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8470发布日期:2021-03-30 20:0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属于液体菌种培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体菌种发酵罐,罐体结构通常会由1道、2道或者3道滤芯组成的过滤器系统,但实践中为了强化效果可靠性,1道滤芯的过滤器较少使用,大多情况下,每个滤芯均由一个壳体配装,一个滤芯壳体内部只能安装一个滤芯,通常情况下,一个发酵罐体通常最少要安装两个过滤器,这样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出现,如:壳体越多,在发酵罐体上开的洞就越多(要把壳体尾端深入罐体内部空间),焊接点就会越多,同时就会很大程度上占据发酵罐的罐体面积,这样在制作工艺上就会增加难度,制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这将直接影响到发酵罐后期的销售问题,同时在发酵罐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程度也不够,外观观感复杂,故障点也实际增加。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在一个罐体上布置两个过滤器,每个过滤器的壳体内布置一到两个滤芯的结构,但是申请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发现,这种在一个罐体上布置两个过滤器的方式,会使得培养罐的制造成本过高,一般一套过滤器占到罐体价格的至少十分之一,导致竞争优势降低,因此,急需一种即满足过滤需求、不降低设计标准的同时又较大幅度降低罐体制造成本的过滤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液体菌种发酵罐因无法兼顾过滤器数量及过滤效果,而导致的发酵罐的制造成本偏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它包括主壳体、盲板及固装在主壳体与盲板之间的至少一个副壳体,其中主壳体插设在罐体的侧壁内,且其位于罐体内的一端连通固接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延伸至罐体内的底部,主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滤芯,主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每个副壳体上靠近主壳体的一端均固接有密封挡板,且所述密封挡板上连通固装有第二滤芯,副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且通过所述盲板实现密封,副壳体通过进气管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芯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密封挡板的两侧,且两个第二滤芯通过密封挡板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密封挡板与副壳体之间的固接方式为焊接、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挡板与主壳体之间的固接方式为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或通过卡箍固接。

进一步地,盲板与副壳体之间的固接方式为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或通过卡箍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在副壳体的侧壁上或盲板上远离副壳体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地,盲板上靠近副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滤芯,且所述第三滤芯位于副壳体内,此时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在盲板上远离副壳体的一侧面上,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滤芯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的外部套设有夹套,且位于罐体外部的夹套与罐体上部通过蒸汽管连通,位于罐体外部的夹套还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为变直径桶状结构,其中主壳体上位于罐体内部的一端外径小于位于罐体外部的另一端外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固定安装在位于罐体内部的主壳体内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副壳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即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滤芯的道数,以实现不同的过滤效果。且通过不同壳体之间的连接与拆卸,与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壳体内加设多个滤芯的方式相比,操作更方便,安全性更高,且更便于维修,同时在不降低设计标准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

本申请通过加设副壳体及其对应的第二滤芯,来增加外界空气过滤的次数,进而有效强化了进入罐体内洁净空气的可靠性。与现有的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过滤器增加外界空气过滤次数的方式相比,能够实现相同或更好的过滤效果,且简化了过滤器的结构,同时明显降低了成本和产品工艺制作难度,在技术操作上也相应简单,且显著减少了外连管路的数量,感官视觉上更加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主剖视示意图(其中副壳体的数量为一个,副壳体上安装第二滤芯的数量为两个,密封挡板与主、副壳体之间均为法兰连接);

图2为本申请的主剖视示意图(其中副壳体的数量为一个,副壳体上安装第二滤芯的数量为两个,密封挡板与主、副壳体之间均通过卡箍连接,盲板上设置第三滤芯);

图3为主壳体与第一滤芯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副壳体与第二滤芯的连接示意图(非等比例);

图5为图2中的盲板与第三滤芯的连接示意图(非等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液体菌种发酵罐用一壳多滤式过滤器,它包括主壳体1、盲板2及固装在主壳体1与盲板2之间的至少一个副壳体3,其中主壳体1插设在罐体100的侧壁内,且其位于罐体100内的一端连通固接有第一出气管4,第一出气管4延伸至罐体100内的底部,主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滤芯5,主壳体1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每个副壳体3上靠近主壳体1的一端均固接有密封挡板14,且所述密封挡板14上连通固装有第二滤芯6,副壳体3的另一端为开口端且通过所述盲板2实现密封,副壳体3通过进气管9与外部连通。密封挡板14上开设有通孔,主壳体1与副壳体3之间通过第二滤芯6及密封挡板14上的通孔连通。密封挡板14可以是一体焊接在副壳体3上的,也可以安装好滤芯后通过螺纹或卡箍8或法兰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副壳体3上。

