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27762119发布日期:2021-12-03 23:5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1.本发明属于先进复合材料回收与再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2.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力学性能优异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武器装备、航海工程、先进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残次品、使用过程中破损的结构件以及生命周期末端的复合材料废弃物制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中包含性能完好、高价值的碳纤维材料,再生碳纤维的回收已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高值、环境友好的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再资源化装置及方法是再生碳纤维回收和再利用的关键。
3.中国发明专利cn110028697a(公开日2019.07.19)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回收装置,运用微波辐射于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表面,裂解去除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高分子基体,从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回收再生碳纤维,该发明回收的再生碳纤维尺寸受到微波线圈直径的影响,微波加热局部温度无法控制,当局部温度过高会破坏再生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中国发明专利cn109206659a(公开日2020.12.18)提出了一种连续的回收碳纤维的方法及连续性碳纤维回收装置,该发明采用了流化床的方法,向回收的燃烧室内通入高温空气和强酸,利用碳纤维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去除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树脂基体,该方法可连续回收,但装置回收过程高能耗、高污染,操作工作环境差。
4.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解决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中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操作工作环境差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具有无污染、能耗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回收的碳纤维废弃物尺寸范围广,回收的再生碳纤维性能优异的特点。适用不同类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可实现低成本回收高价值的再生碳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包括层板型回收单元、圆管型回收单元、不规则型回收单元和分拣输送单元;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圆管型回收单元和不规则型回收单元分别用于处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和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所述分拣输送单元包括分拣传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第三输送轨道和麦克纳姆轮模块;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第三输送轨道分
别对应层板型回收单元、圆管型回收单元、不规则型回收单元;所述麦克纳姆轮模块分别与分拣传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第三输送轨道连接,所述三维扫描仪模块设置在分拣传送轨道上;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分拣传送轨道,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三维扫描仪模块扫描待处理碳纤维的形状,根据碳纤维废弃物的形状,相应的输送轨道运行,将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输送到层板型回收单元、圆管型回收单元或者不规则型回收单元内进行处理。
8.进一步的,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包括液压升降模块、支撑架、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所述上部模块安装在支撑架上,可沿着支撑架上下滑动;所述下部模块设置在上部模块下方,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液压升降模块的输出端与上部模块连接,驱动上部模块沿着支撑架上下滑动;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通气管道、第一缸体、上部夹心承体、第一电热管、第一蜂窝载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蜂窝载体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通气管道与第一缸体连通,为第一缸体内部输送氧气;所述上部夹心承体设置在第一缸体内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缸体内顶部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蜂窝载体固定设置在上部夹心承体上,并伸出第一缸体外,第一蜂窝载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槽,所述第一电热管安装在槽内;所述下部模块包括第二缸体、下支撑板、第二蜂窝载体和第二电热管,所述第二蜂窝载体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下支撑板为第二缸体顶面;所述第二蜂窝载体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上,并伸出第二缸体外,第二蜂窝载体上设置有若干个槽,所述第二电热管安装在槽内;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层板型回收单元内,到达第二缸体上方,液压升降模块带动上部模块下降,使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对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行挤压并加热,起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9.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模块还包括导杆、第一固定支座、第一丝杠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螺母座、第一丝杠、第一丝杆基座和连杆;所述下支撑板通过导杆和第一固定支座与第二缸体连接,所述导杆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支座与下支撑板和第二缸体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基座固定设置在第二缸体内部,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丝杆基座上,所述第一丝杠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杠驱动连接;第一丝杠上螺旋安装有第一螺母座,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一螺母座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板铰接;第一丝杠电机驱动第一丝杠旋转,进而使第一螺母座沿着第一丝杠移动,第一丝杠带动连杆移动,从而使下支撑板相对于第二缸体向上或者向下翻转,以实现将处理后的碳纤维自动卸下的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还包括层板型上料模