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121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皮革脚下料清洁处理;

s2:配置酸液;

s3:浸泡酸化;

s4:加碱中和;

s5:退鞣、脱铬清洁;

s6:软化;

s7:皮革下脚料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收集准备皮革脚下料并使用常温水清洁干净,然后脱水、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配置酸液,酸液的成分包括水、甲酸、丙二酸、丁二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酸性蛋白酶、脱脂剂,将甲酸、丙二酸、丁二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与水、酸性蛋白酶、脱脂剂充分混合,混合温度为40-50℃,设置转速100-200r/min,混合3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皮革脚下料浸泡在酸液中,控制温度在40-45℃,浸泡时间1-2天,同时使用搅拌器间歇搅拌,间歇搅拌间隔时间为1-2h,其中,酸液与皮革脚下料的比重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配置碱液,碱液的成分包括: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盐、氨水,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盐、氨水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与水充分混合,混合温度为30-40℃,设置转速100-200r/min,混合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首先将浸泡皮革脚下料中的酸液排出;然后加入常温水,常温水与皮革脚下料的比重为2:1,加入碱液搅拌,同时选用酸碱试纸进行检测,直到ph值维持在6-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酸液与碱液中和后,进行搅拌,设置转速20-40r/min,搅拌4-5h;然后排液,并使用清水冲洗,完成脱铬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准备碱性软化酶溶液,将皮革下脚料加入碱性软化酶溶液中,使用转速6-10r/min,搅拌30-60min;检查皮坯手感软化达到柔软透气要求后,水洗,要求皮坯洁白、柔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软化后的皮革下脚料脱水、干燥,采用35-45℃风机,干燥1-2h,然后收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皮革下脚料再利用包括以下方式:

第一,利用机械法疏解成皮革丝状纤维;

第二,切割熨烫制成片状;

第三,利用加热水解制成液体胶原;

第四,加热水解制得液体胶原,然后再干燥制成胶原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皮革脱铬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皮革下脚料蓝湿皮先脱铬资源化再生利用新工艺,针对现有的制备方式操作复杂,且容易除铬不干净,采用的酸法或碱法较为单一,不能起到很好的除铬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皮革脚下料清洁处理;S2:配置酸液;S3:浸泡酸化;S4:加碱中和;S5:退鞣、脱铬清洁;S6:软化;S7:皮革下脚料回收利用。本发明操作方便,使用酸碱同时除铬的方式,提高除铬效果;同时可以对皮革进行保护,避免酸性或碱性太强;选用多个不同类型的酸、碱处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适应不同皮革的处理;对皮革回收利用方式较多。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磊;权长根;王力山;权利喜;王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辛集市理联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