第二滤芯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对称布置在密封挡板14两侧的两个,具体根据实际过滤要求而定。

进气管9上设置有控制管内介质通断的阀门。进气管9可以设置在副壳体3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盲板2一侧面,只要能够实现向副壳体3内通气即可。

第一出气管4上设置有止回阀,防止罐内液体及空气反流至过滤器内。

每个滤芯均通过滤芯座固定位置。每个滤芯与滤芯座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或卡槽连接。主壳体1上位于罐体100内部的一端为可拆卸的封头结构,也可以为不可拆卸的焊接结构。

过滤器还连通设置有排气管12,该排气管12可以设置在副壳体3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盲板2一侧面下部,只要能够实现副壳体3与外部的连通即可。排气管12上安装有控制其内介质通断的阀门。

所述主壳体1水平布置。主壳体上位于罐体内部的一端外径小于(或)等于位于罐体外部的另一端外径设置。

本申请的所述罐体100不限制其型号,即本申请中的过滤器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实现过滤的发酵罐或培养罐。

根据主壳体1延伸加装副壳体3的结构设计原理,也可以反向去除副壳体3,使其适用于不同过滤要求下的发酵罐,同时满足发酵罐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性。

副壳体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即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滤芯的道数,以实现不同的过滤效果。且通过不同壳体之间的连接与拆卸,与现有技术中在一个壳体内加设多个滤芯的方式相比,操作更方便,安全性更高,且更便于维修。

本申请通过加设副壳体3及其对应的第二滤芯6,来增加外界空气过滤的次数,进而有效增加进入罐体100内洁净空气的维持时间。与现有的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过滤器增加外界空气过滤次数的方式相比,能够实现相同或更好的过滤效果,且简化了过滤器的结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制作难度,在工艺操作上也相应简单,且同时减少了外连管路的数量,感官视觉上更加简洁。

所述第二滤芯6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密封挡板14的两侧,且两个第二滤芯6通过密封挡板14连通设置。如此设计,主壳体1与副壳体3固定连接后,一个第二滤芯6位于主壳体1内,另一个第二滤芯6位于副壳体3内。结构更加紧凑,过滤效果更好,可满足在不增加副壳体3数量及过滤器长度的同时,提高过滤效果的要求。

密封挡板14与副壳体3之间的固接方式为焊接、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也可以选用卡箍8固定连接密封挡板14。

密封挡板14与主壳体1之间的固接方式为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或通过卡箍8固接。当选用卡箍8固接时,密封挡板14与副壳体3的一端部形成阶梯状结构,卡装在主壳体1的另一端部内,便于通过卡箍8固定相对位置。为了进一步防止泄漏,还可以选择在密封挡板14与主壳体1之间或副壳体3与主壳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

盲板2与副壳体3之间的固接方式为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或通过卡箍8固接。

所述进气管9连通设置在副壳体3的侧壁上或盲板2上远离副壳体3的一侧面上。如此设计,只要能够保证空气正常进入副壳体3内即可。

盲板2上靠近副壳体3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滤芯7,且所述第三滤芯7位于副壳体3内,此时所述进气管9连通设置在盲板2上远离副壳体3的一侧面上,且所述进气管9与所述第三滤芯7连通设置。如此设计,通过设置第三滤芯7,在不增加副壳体3数量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壳体的外部套设有夹套10,且位于罐体100外部的夹套10与罐体100上部通过蒸汽管13连通,位于罐体100外部的夹套10还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1。第二出气管11上设置有逆止阀。蒸汽管13上装设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主壳体1为变直径桶状结构,其中主壳体1上位于罐体100内部的一端外径小于位于罐体100外部的另一端外径设置。即位于罐体100内部的一端为小直径端,位于罐体100外部的另一端为大直径端。

所述第一滤芯5固定安装在位于罐体100内部的主壳体1内的一端。使得第一滤芯5与其外部的主壳体1之间的间隙更小,便于热传导。有效强化灭菌效果。

工作原理:

气体首先通过进气管9进入副壳体3内,再经过副壳体3一端连通的第二滤芯6进入主壳体1内,最后经过第一滤芯5及第一出气管4进入罐体100内部进行气体搅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