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15023发布日期:2021-05-28 14:1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plastic),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抗菌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随着塑料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塑料用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由于塑料自身所展现的诸如质量轻,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及热的不良导体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领域和地域越来越宽泛。目前所使用的塑料制品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在温差大的地区使用就受到限制。随着季节的更替,在有些地区冬天和夏天的温差比较大,夏天温度很高,塑料制品容易软化,而到冬天时塑料制品又在零下30℃左右变得很硬很脆。

聚乙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聚乙烯依聚合方法、分子量高低、链结构之不同,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现有技术中的耐低温塑料有采用聚乙烯作为主要原料改性而成,但随着阻燃剂的添加,现有技术中的耐低温改性塑料的冲击韧性和热稳定性会显著下降,同时成型加工性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成型大制件或是薄壁制件时,容易出现缺胶、分解气痕、制件脆裂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改性塑料的制备过程中,诸多物料是依据质量比来进行配比的,但是各种物料和添加剂的物理性状差异较大,现有的设备无法通过机器自动进行质量配比,往往需要人工计算物料的质量在换算成体积配比,在上料之前的将各物料按照计算数据进行上料前的搅拌和混合,最后进行上料动作,非常花费人力,同时,需要额外增加搅拌设备,无形中增加了工序,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树脂材料共混物将聚乙烯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按照质量比(8-10):(3-6):(1-3)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添加混合物质量的2.5%-4%的相容剂,在215-230℃下熔融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树脂材料共混物;所述abs树脂为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粘均分子量为90000-130000的abs树脂,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为7-15wt.%,丙烯腈形成的链段含量为8-25wt.%,其余为苯乙烯形成的链段,且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数均粒径为100-150nm;

(2)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料:上述树脂材料共混物83-91份

复合阻燃体系7.5-9份、纳米氧化锡锑0.2-0.5、抗氧剂0.5-1.5份、增韧剂1.5-3份、抗菌剂0.5-0.8份、防开裂剂2.5-4份、耐候剂0.2-0.5份;

(3)将上述所有配料经过精密送料装置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20-230℃、四区220-230℃、五区210-220℃、六区200-210℃、七区190-200℃、八区220-230℃、九区220-230℃、十区200-210℃,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0-45:1,螺杆转速为400-600r/min,在螺杆的剪切、混炼及输送下,物料得以充分熔化、复合,再经过挤出造粒、干燥,得到耐低温改性塑料;

上述(3)中提及的精密送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多个储料筒、设于所述储料筒上方的上料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的支撑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的搅拌机构、设于所述支撑筒上部的上料装置、设于所述支撑筒上部的动力装置和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下部的出料孔;将物料分别存放在出料筒内,动力装置启动,上料装置对物料进行抽取和质量分配,进一步,搅拌机构进行混合,配好的物料从出料孔输出。

