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8868发布日期:2020-08-07 20:3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然而,现有的一些微生物检测反应罐,不好对温度进行控制,同时在升温结束时不能很好的对反应罐进行降温散热,往往需要自然降温,需要长时间等待,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表面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运输箱的侧面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运输转轴,所述运输转轴的表面连接有运输叶,所述运输箱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运输箱的表面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表面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内反应仓,所述进料管的表面连接有外保护壳,所述内反应仓的表面连接有观察管,所述内反应仓的表面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内反应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外保护壳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的表面连接有刮板,所述搅拌转轴的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搅拌转轴的表面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外保护壳的顶部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正面连接有泵机,所述外保护壳的表面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表面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扇叶,所述外保护壳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背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表面连接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表面连接有喷水头。

优选的,所述观察管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玻璃,且观察玻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观察管上。

优选的,所述运输叶为螺旋状,且螺旋状的运输叶与运输箱的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内反应仓与外保护壳的切面为u字形,且刮板为半u字形,且刮板与内反应仓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设置为t字形,且第一搅拌杆的长度等于第二搅拌杆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线性排列有上下两组,且第二搅拌杆位于两组第一搅拌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和刮板圆周排列有四组,且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设置在两组刮板之间,且四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与四组刮板交错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运输叶进行转动,使物料更好的进入到进料管内,同时通过螺旋状的运输叶与运输箱的内壁相切,更好的使物料进行运输,使运输效率更高,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开合,使物料进入到内反应仓内,同时通过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t字形的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更好的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内反应仓内的物料搅拌的更均匀,更好的进行反应,同时通过四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与四组刮板交错排列,使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更加彻底,同时通过刮板与内反应仓内壁相切,使内反应仓的内壁更加整洁,更好的对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高搅拌效率,通过观察管上的观察玻璃,更好的观察内反应仓内的物料反应情况,更方便进行观察,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加热丝对反应罐进行加热,使内反应仓内的物料反应效率更高,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出料管使物料出来,通过传送带进行转动,使反应完成的物料更好的进行运输,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扇叶转动,使装置内的热量从通风管排出,使散热效率更快,同时通过第三阀门控制通风管的通风性,使加热时更好的聚热,散热时跟好的散热,同时通过进料管上的第一阀门和出料管上的第二阀门,保证了内反应仓的密封性,使反应效率更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完整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风管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运输管剖视结构图。

图中:1进料斗;2第一电机;3支撑杆;4运输叶;5运输转轴;6运输箱;7第二电机;8水箱;9泵机;10内反应仓;11外保护壳;12观察管;13加热丝;14出料管;15固定板;16传送带;17传动辊;18搅拌转轴;19第一搅拌杆;20第二搅拌杆;21刮板;22第一阀门;23进料管;24第三阀门;25通风管;26支撑腿;27第四电机;28出水管道;29喷水头;30固定架;31第三电机;32扇叶;33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反应罐,包括运输箱6,运输箱6的表面连接有进料斗1,运输箱6的侧面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运输转轴5,运输转轴5的表面连接有运输叶4,运输箱6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杆3,运输箱6的表面连接有进料管23,进料管23的表面连接有第一阀门22,进料管23的一端连接有内反应仓10,进料管23的表面连接有外保护壳11,内反应仓10的表面连接有观察管12,内反应仓10的表面连接有加热丝13,内反应仓10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4,出料管14的表面连接有第二阀门33,外保护壳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转轴18,搅拌转轴18的表面连接有刮板21,搅拌转轴18的表面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9,搅拌转轴18的表面连接有第二搅拌杆20,外保护壳11的顶部连接有水箱8,水箱8的正面连接有泵机9,外保护壳11的表面连接有通风管25,通风管25的表面连接有第三阀门24,通风管25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架30,固定架30的侧面连接有第三电机31,第三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有扇叶32,外保护壳1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26,支撑腿26的背面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正面连接有第四电机27,第四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辊17,传动辊17的表面连接有传送带16。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2带动运输转轴5转动,使运输叶4进行转动,使物料更好的进入到进料管23内,同时通过螺旋状的运输叶4与运输箱6的内壁相切,更好的使物料进行运输,使运输效率更高,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22开合,使物料进入到内反应仓10内,同时通过第二电机7带动搅拌转轴18进行转动,使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t字形的第一搅拌杆19与第二搅拌杆20,更好的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搅拌的更均匀,更好的进行反应,同时通过第二搅拌杆20位于两组第一搅拌杆19之间,且第一搅拌杆的19长度为第二搅拌杆20长度的一半,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更加彻底,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四组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与四组刮板21交错排列,使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更加彻底,同时通过刮板21与内反应仓10内壁相切,使内反应仓10的内壁更加整洁,更好的对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高搅拌效率,通过观察管12上的观察玻璃,更好的观察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反应情况,更方便进行观察,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加热丝13对反应罐进行加热,使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反应效率更高,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出料管14使物料出来,通过第四电机27带动传动辊17转动,使传送带16进行转动,使反应完成的物料更好的进行运输,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第三电机31带动扇叶32转动,使装置内的热量从通风管25排出,使散热效率更快,同时通过第三阀门24控制通风管25的通风性,使加热时更好的聚热,散热时跟好的散热,同时通过进料管23上的第一阀门22和出料管14上的第二阀门33,保证了内反应仓10的密封性,使反应效率更高,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28,出水管道28的表面连接有喷水头29,通过位于内反应仓10内的喷水头29,更好的使内部进行加水时更好的进行加水,使工作效率更高。

