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5293发布日期:2021-02-20 17:0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气体中所含病毒或细菌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三种途径进行快速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密切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情况。
[0003]
其中,气溶胶(aerosol)是指病毒单独或附载在微小颗粒(直径0.001-100 μm )悬浮在气体(空气)中,相较一般的空气传播而言,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当人体暴露在含病毒量较多的气溶胶环境中,可通过黏膜进入人体,也可因为停留在衣物、皮肤后,再接触到眼口鼻,形成气溶胶感染。另外在患者打喷嚏、咳嗽或者说话时会产生飞沫气溶胶,在呼吸道的医疗操作过程中,比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和支气管镜检查等,高流量吸氧以及正压通气也会带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气溶胶。还有在诱发患者打喷嚏或咳嗽的医学的检查过程中,如鼻咽检查、咽拭子检查、吸痰操作等,均容易造成气溶胶传播。
[0004]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及其它一些呼吸道传播疾病中(如甲乙流、肺结核等),也是通过飞沫传播,同时也会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目前缺乏收集和检验设备,公共卫生及医疗机构因此无法监测环境气溶胶污染情况,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处理污染环境,从而阻断气溶胶传播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人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感染途径可能,为监测气溶胶中是否携带有病毒或细菌颗粒,提供一种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对采集后的样本进行基因检测,从而为公共卫生环境监测提供依据。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一种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包括进气装置、采样器、标本采集液、抽气管、负压装置,所述采样器内装有标本采集液,所述采样器上设有进气孔和抽气孔,所述进气装置通过进气管与采样器相连,所述抽气孔与抽气管相连,所述抽气管与负压装置相连。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集气体、进气管,所述集气体与进气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穿过进气孔伸入到标本采集液内。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体为上端开口的漏斗形状,所述集气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孔,所
述出气孔与进气管通过注塑、胶粘或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有气体分散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分散器内设有若干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气体分散器的外部相连通。
[0012]
优选的,所述气体分散器为球形,所述气体分散器的上部设有管状空腔,所述气体分散器通过管状空腔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所述气体分散器的中心设有球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通过管状空腔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气体分散器的表面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小孔通过出气通道与气体分散器内部的球形空腔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为中空的管状通道。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装置为负压泵、真空泵、抽气液压缸、抽气气缸或手动式抽气筒。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器由瓶体和瓶盖两部分组成,所述瓶盖通过螺纹连接、卡口式连接或搭扣式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瓶体上,所述瓶盖上设有进气孔和抽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抽气孔内均设有密封圈。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病毒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还包括有壳体、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气压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采样器,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抽气管,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负压装置,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通过管道与抽气管相连。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面还安装有电源开关、调节旋钮,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打开电源开关,电池或外部电源对负压装置供电,负压装置启动,通过抽气管对采样器抽气,使采样器内产生负压,环境中含有气溶胶的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进气装置进入到标本采集液内,然后将采集好的样本密封,转运至指定检测实验室检测。
[0019]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源供电,交流市电或12v锂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人群聚集处的环境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也可以对病毒携带人群有可能集中出现的医疗单位,如接诊处、治疗室、手术室、病房,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也可以对使用中央空调的楼宇办公场所、电梯间、影院等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
