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保温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0414发布日期:2022-03-22 19: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组分保温薄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用薄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组分保温薄膜。


背景技术:

2.气温是影响农作物、鱼虾蟹水产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冬天,低温天气对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低温冷害,植物生长缓慢、局部坏死、坐果率低,产量和品质均会下降。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产类的生活,影响它的摄食、繁殖等,在低温下,鱼的代谢明显降低,食欲丧失,停止摄食,成长变慢,甚至停滞。针对冬季温度偏低,特别是北方区域气候,对作物水产进行保温增温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棚内热量的散失主要是通过远红外辐射效应引起的,地面红外辐射的波长主要在7~14μm区域内。
3.增温膜是一种在薄膜内添加增温材料,从而获得保温增温效果的功能性薄膜。将增温膜应用在户外棚上,可以明显提升棚内温度,提高土地地温,提高水体温度,为农作物、水产类的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保证其顺利越冬。但是到了夜间或没有太阳光照射时,在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由于棚膜的远红外辐射(波段为5~25μm,峰值区域为7~14μm)效应引起棚内的热量散失,表现为棚内温度下降。
4.申请号为201310237433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自组装隔热农膜,该申请中使用掺铟氧化锡和掺鍗氧化锡达到阻隔红外线的效果,但其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申请号为201080037525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水滑石型颗粒粉末、农膜用保温剂、农膜用母炼胶和农业用膜,该申请中首先加工具有较低吸油量和一定比表面积的水滑石颗粒,然后用隔高级脂肪酸进行包覆制成保温剂颗粒,再加入到聚乙烯树脂中制造粉母料生产农用地膜,对水滑石需要特殊处理,制作母料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分保温薄膜,利用价廉、易得的原料以获得具有良好增温、保温效果的保温薄膜,提高保温薄膜的经济效益。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组分保温薄膜: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包括二氧化硅0.185~8%、氧化铝0~10%、硼酸镁0~10%、氧化铁0~3%、氧化钙0~1%、氧化镁0~2%、高分子基质70~99%;多组分保温薄膜所对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在300~1700cm-1
的范围内有吸收峰。本发明通过对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物料进行复配,将其作为膜料制备薄膜,由此制得的薄膜在300~1700cm-1
的范围内有吸收峰,能够有效吸收6~33μm范围内的红外线,将本发明提供的多组分保温薄膜应用于大棚种植,能够有效地降低棚内地面红外辐射(7~14μm)所导致的热量散射,由此起到良好的保温、增温效果。
7.可选地,高分子基质为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酯、聚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8.优选地,按质量比计算,在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中,二氧化硅:氧化铝:硼酸镁=35~40:30~45:10~15。使组分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硼酸镁按照上述比例复配,由此制
得的多组分保温薄膜能够高效地吸收波长位于8~12μm范围内的红外线,该范围内的红外线与地面红外辐射峰值的波长范围(7~14μm)有较高的匹配度,因此,在应用该多组分保温薄膜进行大棚种植时,多组分保温薄膜能够对棚内的红外辐射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具有优异的保温、增温效果。此外,当氧化铝和硼酸镁按照上述比例复配,有利于提高多组分保温薄膜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热性能。
9.优选地,组分中的氧化铝为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铝的平均粒度为10-100nm。图1的出处为化学学报1999第3期p275-281、0567-7351的参考文献(张长拴,赵峰,张继军,等),显示了不同粒径(10~70nm)纳米级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氧化铝的红外吸收光谱受氧化铝的粒径影响,采用纳米氧化铝作为制备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原料,有利于提高多组分保温薄膜对波长介于5.5~7.7μm的红外线的吸收率。
10.优选地,按质量比计算,在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中,氧化镁:硼酸镁=1~10:10~12。氧化镁的引入能够提高多组分保温薄膜的强度和韧性。
11.优选地,组分中的氧化镁为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镁的平均粒度为30-100nm。图2的出处为《不同粒度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特性》(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第8期p1192-1195 1005-3026;刘国良,朱一民,房鑫,等),显示了微米级粒度的氧化镁粉体(#0样品)和不同粒径(30~100nm)纳米级氧化镁粉体(#1,#2,#4,#6,#7,#9,#12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氧化镁的红外吸收光谱受氧化镁的粒径影响,采用纳米氧化镁作为制备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原料,有利于提高多组分保温薄膜对波长介于6~7.2μm的红外线的吸收率。
12.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在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中,氧化铁占比0.015~2.4%、氧化钙占比0.003~0.6%。氧化铁和氧化钙的引入,能够提高多组分保温薄膜对远红外线的吸收率。
