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候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80524发布日期:2021-03-09 11:4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耐候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高耐候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改性abs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候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abs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3.但是abs结构中含有双键,而双键容易在能量强度较大的紫外线与大气中氧气共同的作用下打开,造成材料分解发生催化和变黄。如果通过辐射,让双键与特殊助剂进行反应,使得表层的双键消失,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abs材料的耐候性能,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候的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bs材料耐候差等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本发明的一种高耐候的abs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得:
[0007][0008]
所述交联剂为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bibp)、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
[0009]
所述san树脂为重均分子量150000~250000,220℃和10kg下的熔融指数在5~20g/10min,冲击强度在2~5kj/m2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0010]
所述ab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340000~380000,220℃和10kg下的熔融指数在25~35g/10min,冲击强度在20~30kj/m2;
[0011]
所述加工助剂为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内润滑剂、外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
所述主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076),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或2,6-二叔丁基-4-甲酚(bht)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和/或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醇酯(抗氧剂dstop);
[0013]
所述内润滑剂为e蜡、硬脂酸钙或者pe蜡;所述外润滑剂为硅酮母粒和/或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
[001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耐候的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
将所述san树脂、abs树脂、交联剂和加工助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器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从进料段到机头温度分布为:210℃、230℃、230℃、230℃、220℃、220℃、210℃、210℃、210℃,模头:225~240℃,材料挤出后经过水冷、切粒、干燥;将得到的粒子在辐照剂量为6~40kgy下进行辐照改性,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高耐候abs材料。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
本发明的高耐候abs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候性能、以及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在辐照剂量为6~40kgy的辐照下可以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0020]
san树脂:台湾奇美公司的牌号san d-168的产品;
[0021]
abs树脂:上海高桥石化的牌号abs 8391的产品。
[0022]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
[0023]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原料重量百分数配比见表1。将san树脂与abs树脂、(各种助剂)加入高混机高速搅拌2分钟,加入到挤出机的主喂料器,然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基础造粒;该挤出机温度分布如下:由进料段到机头分别为:210℃、230℃、230℃、230℃、220℃、220℃、210℃、210℃、210℃,模头:230℃,材料挤出后经过水冷、切粒,粒料在鼓风干燥箱的90℃下干燥4小时,然后由注塑机制备测试样条;样条在辐照剂量为25kgy下进行辐照改性,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高耐候abs材料样条。
[0024]
表1实施例1~5的原料重量百分数配比
[0025][0026]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abs材料样条进行检测。测试条件为:按照iso527标准的要求测试拉伸强度;按照iso178标准的要求测试弯曲强度;按照iso 179标准的要求测试缺口冲击强度;按照iso 1133标准的要求测试熔融指数;按照iso 306标准的要求测试维卡软化点温度;按照iso 4892标准的要求测试耐候性(耐候合格判定标准:灰度等级≥4.0,δe≤3.0外观无析出,泛白,无裂纹等现象),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测试结果见表2。
[0027]
表2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性能测试结果
[0028][0029][0030]
由表2可以看出,交联剂的加入,对abs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温度影响不大,但会影响缺口冲击强度和熔融指数,同比例(1%)的taic和tac效果最好,通过辐照以后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变化不大,耐候性能大幅度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