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3408发布日期:2021-08-13 19:1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目前厨余垃圾可以利用协同发酵系统进行处理。

协同发酵系统具体结构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7988049a的发明专利,协同发酵系统包括粉碎罐、发酵池、污泥池和储气罐,粉碎罐用于粉碎厨余垃圾,发酵池用于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并产生沼气,污泥池用于存放发酵后的废料,储气罐用于收存发酵池内的沼气;粉碎罐下端高于发酵池上端,发酵池下端高于污泥池上端,粉碎罐与发酵池之间连通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发酵池与污泥池之间连通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厨余垃圾装入粉碎罐中,粉碎罐会将厨余垃圾粉碎,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此时粉碎完成的厨余垃圾会由于重力作用经过第一导管流动至发酵池中,接着发酵池会对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会存储在储气罐中,发酵完成后再打开第二电磁阀,此时发酵池中的废料会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污泥池中,此时便完成了厨余垃圾的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厨余垃圾在经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进行传递时,由于厨余垃圾仅靠重力进行传递,且厨余垃圾具有黏性,因此厨余垃圾会黏附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内壁上,积累一段时间后会造成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堵塞,进而会使协同发酵系统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堵塞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协同发酵系统包括粉碎罐、发酵池、污泥池和储气罐,粉碎罐用于粉碎厨余垃圾,发酵池用于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并产生沼气,污泥池用于存放发酵后的废料,储气罐用于收存发酵池内的沼气,粉碎罐和发酵池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装置,第一连通装置包括环管、导动块和控制件,环管为环形管,环管连通在粉碎罐和发酵池之间,环管上设置有阀门,环管与粉碎罐连通处高于环管与发酵池连通处,导动块位于环管内,导动块沿环管的长度方向与环管滑动连接,控制件用于驱动导动块相对环管滑动;发酵池和污泥池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装置,第二连通装置与第一连通装置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厨余垃圾装入粉碎罐中,粉碎罐会将厨余垃圾粉碎,然后打开粉碎罐和发酵池之间的环管的阀门,此时粉碎完成的厨余垃圾会由于重力作用经过环管流动至发酵池中;同时通过控制件控制导动块在环管内沿着厨余垃圾的流动方向移动,此时导动块能够对环管内的厨余垃圾向发酵池中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小环管堵塞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堵塞的可能性的目的;接着发酵池会对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会存储在储气罐中,发酵完成后再打开发酵池和污泥池之间的环管的阀门,发酵池中的废料会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污泥池中,此时便完成了厨余垃圾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环管设置为圆环形管,控制件包括齿圈和齿轮,齿圈与环管转动连接,齿圈与环管同心,导动块与齿圈固定连接,齿轮与齿圈啮合,环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管内有厨余垃圾流动时,可以控制电机带动齿轮转动,此时齿轮能够带动齿圈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导动块沿着环管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操作人无需手动控制控制件,达到了方便操作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齿圈设置为内齿圈,齿圈转动连接在环管内环的位置,齿轮啮合在齿圈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协同发酵系统一般设置在室外,由于齿圈和齿轮均设置在环管的内环内,因此能够减小齿圈和齿轮上卡入沙石和垃圾的可能性,进而会减小控制件损坏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环管两侧设置有遮挡板,齿圈和齿轮均位于两个遮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协同发酵系统工作过程中,齿轮和齿圈均位于两个遮挡板之间,此时遮挡板会遮挡人手伸入齿轮与齿圈处,因此能够减小人受伤的可能性,达到了提升协同发酵系统的安全性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遮挡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位于环管的两侧,第一板与环管固定连接,第二板与环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协同发酵系统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第二板相对环管拆卸下来,此时能够对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齿轮和齿圈进行检查,达到了方便对控制件进行维修和维护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导动块沿导动块相对环管滑动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厨余垃圾在环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导动块也会在齿圈的带动下沿着厨余垃圾的流动方向移动,导动块沿导动块移动方向截面积的变化能够方便导动块在厨余垃圾中穿过,达到了减小厨余垃圾堵塞环管的可能性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导动块外固定套接有垫环,垫环的外环抵接在环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动块在环管内移动时,垫环会相对环管发生移动,此时垫环会对环管内壁进行刮壁,因此能够减小环管的内壁黏附厨余垃圾的可能性,从而使厨余垃圾在环管内流动的空间尽量大,进而能够提升厨余垃圾在环管内流动的效率,达到了提升协同发酵系统处理厨余垃圾的效率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垫环与导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柱体,柱体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柱体沿垫环周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厨余垃圾在环管内流动的过程中,相邻的柱体的间距使导动块与垫环之间有空隙,此时厨余垃圾由于重力作用流动会更加顺畅,达到了增大厨余垃圾在环管内的流动速率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导动块设置有多个,多个导动块沿环管的周向分布,两个相邻的导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由于厨余垃圾对导动块的阻力而使某个导动块与齿圈的连接断裂,则连接杆可以支撑相邻的导动块带动断裂连接的导动块继续正常工作,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处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粉碎罐和发酵池之间,第二连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发酵池和污泥池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协同发酵系统的过程中,若第一连通装置或第二连通装置发生堵塞的情况,此时可以将第一连通装置从粉碎罐和发酵池之间拆卸下来,或者将第二连通装置从发酵池和污泥池之间拆卸下来,达到了方便第一连通装置和第二连通装置的清理和维修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环管、导动块和控制件,控制件带动导动块在环管内移动,能够对环管内的厨余垃圾向发酵池中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堵塞的可能性的目的;

2.通过设置遮挡板,会遮挡人手伸入齿轮与齿圈处,因此能够减小人受伤的可能性,达到了提升协同发酵系统的安全性的目的;

