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6891发布日期:2022-03-01 19:3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清洗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检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清洗方法包含两种清洗液,一种是深度清洗液,用于加样针的深度清洗,去除针内壁和针尖吸样处残留的样本,避免残留样本对下一个样本造成污染,一种是常规清洗液,用于对深度清洗液进行冲洗,使加样针恢复清洁状态。因凝血仪采用无水清洗的清洗液,对两种清洗液的清洗效果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清洗液无残留,不影响测定项目的结果。
3.目前,市售的深度清洗液稳定性差,开瓶后即出现片状或絮状沉淀,严重影响了凝血与抗凝血项目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且制备成本低的清洗液及其应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清洗液,用于凝血分析清洗,其特征在于,包括:
7.抗再沉淀剂,包括含有强极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8.辅助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9.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清洗液在清洗凝血分析仪中的应用。
10.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含有强极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抗再沉淀剂,强极性基团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能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阴离子相作用,使抗再沉淀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合更牢固,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强极性基团具有强电负性,能够吸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降低清洗液与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的残存样本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残存样本更容易被清洗液溶解,提高清洗液对残存样本的去污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清洗液与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少清洗液在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的残留,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强极性基团还能够提高与残存样本的结合力,提高去污能力;且抗再沉淀剂能够对溶解在清洗液的残存样本也提供分散性,使残存样本溶解在清洗液中,避免残存样本再沉积至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抗再沉淀剂增强了辅助表面活性剂在清洗液中的分散力,提高了清洗液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清洗液具有高稳定性、强去污性和无残留性,不仅去污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洗液,包括:
14.抗再沉淀剂,包括含有强极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15.辅助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16.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含有强极性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抗再沉淀剂,强极性基团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能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阴离子相作用,使抗再沉淀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合更牢固,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强极性基团具有强电负性,能够吸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降低清洗液与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的残存样本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残存样本更容易被清洗液溶解,提高清洗液对残存样本的去污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清洗液与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少清洗液在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的残留,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强极性基团还能够提高与残存样本的结合力,提高去污能力;且抗再沉淀剂能够对溶解在清洗液的残存样本也提供分散性,使残存样本溶解在清洗液中,避免残存样本再沉积至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抗再沉淀剂增强了辅助表面活性剂在清洗液中的分散力,提高了清洗液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清洗液具有高稳定性、强去污性和无残留性,不仅去污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检测结果。
1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表面活性作用。
18.进一步的,强极性基团中含有o和/或n的配位原子,配位原子能够提供孤对电子,易和残存样本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血样残存样本更牢固的结合,避免溶解在清洗液中的残存样本再次沉积至加样针的内壁,提高清洗液的抗再沉淀性,避免残存样本残留在加样针内壁,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19.进一步的,抗再沉淀剂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5%~0.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1%~0.2%,上述各质量百分比范围的组份能够提供较佳粘度的清洗液,更适合用来清洗凝血仪,粘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粘度过大,易使清洗液残留在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粘度过小,说明高分子聚合物含量较低,清洗效果不佳。
20.进一步的,抗再沉淀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进一步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2%、0.4%以及0.8%。
21.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带吡咯烷酮基团的聚乙烯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长链为线性聚合物结构,具有高顺滑性,吡咯烷酮基团中含有酰胺基,具有强极性,且均匀分布在聚乙烯长链的侧链,数量较多,能够提供较多的吸附位点,便于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酰胺基中含有o和n配位原子,能够提供孤对电子,易和残存样本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血样残存样本更牢固的结合,避免溶解在清洗液中的残存样本再