主料位三元混合树脂材料,其中的聚乙烯树脂具备良好的耐低温性能,通过在聚乙烯树脂中引入abs树脂,提升了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通过使用特定成分的相容剂,克服了abs树脂耐溶剂性能差的缺点,通过引入的聚苯乙烯树脂使得改性塑料的低温耐冲击冲击性能大幅提高;同时设置了专用的精密送料装置,可以省去上料前的多物料预混合过程,简化了工作过程,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所述储料筒包括收纳仓、固定连接于所述收纳仓底部的导料板、设于所述导料板上部的导料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料筒上部的固定盖、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盖的活动盖、设于所述储料筒壁的疏通孔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盖的上料管;设置了多个物料仓,将活动盖向上打开,可以将每种物料添加剂单独存放,将活动盖放下,可以通过上料管进行多种物料的负压同步上料,不需要进行物料的大批量预混合,就算物料冗余依旧可以将每种物料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减少由于提前混合造成物料冗余风险,提高物料的有效利用率;导料斜面可以将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自动向上料管的底部进行聚集,夹取物料的传输;疏通孔可以在活动盖关闭的状态下保持储料筒内的气压稳定,有利于负压吸附的持续进行,同时,侧边开孔可以减少灰尘在储料筒内的积落,保持物料的纯度。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的工作电机、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上输出轴、设于所述工作电机下方的转动仓、连通所述转动仓与外界的平衡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输出轴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仓的抽气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的通风板、设于所述通风板的通风孔、设于所述通风板下部的多个缓冲仓、设于所述缓冲仓下部的导流仓和设于所述缓冲仓下部的多个集料仓;工作电机转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进一步带动抽风扇转动,带动气流从转动仓和品恒仓流向外界,转动仓内的气压减小,导流仓、缓冲仓内的气流开始通过通风孔源源不断地流向转动仓,并被排出,导流仓内气压不断减小,上料管中产生负压,气流带动物料一起沿着上料管中上升,物料到达导流仓,空间变大,气体流动减缓,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料仓中;通过风扇的转动实现多个物料的同时上料,通过导流仓实现容积的扩大,从而降低气体流速,使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落入集料仓中实现气物分离。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的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个标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标定杆下部的封底板、设于所述支架下部的连通孔、固定连接于所述标定杆上部的封口板、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标定孔、设于所述标定孔内的定量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缓冲仓下部的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压力板、设于所述压力板下部的压力弹簧、设于所述挡板内的回转槽、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槽的回转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环的多个第一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力板下部的第二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环下部的驱动板、设于所述驱动板的驱动轨道和设于所述回转环内的多个复位弹簧;所述标定板包括主标定板与多个副标定板;所述主标定板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口板下部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驱动销;所述驱动销在所述驱动轨道中滑动;主要物料树脂材料共混物通过主标定杆标定,其他添加物通过副标定杆标定,首先通过定量机构设置好各物料的比例的质量,开始上料后,集料仓中的物料逐渐堆积,并对封底板产生压力,当集料仓中的物料达到一定的量时,带动封底板向下运动,进一步带动副标定杆向下运动,直至副标定杆的下表面与压力板的上表面接触,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副标定杆停止运动,此时,封闭板位于连通孔的下部但并未与搅拌机构连通,但由于此时的封口板与压力板扣合,气流无法通过,导致对应的导流仓内气体流动大大减缓,无法通过负压作用吸附物料,对应的上料管则停止上料,对应的集料仓内保持一定的物料质量,同理,其他集料仓在达到一定质量后,对应的副标定杆带动封口板和封底板下降,并停止继续上料,由于主要的物料树脂材料共混物需求较多,往往在最后完成,当主要物料达到一定的收集质量之后,带动封底板下降,主标定杆下降,进一步地,封口板下降与压力板扣合,同时,封口板带动连接杆下降,带动驱动销下降,驱动销在驱动轨道中滑动,带动回转环发生转动,进一步,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上下位置对应重合,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多个压力板下降,压力弹簧压缩,主标定杆和副标定杆进一步下降,与搅拌机构连通,集料仓中的物料开始逐渐卸料,直至主要物料卸料完成,在压力弹簧、定量机构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主标定杆上升到原位,副标定杆上升至原位;通过标定杆来同步控制进气和出料,可以保证在达到标定的质量后及时停止上料,保证物料质量的计量准确;设置了回转环,实现了主表顶杆与副标定杆的联动,实现物料全部达到额定质量后的统一出料,保证物料的配比准确,混合及时;在由集料仓提前完成集料时,标定杆会带动封口板将对应的气流流动阻断,由于工作电机的功率是一定的,抽风扇所需的气流会分配给其他未完成集料的集料仓,导致对应的导流仓和上料管中气流流速增加,上料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集料速度,形成正反馈调节机制。

