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6637发布日期:2021-06-01 23:5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酶解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



背景技术:

酶解罐又称酶解反应器、生物酶解反应器,系提供工艺酶解所需的温度、调整ph值并提供搅拌混合等保持酶活化及发挥酶作用、加速提高并完成生物反应过程的不锈钢容器。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酶解罐,都能进行酶解,而酶解的效果与温度的关系很大,为了使酶解的效果更好,需要对酶解罐进行保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包括外框,外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共有四组,四组支撑腿的顶部壁面分别与外框的外部底部侧壁的前后左右四处固定连接,外框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外框的内部设置有内框,内框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内框的内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侧壁与内框的内部壁面顶部对应位置紧密贴合,外框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顶部壁面和底部壁面分别与内框的外部底部侧壁和外框内部底部侧壁固定连接,外框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框,蓄水框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蓄水框的内部壁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组固定块的底部壁面相趋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外框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底部壁面与外框的顶部壁面固定连接,蓄水框的底部壁面与橡胶圈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限位块的底部壁面与内框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外框的内部左右两侧壁面和内框的外部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滑槽,橡胶圈的内部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橡胶圈上两组滑槽与外框上两组滑槽相互对应,蓄水框的内部底部壁面左右两侧和两组限位块相远离的一侧壁面中间位置同样开设有滑槽,且橡胶圈上两组滑槽和内框上两组滑槽分别与蓄水框上两组滑槽和两组限位块上滑槽相互对应。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两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固定块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蓄水框的底部设置有滑板,滑板上外侧壁和内侧壁分别与外框的内部壁面和内框的外部壁面相互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滑板的顶部壁面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板的内部壁面左右两端和外部壁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

作为优选,四组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分别与外框上两组滑槽的对应位置壁面和内框上两组滑槽相互贴合,外框的内部壁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流水槽,外框的外部壁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卡扣相趋近的一侧壁面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蓄水框的侧壁底部左右两端和外框的侧壁顶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蓄水框的顶部壁面右端开设有圆形通孔,蓄水框的顶部设置有皮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打开皮塞,将外部的水通过蓄水框顶部壁面上的圆形通孔进入蓄水框的内部,水的重量使滑板沿着外框上两组滑槽和内框上两组向下移动,当滑板顶部壁面移动至流水槽的位置时,蓄水框内部的水通过流水槽进入外框的内部,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水,水汽化成水蒸气,通过水蒸气将加热器加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框的内部,达到了对内框保温的效果。

(2)、该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对蓄水框内部加上足够的水时,继续通过皮塞将蓄水框顶部壁面上的圆形通孔塞住,蓄水框内部的水不足以使滑板向下移动时,弹簧拉着滑板恢复原位,外框与支撑腿之间的水处于封闭的环境内,而加热器持续对水加热,所以外框与支撑腿之间的空隙是高压环境,持续的高压使滑板沿着蓄水框上两组滑槽和两组限位块上滑槽向上移动,水蒸气通过滑板与盖板之间的空隙进入蓄水框的内部,使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多余的压力能够达到释放,达到了提升该设备耐压性能的效果。

(3)、该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当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压力被释放完毕之后,弹簧使滑板恢复原位,蓄水框内部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当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压力过高,使滑板移动至蓄水框的内部时,外框与内框之间的水蒸气进入蓄水框内部的同时蓄水框内部的水也进入外框与内框之间,对外框与内框之间的水降温,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压力更快的变小,且水也能循环的利用,达到了节约用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水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流水槽位置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外框、2支撑腿、3内框、4盖板、5加热器、6蓄水框、7固定块、8限位块、9橡胶圈、10滑槽、11弹簧、12滑板、13滑动块、14流水槽、15卡扣、16皮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效双层保温耐压酶解罐,包括外框1,外框1呈“u”形,外框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支撑腿2共有四组,四组支撑腿2的顶部壁面分别与外框1的外部底部侧壁的前后左右四处固定连接,外框1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外框1的内部设置有内框3,内框3呈“u”形,内框3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内框3的内部设置有盖板4,盖板4的侧壁与内框3的内部壁面顶部对应位置紧密贴合,外框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5,加热器5为已公开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加热器5的顶部壁面和底部壁面分别与内框3的外部底部侧壁和外框1内部底部侧壁固定连接,外框1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框6,蓄水框6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蓄水框6的内部壁面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两组固定块7的底部壁面相趋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外框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圈9,橡胶圈9为已公开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橡胶圈9的底部壁面与外框1的顶部壁面固定连接,蓄水框6的底部壁面与橡胶圈9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限位块8的底部壁面与内框3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外框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面和内框3的外部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滑槽10,橡胶圈9的内部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滑槽10,且橡胶圈9上两组滑槽10与外框1上两组滑槽10相互对应,蓄水框6的内部底部壁面左右两侧和两组限位块8相远离的一侧壁面中间位置同样开设有滑槽10,且橡胶圈9上两组滑槽10和内框3上两组滑槽10分别与蓄水框6上两组滑槽10和两组限位块8上滑槽10相互对应,两组固定块7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11,两组弹簧11的顶端分别与两组固定块7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蓄水框6的底部设置有滑板12,滑板12上外侧壁和内侧壁分别与外框1的内部壁面和内框3的外部壁面相互贴合,滑板12的顶部壁面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板12的内部壁面左右两端和外部壁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3,四组滑动块13的侧壁分别与外框1上两组滑槽10的对应位置壁面和内框3上两组滑槽10相互贴合,外框1的内部壁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流水槽14,外框1的外部壁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扣15,两组卡扣15均为已公开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两组卡扣15相趋近的一侧壁面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蓄水框6的侧壁底部左右两端和外框1的侧壁顶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蓄水框6的顶部壁面右端开设有圆形通孔,蓄水框6的顶部设置有皮塞16,皮塞16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通过皮塞16将蓄水框6顶部壁面上的圆形通孔堵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打开皮塞16,将外部的水通过蓄水框6顶部壁面上的圆形通孔进入蓄水框6的内部,水的重量使滑板12沿着外框1上两组滑槽10和内框3上两组向下移动,当滑板12顶部壁面移动至流水槽14的位置时,蓄水框6内部的水通过流水槽14进入外框1的内部,加热器5对水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水,水汽化成水蒸气,通过水蒸气将加热器5加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框3的内部,达到了对内框3保温的效果。

对蓄水框6内部加上足够的水时,继续通过皮塞16将蓄水框6顶部壁面上的圆形通孔塞住,蓄水框6内部的水不足以使滑板12向下移动时,弹簧11拉着滑板12恢复原位,外框1与支撑腿2之间的水处于封闭的环境内,而加热器5持续对水加热,所以外框1与支撑腿2之间的空隙是高压环境,持续的高压使滑板12沿着蓄水框6上两组滑槽10和两组限位块8上滑槽10向上移动,水蒸气通过滑板12与盖板4之间的空隙进入蓄水框6的内部,使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多余的压力能够达到释放,达到了提升该设备耐压性能的效果。

当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压力被释放完毕之后,弹簧11使滑板12恢复原位,蓄水框6内部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当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压力过高,使滑板12移动至蓄水框6的内部时,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水蒸气进入蓄水框6内部的同时蓄水框6内部的水也进入外框1与内框3之间,对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水降温,外框1与内框3之间的压力更快的变小,且水也能循环的利用,达到了节约用水的效果。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