13.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其组分还包括纳米二氧化钛0.001~0.2%,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度为10-100nm。一方面,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对紫外线起到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还能透过可见光,能够充当多组分保温薄膜中的紫外线防护剂,延缓薄膜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的老化现象,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抗菌特性,将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多组分保温薄膜应用于大棚种植,能够起到杀菌除虫的有益效果,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此外,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多组分保温薄膜在光照下具有超亲水性,因此具有防雾功能。
14.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在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组分中:二氧化硅占比0.75~3.4%,氧化铝占比0.8~3.55%,硼酸镁占比0.2~1.1%、氧化铁占比0.1~0.45%、氧化镁占比0.05~0.4%,氧化钙占比0.01~0.1%。
15.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其组分还包括改性剂0.0015~1%,改性剂为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使用改性剂以对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物料进行表面改性,有效地改善了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物料在高分子基质中的分散性,从而使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物料与高分子基质形成均匀度较高的混合物料,有利于吹塑,由此形成的薄膜也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力学性能。
16.优选地,改性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高分子基质为聚乙烯;或者,改性剂为环氧树脂,
高分子基质为聚乙烯;或者,改性剂为氨基树脂,高分子基质为聚氯乙烯;或者,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高分子基质为聚丙烯。使改性剂与高分子基质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复配,进一步地提高了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物料在高分子基质中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17.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其组分还包括光稳定剂0.02~2%、抗氧剂0.02~2%。
18.优选地,光稳定剂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19.优选地,抗氧剂为2,4,6-三叔丁基苯酚、抗氧剂1076、抗氧剂ca、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20.光稳定剂和抗氧剂的引入能够提高膜料的耐候性,延长电气石热辐射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为纳米氧化铝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2.图2为不同粒径的氧化镁所对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3.图3为实施例1的处理a1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4.图4为实施例2的处理组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5.图5为实施例3的处理组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6.图6为实施例4的处理组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7.具体实施例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本实施例以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d
50
=10-100nm)、硼酸镁、氧化铁、纳米氧化镁(d50=30-100nm)、氧化钙作为红外吸收的功能性组分,按照不同的配方复配红外吸收剂,表1展示了6种不同的红外吸收剂配方。
31.表1红外吸收剂配方
[0032][0033]
按照表3分别称取各红外吸收剂配方所需的原料,然后同一配方的所需原料投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制得红外吸收剂。分别采用不同配方的红外吸收剂设置处理组,各处理组按照如下步骤制备保温薄膜:
[0034]
s1.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使红外吸收剂(600g)与水按照重量比1:1混合形成浆料,加入0.8~1mm氧化锆珠,在砂磨机内砂磨,设定转速200rpm,在砂磨过程中加入30g氨基树脂,砂磨时间60min,砂磨后的浆料经过压滤、烘干,得到红外吸收剂微粉;
[0035]
s2.利用高速混料机,将s1得到的微粉与2g纳米二氧化钛、18g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30g 2,4,6-三叔丁基苯酚、60g硬脂酸锌、3200g聚氯乙烯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混好的料通过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150r/min,得到母粒;
[0036]
s3.再将母粒与2860g聚氯乙烯均匀混合,通过吹塑机吹塑制得增温膜,控制薄膜厚度2丝。
[0037]
根据所采用的红外吸收剂配方对上述处理组进行编号,各处理组与所采用的红外吸收剂的对应关系为:处理a1,配方1’;处理a2,配方2’;处理a3,配方3’;处理a4,配方4’;处理a5,配方5’;处理a6,配方6’。
[0038]
