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体和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8563发布日期:2021-06-29 22:3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缓冲体和鞋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主张日本国特愿2019

238124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援引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
2.本发明涉及缓冲体和鞋,更详细而言,涉及由发泡体构成一部分或全部的缓冲体和具备该缓冲体的鞋。


背景技术:

3.以往,运动装备等中,使用具有由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软质弹性体的缓冲体、具有发泡体的缓冲体等。作为上述缓冲用部件,例如已知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配置于鞋底部分的低硬度软质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7004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5.通常,由发泡体等构成的缓冲体在发挥优异的缓冲性方面,要求发泡体为低硬度。为了将发泡体制成低硬度的发泡体,有时利用含有石蜡油等油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发泡体。但是,以上述形式低硬度化而得到的发泡体,有时压缩永久应变过大,对于压缩变形的复原性不充分。
6.配置于鞋底的缓冲体被穿着者的体重压缩后,如果持续被压缩的状态,则缓冲性会大幅降低。因此,以往的发泡体具有如下问题,通过硬度的降低而得到的优点因压缩变形而消失,难以发挥充分良好的缓冲性。此外,上述问题并非仅局限于鞋用缓冲体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抑制产生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缓冲性优异的缓冲体,进而提供缓冲性能优异的鞋。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体,上述缓冲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发泡体构成,上述发泡体由包含烃系油以及一种或多种聚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上述烃系油含有乙烯和α

烯烃作为结构单元。
8.本发明还提供鞋底具备上述缓冲体的鞋。
附图说明
9.图1是表示具备一个实施方式的缓冲体的鞋的示例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表示缓冲体的配置状况的示意截面图(图1的ii

ii线向视截面图)。图3是表示具备与图1不同的方式的缓冲体的鞋的示例的示意立体图。图4是表示缓冲体的配置状况的示意截面图(图3的iv

iv线向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对于本发明的鞋用部件,以下示例其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至少一部分由本实施方式的鞋用部件构成的鞋的图。该鞋1具有鞋面2和鞋底用部件。该鞋1具有作为鞋底用部件的中底3和外底4。
11.以下,在对图1所示的鞋1进行说明时,有时将沿着连结脚后跟的中心hc和脚尖的中心tc的鞋中心轴cx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x。另外,有时将在沿着鞋中心轴cx的方向上,从脚后跟朝向脚尖的方向x1称为前方等,将从脚尖朝向脚后跟的方向x2称为后方等。有时将在与鞋中心轴cx正交的方向上,与水平面hp平行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有时将在该宽度方向y上,朝向脚的大脚趾侧的方向y1称为内脚方向等,将朝向小脚趾侧的方向y2称为外脚方向等。此外,有时将与水平面hp正交的垂直方向z称为厚度方向或高度方向。另外,以下,有时将该垂直方向z中朝向上方的方向z1称为上方向,将朝向下方的方向z2称为下方向。
12.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鞋1在最下方具备外底4。该外底4构成鞋1的接地面。上述鞋1在从上侧覆盖穿着者的脚的鞋面2和上述外底4之间具备中底3。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具有扁平形状,配置为其厚度方向成为鞋的高度方向z。本实施方式的鞋1还具备覆盖中底3的上表面的内底5a和配设于内底5a的上方的鞋垫5b(sock liner)。
13.该中底3的下表面31与上述外底4的上表面相接,上述中底3的上表面32与内底5a从下侧相接。中底的侧面33成为未被上述鞋面2、上述外底4等覆盖而露出的状态。
14.本实施方式的鞋1,上述中底3成为具有优异的缓冲性的缓冲体而具备于鞋底。即,本实施方式的鞋1遍及鞋底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配置有显示优异的缓冲性的缓冲体。
15.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全部由发泡体构成。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的上述发泡体由聚合物组合物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组合物包含成为该聚合物组合物的基质的聚合物和烃系油作为必须成分。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包含特定的烃系油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发泡体,使中底3(缓冲体)发挥优异的缓冲性。
上述聚合物组合物还包含发泡剂等。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可以包含无机填料作为任意成分。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在将上述基础聚合物制成交联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含有交联剂等。
16.作为上述基础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中的任一种。即,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包含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中的一种以上的聚合物。
17.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不仅可包含多个种类的聚合物,而且对于相同的聚合物也可包含多个种类。即,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可以包含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不同的多个种类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另外,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也可以包含通过齐格勒纳塔系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以及通过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另外,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对于烃系油、无机填料等也可以分别包含多个种类。
18.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包含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即,在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和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中,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优选至少包含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19.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包含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这两者。
20.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在将每单位体积所包含的全部的聚合物的质量设为x0,且将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合计质量设为x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式(1)。(x1/x0)
×
100(%)≥50(%)