所述定量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标定孔的升降螺纹、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标定孔压力螺栓、设于所述压力螺栓内的伸缩孔、连接于所述伸缩孔与所述封口板的标定弹簧、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力螺栓的从动斜齿轮、与所述从动斜齿轮相啮合的驱动斜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斜齿轮的驱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杆的调节旋钮;旋转调节旋钮,通过驱动杆带动驱动斜齿轮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斜齿轮转动,带动压力螺栓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压力螺栓上升,标定弹簧拉长,标定杆下降所需的拉力增加;开始上料时,以所需的主要物料树脂材料共混物的质量为标准单位,按比例调节好各添加配料;可以灵活调节物料配比,自动计算物料的质量,不需要人工计算,节省了人力劳动,提高了加工效率。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输出轴的下输出轴、设于所述集料仓下部的整合仓、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输出轴的空心搅拌桨;搅拌桨可以及时将落下的物料进行混合,以便进行实时的出料。

所述复合阻燃体系包括:阻燃剂、阻燃助剂和热稳定剂,所述阻燃剂为三(2-氯乙基)磷酸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1-氯-2-丙基)酯混合而成,三者质量比为1:(1-2):(1-4);所述阻燃助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硼酸锌、八钼酸铵、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热稳定剂为双酚a、水滑石、复合型热稳定剂、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阻燃剂、阻燃助剂和热稳定剂的质量比为(8-10):(2-5):(0.5-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锡锑使用前,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处理:将纳米氧化锡锑,置于40-50khz的超声清洗仪中,利用无水乙醇超声30-50min;超声完毕后,用无水乙醇洗涤4-6次,70-80℃干燥至恒重;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合物和聚丙烯酸酯-烯丙氧基甘油酯梳形聚合物的一种;所述耐候剂为tinuvin234,所述防开裂剂为氢化的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增韧剂为乳液聚合物法制备所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粒径为150-200nm,且其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45-75wt.%;所述抗氧剂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主料位三元混合树脂材料,其中的聚乙烯树脂具备良好的耐低温性能,通过在聚乙烯树脂中引入abs树脂,提升了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通过使用特定成分的相容剂,克服了abs树脂耐溶剂性能差的缺点,通过引入的聚苯乙烯树脂使得改性塑料的低温耐冲击冲击性能大幅提高;

(2)本发明的复合阻燃体系可以保持塑料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又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

(3)选用合适的耐候剂、增韧剂和防开裂剂,进一步提升改性塑料的韧性和耐候性,使得改性塑料适用的温度方位大大提升;

(4)添加经超声处理的纳米氧化锡锑一方面可以增强塑料的耐低温性,又可以保持塑料的应有的寿命和功能;(5)通过添加抗菌剂,使改性塑料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

设置了可以自动进行质量配比的精密送料装置,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序,使物料的配比更加准确,提升了改性塑料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视图一。

图6为图5沿b-b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正视图二。

图9为图8沿c-c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树脂材料共混物将聚乙烯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按照质量比10:6:3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添加混合物质量的4%的相容剂,在230℃下熔融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树脂材料共混物;所述abs树脂为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粘均分子量为130000的abs树脂,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为15wt.%,丙烯腈形成的链段含量为25wt.%,其余为苯乙烯形成的链段,且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数均粒径为150nm;

(2)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料:上述树脂材料共混物91份

复合阻燃体9份、纳米氧化锡锑0.5、抗氧剂1.5份、增韧剂3份、抗菌剂0.8份、防开裂剂4份、耐候剂0.5份;

(3)将上述所有配料经过精密送料装置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30℃、四区230℃、五区220℃、六区210℃、七区200℃、八区230℃、九区230℃、十区210℃,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5:1,螺杆转速为600r/min,在螺杆的剪切、混炼及输送下,物料得以充分熔化、复合,再经过挤出造粒、干燥,得到耐低温改性塑料;

上述(3)中提及的精密送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储料筒2、上料管11、支撑筒12、搅拌机构3、上料机构4、动力装置5、出料孔13;所述储料筒2共五个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所述上料管11设于所述储料筒2上方;所述支撑筒12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1;所述搅拌机构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12;所述上料机构4设于所述支撑筒12上部;所述动力装置5设于所述支撑筒12上部;所述出料孔13设于所述搅拌机构3下部;将物料分别存放在出料筒内,动力装置5启动,上料机构4对物料进行抽取和质量分配,进一步,搅拌机构3进行混合,配好的物料从出料孔13输出。