块,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层板型上料模块从第一输送轨道末端移动至第二缸体上方;所述层板型上料模块包括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悬臂梁、载体板和吸盘模组;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均包括层板型上料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螺母座、第二丝杆基座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丝杆基座上,层板型上料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座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悬臂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悬臂支座与两个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载体板与悬臂梁固定连接,吸盘模组设置在载体板上;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的层板型上料电机分别驱动第二丝杆旋转,进而带动第二螺母座移动,从而使悬臂梁进行水平直线运动;吸盘模组通过真空装置调节气压,以实现将碳纤维吸起或释放的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吸盘模组包括八位气排以及若干组吸盘、金具、和软管;金具与八
位气排安装于载体板表面;吸盘安装于金具底部,位于载体板下方;金具与八位气排通过软管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升降模块包括液压系统、油管、液压缸、和法兰;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油管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法兰与上部模块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圆管型回收单元包括扇形蜂窝载体模块、外壳和工作台;所述扇形蜂窝载体模块和外壳设置在工作台上,扇形蜂窝载体模块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扇形蜂窝载体模块包括扇形蜂窝载体、支撑结构、机架、大齿轮、小齿轮、驱动电机和第三电热管,扇形蜂窝载体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扇形蜂窝载体包括若干组单扇形机构;所述扇形蜂窝载体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方,相应的,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组与单扇形机构一一对应的单支撑架;所述单支撑架上设置有矩形连接件,矩形连接件下方设置有圆柱形滑杆;所述机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机架上设置有与矩形连接件位置、尺寸相互适配的矩形槽,矩形连接件卡在矩形槽内部;所述大齿轮安装在机架上,大齿轮可在机架上转动;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槽,矩形连接件下方设置的圆柱形滑杆在弧形槽内,并可沿着弧形槽滑动;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小齿轮;所述第三电热管设置在扇形蜂窝载体下方;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层板型圆管型回收单元内,到达扇形蜂窝载体上方,驱动电机驱动小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相对于机架转动,圆柱形滑杆在弧形槽内滑动;当大齿轮转动时,弧形槽对圆柱形滑杆产生向外或向内的力,进而各个单支撑架和单扇形机构向外或向内移动,从而改变扇形蜂窝载体的直径;同时第三电热管运行,对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行加热,起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14.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圆弧导轨,圆弧导轨内滑动安装导轨滑块;所述大齿轮通过圆弧导轨和导轨滑块与机架转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圆管型回收单元还包括圆管型上料模块,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圆管型上料模块从第二输送轨道末端移动至扇形蜂窝载体上方;所述圆管型上料模块包括伸缩液压缸、连杆机构和夹持模块;所述伸缩液压缸固定在工作台上,输出端与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夹持模块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模块包括杆套、壳体、电机、电机支座、锥齿轮、直齿轮、两组夹头和齿条;所述杆套与壳体固定连接,夹持模块通过杆套与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方,锥齿轮设置在壳体上方,电机与锥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直齿轮和齿条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锥齿轮与直齿轮连接,可带动直齿轮转动;所述齿条滑动安装在壳体两侧内壁上,与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夹头设置在壳体下方,两组夹头分别与两组齿条固定连接;电机驱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带动两侧齿条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头水平移动,从而调节两组夹头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夹持或者释放的作用。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舵机支架、舵机、连杆1、第一滑块、连杆2、连杆3和转动件;所述固定杆与伸缩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舵机支架安装在固定杆上,舵机安装在舵机支架上,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件连接,可驱动转动件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件与连杆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固定杆上,第一滑块与连杆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与夹持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杆顶端与连杆3铰接;所述连杆2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连杆3铰接;舵机驱动转动件转动,带动连杆1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沿着固定杆上下滑动,第一滑块带动连杆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杆3移动,使连杆3与固定杆呈垂直状态,
以稳定整个连杆机构。