(1)即,占上述全部的聚合物的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合计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该比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上述比例可以为9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9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21.如果比较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则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情形具有显著发挥本发明效果的趋势。
22.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在将每单位体积所包含的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的质量设为x11,将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质量设为x12时,优选满足下述式(2)。x12>x11

(2)
换而言之,在将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合计质量(x11+x12)设为x1时,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中,优选满足下述式(3)。(x12/x1)
×
100(%)>50(%)

(3)即,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质量(x12)占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和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合计质量(x1)的比例优选超过50质量%。该比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上述比例可以为9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95质量%以上,还可以为100质量%。
23.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优选为无规共聚物。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在使聚合物组合物发挥柔软性、粘接性方面,乙酸乙烯酯的含有率(va含量)优选为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乙酸乙烯酯的含有率优选为3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对于上述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24.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jis k6253

3规定的a型硬度计硬度(瞬时值)优选为92以下。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上述硬度计硬度更优选为9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8以下。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78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对于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硬度计硬度,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25.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优选为密度超过0.86g/cm3且小于0.89g/cm3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的通过dsc法(升温速度10℃/min)求出的熔点(熔融峰温度)优选为115℃以上且125℃以下。
26.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优选作为用于形成烯烃的微细结晶的聚合物。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优选为乙烯

己烯嵌段共聚物或乙烯

辛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所含有的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更优选为乙烯

辛烯嵌段共聚物。该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优选为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

烯烃在两种聚合催化剂和烷基铝、烷基锌化合物等链转移剂(wo2005/090426,wo2005/090427记载的穿梭剂)的存在下共聚得到的链穿梭共聚物。
27.嵌段共聚物中,在一个分子中存在由相同的单体构成的多个嵌段。通常的嵌段共聚物中,逐个嵌段的长度短,且一个嵌段和另一个嵌段的长度差异大,因此,难以产生结晶。即使形成结晶,也成为与由构成嵌段的单体构成均聚物的情况远远不同的状态的
结晶。链穿梭共聚物在聚合时分别多次反复进行均聚和嵌段共聚,因此,在进行均聚时形成的嵌段成为一定以上的长度。另外,链穿梭共聚物成为嵌段的长度一致的状态,因此,容易形成与由构成该嵌段的单体构成均聚物的情况相同形式的结晶。具体而言,乙烯和1

辛烯嵌段的链穿梭共聚物,在分子中具有可与乙烯的均聚物即高密度聚乙烯(hdpe)同样结晶化的乙烯嵌段。因此,链穿梭共聚物即乙烯

辛烯嵌段共聚物,可大量包含具有与高密度聚乙烯的结晶相同结构的微细结晶。该微细结晶在使发泡体发挥优异的强度方面是有效的。上述乙烯

辛烯嵌段共聚物在使由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部件形成多个上述结晶方面有效地发挥功能。换而言之,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优选显示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相同的熔点,通过dsc法(升温速度10℃/min)求出的熔点(熔融峰温度)优选为115℃以上且125℃以下。
28.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85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上述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
29.在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情况下,该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结晶性优选低,密度优选超过0.86g/cm3且小于0.91g/cm3。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通过dsc法(升温速度10℃/min)求出的熔点(熔融峰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95℃以下。
30.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96以下,更优选为9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2以下。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对于上述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的硬度计硬度,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31.在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的情况下,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例如可以为苯乙烯

乙烯

丁烯共聚物(seb)、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sbs)、sbs的氢化物(苯乙烯

乙烯

丁烯

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sis)、sis的氢化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sbis)、sbis的氢化物(苯乙烯

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共聚物(seeps))、苯乙烯

异丁烯

苯乙烯共聚物(sibs)、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

丁二烯(sbsb)、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sbsbs)等。
32.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96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下。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的上述硬度计硬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对于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的硬度计硬度,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
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33.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中,除了上述以外,例如可以包含:氟树脂、氟橡胶等氟系聚合物;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聚酰胺树脂、聚酰胺系弹性体这样的聚酰胺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弹性体;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二烯(cr);天然橡胶(n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基橡胶(iir)等。
34.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等聚乙烯树脂;丙烯均聚物(均pp)、无规聚丙烯树脂(无规pp)、嵌段聚丙烯树脂(嵌段pp)等聚丙烯树脂;环状烯烃聚合物(cop);环状烯烃共聚物(coc);聚酯系聚氨酯树脂、聚醚系聚氨酯树脂等聚氨酯系聚合物;聚苯乙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树脂)、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等。
35.上述聚合物组合物如上述所示包含烃系油。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烃系油是低聚物,上述低聚物包含乙烯和α