3.通过设置垫环,会对环管内壁进行刮壁,进而能够提升厨余垃圾在环管内流动的效率,达到了提升协同发酵系统处理厨余垃圾的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协同发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连通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第一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突出显示环槽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粉碎罐;2、发酵池;3、污泥池;4、储气罐;5、第一连通装置;51、环管;511、电磁阀;512、环槽;513、遮挡板;5131、第一板;5132、第二板;52、导动块;521、垫环;522、柱体;523、连接杆;53、控制件;531、齿圈;532、齿轮;6、第二连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参照图1,协同发酵系统包括粉碎罐1、发酵池2、污泥池3和储气罐4,粉碎罐1用于粉碎厨余垃圾,发酵池2用于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并产生沼气,污泥池3用于存放发酵后的废料,储气罐4用于收存发酵池2内的沼气。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粉碎罐1会将厨余垃圾粉碎,然后发酵池2会对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会存储在储气罐4中,发酵后的废料会存放在污泥池3内。

参照图1和图2,粉碎罐1和发酵池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装置5,第一连通装置5包括环管51、导动块52和控制件53,环管51设置为圆环形管,环管51法兰连接在粉碎罐1和发酵池2之间,环管51与粉碎罐1连通处高于环管51与发酵池2连通处,参照图1和图3,环管51与粉碎罐1连通处设置有电磁阀511;参照图1和图2,导动块52位于环管51内,导动块52沿环管51的长度方向与环管51滑动连接;控制件53用于驱动导动块52相对环管51滑动;发酵池2和污泥池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装置6,第二连通装置6与第一连通装置5结构相同,第二连通装置6的环管51与发酵池2连通处高于第二连通装置6的环管51与污泥池3连通处。

参照图1和图3,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厨余垃圾装入粉碎罐1中,粉碎罐1会将厨余垃圾粉碎,然后打开粉碎罐1和发酵池2之间的环管51的电磁阀511,此时粉碎完成的厨余垃圾会由于重力作用经过环管51流动至发酵池2中;参照图1和图2,同时通过控制件53控制导动块52在环管51内沿着厨余垃圾的流动方向移动,此时导动块52能够对环管51内的厨余垃圾向发酵池2中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小环管51堵塞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堵塞的可能性的目的;参照图1和图3,接着发酵池2会对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会存储在储气罐4中,发酵完成后再打开发酵池2和污泥池3之间的环管51的电磁阀511,发酵池2中的废料会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污泥池3中,此时便完成了厨余垃圾的处理。

参照图2和图4,控制件53包括齿圈531和齿轮532,环管51内环处沿环管51长度方向贯穿环管51壁开设有环槽512,齿圈531位于环槽512内,齿圈531与环管51密封转动连接,齿圈531与环管51同心,导动块52与齿圈531固定连接,齿圈531设置为内齿圈531,齿轮532啮合在齿圈531内,此时能够减小齿圈531和齿轮532上卡入沙石和垃圾的可能性,环管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532转动的电机。当环管51内有厨余垃圾流动时,可以控制电机带动齿轮532转动,此时齿轮532能够带动齿圈531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导动块52沿着环管51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操作人无需手动控制控制件53,达到了方便操作的目的。

参照图2,导动块52外固定套接有垫环521,垫环521为橡胶材质,垫环521的外环抵接在环管51的内壁上,垫环521与导动块52之间固定连接有柱体522,柱体522沿垫环521的径向设置,柱体52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柱体522沿垫环521周向均匀设置;导动块52设置有多个,多个导动块52沿环管51的周向均匀分布,两个相邻的导动块5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23,连接杆523与环管51的长度方向平行;导动块52沿导动块52相对环管51滑动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当厨余垃圾在环管51内移动的过程中,导动块52也会在齿圈531的带动下沿着厨余垃圾的流动方向移动,导动块52沿导动块52移动方向截面积的变化能够方便导动块52在厨余垃圾中穿过,达到了减小厨余垃圾堵塞环管51的可能性的目的。

参照图2,当导动块52在环管51内移动时,厨余垃圾也会在环管51内流动,此时厨余垃圾会对导动块52的移动产生阻力,连接杆523能够加固导动块52和齿圈531的连接;同时垫环521会相对环管51发生移动,此时垫环521会对环管51内壁进行刮壁,因此能够减小环管51的内壁黏附厨余垃圾的可能性,从而使厨余垃圾在环管51内流动的空间尽量大,进而能够提升厨余垃圾在环管51内流动的效率,达到了提升协同发酵系统处理厨余垃圾的效率的目的。

参照图3,环管51两侧设置有遮挡板513,遮挡板513包括第一板5131和第二板5132,第一板5131和第二板5132分别位于环管51的两侧,第一板5131与环管51固定连接,第二板5132一端与环管5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铰接。在协同发酵系统工作过程中,齿轮532和齿圈531均位于第一板5131和第二板5132之间,能够减小人受伤的可能性;使用协同发酵系统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第二板5132相对环管51打开,此时能够对第一板5131和第二板5132之间的齿轮532和齿圈531进行检查,达到了方便对控制件53进行维修和维护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协同发酵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厨余垃圾装入粉碎罐1中,粉碎罐1会将厨余垃圾粉碎,然后打开粉碎罐1和发酵池2之间的环管51的电磁阀511,此时粉碎完成的厨余垃圾会由于重力作用经过环管51流动至发酵池2中;接着发酵池2会对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会存储在储气罐4中,发酵完成后再打开发酵池2和污泥池3之间的环管51的电磁阀511,发酵池2中的废料会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污泥池3中,此时便完成了厨余垃圾的处理;协同发酵系统工作过程中导动块52在环管51内沿着厨余垃圾的流动方向移动,此时导动块52能够对环管51内的厨余垃圾向发酵池2中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小环管51堵塞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协同发酵系统堵塞的可能性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