对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薄膜产品进行常规的薄膜性能测试,表2展示了薄膜产品的光学性能。红外吸收剂的配方对保温薄膜的保温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处理a1、处理a2和处理a3都采用了由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硼酸镁复配的红外吸收剂,上述三组处理组制得的保温薄膜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对红外区域的各波段范围的红外光都产生良好的吸收,以有效地阻止了棚内热量散失,起到显著的保温、增温效果。其中,处理a1所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峰位于波长为7~14μm的波段,与地面的红外辐射波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相对于而言,处理a2、处理a3制得的保温薄膜在该波段的红外吸收性能则不如处理a1制得的保温薄膜。处理a4、处理a5、处理a6的薄膜性能检测数据表明,在氧化铝或硼酸镁不与二氧化硅复配的情况下(分别对应处理a5、处理a6),所制得的薄膜对波长为7~14μm的红外线仅有较弱的吸收效果,表现为保温薄膜的保温、增温性能较差。然而,对比处理a1和处理a4的数据可以发现,即使氧化铝和硼酸镁在7~14μm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不如二氧化硅,但是当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硼酸镁复配使用时,所制得的薄膜产品对7~14μm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反而得到了优化。
[0039]
表2各处理组制得的保温薄膜的光学性能
[0040][0041]
依据上述测试结果,在上述设置的处理组中,采用了对应配方1’的红外吸收剂的处理a1所制得的保温薄膜对应的保温性能最佳,处理a1所制得的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3所示。现以处理a1作为参照设置对照实验,以说明处理a1所涉及的其他物料组分、工艺设置对保温薄膜的性能所带来的影响。以下仅就各对照组与处理a1的相异之处进行说明,关于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对照组设置方式如下:
[0042]
对照1,省略用于制备红外吸收剂的配方1’中的氧化铁组分,按照原配方1’中的配比称量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硼酸镁、纳米氧化镁、氧化钙并利用上述物料配制红外吸收剂,除此以外,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操作与处理a1完全保持一致;
[0043]
对照2,省略用于制备红外吸收剂的配方1’中的氧化钙组分,按照原配方1’中的配比称量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硼酸镁、氧化铁、纳米氧化镁并利用上述物料配制红外吸收剂,除此以外,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操作与处理a1完全保持一致;
[0044]
对照3,省略用于制备红外吸收剂的配方1’中的纳米氧化镁组分,按照原配方1’中的配比称量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硼酸镁、氧化铁、氧化钙并利用上述物料配制红外吸收剂,除此以外,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操作与处理a1完全保持一致;
[0045]
对照4,省略制备保温薄膜工艺中的s1超细粉碎步骤,也就是说,使红外吸收剂在未经氨基树脂改性的情况下,直接与纳米二氧化钛、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2,4,6-三叔丁基苯酚、硬脂酸锌、聚氯乙烯进行混料,后续步骤与处理a1保持一致。
[0046]
对上述对照1~4所制得的保温薄膜产品进行薄膜性能检测,作为对比,对本实施例构建的处理a1所制得的保温薄膜进行同样的检测,具体的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以处理a1作为参照,对比分析各对照组的保温薄膜的薄膜性能:对照1和对照2分别制得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显示,远红外区域(>10μm)的红外吸收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对于多组分的红外吸收剂而言,氧化铁组分和氧化钙能够为红外吸收剂的远红外吸收作出贡献;对照3制得的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显示6~7.2波段的红外吸收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对照3制得的保温薄膜的抗拉伸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a1、对照1、对照2所制得的保温薄膜的抗拉伸强度,由此说明mg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抗拉伸强度;对照4制得的薄膜的抗
拉伸强度和红外吸收率都明显低于处理a1制得的薄膜,由此说明采用氨基树脂参与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能够使保温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得到优化。
[0047]
表3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0048][0049]
实施例2
[0050]
处理组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如下:
[0051]
s1.称取68g二氧化硅、72g纳米氧化铝、22g硼酸镁、9g氧化铁、7g纳米氧化镁、2g氧化钙,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制得红外吸收剂;
[0052]
s2.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使红外吸收剂(180g)与水按照重量比1:1混合形成浆料,加入0.8~1mm氧化锆珠,在砂磨机内砂磨,设定转速200rpm,在砂磨过程中加入9g钛酸酯偶联剂,砂磨时间30min,砂磨后的浆料经过压滤、烘干,得到红外吸收剂微粉;
[0053]
s3.利用高速混料机,将s2得到的微粉与1g纳米二氧化钛、30g 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30g抗氧剂1076、60g聚乙烯蜡、700g聚乙烯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混好的料通过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200r/min,得到母粒;
[0054]
s4.再将母粒与5000g聚乙烯均匀混合,通过吹塑机吹塑制得增温膜,控制薄膜厚度8丝。
[0055]
按照上述工艺制得的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4所示。
[0056]
为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处理组中采用的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作用,现基于上述处理组设置对照组。以下仅就对照组与上述处理组的相异之处进行说明,关于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0057]