所述储料筒2包括收纳仓21、导料板22、导料斜面23、固定盖24、活动盖25、疏通孔26、上料管11;所述导料板22固定连接于所述收纳仓21底部;所述导料斜面23设于所述导料板22上部;所述固定盖24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料筒2上部;所述活动盖25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盖24;所述疏通孔26设于所述储料筒2壁;所述上料管1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盖24。

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工作电机51、上输出轴52、转动仓53、平衡仓54、抽气扇55、通风板56、通风孔57、缓冲仓58、导流仓59、集料仓510;所述工作电机5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12;所述上输出轴5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电机;所述转动仓53设于所述工作电机51下方;所述平衡仓54连通所述转动仓53与外界;所述抽气扇55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输出轴52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仓53;所述通风板56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12;所述通风孔57设于所述通风板56上;所述缓冲仓58共五个设于所述通风板56下部;所述导流仓59设于所述缓冲仓58下部;所述集料仓510共五个设于所述缓冲仓58下部;工作电机51转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进一步带动抽风扇转动,带动气流从转动仓53和品恒仓流向外界,转动仓53内的气压减小,导流仓59、缓冲仓58内的气流开始通过通风孔57源源不断地流向转动仓53,并被排出,导流仓59内气压不断减小,上料管11中产生负压,气流带动物料一起沿着上料管11中上升,物料到达导流仓59,空间变大,气体流动减缓,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料仓510中。

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支架41、标定杆42、封底板43、连通孔44、封口板45、标定孔46、定量机构47、挡板48、压力板49、压力弹簧410、回转槽411、回转环412、第一磁块413、第二磁块414、驱动板415、驱动轨道416、复位弹簧417;所述支架4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筒12;所述标定杆42共五个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41;所述封底板43固定连接于所述标定杆42下部;所述连通孔44设于所述支架41下部;所述封口板45固定连接于所述标定杆42上部;所述标定孔46共五个设于所述支架41上;所述定量机构47设于所述标定孔46内;所述挡板48固定连接于所述缓冲仓58下部;的得压力板49滑动连接于所述挡板48;所述压力弹簧410设于所述压力板49下部;所述回转槽411设于所述挡板48内;所述回转环41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槽411;所述第一磁块413共五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环412;所述第二磁块414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力板49下部;所述驱动板415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环412下部;所述所述驱动轨道416设于所述驱动板415上;所述复位弹簧417共五个设于所述回转环412内;所述标定杆包括主标定杆421与多个副标定杆422;所述主标定杆421包括连接杆423、驱动销424;所述连接杆423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口板45下部;所述驱动销424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23;所述驱动销424在所述驱动轨道416中滑动;物料带动封底板43向下运动,带动副标定杆422向下运动,直至副标定杆422的下表面与压力板49的上表面接触,在压力弹簧410的作用下,副标定杆422停止运动,此时,封闭板位于连通孔44的下部但并未与搅拌机构3连通,副标定杆422带动封口板45和封底板43下降,并停止继续上料;物料达到一定的收集质量之后,带动封底板43下降,主标定杆421下降,封口板45下降与压力板49扣合,同时,封口板45带动连接杆423下降,带动驱动销424下降,驱动销424在驱动轨道416中滑动,带动回转环412发生转动,第一磁块413与第二磁块414上下位置对应重合,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多个压力板49下降,压力弹簧410压缩,主标定杆421和副标定杆422进一步下降,与搅拌机构3连通,集料仓510中的物料开始逐渐卸料,直至主要物料卸料完成,在压力弹簧410、定量机构47和复位弹簧417的作用下,主标定杆421上升到原位,副标定杆422上升至原位。