次沉积至加样针的内壁,提高清洗液的抗再沉淀性,避免残存样本残留在加样针内壁,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22.进一步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40000,数均分子量越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粘度越低,从而降低清洗液的粘度,避免清洗液残留在加样针的内壁。粘度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相关,10000~40000的数均分子量和0.1%~1.0%的含量能够使清洗液的粘度在较佳范围内,避免清洗液残留在加样针的内壁。
23.进一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为0.1%、0.2%、0.3%以及0.4%。
24.进一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12~c18的烷基苯羧酸盐、c12~c18的烷基苯磺酸盐或c12~c18的烷基苯硫酸酯盐等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数均分子量和抗再沉淀剂相比低很多,便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牢固的与抗再沉淀剂相结合。
25.进一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甲基酰胺羧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该列举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易气泡,且其泡沫粘度低,泡沫易于消失,具有很好的脱脂能力并有很好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渗透和乳化的性能。还有,其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及加热条件下不会分解,与次氯酸钠、过氧化物等氧化剂混合使用也不会分解。
26.进一步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5%、0.1%以及0.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较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其适用范围更广,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结合,能够提高清洗液的表面活性。
27.进一步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有大量醚基团,能够结合大量氢键,水溶性强,性质稳定,耐酸碱强,去污能力强,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配合,能够提供更好的表面活性。
28.进一步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曲拉通100(化学名称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吐温20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29.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清洗液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曲拉通100;其中,
3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
31.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5%~0.5%;
32.所述曲拉通100的质量占所述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1%~0.2%。参考后续的实施例1、对比例1和2、以及测试例1~4,试验证明,本较佳实施例的清洗液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更优的重复性以及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3.本发明的清洗液由于具有较多的负电荷,在碱性环境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进一步的,清洗液还包括缓冲剂,缓冲剂使清洗液的ph值稳定在11.5~12.5,缓冲剂可以抵抗外界环境对清洗液ph值的影响。
34.具体的,缓冲剂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缓冲剂,例如,磷酸盐缓冲剂、硼酸缓冲剂等,只要能将ph值稳定在11.5~12.5即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缓冲剂采用磷酸盐缓冲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磷酸二氢盐和碱金属磷酸一氢盐。进一步的,所
述清洗液中所述磷酸盐缓冲剂在所述清洗液中的磷的浓度为5mm~50mm。
35.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清洗液还包括氧化剂,氧化剂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1%~0.4%,进一步的,为0.2%以及0.3%,氧化剂的作用是氧化分解残留的固体血液样本以及酶,加速加样针等仪器内残留的污染物的清洗去除。
36.进一步的,氧化剂包括次氯酸钠。
37.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清洗液还包括防腐剂,防腐剂的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的百分比为0.01%~0.03%,进一步的,为0.02%,防腐剂可以提升清洗液的稳定性。
38.进一步的,防腐剂包括proclin 300。
39.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清洗液在清洗凝血分析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深度清洁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加样针每加样结束后,都需使用本发明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然后采用市售常规清洗液将本发明的清洗液冲洗干净。
40.采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的项目为凝血四项,分别为pt(凝血酶原时间)检测、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检测、tt(凝血酶时间)检测和fib(纤维蛋白原)检测,上述四项均采用凝固法测定,pt和aptt分别代表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再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固体的过程,tt和fib则是通过添加凝血酶直接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纤维蛋白,尤其fib测试中添加凝血酶为过量。从反应路径上看,tt和fib短于前两者且与前两者部分重合,当pt或aptt测试后,加样针在清洗时未清洗干净,则残留的样本中会残存有与tt/fib测试相同的成分,例如凝血酶,该残存样本就会对后续的tt/fib测试造成影响,由于加样针每次采样量较少,则极少量的残留都会对检测项目结果造成极大影响,本发明的清洗液能够提供更好的去污能力,且抗再沉淀剂提高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分散性,降低了清洗液与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之间的界面张力,避免清洗液残留在加样针或样本容器内壁,避免检测时的交叉污染,从而不影响检测结果。
41.实施例1
42.清洗液包括以下质量占清洗液质量百分比的各组份:
43.聚乙烯吡咯烷酮(其数均分子量为20000)0.2%;
4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
45.曲拉通100 0.05%;
46.naclo 0.2%;
47.proclin 300 0.02%。
48.清洗液的制备过程包括:
49.1)配制缓冲溶液,按摩尔量1:1比例称取na2hpo4·
12h2o和kh2po4,使得磷的摩尔量为0.4m作为缓冲液母液,取25ml上述母液于烧杯中,加入975ml去离子水配制得到10mm浓度的缓冲溶液;
50.2)依次称取上述质量百分比含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曲拉通100和naclo,加入步骤1)得到的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使用naoh调节ph值为12,再加入proclin 300,搅拌均匀,得清洗液。
51.对比例1
52.以stago全自动血凝仪配套的sta深度清洗液为对比。
53.对比例2
54.对比例2和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仅在于,不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余组份及含量都相同。