18.进一步的,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叶轮机、第一管道、搅拌烘干机、第二电机、输送泵、第二管道和分解模块;所述分解模块包括箱盖、端盖、箱体、活动杆、第二滑块、直线电机,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箱盖安装在箱体上方,所述端盖设置在箱体两侧,端盖与箱盖铰接,端盖可相对于箱盖翻转;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直线电机固定安装在凹槽内部,直线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二滑块,可带动第二滑块在凹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两个活动杆的一端铰接,两个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端盖铰接;直线电机带动第二滑块在凹槽内上下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活动杆运动,最终带动两个端盖翻转,实现打开或闭合的效果;所述搅拌烘干机内部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搅拌操作,搅拌烘干机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箱盖上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入口,所述拌烘干机通过第一管道与粉末状氧化物入口连接,所述叶轮机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包括内部安装的叶轮与叶轮轴,叶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将搅拌烘干机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泵入分解模块内部;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出口,所述分解模块通过粉末状氧化物出口和第二管道与搅拌烘干机连通;所述输送泵与第二管道相连,将分解模块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泵入搅拌烘干机内;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不规则型回收单元内,端盖打开,碳纤维废弃物到达箱体内部,端盖闭合,搅拌烘干机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通过叶轮机泵入分解箱体内部,均匀覆盖在不规则型废弃物表面,向箱体通入氧气,箱体内部加热装置运行,对废弃物进行分解;分解完成后,箱体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通过输送泵进入搅拌烘干机内烘干保存。
19.进一步的,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还包括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偏心轮模块、弹簧支座和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弹簧支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箱体下方,第二弹簧一端与弹簧支座连接,另一端与箱体下表面连接;所述偏心轮模块设置在箱体上方,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偏心轮与偏心轮轴,偏心轮与电机驱动连接,偏心轮通过偏心轮轴与箱体连接,电机驱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带动箱体产生振动。
20.进一步的,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还包括不规则型上料模块,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不规则型上料模块从第三输送轨道末端移动至箱体内部;所述不规则型上料模块包括两组推动模块和推铲,所述推铲分别与两组推动模块连接;所述推动模块包括二级液压缸、第二固定支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固定块、弹簧轴和第三弹簧;所述二级液压缸安装在第二固定支座上,二级液压缸与弹簧轴连接,第三弹簧套在弹簧轴外表面;第三弹簧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所述第一端头固定安装在弹簧轴上,第二端头可移动安装在弹簧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端头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铲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二连杆上,与第一端头连接;通过运行二级液压缸,控制第三弹簧伸长或者缩短,当第三弹簧伸长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水平状态,推铲向下翻转直至呈水平状态,将不规则型废弃物移动至箱体内部;当第三弹簧缩短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回到初始状态,推铲向上翻转,回到非工作状态。
21.进一步的,所述麦克纳姆轮模块包括固定端、麦克纳姆轮、连接轴,固定端安装在机架上,连接轴置于固定端之间,轴上串联麦克纳姆轮。
22.进一步的,本装置还设置有机械手,用于将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移动至分拣传送
轨道上;所述机械手设置5个运动关节,末端关节安装有气动吸盘。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蜂窝载体、第二蜂窝载体和扇形蜂窝载体的材质为堇青石,表面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氧化物半导体为cr2o3、tio2、zno2、fe2o3中的一种,粒度为5nm~99nm,纯度95%以上。
2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和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25.(一)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26.步骤一、分拣:
27.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机械手移动至分拣传送轨道,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三维扫描仪模块对其形状进行扫描,并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麦克纳姆轮模块,扫描结果为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随后输送到层板型回收单元进行处理;
28.步骤二、上料:
29.启动真空装置,调节吸盘模组气压并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吸起;两组层板型上料电机分别驱动第二丝杆旋转,带动第二螺母座移动,悬臂梁水平直线运动,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移动到第二缸体上方;调节吸盘模组气压,使吸盘模组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释放;电机逆向旋转,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回到初始状态;
30.步骤三、废弃物处理:
31.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第二缸体上方后,液压升降模块启动,液压缸驱动上部模块下降,使第一蜂窝载体和第二蜂窝载体接触并挤压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同时启动第一电热管和第二电热管,当温度达到400℃~500℃,向第二缸体内部通入o2,使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被加热氧化;
32.分解完成后,液压升降模块启动,液压缸带动上部模块上升归位;第一丝杠电机带动第一丝杠旋转,第一丝杠驱动第一螺母座水平移动,第一螺母座推动连杆移动,连杆推动下支撑板向上翻转,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
33.(二)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34.步骤一、分拣:
35.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机械手移动至分拣传送轨道,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三维扫描仪模块对其形状进行扫描,并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麦克纳姆轮模块,扫描结果为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随后输送到圆管型回收单元进行处理;
36.步骤二、上料:
37.舵机驱动转动件转动,带动连杆1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沿着固定杆向下滑动,第一滑块通过连杆2带动连杆3旋转至竖直方向,电机驱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带动两侧齿条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头水平移动,调节两组夹头之间的距离,将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夹紧,舵机逆向旋转带动连杆3回到初始位置,圆管型上料模块向下移动;电机逆向旋转,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被释放至扇形蜂窝载体上方,夹持模块回到初始状态,圆管型上料模块回到初始状态;
