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1695发布日期:2020-07-31 22:0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聚酯切片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切片通常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当采用聚酯切片制备冬季、春季的面料与服装方面时,由于聚酯切片本身的分子结构特点,聚酯属于疏水性纤维,在纤维表面,水分子无法进入纤维内部,这就造成了在冬春季,由于面料的摩擦作用,在纤维表面会形成电荷的聚集,从而导致一方面,静电放电,造成火花并产生一定的电击,致使服用舒适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静电的积聚,造成了对灰尘的吸附作用,致使抗污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制备简单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且制备出来的抗静电聚酯切片无论是在纺丝合适织布的过程中均不会产生静电情况,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50-80质量份的二元酸、1-3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1-3质量份的固化剂和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原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二元酸选自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二元酸选为精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所述的二元酸选为精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质量之比为(1-3):1。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乙二醇、丁二醇、1,2,6-己三醇、丙三醇、1,2,4-丁三醇或季戊四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小分子多元醇为丙三醇和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丙三醇和乙二醇质量之比为(1-6):1。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化剂选自环氧型固化剂、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咪唑固化剂、酰肼类固化剂和胺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防静电剂选自聚胺类防静电剂、聚酯聚醚类防静电剂、聚丙烯酸酯类防静电剂、三嗪类防静电剂、聚氨酯类防静电剂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三嗪类防静电剂为三甲氧基丙酰三嗪。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防静电剂为壳聚糖和三甲氧基丙酰三嗪的混合物,所述壳聚糖和三甲氧基丙酰三嗪的质量之比为(3-5):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按比例混合调成浆料后倒入酯化反应器,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材料,设定酯化时间为2-3h;

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的酯化材料利用聚合设备进行预聚合和终聚合,制得聚合材料;

步骤三:在步骤三中得到的聚合材料中加入固化剂和防静电剂,并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40-60min得到聚酯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聚酯材料倒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后物料经冷却、切粒和干燥,制得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抗静电聚酯切片中包含50-80质量份的二元酸、1-3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1-3质量份的固化剂和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聚酯更加致密,在进行纺丝时不易产生断线的问题,且本发明中还包括有1-3质量份的固化剂可有有效的将各个成分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致密的整体,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使得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在纺丝过程中不会出现静电情况,且纺出来的丝制作成织物也不会产生静电。是一种应用范围广,制备简单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65质量份的二元酸(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1)、2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1:3)、1-3质量份的固化剂(环氧型固化剂)和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三甲氧基丙酰三嗪:壳聚糖=1:4)制备而成。

按照上述配方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按比例混合调成浆料后倒入酯化反应器,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材料,设定酯化时间为2.5h;

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的酯化材料利用聚合设备进行预聚合和终聚合,制得聚合材料;

步骤三:在步骤三中得到的聚合材料中加入固化剂和防静电剂,并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50min得到聚酯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聚酯材料倒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后物料经冷却、切粒和干燥,制得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9,熔点为225℃,端羟基含量为20mg/koh,色相b值4.5,tg为50℃,随后将其制成面料,经静电测试,面料表面电阻达到1010ω,说明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实施例2

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80质量份的二元酸(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1)、1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1:1)、1质量份的固化剂(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和1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三甲氧基丙酰三嗪:壳聚糖=1:3)制备而成。

按照上述配方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按比例混合调成浆料后倒入酯化反应器,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材料,设定酯化时间为2h;

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的酯化材料利用聚合设备进行预聚合和终聚合,制得聚合材料;

步骤三:在步骤三中得到的聚合材料中加入固化剂和防静电剂,并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40min得到聚酯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聚酯材料倒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后物料经冷却、切粒和干燥,制得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0.8,熔点为200℃,端羟基含量为22.5mg/koh,色相b值4.3,tg为43℃,随后将其制成面料,经静电测试,面料表面电阻达到5×109ω,说明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实施例3

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50质量份的二元酸(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3:1)、3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1:6)、1-3质量份的固化剂(咪唑固化剂)和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三甲氧基丙酰三嗪:壳聚糖=1:5)制备而成。

按照上述配方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按比例混合调成浆料后倒入酯化反应器,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材料,设定酯化时间为3h;

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的酯化材料利用聚合设备进行预聚合和终聚合,制得聚合材料;

步骤三:在步骤三中得到的聚合材料中加入固化剂和防静电剂,并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60min得到聚酯材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聚酯材料倒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挤出后物料经冷却、切粒和干燥,制得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本实施例的抗静电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1,熔点为250℃,端羟基含量为25mg/koh,色相b值4,tg为40℃,随后将其制成面料,经静电测试,面料表面电阻达到109ω,说明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本发明仅仅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