的探针。

可选地,所述核酸试剂中,分别由seqidno.1-8所示的引物的含量各自为0.4-0.6μmol,分别由seqidno.11-14所示的探针的含量各自为0.1-0.3μmol。

可选地,所述核酸试剂还包括内标对照;

所述内标对照含有seqidno.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5所示的探针,其中,分别由seqidno.9-10所示的引物的含量各自为0.2-0.4μmol,由seqidno.15所示的探针的含量为0.1-0.3μmol。

可选地,所述核酸试剂包括a管和b管;a管含有seqidno.1-4、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1-12、15所示的探针;b管含有seqidno.5-8、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3-14、15所示的探针。

可选地,seqidno.11和13所示的探针具有第一荧光标记;seqidno.12和14所示的探针具有第二荧光标记;seqidno.15所示的探针具有第三荧光标记;所述第一荧光标记、所述第二荧光标记和所述第三荧光标记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标记、joe荧光标记、cy5荧光标记、vic荧光标记和rox荧光标记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含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并且可选地,所述试剂盒还含有反应体系缓冲液、逆转录酶、dna聚合酶、阳性对照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还提供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在制备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a管检测器和b管检测器的pcr仪、计算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a管检测器和b管检测器分别为装载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的核酸试剂储藏容器;所述pcr仪包括第一荧光通道、第二荧光通道和第三荧光通道;所述第一荧光通道、所述第二荧光通道和所述第三荧光通道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通道、joe荧光通道和cy5荧光通道中的一种;所述计算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判别:

若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内标对照成立,则检测结果有效;

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8,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38≤ct值<40,则重新提取样本并复检,若复检得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40,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a管第一荧光通道和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若a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若b管第一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甲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乙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对待测样本的核酸序列进行pcr扩增;进行所述pcr扩增的pcr仪包括第一荧光通道、第二荧光通道和第三荧光通道;所述第一荧光通道、所述第二荧光通道和所述第三荧光通道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通道、joe荧光通道和cy5荧光通道中的一种;并且进行如下的判别:

若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内标对照成立,则检测结果有效;

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8,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38≤ct值<40,则重新提取样本并复检,若复检得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40,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a管第一荧光通道和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若a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若b管第一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甲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乙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本公开提供的核酸试剂、试剂盒、系统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待测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避免病毒培养学的繁琐操作,达到如下的检测效果:

(一)较高的多重检测能力

本公开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在2个反应体系中同时筛查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快速简便地鉴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种类,节省时间、人力和试剂成本。

(二)灵敏度高

本公开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同时检测,反应体系中每种检测目标病原的目标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500拷贝/ml,检测敏感度高。

(三)特异性高

本公开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中,所有引物及探针都经过blast比对分析,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不仅能够将检测目标相互区分,而且还能与其它种属相近、生存环境相同、核酸序列具有同源性、易引起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采样部位正常寄生或易并发的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区别开,这些呼吸道感染病原至少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i、冠状病毒229e、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麻疹病毒、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百日咳杆菌等,因此,本公开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高,能够准确区分检测目标和非检测目标。

(四)预防假阴性结果

本公开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中,利用内标对照,可以有效提示假阴性检测结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其中,所述核酸试剂包括分别彼此独立存放或互相任意混合存放的seqidno.1-8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1-14所示的探针。

本公开提供的核酸试剂,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筛查和鉴别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所述核酸试剂对上述3种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肺炎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

多重荧光pcr技术中,探针与引物的组合效果对扩增效果有重要影响,上述引物和探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了不同目标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共扩增的问题,即评估tm值一致性、gc含量均一化、避免出现发夹结构及引物二聚体等情况,而且要保证备选引物和探针区段分别能够全面覆盖上述3种呼吸道感染病毒,特异性良好、覆盖度高并且灵敏度高。

根据本公开,上述核酸试剂中,各引物和/或探针的相对含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例如,所述核酸试剂中,分别由seqidno.1-8所示的引物的含量各自为0.4-0.6μmol,分别由seqidno.11-14所示的探针的含量各自为0.1-0.3μmol。

根据本公开,为控制反应体系的内部质量,更好地判断反应是否受到干扰,排除假阴性结果,所述核酸试剂还可以包括内标对照。进一步地,所述内标对照可以含有seqidno.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5所示的探针,此时,分别由seqidno.9-10所示的引物的含量各自为0.2-0.4μmol,由seqidno.15所示的探针的含量为0.1-0.3μmol。所述内标对照一方面可以有效提示因为操作失误、pcr抑制物等原因造成的假阴性检测结果,另一方面还可用于评判样本质量,使检测在同一样品水平下进行,防止样本浓稠度不一致造成呼吸道感染病毒的定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可以以内源性的beta-actin内标基因为模板设计上述内标对照引物和探针。

