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花生衣中分离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40958发布日期:2020-07-29 02:5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生衣活性成分的分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花生衣中分离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衣是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hypogaeal.的种皮,即花生外面那层紫红色的薄皮。花生衣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并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食用方法以煮为佳。中医认为,花生红衣能够补脾胃之气,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西医认为,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花生衣中富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天然活性成分。

花生衣含有高级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功能,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危险,防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花生衣富含原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消除水肿、滋润皮肤、保护心脑血管、抗炎抗过敏等。花生衣中还含有白藜芦醇和儿茶素,都是抗氧化性极强的天然化合物。

然而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花生衣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花生时,往往将花生衣除去,就是重要的体现。现有的工艺技术对花生衣的利用,通常是针对其中的某一种活性成分,没有实现同时获得多种花生衣活性成分,花生衣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

cn101665482a公开了花生衣原花青素纯化方法,是以脱脂花生衣为原料,经乙醇微波萃取、浓缩、真空冷冻干燥、溶解、hpd-826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醇洗脱、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花生衣原花青素精制品。

cn103194089a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花生衣红色素的方法,是以花生衣为原料,经乙醇水浸泡、微波提取、无水乙醇二级提取、膜过滤、浓缩、冷冻干燥等步骤,得到花生衣红色素产品。

cn103877144a公开了花生衣活性组分的应用及包含该花生衣活性组分的组合物,是以花生衣为原料,经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浸提、hp-20树脂吸附、水洗、乙醇洗脱、浓缩、干燥,得到花生衣活性组分(花青素)。

cn108285458a公开了从花生衣中提取原花青素a2的方法,是以花生衣为原料,经热水提取、大孔树脂吸附、洗脱、中低压制备色谱精细分离,得到原花青素a2。

此外,市面上现有的花生衣提取物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黄曲霉毒素超标——一直未得到妥善的解决。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及加工产品、干鲜果品、调味品、烟草、乳及乳制品、肉类、鱼虾类和动物饲料中均能检出黄曲霉毒素,花生和玉米最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能通过食料转移到动物的乳汁、肝、肾和肌肉组织中积留。黄曲霉毒素属于超剧毒物质,能诱发动物肝癌,对某些动物能引起急性中毒致死。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即能够连续分离多种花生衣活性成分、实现花生衣资源综合利用,又能够彻底解决花生衣相关产品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连续提取多种花生衣活性成分,可将花生衣资源综合利用,工艺连贯、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不使用有毒有害化工溶剂,安全环保,且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高、收率高、不含黄曲霉毒素,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从花生衣中分离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花生衣中分离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级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将花生衣破碎,加入亲脂性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次以上,过滤,得到提取渣1待用;合并提取液为提取液1,将提取液1通过硅胶层析柱,收集硅胶层析柱流出液,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即花生衣高级脂肪酸;

(2)超滤、纳滤:将步骤(1)提取渣1用水蒸汽将其中残留的有机溶剂蒸馏干净,再加入热水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渣2待用,合并热水提取液得提取液2,冷却至室温,先用超滤膜过滤,收集超滤膜透过液;超滤膜透过液再用纳滤膜过滤,分别收集纳滤膜截留液和纳滤膜透过液待用;

(3)原花青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截留液,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原花青素;

(4)儿茶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透过液,用聚酰胺树脂柱吸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儿茶素;

(5)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往步骤(2)提取渣2中加入低碳醇,加热提取,过滤,得低碳醇提取液,将低碳醇提取液通过层析氧化铝树脂柱,收集层析氧化铝树脂柱流出液,减压浓缩,浓缩液降温冷冻,搅拌析晶,将晶体过滤,真空干燥,得花生衣白藜芦醇。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6#溶剂油、120#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分为两次提取,所用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用量依次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8~10倍、5~8倍(l/kg),回流提取的时间依次为2~3小时、1~2小时。有机溶剂加热提取的温度为60~80℃。

