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1588发布日期:2021-09-10 21:0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到酿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2.中国白酒是世界几大蒸馏酒之一,是世界历史最长的酒种之一,他蕴含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不断交融,酒文化互相渗透。北方酒开始进入南方市场,南方酒上了北方餐桌,出现了各种香型间的融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部分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要求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窖香浓郁、尾净味长”变为“窖香优雅、细腻柔和、绵甜爽净”,而目前市场上的酒口味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花样,但是能真正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窖香优雅、细腻柔和、绵甜爽净”白酒很少,并且成分含量丰富、能对人体真正起到不伤身、养身保健效果的白酒更是少之又少。
3.白酒品质差别的决定因素主要在于酿酒工艺,现代酿酒工艺多趋于现代化、机械化,不能很好保留粮食酒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因此本发明结合现代与传统工艺,发明了一种古法酿酒工艺,既能保留粮食通过生物转化得到的对人体有益对有机成分,又能提升白酒的口感、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甲醇等,起到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白酒酿造口感、酒品质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结构包括烧锅、冷凝管道和冷凝器,其中烧锅包括锅体、锅盖和蒸汽底锅,锅盖通过冷凝管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锅体上部边缘处设有挂钩,顶部设有能承托锅盖的卡沿,锅体的底板两端与锅体底部开合连接,锅体的侧壁设有控制锅体底板开合的锅底开关,所述蒸汽底锅位于锅体底部,锅体与其活动连接,蒸汽底锅的顶部呈圆锥形,且设有多个出蒸汽口;所述冷凝管道内部设有一定数量的挡片,冷凝管道近锅盖端设有排杂口一,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收集池、排杂口二和出酒口,其中冷凝管与收集池固定连接,排杂口二位于冷凝器的顶部,出酒口设于冷凝器的底部。
7.优选地,所述锅底开关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锅体的两侧锅壁上,每个锅底开关由把手、锅底挡板和连接轴组成,把手位于锅顶,锅底挡板位于锅底,连接轴固定连接把手和锅底挡板,并能旋转,所述锅体底板由两个半圆形板通过固定贯穿锅体底部的中心轴合页连接构成,两个半圆形版的曲面侧与锅底挡板接触,进而通过锅底开关实现与锅体底部的开合连接。
8.优选地,所述冷凝管道内的挡片为半圆形,呈一定角度固定安装于冷凝管道内壁上,且沿冷凝管对称抽相对排列。
9.优选地,所述冷凝管有四根,均与收集池固定连接成一整体,且冷凝管和收集池形成的整体与冷凝器可拆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收集池还设有排杂管,并与排杂口二可拆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锅体的锅壁和锅盖均采用木板拼接制成,木板件的缝隙采用粮食熬成的胶填充,以使烧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露酒和漏气。
12.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步骤包括:
13.s1.风选、破碎、浸润:将高粱风选破碎后,浸润一定时间,倒入烧锅蒸熟;
14.s2.晾米:利用吊装工具连接烧锅的挂钩,将烧锅的锅体连同熟米一起吊至晾米处,打开锅底开关,锅锅底板打开,进而将熟米从烧锅内倒出并利用阴凉风晾凉;
15.s3:发酵:将晾凉至一定温度的熟米运送至发酵池发酵;
16.s4.蒸馏:将锅底开关关闭,将发酵好的熟米运送至烧锅,并将蒸馏管道与烧锅的锅盖连接,进行蒸馏;
17.s5.冷凝收集:酒随蒸汽进入冷凝管道,并进入冷凝器的冷凝管,降温冷凝成液体后流入收集池;
18.s6.排出:收集池内的酒通过出酒口流入酒桶,转入酒罐藏酒。
19.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内用一定温度的水填充空间,以保证冷凝器内温度稳定。
20.优选地,步骤s5过程中,一些沸点高的杂质,通过排杂口一冷凝排出;一些沸点低的杂质通过排杂口二挥发排出。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1.本发明利用优选木质材料做成烧锅,并利用古法粮食熬成的胶来填充木板间隙,使得到的烧锅既密封性好,又不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成分,还能保护粮食不受过热气体破坏,进而能充分保留粮食通过生物转化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有机成分、丰富蒸馏酒的口感层次、保留和增加酒香,且木质烧锅的使用期限长,不易生锈、产生裂缝等。
23.2.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得到的蒸馏白酒口感绵柔、清香甘甜,成分组成丰富,由于较好的保留了粮食酒对人体有利的营养成分,能真正对饮酒者起到活气血的作用,并其口感也广为饮用者认可。