55.采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的项目为凝血四项,分别为pt(凝血酶原时间)检测、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检测、tt(凝血酶时间)检测和fib(纤维蛋白原)检测,上述四项均采用凝固法测定,pt和aptt分别代表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再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固体的过程,tt和fib则是通过添加凝血酶直接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纤维蛋白,尤其fib测试中添加凝血酶为过量。从反应路径上看,tt和fib短于前两者且与前两者部分重合,当pt或aptt测试后,加样针在清洗时未清洗干净,则残留的样本中会残存有与tt/fib测试相同的成分,例如凝血酶,该残存样本就会对后续的tt/fib测试造成影响,由于加样针每次采样量较少,则极少量的残留都会对检测项目结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深度清洗液的研究重点是保证各凝血项目之间无交叉污染,尤其消除fib试剂对其他三个凝血项目的交叉污染,如此才能达到满意的清除效果,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另,清洗加样针时,是将加样针吸取深度清洗液,并浸没在深度清洗液中数秒,深度清洗液会溶解加样针内壁残留的样本,然后采用常规清洗液将加样针内部的深度清洗液冲洗出去,当无交叉污染时,也说明已溶解样本的清洗液在加样针内壁无再次沉积。
56.因此,以下各测试例均以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来验证本发明的清洗液的清洗效果。
57.测试例1
58.精密度检测
59.取正常值质控血浆,以市售的sta常规清洗液进行冲洗,每次检测前先用对比例1中的sta深度清洗液洗针,然后按常规方法分别对pt/aptt/fib/tt四项进行重复检测10次,测试过程中用实施例1制备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计算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标准偏差(s)和变异系数(cv=s/x),以观察清洗液的重复性,结果参见表1,以符合ws/t406-2012规定的cv%的允许误差(pt≤3.0%,aptt≤4.0%,fib≤6.0%,tt≤3.0%)为判定标准。
60.从表1可以看到:使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清洗,能够满足上述四项检测的精密度要求。
61.表1:使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pt/aptt/fib/tt四项检测结果
[0062][0063][0064]
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使用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精密度实验结果。
[0065]
参考表2,将采用对比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cv结果和采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结果相比较,可见,实施例1的清洗液比对比例1的清洗液具有更好的精密度,即重复检测的检测结果稳定性更好。
[0066]
参考表3,采用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清洗的结果中,pt、aptt和tt的cv值均不能判定标准,可见,本发明清洗液中的pvp能够显著改善清洗液的清洗效果,且不影响检测结果。
[0067]
表2:使用对比例1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pt/aptt/fib/tt四项检测结果
[0068]
项目pt(s)aptt(s)fib(g/l)tt(s)112.1323.6914.2212.631.83.6414.6312.531.23.6814.6412.231.63.6614.5512.431.93.6114.7612.431.53.6714.6712.531.73.6614.7812.632.43.6214.8912.331.63.5914.61012.131.83.6414.7x12.3731.753.64614.6sd0.180.300.030.15cv%1.450.960.831.06
[0069]
表3:使用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pt/aptt/fib/tt四项检测结果
[0070][0071][0072]
测试例2
[0073]
fib对pt/aptt/tt三项的携带污染率检测
[0074]
以市售的sta常规清洗液进行冲洗,首先用sta深度清洗液进行仪器维护保养以及加样针清洗,检测时更换为采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加样针清洗,连续测3次pt值,紧接着测3次fib值,然后,再测3次pt值,将前3次pt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a,用后3次pt值中的第1次结果b和前3次的平均值a计算偏差,以此作为fib对pt的污染率c(c=(b-a)/a,若偏差为负则算作没有携带污染)。
[0075]
类似的,当检测fib对aptt或tt的污染率时,连续测3次aptt或tt值,紧接着测3次fib值,然后,再测3次aptt或tt值,将前3次aptt或tt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用后3次aptt或tt值中的第1次结果和前3次的平均值计算偏差。
[0076]
fib对pt/aptt/tt三项的污染率以小于等于5.0%为判断标准。
[0077]
fib对pt/aptt/tt三项的携带污染率结果见表4,可见,使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清洗时,fib对pt/aptt/tt三项的污染率较小,均满足标准。
[0078]
表4:使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fib对pt/aptt/tt三项的携带污染率
[0079][0080]
表5和表6分别给出了使用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时的结果,检测过程和上述相同。
[0081]
将采用对比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污染率结果和采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结果相比较,可见,实施例1的清洗液和对比例1的清洗液具有类似的清洗效果,均无交叉污染。
[0082]
将采用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污染率结果和采用实施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结果相比较,可见,实施例1的清洗液具有明显突出的清洗效果。
[0083]
表5:使用对比例1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fib对pt/aptt/tt三项的携带污染率
[0084][0085]
表6:使用对比例2的清洗液进行清洗得到的fib对pt/aptt/tt三项的携带污染率
[0086]
[0087][0088]
测试例3
[0089]
取30份人血浆用sta深度清洗液和本发明的清洗液分别进行深度清洗,以市售的sta常规清洗液对深度清洗液进行冲洗,分别测pt/aptt/tt/fib凝血四项一次,计算两种深度清洗液检测结果相关性。
[0090]
先用对比例1的sta深度清洗液检测凝血四项,并将检测结果作为x,再用本方法深度清洗液检测凝血四项,结果作为y,将两组数据做线性处理,计算相关系数r2,r2≥0.95为合格。检测结果见下表7。可见,实施例1的清洗液具有和对比例1的sta配套深度清洗液相类似的效果。
[0091]
表7:采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清洗液进行深度清洗的相关性结果
[0092]
[0093][0094]
测试例4
[0095]
稳定性测试
[0096]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清洗液分别开盖于25℃下静置1天,观察清洗液的外观,对比例2的清洗开盖后即出现片状或絮状沉淀,实施例1的清洗液透明澄清,无沉淀,因此,实施例1的清洗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聚乙烯吡咯烷酮除了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和抗再沉淀能力,也能提高清洗液的稳定性。
[009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