发明人发现,若花生衣只经过一次提取,还会残存部分黄曲霉毒素,因此,本发明采用2次以上的亲脂性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优选地,第一次提取时,有机溶剂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优选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4~6:1的混合溶剂;第二次提取时,有机溶剂为6#溶剂油和/或120#溶剂油,优选6#溶剂油和/或120#溶剂油的体积比为1~3:1~3。发明人预料不到地发现,按照上述溶剂分为2次进行提取,能够将花生衣中的高级脂肪酸充分浸出;同时最大限度将花生衣原料中普遍存在的黄曲霉毒素充分浸出,防止后续步骤的产品中有黄曲霉毒素残留。也即同时达到了活性成分的收率和杂质黄曲霉毒素的充分除去的完美平衡。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柱层析硅胶的用量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0.1~0.2倍(l/kg),所述硅胶层析柱的高径比为5~8:1,上柱的流速为0.5~1.0bv/小时。将有机溶剂提取液通过硅胶层析柱的目的,第一是除去有机溶剂提取液中的脂溶性色素等杂质,第二是吸附有机溶剂提取液中来源于花生衣原料本身的黄曲霉毒素,从而得到纯度高、色泽浅、无黄曲霉毒素的花生衣高级脂肪酸。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热水的温度为50~70℃,优选进行两次以上的热水提取,总的热水用量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10~20倍。更为优选地,进行两次热水提取,两次热水的用量依次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8~10倍、5~8倍(l/kg),两次热水提取的时间依次为2~3小时、1~2小时。热水提取的目的,是将花生衣原料中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但易溶于水的原花青素和儿茶素充分浸出。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超滤膜的孔径为10~50nm,过滤的压力为0.1~0.3mpa。使用超滤膜过滤的目的,是除去热水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大分子杂质,有利于后续原花青素和儿茶素的分离;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da,过滤的压力为0.3~0.5mpa。使用纳滤膜过滤的目的,是利用原花青素和儿茶素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离:原花青素分子量大,不能穿过纳滤膜从而保留在纳滤膜截留液中;儿茶素(以及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小,可以穿过纳滤膜从而存在于纳滤膜透过液中。

步骤(3)中减压浓缩的操作和条件是本领域所熟知的,没有特别的限定,举例而言,所述所述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温度60~80℃、真空度为-0.01至-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用量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0.1~0.2倍(l/kg),所述聚酰胺树脂柱的高径比为5~8:1,上柱的流速为0.5~1.0bv/小时。使用聚酰胺树脂柱的目的,是选择性的吸附步骤(2)纳滤膜透过液中的儿茶素,使其与纳滤膜透过液中的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分离。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低碳醇是指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低碳醇的体积分数为50%~95%,低碳醇的用量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5~8倍(l/kg),提取的时间为2~3小时,提取的温度为50~80℃。低碳醇加热提取的目的,是将花生衣原料中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和热水的白藜芦醇充分浸出。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层析氧化铝树脂用量为花生衣原料重量的0.05~0.1倍(l/kg),所述层析氧化铝树脂柱的高径比为5~8:1,上柱的流速为0.5~1.0bv/小时。使用层析氧化铝树脂柱的目的,是吸附低碳醇提取液中的醇溶性色素以及其它杂质(不吸附白藜芦醇),从而得到高含量的花生衣白藜芦醇产品。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为20%~30%,所述冷却的温度为5~1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20r/min,所述析晶的时间为12~24小时。

本发明采取先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再用热水提取、最后用低碳醇提取的顺序,不可随意调换或更改,否者无法达到同时、有效的分离花生衣原料中的多种活性成分,且无法有效的去除黄曲霉毒素。

本发明方法中,1bv=1个柱体积。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方法通过一种简单的,连续化的生产方法,可以从花生衣中同时提取制备得到多种活性成分,而且收率和纯度都很高。

(2)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连续提取多种花生衣活性成分的方法,可将花生衣资源综合利用,工艺连贯、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不使用有毒有害化工溶剂,安全环保,且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高、收率高、不含黄曲霉毒素,适合工业化生产。

(3)发明人发现,在对花生衣中进行有机溶剂的提取时,采用两次特定溶剂的提取,能够最大限度同时保证了各活性成分的收率,还能保证将黄曲霉毒素除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花生衣原料购于山东济宁,其中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10.37wt%,原花青素的含量为5.65wt%,儿茶素的含量为1.34wt%,白藜芦醇的含量为0.59wt%,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102.6μg/kg;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超滤膜和纳滤膜均购于南京福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辅料或化学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检测花生衣儿茶素和白藜芦醇的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实施例1