根据本公开,为了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述核酸试剂可以分开存储,例如,所述核酸试剂可以包括a管和b管;a管可以含有seqidno.1-4、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1-12、15所示的探针;b管可以含有seqidno.5-8、9-10所示的引物和seqidno.13-14、15所示的探针。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同一体系中的不同探针的扩增被分别识别,可以对探针进行荧光标记的排列组合。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eqidno.11和13所示的探针可以具有第一荧光标记;seqidno.12和14所示的探针可以具有第二荧光标记;seqidno.15所示的探针可以具有第三荧光标记;所述第一荧光标记、所述第二荧光标记和所述第三荧光标记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标记、joe荧光标记、cy5荧光标记、vic荧光标记和rox荧光标记中的一种。作为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seqidno.11和13所示的探针具有fam荧光标记;seqidno.12和14所示的探针具有joe荧光标记;seqidno.15所示的探针具有cy5荧光标记。

根据本公开,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靶基因可以为orf1ab基因和n基因,所述甲型流感病毒的靶基因可以为m2基因,所述乙型流感病毒的靶基因可以为ns1基因。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含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并且可选地,所述试剂盒还含有反应体系缓冲液、逆转录酶、dna聚合酶、阳性对照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快速、全面、准确、敏感、特异、自动的检测结果判定,显著提高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时进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简便性。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在制备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a管检测器和b管检测器的pcr仪、计算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a管检测器和b管检测器分别为装载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的核酸试剂储藏容器;所述pcr仪包括第一荧光通道、第二荧光通道和第三荧光通道;所述第一荧光通道、所述第二荧光通道和所述第三荧光通道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通道、joe荧光通道和cy5荧光通道中的一种;所述计算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判别:

若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内标对照成立,则检测结果有效;

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8,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38≤ct值<40,则重新提取样本并复检,若复检得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40,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a管第一荧光通道和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若a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若b管第一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甲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乙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试剂,对待测样本的核酸序列进行pcr扩增;进行所述pcr扩增的pcr仪包括第一荧光通道、第二荧光通道和第三荧光通道;所述第一荧光通道、所述第二荧光通道和所述第三荧光通道各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fam荧光通道、joe荧光通道和cy5荧光通道中的一种;并且进行如下的判别:

若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内标对照成立,则检测结果有效;

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8,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38≤ct值<40,则重新提取样本并复检,若复检得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40,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a管第一荧光通道和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若a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若b管第一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甲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二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乙型流感病毒;若b管第三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其中,所述pcr扩增的条件可以为:

a:45℃10min;

b:95℃5min;

c:95℃15s;

d:60-70℃15-60s,c-d循环35-45个反应。上述反应条件中,包含两种不同的退火温度,可以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所述待测样本可以为临床患者的咽拭子和痰液。可以采用煮沸法或者商品化试剂盒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处理,以得到待测rna。

优选地,本公开的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方法不用于诊断,或者说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定性与定量结果与疾病是否发生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不属于诊断结果,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定性与定量的检测结构能够作为中间信息,供临床医生参考。

本公开的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地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系统筛检,检测流程简单,结果自动判读且可靠,节省了时间、人力和试剂成本。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原料、试剂、仪器和设备,除有特殊说明外,均可通过购买获得。

实施例1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判定

1、引物、探针合成

按照表1所示的引物序列和表2所示的探针序列,进行序列合成。序列中y代表简并碱基t/c;r代表简并碱基a/g;w代表简并碱基a/t;s代表简并碱基c/g。探针中fam为6-羧基荧光素,joe为2,7-二甲基-4,5二氯-6-羧基荧光素,cy5为5h-吲哚菁,bq1和bq3为淬灭基团。

表1

表2

2、样本处理

将咽拭子或液化后的痰液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提取,取提取后的核酸作为pcr扩增模板;或者将咽拭子或液化后的痰液使用煮沸法进行提取,多次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pcr扩增模板。

3、构建检测体系

按照如下操作配制反应体系:5×pcrbuffer5μl,25×hotstardna聚合酶1μl,逆转录酶1μl,10×引物探针混合物2.5μl,rna模板5μl,超纯水补至25μl。其中,5×pcrbuffer的具体组成包括:tris-hcl(ph8.3)100mm、kcl100mm、tween-200.2%、dntp5mm、mgcl220mm;25×hotstardna聚合酶的浓度为2u/μl;逆转录酶的浓度为2u/μl;反应体系中每条引物的最终使用浓度各自为0.3-0.6μm,每条探针的最终使用浓度各自为0.1-0.3μm。

试剂盒分为a管和b管,a管含有上表1中seqidno.1-4、9-10所示的引物和上表2中seqidno.11-12、15所示的探针;b管含有上表1中seqidno.5-8、9-10所示的引物和上表2中seqidno.13-14、15所示的探针。

将pcr管放入荧光定量pcr仪中,选择fam、joe、cy5作为报告基团,反应程序如下:

a:45℃10min;

b:95℃5min;

c:95℃15s;

d:60-70℃15-60s,c-d循环35-45个反应。

检测结果判定:

若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和内标对照成立,则检测结果有效;

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38,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若荧光通道检测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38≤ct值<40,则重新提取样本并复检,若复检得到的扩增曲线呈s型,且ct值<40,则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若荧光通道未检测到s型的扩增曲线,但报告由ct值,则判定检测结果中具有非特异性扩增。