[0020]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进气式增压采集,进气式增压采集会因为增压设备与进气管的连接而造成增压设备内部携带病毒或细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气体压缩干扰数据检测的真实性。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采集,避免了上述缺陷,提高了检测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的下端设置有气泡分解器,所述气体分散器为球形,所述气体分散器内设有球形空腔,所述气体分散器的表面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小孔通过出气通道与气体分散器内部的球形空腔相连通,使被负压吸入的气溶胶气流被分解成若干小气流,产生更多气泡,使气溶胶中的病毒能更充分地被标本采集液吸附。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0024]
图4为气体分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中,1.集气体, 2.进气管, 3.抽气孔, 4.进气孔, 5.瓶体, 6.瓶盖, 7.第一通孔, 8.第二通孔, 9.负压装置, 10.底座, 11.电池, 12.电池固定卡, 13.壳体, 14.第三通孔, 15.气压表, 16.调节旋钮, 17.固定装置, 18.把手, 19.抽气管, 20.标本采集液, 21.气体分散器, 22.管状空腔, 23.球形空腔, 24.出气通道, 25.小孔, 26.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7]
如图1~3 所示,一种空气病毒或细菌气溶胶收集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3、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14、进气装置、采样器、标本采集液20、抽气管19、负压装置9、底座10、电池11、电池固定卡12、气压表15、电源开关26、调节旋钮16、把手18。
[0028]
所述壳体13为空心的箱体结构,由薄钢板焊接而成。壳体13的顶部开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内安装有采样器,所述第二通孔8内安装有抽气管19,所述抽气管19优选采用塑料软管。所述采样器由瓶体5和瓶盖6两部分组成,瓶体5和瓶盖6均采用医用卫生级别的塑料制作,所述瓶盖6通过螺纹连接、卡口式连接或搭扣式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瓶体5上。作为优选,所述瓶体5的瓶口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6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瓶盖6与瓶体5采用螺纹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瓶体5和瓶盖6也可以采用玻璃或不锈钢材料制作,所述壳体13也可采用塑料制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通孔7内可以先安装固定装置17,然后再将采样器固定在固定装置17中,所述固定装置17为密封圈或圆形卡匝。
[0029]
所述采样器的瓶体5内装有标本采集液20,瓶盖6上设有进气孔4和抽气孔3,所述进气孔4和抽气孔3内均设有密封圈。所述采样器的上部安装有进气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集气体1、进气管2,所述集气体1与进气管2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穿过进气孔4伸入到标本采集液20内。所述集气体1为上端开口的漏斗形状,所述集气体1的底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进气管2通过注塑、胶粘或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0030]
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设有气体分散器21。所述气体分散器21内设有若干出气通道24,所述出气通道24的一端与进气管2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24的另一端与气体分散器21的外部相连通。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气体分散器21为球形,所述气体分散器21的上部设有管状空腔22,所述管状空腔2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气管2的下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气体分散器21上部的管状空腔22与进气管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气体分散器21的中心设有球形空腔23,所述球形空腔23通过管状空腔22与进气管2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气体分散器21的表面设有若干小孔25,所述小孔25通过出气通道24与气体分散器21内部的球形空腔23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24为中空的管状通道。
[0031]
所述壳体13内部的左侧安装有负压装置9,所述负压装置9为负压泵、真空泵、抽气
液压缸、抽气气缸或手动式抽气筒。作为优选,所述负压装置9采用负压泵,所述负压装置9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0上,所述底座10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3的底部。所述负压装置9与抽气管19的下端相连,所述抽气管19的上端穿过壳体13上的第二通孔8、瓶盖6上的抽气孔3伸入到采样器的瓶口位置。
[0032]
所述壳体13内部的右侧设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通过电池固定卡12固定在壳体13的底部。所述电池固定卡12为“几”字形,采用薄钢板或塑料制作,电池固定卡12的两侧设有螺钉孔,所述电池11固定在电池固定卡12内,所述电池固定卡12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3的底部。所述电池11通过电源线与负压泵电连接,为负压泵提供电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压泵也可以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的电源相连。
[0033]
所述壳体13的侧面设有第三通孔14,所述第三通孔14内安装有气压表15,所述气压表15通过管道与抽气管19相连。所述壳体13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8,所述壳体13的侧面还安装有电源开关26和调节旋钮16,所述电源开关26和调节旋钮16均安装在电源线上。
[0034]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源供电,交流市电或12v锂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人群聚集处的环境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也可以对病毒携带人群有可能集中出现的医疗单位,如接诊处、治疗室、手术室、病房,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也可以对使用中央空调的楼宇办公场所、电梯间、影院等进行气溶胶污染监测。本实用新型中的标本采集液优先采用世卫组织(who)和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推荐使用的病毒转运培养基(vtm),当然,也可以采用含有活性炭或其它具有吸附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培养基溶液。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