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碳酸苷酶原位调节脱羧过程pH的方法

文档序号:25588494发布日期:2021-06-22 17: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碳酸苷酶原位调节脱羧过程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羧酶催化脱羧反应的体系中,添加碳酸酐酶捕获脱羧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原位调节脱羧过程的p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羧酶为l-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酸脱羧酶、精氨酸酸脱羧酶、谷氨酸酸脱羧酶和组氨酸酸脱羧酶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基因片段与载体petdute-1酶切后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dute-sazca;

(2)将重组质粒petdute-sazca导入大肠杆菌中,得到重组菌;

(3)将重组菌培养后,收集菌液,离心,收集沉淀;

(4)将沉淀重悬于缓冲液,超声,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碳酸酐酶的粗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羧酶为l-赖氨酸脱羧酶时,在l-赖氨酸脱羧酶催化l-赖氨酸或其盐脱羧反应制备戊二胺的体系中,添加碳酸酐酶捕获脱羧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原位调节脱羧过程的p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羧酶与碳酸酐酶的酶活比为1:0.5-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羧酶用量为150-250u/g底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赖氨酸或其盐以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溶液中l-赖氨酸或其盐的浓度为150-500g/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初始ph为5.0-6.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6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转速为50-500rp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酸苷酶原位调节脱羧过程pH的方法,在脱羧酶催化脱羧反应的体系中,添加碳酸酐酶捕获脱羧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原位调节脱羧过程的pH。本发明的利用碳酸苷酶原位利用催化反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调节L‑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合成戊二胺过程的pH,通过对两种酶的配比,所形成的混合催化剂能够有效的稳定戊二胺合成过程中的pH,L‑赖氨酸脱羧酶的催化活性提高2倍,催300g/L L‑赖氨酸溶液催化0.5h可消耗250g/L L‑赖氨酸,催化结束pH为7.7。可以看出碳酸苷酶的添加能够快速促进二氧化碳溶解,缓解反应过程中的pH剧烈变化,有效的稳定脱羧酶催化过程的pH,维持了L‑赖氨酸脱酶的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泉;许晟;王昕;欧阳平凯;刘福建;陈昌主;谭伟民;马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17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