(1)高级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取花生衣原料1kg,破碎至20目,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用10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提取是用7l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按照体积比1: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1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有机溶剂提取液,提取渣待用;将合并的提取液以0.5bv/小时的流速通过硅胶层析柱(柱层析硅胶的用量为0.2l,硅胶层析柱的高径比为5:1),收集硅胶层析柱流出液,浓缩至无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99.17g,即花生衣高级脂肪酸。

(2)原花青素和儿茶素的提取:将步骤(1)中的提取渣用水蒸汽将其中残留的有机溶剂蒸馏干净,再加入温度为60℃的热水提取两次(第一次8l,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7l,提取时间2小时),过滤,得热水提取液,提取渣待用。合并热水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先用超滤膜过滤(超滤膜的孔径为40nm,过滤的压力为0.1mpa),收集超滤膜透过液;超滤膜透过液再用纳滤膜过滤(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da,过滤的压力为0.4mpa),分别收集纳滤膜截留液和纳滤膜透过液待用。

(3)原花青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截留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原花青素55.29g。

(4)儿茶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透过液,以1.0bv/小时的流速通过聚酰胺树脂柱(聚酰胺树脂用量为0.2l,聚酰胺树脂柱的高径比为8:1),用2bv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儿茶素12.61g。

(5)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往步骤(2)提取渣中加入5l体积分数为85%的甲醇,在温度为60℃条件下加热提取2小时,过滤,得甲醇提取液。将甲醇提取液以0.5bv/小时的流速通过层析氧化铝树脂柱(层析氧化铝树脂用量为0.1l,层析氧化铝树脂柱的高径比为6:1),收集层析氧化铝树脂柱流出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浓度为22%,将浓缩液降温冷冻至8℃,以10r/min的转速搅拌、析晶20小时,将晶体过滤,真空干燥,得花生衣白藜芦醇5.10g。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5.15%,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90.99%;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7.33%,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5.25%;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90.13%,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4.82%;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6.81%,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5.04%。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种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实施例2

(1)高级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取花生衣原料1kg,破碎至20目,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9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6: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6l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按照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1小时),过滤,得提取渣待用。合并两次有机溶剂提取液,将提取液以0.8bv/小时的流速通过硅胶层析柱(柱层析硅胶的用量为0.16l,硅胶层析柱的高径比为7:1),收集硅胶层析柱流出液,浓缩至无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94.72g,即花生衣高级脂肪酸。

(2)原花青素和儿茶素的提取:将步骤(1)中的提取渣用水蒸汽将其中残留的有机溶剂蒸馏干净,再加入温度为55℃的热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0l,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6l,提取时间2小时),过滤,得热水提取液,提取渣待用。合并热水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先用超滤膜过滤(超滤膜的孔径为50nm,过滤的压力为0.1mpa),收集超滤膜透过液;超滤膜透过液再用纳滤膜过滤(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800da,过滤的压力为0.3mpa),分别收集纳滤膜截留液和纳滤膜透过液待用。

(3)原花青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截留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原花青素53.52g。

(4)儿茶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透过液,以0.5bv/小时的流速通过聚酰胺树脂柱(聚酰胺树脂用量为0.1l,聚酰胺树脂柱的高径比为6:1),用2bv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儿茶素12.56g。

(5)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往步骤(2)提取渣中加入7l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在温度为70℃条件下加热提取3小时,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将乙醇提取液以0.5bv/小时的流速通过层析氧化铝树脂柱(层析氧化铝树脂用量为0.08l,层析氧化铝树脂柱的高径比为7:1),收集层析氧化铝树脂柱流出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浓度为28%,将浓缩液降温冷冻至6℃,以15r/min的转速搅拌、析晶12小时,将晶体过滤,真空干燥,得花生衣白藜芦醇5.47g。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6.29%,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7.95%;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8.21%,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3.0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7.65%,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2.16%;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5.18%,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8.97%。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种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实施例3