烯烃作为结构单元,且常温(23℃)下为液状。作为上述α

烯烃,可例示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α

烯烃,例如可举出丙烯、1

丁烯、1

己烯、1

辛烯等。
36.上述烃系油,除乙烯和α

烯烃以外,优选不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烃系油的上述α

烯烃,优选为丙烯。即,上述烃系油优选为乙烯

丙烯共聚物(乙烯

丙烯低聚物)。
37.上述烃系油优选不通过交联与聚合物键合,优选为实质不具有双键的饱和烃系油。上述烃系油不具有双键可通过基于jis k0070测定碘值来确认。上述饱和烃系油的碘值,例如优选为5(g/100g)以下,更优选为3(g/100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g/100g)以下,特别优选为0(g/100g)。
38.上述烃系油在使由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发泡体发挥优异的柔软性方面有效发挥功能。另外,上述烃系油在改善与上述发泡体的压缩永久应变相关的特性方面也有效发挥功能。
39.上述烃系油在更显著发挥上述功能方面,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作为标准苯乙烯的换算值求出的质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以上。上述烃系油的质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以下,更优选为9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0以下。对于上述烃系油的质均分子量,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40.上述烃系油某程度上优选具有体积大的分子结构。上述烃系油在更显著发挥上述功能方面,根据jis z8803求出的40℃的温度下的
动态粘度优选为300mm2/s以上,更优选为400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1000mm2/s以上。该动态粘度优选为5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4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0mm2/s以下。对于上述烃系油的动态粘度,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41.除上述烃系油以外,在将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所包含的全部聚合物的含量设为100质量份时,该烃系油能够以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包含于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上述烃系油的上述比例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上述烃系油的上述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对于上述烃系油的比例,优选为通过选择上述下限值中的任一个和上述上限值中的任一个而设定的范围内。
42.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还可以包含无机填料、纤维等加强材料、用于提高该加强材料和树脂的亲和性的偶联剂等。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可以含有松香、酸改性聚合物等粘接性提高剂。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还可以包含抗老化剂、抗氧化剂、耐侯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阻燃剂、颜料、脱模剂、抗静电剂、抗菌剂、防霉剂、除臭剂、香料等。
43.作为上述无机填料,可举出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铝粒子、滑石粒子、粘土粒子、碳酸钙粒子、碳酸镁粒子、氢氧化铝粒子、氢氧化镁粒子等。上述无机填料能够以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于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以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比例含有碳酸钙粒子。
44.作为上述纤维,例如可举出聚酰胺6纤维、聚酰胺6,6纤维、聚酰胺11纤维、聚酰胺12纤维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聚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纤维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芳酯纤维等聚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氨酯纤维、丙烯酸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氟树脂纤维等。
45.作为上述纤维,例如可举出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羊毛纤维、纤维素纤维、乙酸酯纤维、人造纤维等。上述纤维例如可以为碳纳米纤维、纤维素纳米纤维。
46.作为上述偶联剂,例如可举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
47.作为上述松香,例如可举出妥尔油松香、脂松香、木松香等。
48.作为上述酸改性聚合物,例如可举出马来酸酐、马来酸酯等极性单体和乙烯、丙烯、碳原子数4以上的α

烯烃等烯烃系单体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可以是上述极性聚合物构成主链的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上述极性聚合物构成侧链的接枝共聚物。上述共聚物也可以是将多个烯烃系单体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单体的3种以上的单体作为结构单元而得到的共聚物。
49.构成上述中底3的发泡体,如上述所示可以含有发泡剂。另外,上述发泡体可以是交联状态,也可以含有交联剂、交联助剂。
50.作为上述发泡剂,例如可采用:偶氮二甲酰胺(adca)、1,1
’‑
偶氮二(1

乙酰氧基
‑1‑
苯基乙烷)、二甲基

2,2
’‑
偶氮二丁酸酯、二甲基

2,2
’‑
偶氮二异丁酸酯、2,2
’‑
偶氮二(2,4,4

三甲基戊烷)、1,1
’‑
偶氮二(环己烷
‑1‑
碳腈)、2,2
’‑
偶氮二[n

(2

羧乙基)
‑2‑
甲基

丙脒]等偶氮化合物;n,n
’‑
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t)等亚硝基化合物;4,4
’‑
氧代双(苯磺酰肼)、二苯基砜