对照组构建方式:省略制备保温薄膜工艺中的s2超细粉碎步骤,也就是说,使红外吸收剂在未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情况下,直接与纳米二氧化钛、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抗氧剂1076、聚乙烯蜡、聚乙烯,后续步骤与本实施例上述的处理组保持一致。
[0058]
对上述处理组和对照组所分别制得的保温薄膜产品进行薄膜性能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制得的保温薄膜都具有良好的增温、保温性能,相对而言,处理组的机械性能和保温、增温性能更佳,由此说明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参与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能够使保温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得到优化。
[0059]
表4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0060][0061]
实施例3
[0062]
处理组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如下:
[0063]
s1.称取45.5g二氧化硅、48g纳米氧化铝、14.5g硼酸镁、6g氧化铁、5g纳米氧化镁、1g氧化钙,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制得红外吸收剂;
[0064]
s2.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使红外吸收剂(120g)与水按照重量比1:1混合形成浆料,加入0.8~1mm氧化锆珠,在砂磨机内砂磨,设定转速200rpm,在砂磨过程中加入9g硅烷偶联剂,砂磨时间30min,砂磨后的浆料经过压滤、烘干,得到红外吸收剂微粉;
[0065]
s3.利用高速混料机,将s2得到的微粉与1g纳米二氧化钛、60g(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60g抗氧剂168、120g硬脂酸甘油酯、3600g聚丙烯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混好的料通过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300r/min,得到母粒;
[0066]
s4.再将母粒与2000g聚丙烯均匀混合,通过吹塑机吹塑制得增温膜,控制薄膜厚度10丝。
[0067]
按照上述工艺制得的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5所示。
[0068]
为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处理组中采用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作用,现基于上述处理组设置对照组。以下仅就对照组与上述处理组的相异之处进行说明,关于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0069]
对照组构建方式:省略制备保温薄膜工艺中的s2超细粉碎步骤,也就是说,使红外吸收剂在未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情况下,直接与纳米二氧化钛、(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抗氧剂168、硬脂酸甘油酯、聚丙烯,后续步骤与本实施例上述的处理组保持一致。
[0070]
对上述处理组和对照组所分别制得的保温薄膜产品进行薄膜性能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制得的保温薄膜都具有良好的增温、保温性能,相对而言,处理组的机械性能和保温、增温性能更佳,由此说明采用硅烷偶联剂参与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能够使保温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得到优化。
[0071]
表5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0072]
[0073]
实施例4
[0074]
处理组制备保温薄膜的工艺如下:
[0075]
s1.称取114g二氧化硅、120g纳米氧化铝、36g硼酸镁、15g氧化铁、12g纳米氧化镁、3g氧化钙,于高速混料机中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制得红外吸收剂;
[0076]
s2.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使红外吸收剂(300g)与水按照重量比1:1混合形成浆料,加入0.8~1mm氧化锆珠,在砂磨机内砂磨,设定转速200rpm,在砂磨过程中加入6g环氧树脂,砂磨时间40min,砂磨后的浆料经过压滤、烘干,得到红外吸收剂微粉;
[0077]
s3.利用高速混料机,将s2得到的微粉与4g纳米二氧化钛、60g 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10g抗氧剂1010、10g氧化聚乙烯蜡、1300g聚乙烯混合,混料时间为5min,混好的料通过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300r/min,得到母粒;
[0078]
s4.再将母粒与4300g聚乙烯均匀混合,通过吹塑机吹塑制得增温膜,控制薄膜厚度8丝。
[0079]
按照上述工艺制得的多组分保温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如图6所示。
[0080]
为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处理组中采用的环氧树脂(改性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作用,现基于上述处理组设置对照组。以下仅就对照组与上述处理组的相异之处进行说明,关于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0081]
对照组构建方式:省略制备保温薄膜工艺中的s2超细粉碎步骤,也就是说,使红外吸收剂在未经环氧树脂改性的情况下,直接与纳米二氧化钛、(2,2,6,6-四甲基-4-哌啶)亚胺、抗氧剂168、硬脂酸甘油酯、聚丙烯,后续步骤与本实施例上述的处理组保持一致。
[0082]
对上述处理组和对照组所分别制得的保温薄膜产品进行薄膜性能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制得的保温薄膜都具有良好的增温、保温性能,相对而言,处理组的机械性能和保温、增温性能更佳,由此说明采用环氧树脂参与红外吸收剂的超细粉碎能够使保温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得到优化。
[0083]
表6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0084][008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