(1)高级脂肪酸的提取与分离:取花生衣原料1kg,破碎至20目,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8l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5: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8l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按照体积比1:3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2小时,过滤,提取渣待用。合并两次有机溶剂提取液,将提取液以0.6bv/小时的流速通过硅胶层析柱(柱层析硅胶的用量为0.12l,硅胶层析柱的高径比为8:1),收集硅胶层析柱流出液,浓缩至无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95.19g,即花生衣高级脂肪酸。

(2)原花青素和儿茶素的提取:将步骤(1)中的提取渣用水蒸汽将其中残留的有机溶剂蒸馏干净,再加入温度为65℃的热水提取两次(第一次9l,提取时间2小时;第二次7l,提取时间1小时),过滤,得热水提取液,提取渣待用。合并热水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先用超滤膜过滤(超滤膜的孔径为10nm,过滤的压力为0.2mpa),收集超滤膜透过液;超滤膜透过液再用纳滤膜过滤(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da,过滤的压力为0.3mpa),分别收集纳滤膜截留液和纳滤膜透过液待用。

(3)原花青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截留液,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原花青素53.27g。

(4)儿茶素的分离:取步骤(2)纳滤膜透过液,以0.7bv/小时的流速通过聚酰胺树脂柱(聚酰胺树脂用量为0.16l,聚酰胺树脂柱的高径比为6:1),用2bv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微波干燥,得花生衣儿茶素14.16g。

(5)白藜芦醇的提取与分离:往步骤(2)提取渣中加入6l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在温度为75℃条件下加热提取2.5小时,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将乙醇提取液以0.6bv/小时的流速通过层析氧化铝树脂柱(层析氧化铝树脂用量为0.1l,层析氧化铝树脂柱的高径比为8:1),收集层析氧化铝树脂柱流出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浓度为25%,将浓缩液降温冷冻至5℃,以10r/min的转速搅拌、析晶24小时,将晶体过滤,真空干燥,得花生衣白藜芦醇5.33g。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3.76%,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6.07%;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6.74%,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1.21%;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3.77%,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8.52%;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90.28%,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81.56%。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种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实施例4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10l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提取是7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1小时。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3.52%,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8.42%;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7.41%,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2.70%;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7.05%,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1.1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5.52%,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3.87%。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种成分中,花生衣白藜芦醇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ppb。其他活性成分黄曲霉毒素未检出。

实施例5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10l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按照体积比1: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提取是7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1小时。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5.36%,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7.51%;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6.82%,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5.1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9.58%,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3.47%;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6.53%,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2.26%。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种成分中,花生衣高级脂肪酸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4ppb。其他活性成分黄曲霉毒素未检出。

实施例6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10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提取是7l的120#溶剂油作为有机溶剂,提取时间1小时。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3.15%,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6.46%;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6.73%,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3.74%;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9.73%,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2.9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4.26%,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3.31%。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活性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实施例7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是10l乙酸乙酯,提取时间3小时;第二次提取是7l石油醚,提取时间1小时。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3.32%,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8.31%;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6.42%,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3.12%;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8.64%,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2.51%;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3.68%,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3.13%。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花生衣高级脂肪酸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3ppb,花生衣白藜芦醇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9ppb,其他各活性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实施例8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热水提取是用20l温度为55℃的热水提取一次,提取时间5小时。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95.18%,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91.93%;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原花青素的含量为95.23%,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3.32%;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8.64%,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0.36%;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5.36%,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5.21%。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活性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对比例1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22l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进行一次提取,时间5h。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89.63%,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1.22%;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的含量为93.83%,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1.74%;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7.52%,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80.37%;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3.32%,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2.51%。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花生衣高级脂肪酸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41ppb,花生衣白藜芦醇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2ppb,花生衣原花青素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8ppb,其他各活性成分中黄曲霉毒素均未检出。

对比例2

其他操作和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1)中,加入22l的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按照体积比1:1的混合溶剂进行一次提取,时间5h。

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为89.31%,花生衣高级脂肪酸的收率为81.37%;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的含量为93.21%,花生衣原花青素的收率为91.6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儿茶素的含量为85.37%,花生衣儿茶素的收率为79.26%;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本实施例所得花生衣白藜芦醇的含量为82.79%,花生衣白藜芦醇的收率为72.38%。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花生衣高级脂肪酸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46ppb,花生衣白藜芦醇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5ppb,花生衣原花青素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1ppb,花生衣儿茶素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6ppb。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