3,3
’‑
二磺酰肼等肼衍生物;对甲苯磺酰基氨基脲等氨基脲化合物;三肼基均三嗪(trihydrazine triazine)等有机系热分解型发泡剂。
[0051]
上述发泡剂,例如可以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碳酸氢盐、碳酸钠、碳酸铵等碳酸盐;亚硝酸铵等亚硝酸盐、氢化合物等无机系热分解型发泡剂。
[0052]
在上述发泡剂为上述热分解型发泡剂的情况下,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可以含有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系发泡助剂、尿素系发泡助剂、水杨酸系发泡助剂、苯甲酸系发泡助剂等发泡助剂。
[0053]
上述发泡剂,例如可以是甲醇、乙醇、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等各种脂肪族烃类等有机系发泡剂,空气、二氧化碳、氮、氩、水等无机系发泡剂。
[0054]
作为上述交联剂,例如可举出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
‑3‑
己炔、1,3

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

双(叔丁基过氧化)

3,3,5

三甲基环己烷、4,4

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正丁酯、过氧化苯甲酰、对氯过氧化苯甲酰、2,4

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叔丁基枯基等有机过氧化物。
[0055]
作为上述交联助剂,例如可举出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

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9

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

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苯偏三酸三烯丙基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tac)、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4

苯三羧酸三烯丙基酯、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0056]
形成上述发泡体时的上述聚合物组合物中的发泡剂、交联剂等的含量根据对该发泡体要求的发泡度、交联度等适当调整即可。
[0057]
为了对鞋1发挥优异的轻量性,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优选由通过jis k7112的a法“水中置换法”在23℃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密度的值为0.5g/cm3以下的发泡体构成。该发泡体的密度更优选为0.35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0g/cm3以下,特别优选为0.25g/cm3以下。该密度可使用具备防止试样浮起的结构的比重计来测定,例如,可通过由alfa mirage公司作为高精度电子比重计市售的比重计等来测定。
[0058]
构成上述中底3的发泡体的asker c硬度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特别优选为45以下。发泡体的asker c硬度通常为10以上。
[0059]
发泡体的密度、asker c硬度,通常可在除去制作该发泡体时容易在表层部形成的覆膜、高密度部分的状态下测定。
[0060]
发泡体的压缩永久应变的值优选为52%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
48%以下,特别优选为46%以下。此外,发泡体的压缩永久应变的值通常为15%以上。
[0061]
上述发泡体的压缩永久应变可通过astm d395a(恒定载荷法)求出。具体而言,压缩永久应变是指,对测定试样在23℃的温度条件下施加22小时的0.59mpa的压力,在将上述测定试样从压力释放的30分钟后,测定该测定试样的厚度而求出的值。
[0062]
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吸收穿着具备该中底3的鞋1的穿着者在走路或跑步时对脚后跟施加的冲击而发挥舒适性。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中底3即使受到穿着者的负载引起的压缩变形,在去除负载时也显示良好的复原性,因此,可长期持续发挥良好的缓冲性。
[0063]
本实施方式的鞋1,与构成中底3的发泡体不同的发泡体也可以成为缓冲体并具备于鞋底。
[0064]
本实施方式的鞋1,可以将上述内底5a和上述鞋垫5b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上述发泡体构成,并与上述中底3一起发挥优异的缓冲性。
[0065]
本实施方式的鞋1,也可以代替上述中底3,将上述内底5a和上述鞋垫5b中的至少任一者的一部分或全部由上述发泡体构成而发挥优异的缓冲性。
[0066]
本实施方式的鞋1,与构成中底3的发泡体不同的发泡体也可以成为缓冲体而设置于中底3的配设部位。参照图3、图4说明上述方式的鞋。此外,图3、图4中,对成为与图1、图2所示的鞋1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共通的符号。另外,以下关于与图1、图2所示的鞋1相同的结构不重复进行说明。
[0067]
图3、图4所示的鞋1的中底3在由穿着者的脚后跟施加负载的位置(脚后跟支承区域)具备上部开口的凹入部3h。该鞋1,与构成中底3的发泡体不同的发泡体成为冲击吸收材料6而收纳于上述凹入部3h。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冲击吸收材料6成为缓冲体而具备于鞋底。上述冲击吸收材料6配置为,下表面61与上述凹入部3h的底面相接,外周面62与上述凹入部3h的周壁面相接,并配置为顶面63与上述中底的上表面32形成一个平面。即,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材料6配置为,以上面观察时面积小于中底3,以侧面观察时厚度比中底3薄。
[0068]
冲击吸收材料6的顶面63也可以未必与中底3的上表面32形成一个平面。例如,上述冲击吸收材料6也可以埋设于中底3的内部。
[0069]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冲击吸收材料6,除脚后跟部以外,也可配置于鞋的各个部位。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全部由发泡体构成的冲击吸收材料6,但本发明的缓冲体,例如可以是具有在两张纤维片材之间夹持发泡体而成的夹层结构的复合体等那样发泡体和片材体的复合体。另外,本发明的缓冲体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复合体。
[0070]
如上述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缓冲体是一部分或全部由发泡体构成的缓冲体,其中,上述发泡体由包含烃系油以及一种或多种聚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上述烃系油含有乙烯和α