若a管fam荧光通道和joe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若a管cy5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若b管fam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甲型流感病毒;若b管joe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品中含有乙型流感病毒;若b管cy5荧光通道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样本提取正常,检测结果正常。

实施例2最低检出限验证

评估用检测样本: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盒分别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总rna,并分别定量靶基因浓度为105拷贝/ml,然后分别进行梯度稀释得到浓度为50000拷贝/ml、5000拷贝/ml、500拷贝/ml的评估用模板。

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分别对各浓度的评估用模板进行检测,每个浓度梯度重复检测20次,取均值作为最后的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注:“+”代表阳性,n/20代表检出率为20次重复n次检出

由表3可以看出,本公开试剂盒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靶基因的最低检出限浓度均达到500拷贝/ml,本公开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较高。

实施例3特异性验证

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1)、腺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2)、副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3)、冠状病毒nl63(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4)、冠状病毒oc43(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5)、冠状病毒hkui(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6)、冠状病毒229e(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7)、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8)、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09)、鼻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0)、博卡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1)、麻疹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2)、肠道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3)、巨细胞病毒(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4)、流感嗜血杆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5)、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6)、表皮葡萄球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7)、肺炎链球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8)、脑膜炎奈瑟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19)、百日咳杆菌(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编号为202002020)等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病原作为特异性评估样本。

应用本公开提供的试剂盒,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检测上述特异性评估样本,在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阳性内对照均成立的条件下,待检目标均未出现非特异性的荧光信号,表明本公开的试剂盒能有效区分非检测目标病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实施例4试剂盒的保存期试验

分别以靶基因浓度为500copies/ml的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混合模板作为评估用检测样本,在第0天时,分装成9份冻存于-70℃冰箱中。将组建完毕的试剂盒放置于-20℃保存,分别取0、10、15、30、60、90、120、150、180、360天的试剂盒进行保存期试验。

结果显示本公开试剂盒保存在-20℃冰箱,在不同保存期检测均为阳性,表明该试剂盒的保存期至少为360天。

实施例5覆盖度验证

选择30株评价用咽拭子样本或痰液样本作为覆盖度验证用样本。

应用本公开提供的试剂盒,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检测上述覆盖度验证用样本,在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阳性内对照均成立的条件下,上述覆盖度验证用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均被检出,表明本公开的试剂盒覆盖度好。

对比例

1、引物、探针合成

按照表4和表5所示的引物、探针序列,进行序列合成。

表4

表5

2、最低检出限验证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最低检出限验证,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注:“+”代表阳性,n/20代表检出率为20次重复n次检出

由表6可知,对于样本中痕量的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靶基因,对比例中的引物和探针在检测目标菌的靶基因浓度为500拷贝/ml的水平下,新型冠状病毒检出率为60%,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25%,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40%。说明本公开试剂盒比对比例有更强的检测能力。

3、特异性验证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对比例的引物、探针的对sars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nl63和冠状病毒229e有非特异性的扩增。说明本公开试剂盒相较于对比例具有更好的检测特异性。

由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公开可以一次性定量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而且最低检出限较低,灵敏度高,特异性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a管检测目标和b管检测目标的可以互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序列表

<110>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0>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核酸试剂、试剂盒、系统及方法

<130>16246-k-abt

<160>30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

ctgtgggttttacacttaa19

<210>2

<211>21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

gattgtgcatcagctgactga21

<210>3

<211>1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

ttctcctgctagaatgg17

<210>4

<211>16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4

cagacattttgctctc16

<210>5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5

agatcgcgyagagacttgaa20

<210>6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6

gtcctcgctcactgggcac19

<210>7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7

ttgaagagaraaaagcaattggag24

<210>8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8

gcacctctctggtgttgwggggt23

<210>9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9

aggcggttctcggtgggggccgag24

<210>10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0

ccaacggacgtgaasccggtgag23

<210>11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1

ctgtaccgtctgcggtatg19

<210>12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2

cggtgatgctgctcttgctttgct24

<210>13

<211>31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3

ctcgaggctctcatggaatggctaaagacaa31

<210>14

<211>2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4

tctgctggaattgaagggtttgagccat28

<210>15

<211>2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5

cccgattcttccccccgagcggctc25

<210>16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6

tctgtaccgtctgcggtatgtgg23

<210>17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7

gcgaacccatgcttcagtc19

<210>18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8

atggcggtgatgctgctctt20

<210>19

<211>1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9

agcttgagagcaaaa15

<210>20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0

gagacttgaagatgtctttg20

<210>21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1

gtccatgttgtttgggtct19

<210>22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2

agatggccatcggatcct18

<210>23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3

gtttcagctgctcgaattgg20

<210>24

<211>2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4

cgcggcggtgggggtgccgtcccgccg27

<210>25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5

gagggggcgccgggggcgggaac23

<210>26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6

aaaggttatggctgtagttgtgat24

<210>27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7

ctgctgcttgacagattgaacca23

<210>28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8

gaggctctcatggaatggc19

<210>29

<211>2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9

tcttcgagcgtctcaatgaagg22

<210>30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0

gagcgtcggctccgcctgggccct2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