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3638发布日期:2020-07-17 17:2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临床上有大量病人需要进行体位固定,例如:

1、手术后为促进血液循环机免除二次伤害,受伤部位需要保持比心脏高15-20cm的位置,现在医院一般采用枕头、书本垫高,或者绳索吊起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弊端很明显,如枕头数量不够用、塌陷后影响血液的回流,容易脏污等;使用书本、绳索吊起解决不了体位固定,对部分骨折患者还可能带来二次伤害,并且病人会感觉硬,生痛,甚至产生压疮;这时可用良肢位垫来解决上述问题,但良肢位垫需要做到无毒、便于清理消毒,柔软舒适、与皮肤长时间接触体温不会明显上升,不会觉得太热难受,就需要良好的薄膜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材料非常舒适柔软,包裹性好,不会产生压疮;同时该薄膜透氧率高达到12000cm3/m2•d•pa以上,而医用理想材料tpu,tpe为5000cm3/m2•d•pa左右,tpu的硬度一般在邵氏硬度98以上,该薄膜邵氏硬度一般在90以下,从而薄膜身体组织放置其上,与皮肤接触长时间放置在24度的温度下不升温,超过24度的环境下升温不超过2.5度,体感非常舒适。

2、外科手术中人体定位袋基本使用尼龙贴合tpu材料,该材料抽真空后体感生硬,甚至生痛,大手术时不少患者产生压疮,另外由于尼龙布是织造工艺,会有经纬的纹理,有血液残留时很难清洗消毒;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薄膜能产生良好的包裹性,体感舒适,压疮风险大大降低,易于清理消毒。

3、放疗等靶向治疗时,需要进行人体精准固定,而直线加速器的床板为碳纤维材料,之前的人体固定袋材料为尼龙贴合材料,放置在床板会滑动,需要使用加固条进行再加固等方式,病人体感生硬疼痛,但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材料的定位袋,不需要加固定条,放置在碳纤维床板上也不会滑动,并且包裹性非常好,病人没有疼痛感,不需要使用固定条,减少了操作时间,还能节省成本。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医用塑料薄膜能很大程度的解决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塑料薄膜能产生良好的包裹性,体感舒适,压疮风险大大降低,易于清理消毒;还有良好的抗菌性。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2-15份;

二异氰酸酯:30-35份;

聚酯多元醇:45-50份;

改性物质:3-5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0-42份;

三氟化硼乙醚:1-2份;

三氟甲磺酸铜:0.1-0.2份;

溴化锂:0.1-0.2份;

三醋酸锰:0.2-0.3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6份;

丁腈橡胶:17-18份;

过氧化笨甲酰:5-6份;

对苯二酚:0.2-0.3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气相二氧化硅:2-3份。

优选地,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材料非常舒适柔软,包裹性好,不会产生压疮;同时该薄膜透氧率高达到12000cm3/m2•d•pa以上;该薄膜邵氏硬度一般在90以下,从而薄膜身体组织放置其上,与皮肤接触长时间放置升温极其慢,体感非常舒适。

第二,本发明医用薄膜材料能产生良好的包裹性,体感舒适,压疮风险大大降低,易于清理消毒。

第三,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材料放置在碳纤维床板上也不会滑动,并且包裹性非常好,病人没有疼痛感,不需要使用固定条,减少了操作时间,还能节省成本。

第四,本发明医用塑料薄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2-15份;

二异氰酸酯:30-35份;

聚酯多元醇:45-50份;

改性物质:3-5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0-42份;

三氟化硼乙醚:1-2份;

三氟甲磺酸铜:0.1-0.2份;

溴化锂:0.1-0.2份;

三醋酸锰:0.2-0.3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6份;

丁腈橡胶:17-18份;

过氧化笨甲酰:5-6份;

对苯二酚:0.2-0.3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气相二氧化硅:2-3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实施例2: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4-15份;

二异氰酸酯:32-35份;

聚酯多元醇:47-50份;

改性物质:4-5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1-42份;

三氟化硼乙醚:1-2份;

三氟甲磺酸铜:0.1-0.2份;

溴化锂:0.1-0.2份;

三醋酸锰:0.2-0.3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6份;

丁腈橡胶:17-18份;

过氧化笨甲酰:5-6份;

对苯二酚:0.2-0.3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气相二氧化硅:2-3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实施例3: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2-13份;

二异氰酸酯:30-33份;

聚酯多元醇:45-48份;

改性物质:3-4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0-42份;

三氟化硼乙醚:1-2份;

三氟甲磺酸铜:0.1-0.2份;

溴化锂:0.1-0.2份;

三醋酸锰:0.2-0.3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6份;

丁腈橡胶:17-18份;

过氧化笨甲酰:5-6份;

对苯二酚:0.2-0.3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气相二氧化硅:2-3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实施例4: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5份;

二异氰酸酯:32份;

聚酯多元醇:50份;

改性物质:3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0份;

三氟化硼乙醚:1份;

三氟甲磺酸铜:0.1份;

溴化锂:0.1份;

三醋酸锰:0.2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

丁腈橡胶:17份;

过氧化笨甲酰:5份;

对苯二酚:0.2份;

硅烷偶联剂:1份;

气相二氧化硅:2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实施例5: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2份;

二异氰酸酯:35份;

聚酯多元醇:50份;

改性物质:3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2份;

三氟化硼乙醚:2份;

三氟甲磺酸铜:0.2份;

溴化锂:0.2份;

三醋酸锰:0.3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份;

丁腈橡胶:18份;

过氧化笨甲酰:6份;

对苯二酚:0.3份;

硅烷偶联剂:2份;

气相二氧化硅:3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实施例6:

一种医用塑料薄膜,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二元醇:13份;

二异氰酸酯:34份;

聚酯多元醇:49份;

改性物质:4份;

其中改性物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

丙烯酸乙酯:41份;

三氟化硼乙醚:1.5份;

三氟甲磺酸铜:0.15份;

溴化锂:0.15份;

三醋酸锰:0.25份;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5份;

丁腈橡胶:17.5份;

过氧化笨甲酰:5.5份;

对苯二酚:0.25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气相二氧化硅:2.5份。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为层状结构,包括有耐磨层、粘结层、透气层、粘结层和承力层,所述耐磨层中主要含有丙烯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丁腈橡胶、催化剂和二元醇,所述透气层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层主要含有过氧化笨甲酰、对苯二酚和二元醇,所述承力层主要含有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聚酯多元醇。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三氟甲磺酸铜、溴化锂、三醋酸锰;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所述医用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5层不同功能的层数按照重量配比,各层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烘干水分;

2)、将每层的原料分别下料至相对应的5层螺杆挤出机中,每层设置相应的温度,挤出机内温度约220-240度,模头口模温度约170-185度

3)、再经过流延成型延;

4)、再经过加热纵向拉升至需要生产的厚度;

5)、冷却薄膜同时按需要的宽度裁边收卷。

验证实施例

为了检测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塑料薄膜的效果,在每个实施例所述的塑料薄膜成品进行试验评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求得平均分,结果见表1。

表1、医用塑料薄膜的性能检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优良的性能,其中实施例4的性能最佳。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