烯烃作为结构单元。
[0071]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构成缓冲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发泡体包含烃系油,与压缩永久应变相关的特性优异,并且显示低的硬度。据此,本实施方式中,可使该缓冲体发挥优异的缓冲性能。
[0072]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聚合物可以是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的聚合物在低比重方面且在发泡体轻量化方面具有优点。
[0073]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聚合物可以包含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较容易以高的倍率发泡。另外,上述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在形成粘接性优异的发泡体方面有利发挥作用。
[0074]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烃系油也可以为饱和烃系油。烃系油为饱和烃系油,由此可抑制发泡体产生经时性的特性变化。
[0075]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缓冲体作为鞋用部件,但本发明的缓冲体不局限于鞋用,可在广泛的用途中利用。即,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上述例示。实施例
[0076]
接着,举出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0077]
<配合材料>作为用于制备聚合物组合物的配合材料,制备以下所示的材料。1)聚合物1a:乙酸乙烯酯含有率(va)为15质量%且a型硬度计硬度94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b:乙酸乙烯酯含有率(va)为25质量%且a型硬度计硬度88的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c:含有乙烯和α

烯烃作为结构单元的无规共聚物,a型硬度计硬度为95的乙烯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poe)。1d:含有乙烯和α

烯烃作为结构单元的链穿梭共聚物,熔点(mp)为119℃且a型硬度计硬度64的乙烯

α

烯烃嵌段共聚物(obc)。1e:苯乙烯含量为18质量%且a型硬度计硬度67的苯乙烯

乙烯

丁烯

苯乙烯共聚物(sebs)。2)油2a:40℃下的动态粘度为约380mm2/s的石蜡油。2b:40℃下的动态粘度为约400mm2/s的饱和烃系油(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mw≈1400)。2c:40℃下的动态粘度为约2200mm2/s的饱和烃系油(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mw≈2700)。2d:40℃下的动态粘度为约9850mm2/s的饱和烃系油(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2e:40℃下的动态粘度为约37500mm2/s的饱和烃系油(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mw≈7500)。3)无机填料3a:碳酸钙粒子(caco3)4)各种添加剂4a:硬脂酸(st

ac)4b:氧化锌(ac

zno)4c:有机系热分解型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dca))4d:均质化剂(合成树脂,脂肪族系烃混合物(hn))4e:过氧化二枯基(dcp)4f: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有效成分60质量%)
[0078]
<发泡体的制备>(比较例1~比较例7)以表1所示的配合内容制作发泡体。测定该发泡体的硬度(asker c硬度)、密度、压缩永久应变。此外,对于发泡体的硬度,将小于45的情况判定为
“○”
,将超过55的情况判定为
“×”
,将其中间(45以上且55以下)判定为
“△”
。另外,对于压缩永久应变,将45%以下判定为
“○”
,将50%以上判定为
“×”
,将其中间(超过45%且小于50%)判定为
“△”
。将结果汇总示于表1。
[0079]
【表1】
[0080]
(实施例1~实施例8)以表2所示的配合内容制作发泡体。测定该发泡体的硬度(asker c硬度)、密度、压缩永久应变。此外,对于发泡体的硬度,将小于45的情况判定为
“○”
,将超过55的情况判定为
“×”
,将其中间(45以上且55以下)判定为
“△”

另外,对于压缩永久应变,将45%以下判定为
“○”
,将50%以上判定为
“×”
,将其中间(超过45%且小于50%)判定为
“△”
。将结果汇总示于表2。
[0081]
【表2】
[0082]
上述的结果中,将未配合烃系油的比较例2和分别配合有动态粘度不同的烃系油的实施例1~4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3]
【表3】
[0084]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如果含有作为结构单元包含乙烯和α

烯烃的烃系油,发泡体为低硬度,而且,与压缩永久应变相关的特性优异。即,根据上述的结果可知,通过本发明可得到缓冲性优异的缓冲体。符号说明
[0085]
1:鞋,2:鞋面,3:中底,4:外底,5:鞋垫,5a:内底,5b:鞋垫,6:冲击吸收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