所述定量机构47包括升降螺纹471、压力螺栓472、伸缩孔473、标定弹簧474、从动斜齿轮475、驱动斜齿轮476、驱动杆477、调节旋钮478;所述升降螺纹471设于所述标定孔46内;所述压力螺栓47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标定孔46;所述伸缩孔473设于所述压力螺栓472内;所述标定弹簧474连接于所述伸缩孔473与所述封口板45;所述从动斜齿轮475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力螺栓472;所述驱动斜齿轮476与所述从动斜齿轮475相啮合;所述驱动杆477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斜齿轮476;所述调节旋钮478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杆477;旋转调节旋钮478,通过驱动杆477带动驱动斜齿轮476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斜齿轮475转动,带动压力螺栓472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压力螺栓472上升,标定弹簧474拉长,标定杆42下降所需的拉力增加。

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下输出轴31、整合仓32、搅拌桨;所述下输出轴3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输出轴52;所述整合仓32设于所述集料仓510下部;所述空心搅拌桨3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输出轴31。

所述复合阻燃体系包括:阻燃剂、阻燃助剂和热稳定剂,所述阻燃剂为三(2-氯乙基)磷酸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1-氯-2-丙基)酯混合而成,三者质量比为1:(1-2):(1-4);所述阻燃助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硼酸锌、八钼酸铵、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热稳定剂为双酚a、水滑石、复合型热稳定剂、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阻燃剂、阻燃助剂和热稳定剂的质量比为(8-10):(2-5):(0.5-1.5)

所述纳米氧化锡锑使用前,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处理:将纳米氧化锡锑,置于40-50khz的超声清洗仪中,利用无水乙醇超声30-50min;超声完毕后,用无水乙醇洗涤4-6次,70-80℃干燥至恒重;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合物和聚丙烯酸酯-烯丙氧基甘油酯梳形聚合物的一种;所述耐候剂为tinuvin234,所述防开裂剂为氢化的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增韧剂为乳液聚合物法制备所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粒径为150-200nm,且其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45-75wt.%;所述抗氧剂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实施例2

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树脂材料共混物将聚乙烯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按照质量比9:5:2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添加混合物质量的3%的相容剂,在220℃下熔融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树脂材料共混物;所述abs树脂为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粘均分子量为110000的abs树脂,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为11wt.%,丙烯腈形成的链段含量为16wt.%,其余为苯乙烯形成的链段,且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数均粒径为120nm;

(2)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料:上述树脂材料共混物87份

复合阻燃体8份、纳米氧化锡锑0.4、抗氧剂1.0份、增韧剂2份、抗菌剂0.6份、防开裂剂3份、耐候剂0.4份;

(3)将上述所有配料经过精密送料装置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05℃、二区210-220℃、三区225℃、四区225℃、五区215℃、六区205℃、七区195℃、八区225℃、九区225℃、十区205℃,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0:1,螺杆转速为500r/min,在螺杆的剪切、混炼及输送下,物料得以充分熔化、复合,再经过挤出造粒、干燥,得到耐低温改性塑料;

上述(3)中精密送料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树脂材料共混物将聚乙烯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按照质量比8:3:1均匀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添加混合物质量的2.5%的相容剂,在215℃下熔融共混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树脂材料共混物;所述abs树脂为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粘均分子量为90000的abs树脂,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含量为7wt.%,丙烯腈形成的链段含量为8wt.%,其余为苯乙烯形成的链段,且该abs树脂中丁二烯形成的橡胶的数均粒径为100nm;

(2)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料:上述树脂材料共混物83份

复合阻燃体7.5份、纳米氧化锡锑0.2、抗氧剂0.5份、增韧剂1.5份、抗菌剂0.5份、防开裂剂2.5份、耐候剂0.2份;

(3)将上述所有配料经过精密送料装置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00℃、二区21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10℃、六区200℃、七区19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00℃,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0:1,螺杆转速为400r/min,在螺杆的剪切、混炼及输送下,物料得以充分熔化、复合,再经过挤出造粒、干燥,得到耐低温改性塑料;

上述(3)中的精密送料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