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518758发布日期:2021-06-18 20:0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共聚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这些材料虽然方便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是使用后的废弃物(如各种包装材料,薄膜等)在自然环境里不能完成自然分解,导致了严重“白色污染”的出现。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商业化的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为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和丁二醇通过熔融聚合得到的共聚酯。但是,由于pbat是能够结晶的共聚酯,由于结晶导致其制品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在需要透明的应用场所,如透明塑料袋,透明包装袋和包装盒等领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制备透明生物可降解共聚酯,对于扩大生物可降解共聚酯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共聚酯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共聚酯存在透明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交联剂和催化剂于200-220℃、60-8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4-6h,得物质a;(2)将己二酸、丁二醇、交联剂和催化剂于160-180℃、60-8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4-6h,得物质b;(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30-245℃,小于100pa真空条件下反应4-5h,制得。上述方案中,本发明中采用间苯二甲酸和交联剂作为改性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和丁二醇共同作为聚合原料,通过酯化、聚合反应制得透明的生物可降解共聚酯;其中,由于间苯二甲酸分子结构不对称,可以降低共聚酯的分子对称性,从而降低共聚酯的结晶能力,使得共聚酯具有透明的特性,同时,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为多元酸(酐),能够参与化学反应,使得得到的共聚酯大分子链中具有交联点,形成网络结构,限制分子自由运动的能力,进而导致结晶度进一步降低,增加共聚酯的透明度。此外,加入交联剂后,共聚酯的大分子之间形成网络结构,导致共聚酯在受外力拉伸时,承受外力的分子数量更多,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强度,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地,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4-5:5-6。进一步地,间苯二甲酸占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总摩尔量的3-20%。进一步地,步骤(1)中丁二醇占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总摩尔量的150-200%;步骤(2)中丁二醇占己二酸摩尔量的150-200%。进一步地,步骤(1)中交联剂的使用量为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总摩尔量的1-10%;步骤(2)中交联剂的使用量为己二酸摩尔量的1-10%。进一步地,交联剂包括均苯四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甲酸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催化剂为改性钛酸四丁酯,其在步骤(1)中的使用量为物质a质量的0.01-0.1%,其在步骤(2)中的使用量为物质b质量的0.01-0.1%。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采用间苯二甲酸和交联剂作为改性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和丁二醇共同作为聚合原料,由于间苯二甲酸分子结构存在不对称性,可降低共聚酯的分子对称性,从而降低共聚酯的结晶能力,提高其透明度。加入交联剂,使得大分子链中具有交联点,形成网络结构,限制分子自由运动的能力,进而导致结晶度进一步降低,增加透明度,并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强度。2、本发明中分别制得酯化物a和酯化物b,然后再将两者进行熔融聚合,得到透明的可降解共聚酯,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无需设置增粘聚合装置,就可以制得高分子量的共聚酯(mi=3),可减少设备的投入,减少生产工序。3、本发明中反应温度更低,反应时间更短,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氢呋喃量更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示意图;图2为交联剂的作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1)将对苯二甲酸2mol、间苯二甲酸0.3mol、丁二醇4.5mol、均苯四甲酸0.18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1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a,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a预计重量的0.05wt%;(2)将己二酸1.7mol、丁二醇3.4mol、均四苯甲酸0.14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17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b,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b预计重量的0.06wt%;(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40℃,8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实施例2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1)将对苯二甲酸2mol、间苯二甲酸0.2mol、丁二醇3.9mol、均苯四甲酸0.1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20℃、6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4h,得物质a,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a预计重量的0.24wt%;(2)将己二酸1.8mol、丁二醇3.4mol、均四苯甲酸0.1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180℃、6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4h,得物质b,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b预计重量的0.25wt%;(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45℃,9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实施例3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1)将对苯二甲酸2mol、间苯二甲酸0.06mol、丁二醇2.52mol、均苯四甲酸0.022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00℃、8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6h,得物质a,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a预计重量的0.48wt%;(2)将己二酸2mol、丁二醇3.2mol、均四苯甲酸0.02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160℃、8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6h,得物质b,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b预计重量的0.34wt%;(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30℃,8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对比例1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1)将对苯二甲酸2mol、丁二醇4.5mol、均苯四甲酸0.18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1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a,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a预计重量的0.48wt%;(2)将己二酸1.7mol、丁二醇3.4mol、均四苯甲酸0.14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17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b,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b预计重量的0.34wt%;(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40℃,8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对比例2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1)将对苯二甲酸2mol、间苯二甲酸0.3mol、丁二醇4.5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1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a,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a预计重量的0.48wt%;(2)将己二酸1.7mol、丁二醇3.4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17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得物质b,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物质b预计重量的0.34wt%;(3)将上述物质a和物质b于240℃,8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对比例3一种透明可降解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2mol、丁二醇7.9mol、间苯二甲酸0.3mol、均苯四甲酸0.32mol、己二酸1.7mol和改性钛酸四丁酯于210℃、70k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然后,240℃,80pa真空条件下反应5h制得,其中改性钛酸四丁酯的使用量占共聚酯预计重量的0.82wt%。试验例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四氢呋喃进行收集,并进行记录,具体结果见表1;并对制得的共聚酯的断裂强度和透光率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断裂伸长率检测方法参照标准gb1043-79;透光率检测方法参照gb2410-80;表1:制备过程中四氢呋喃产量统计四氢呋喃产量(wt%产品)四氢呋喃降低率(%)实施例17.533.0实施例27.334.8实施例37.235.7对比例17.534.8对比例27.535.9对比例311.2/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3中的方法制备共聚酯产生的四氢呋喃的产量远远低于对比例3中四氢呋喃的产量。表2:共聚酯的性能检测结果断裂强度(mpa)透光率(%)实施例12285实施例22588实施例32790对比例12548对比例21754对比例32690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1-3中的方法制得的共聚酯的断裂强度和透光率均优于对比例1-3中的共聚酯。将对比例1与实施例3进行对比,取消了间苯二甲酸的添加后,所得的共聚酯的透光率下降,证明间苯二甲酸的加入可有效提升共聚酯的透光性。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3进行对比,取消了交联剂的加入后,所得的共聚酯的透光性和断裂强度等性能均下降,证明交联剂的加入对共聚酯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将对比例3与实施例3进行对比,采用一步法制得共聚酯的过程中,副产物四氢呋喃的产量更高,证明本发明的工艺路线更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