具体的,观察管12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玻璃,且观察玻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观察管12上,通过观察管12上的观察玻璃,更好的观察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反应情况,更方便进行观察。

具体的,运输叶4为螺旋状,且螺旋状的运输叶4与运输箱6的内壁相切,通过螺旋状的运输叶4与运输箱6的内壁相切,更好的使物料进行运输,使运输效率更高。

具体的,内反应仓10与外保护壳11的切面为u字形,且刮板21为半u字形,且刮板21与内反应仓10内壁相切,通过刮板21与内反应仓10内壁相切,同时内反应仓10内切面为u字形,且刮板21为半u字形,更好的使刮板21与内反应仓10相切,使内反应仓10的内壁更加整洁,更好的对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高搅拌效率。

具体的,第一搅拌杆19与第二搅拌杆20均设置为t字形,且第一搅拌杆19的长度等于第二搅拌杆20长度的一半,通过t字形的第一搅拌杆19与第二搅拌杆20,且第一搅拌杆的19长度为第二搅拌杆20长度的一半,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更加彻底,提高效率。

具体的,第一搅拌杆19线性排列有上下两组,且第二搅拌杆20位于两组第一搅拌杆19之间,通过第二搅拌杆20位于两组第一搅拌杆19之间,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更加彻底,提高效率。

具体的,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和刮板21圆周排列有四组,且第一搅拌杆19与第二搅拌杆20设置在两组刮板21之间,且四组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与四组刮板21交错排列,通过四组第一搅拌杆19和第二搅拌杆20与四组刮板21交错排列,使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更加彻底。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2带动运输转轴5转动,使运输叶4进行转动,使物料更好的进入到进料管23内,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22开合,使物料进入到内反应仓10内,同时通过第二电机7带动搅拌转轴18进行转动,使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刮板21与内反应仓10内壁相切,使内反应仓10的内壁更加整洁,通过观察管12上的观察玻璃,更好的观察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反应情况,同时通过加热丝13对反应罐进行加热,使内反应仓10内的物料反应效率更高,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出料管14使物料出来,通过第四电机27带动传动辊17转动,使传送带16进行转动,同时在反应完成时通过第三电机31带动扇叶32转动,使装置内的热量从通风管25排出,同时通过第三阀门24控制通风管25的通风性,同时通过进料管23上的第一阀门22和出料管14上的第二阀门33,保证了内反应仓10的密封性,此设备中的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