24.3.冷凝管道中挡片的设计增加了蒸馏冷凝过程中大分子碰撞回流分解,减少大分子进入冷凝管并进一步进入酒体,因此冷凝收集得到的白酒成分多为小分子,口感更为棉柔细腻,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25.4.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及工艺得到的清香型白酒质量稳定,杂质少,出酒率高,且设备生产成本低,古法今用,沿用了古法酿酒的优点,有利于中国酒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附图说明
26.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烧锅的锅底开关关闭时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烧锅个过低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蒸汽底锅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冷凝管横剖面结构示意图a-a;
32.图7为冷凝管纵剖面结构示意图b-b;
33.附图中的标注为:1-锅体,2-锅盖,3-冷凝管道,4-冷凝器,5-排杂口二,6-出酒口,
7-排杂口一,8-挂钩,9-排杂管,10-冷凝管,11-收集池,12-蒸汽底锅,13-锅体底板,14-锅底挡板,15-把手,16-出蒸汽口,17-回漏口,18-挡片,19-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结构包括烧锅、冷凝管道3和冷凝器4,其中烧锅包括锅体1、锅盖2和蒸汽底锅12,锅体1的顶端开口,底部设有锅体底板13,锅盖2通过冷凝管道3与冷凝器4连接,锅盖2与锅体1可开合,锅体1上部边缘处设有挂钩8,顶部设有能承托锅盖2的卡沿,锅体1底板13两端与锅体1底部开合连接,锅体1的侧壁设有控制锅体底板13开合的锅底开关,蒸汽底锅12位于锅体底部,锅体1与其活动连接,蒸汽底锅12的顶部呈圆锥形,且设有多个出蒸汽口16,其底部设有回漏口17;所述冷凝管道3内部设有一定数量的挡片18,冷凝管道3近锅盖2端设有排杂口一7,所述冷凝器4包括冷凝管10、收集池11、排杂口二5和出酒口6,其中冷凝管10与收集池11固定连接,排杂口二5位于冷凝器4的顶部,出酒口6设于冷凝器4的底部。
35.其中,锅底开关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于锅体1的两侧锅壁上,每个锅底开关由把手15、锅底挡板14和连接轴19组成,把手15位于锅体顶部,锅底挡板14位于锅体底部,连接轴19固定于锅壁上并固定连接把手15和锅底挡板14,并能旋转,所述锅体底板13由两个半圆形板通过固定贯穿锅体底部的中心轴合页连接构成,两个半圆形版的曲面侧与锅底挡板14接触,进而通过锅底开关实现与锅体底部的开合连接。
36.其中,冷凝管道3内的挡片18为半圆形,呈一定角度固定安装于冷凝管道3内壁上,且沿冷凝管道3对称抽相对排列,以增加冷凝管道3中大分子的碰撞回流分解,减少大分子进入冷凝管10进而进入酒体。
37.其中,冷凝管10有四根,均与收集池11固定连接成一整体,且冷凝管10和收集池11形成的整体与冷凝器4可拆卸连接。
38.其中,收集池11还设有排杂管9,并与排杂口二5可拆卸连接,收集池温度与冷凝器温度一致,通过控制冷凝器温度来实现收集池11中沸点低的物质挥发,并通过拍杂口二5排除。
39.其中,锅体1的锅壁和锅盖2均采用木板拼接制成,木板和木板间的缝隙采用粮食熬成的胶处理和填充,以使烧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露酒和漏气,还会充分保留粮食的营养成分,增加酒的香气和层次,且不会增加有害物质和其他杂质。
40.一种古法蒸馏酿酒装置及工艺,步骤包括:
41.s1.风选、破碎、浸润:将高粱风选破碎后,将高粱米浸润一定时间,倒入烧锅蒸熟;
42.s2.晾米:利用吊装工具连接烧锅的挂钩8,将烧锅的锅体连同熟米一起吊至晾米处,打开锅底开关,锅体底板13打开,进而将熟米从烧锅内倒出并利用阴凉风晾凉;
43.s3:发酵:将晾凉至一定温度的熟米运送至发酵池发酵;
44.s4.蒸馏:将锅底开关关闭,将发酵好的熟米运送至烧锅,并将冷凝管道3与烧锅的锅盖2连接,进行蒸馏;
45.s5.冷凝收集:酒随蒸汽进入冷凝管道3,并进入冷凝器4的冷凝管10,降温冷凝成液体后流入收集池11;
46.s6.排出:收集池11内的酒通过出酒口6流入酒桶,装入酒罐藏酒。
47.其中,所述冷凝器4内用一定温度的水填充空间,以保证冷凝器4内温度稳定。
48.其中,步骤s5过程中,一些沸点高的杂质,通过排杂口一冷凝排出;一些沸点低的杂质通过排杂口二挥发排出。通过持续连续排杂,以保证得到的白酒中不含杂质。
49.实施例1
50.利用本发明的蒸馏酿酒工艺,收集得到的白酒进行了质量检验,显示42度白酒的检测结果达到清香型白酒的优级标准。检验数据如下:
51.52.实施例2
53.利用本发明的蒸馏酿酒工艺,收集得到的白酒进行了质量检验,显示42度白酒的检测结果达到清香型白酒的优级标准。检验数据如下:
[0054][0055]
[0056]
以上两个实施例的检验数据表明,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及工艺得到的清香型白酒杂质少,质量稳定,酒质好,且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均高出标准2-3倍,按照清香型白酒口感的评价标准,本实施例得到的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属于优级白酒。
[0057]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及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及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