38.步骤三、废弃物处理:
39.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扇形蜂窝载体上方后,驱动电机驱动小齿轮转动,带动大齿轮相对于机架转动,圆柱形滑杆在弧形槽内滑动;当大齿轮转动时,弧形槽对圆柱形滑杆产生向外的力,进而各个单支撑架和单扇形机构向外移动,圆管型废弃物在扇形蜂窝载体进入扇形槽内分解;同时第三电热管运行,当温度达到400℃~500℃,向壳体内部通入o2,对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行加热氧化;分解完成后,驱动电机运行,圆管型上料模块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
40.(三)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41.步骤一、分拣:
42.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机械手移动至分拣传送轨道,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三维扫描仪模块对其形状进行扫描,并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麦克纳姆轮模块,扫描结果为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随后输送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进行处理;
43.步骤二、上料:
44.二级液压缸无杆腔进油,第三弹簧由压缩状态复原,推铲旋转至水平位置,推铲将不规则型废弃物移动至箱体内部,二级液压缸有杆腔进油,推铲回到初始状态;
45.步骤三、废弃物处理:
46.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箱体后,直线电机驱动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活动杆带动端盖旋转闭合;
47.搅拌烘干机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经第一管道输送到达叶轮机,叶轮机将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均匀覆盖在不规则型废弃物表面,偏心轮模块旋转产生振动,向箱体通入氧气;开启箱体内的加热装置,对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加热分解;分解完成后输送泵将粉末状氧化物输送至搅拌烘干机内烘干保存,偏心轮模块与叶轮机停止,直线电机反向移动,端盖旋转打开;二级液压缸无杆腔进油,第三弹簧由压缩状态复原,推铲旋转至水平位置,推铲将不规则型废弃物移动推出箱体,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
4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9.1)在工艺技术层面,采用热活化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回收再生碳纤维,具有高效、高值、环境友好的特点,回收过程产生的尾气组分单一,以co2为主,无液相组分产生,树脂基体分解率超99%以上,再生碳纤维的单丝拉伸强度保持90%以上。
50.2)在结构层面,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单元将液压系统与弹簧相结合保护蜂窝载体,管状回收单元采用齿轮驱动滑块同步移动蜂窝载体,不规则状回收单元将流化床与半导体热活化技术相结合等,将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充分贴合,提高回收效率并实现分类回收。
51.3)在系统层面,采用了生产线式的连接方法,将机械手、工业三维扫描仪、麦克纳姆轮、辊筒输送机相结合,建立了高效、连续、自动化分拣生产线,具有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5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装配等轴测图;
5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单元等轴测图;
5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升降模块等轴测图;
5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部模块剖视图;
5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部模块等轴测图;
5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杆模块剖视图;
5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单元等轴测图;
5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等轴测图;
6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模块等轴测图;
6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模块剖视图;
6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扇型蜂窝载体模块等轴测图;
63.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单元等轴测图;
64.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模块等轴测图;
6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拣输送单元等轴测图;
6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等轴测图;
67.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等轴测图;
68.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麦克纳姆轮模块等轴测图;
69.附图中的标记为:
70.1、层板型回收单元;11、液压升降模块;111、液压系统;112、油管;113、液压缸;114、法兰;12、支撑架;13、上部模块;131、通气管道;132、第一缸体;133、上部夹心承体;134、第一电热管;135、第一蜂窝载体;136、第一弹簧;14、下部模块;1400、第二缸体;1401、导杆;14011、第一导杆;14012、第二导杆;1402、下支撑板;1403、第一固定支座;1404、第一丝杠电机;1405、第二蜂窝载体;1406、第二电热管;1407、第一联轴器;1408、第一螺母座;1409、第一丝杠;1410、第一丝杆基座;1411、连杆;2、圆管型回收单元;21、圆管型上料模块;211、伸缩液压缸;212、固定杆;213、舵机支架;214、舵机;215、连杆1;216、第一滑块;217、连杆2;218、连杆3;219、夹持模块;2191、杆套;2192、壳体;2193、电机;2194、电机支座;2195、锥齿轮;2196、夹头;2197、直齿轮;2198、齿条;220、转动件;22、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1、扇形蜂窝载体;2211、单扇形机构;222、支撑结构;2221、单支撑架;2222、矩形连接件;2223、圆柱形滑杆;223、机架;224、大齿轮;2241、弧形槽;225、小齿轮;226、驱动电机;227、圆弧导轨;228、导轨滑块;229、第三电热管;23、外壳;24、工作台;3、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01、偏心轮模块;302、第一电机;303、叶轮机;304、第一管道;305、搅拌烘干机;306、第二电机;307、第二弹簧;308、输送泵;309、第二管道;310、分解模块;3101、箱盖;3102、端盖;3103、箱体;3104、活动杆;3105、第二滑块;3106、直线电机;4、分拣输送单元;41、层板型上料模块;4101、层板型上料电机;4102、第二联轴器;4103、第二螺母座;4104、第二丝杆基座;4105、第二丝杆;4106、悬臂支座;4107、悬臂梁;4108、吸盘;4109、金具;4110、载体板;4111、软管;4112、八位气排;43、不规则型上料模块;431、二级液压缸;432、第二固定支座;433、第一连杆;434、固定块;435、推铲;436、弹簧轴;437、第三弹簧;438、第二连杆;439、第一端头;440、第二端头;45、麦克纳姆轮模块;451、固定端;452、麦克纳姆轮;453、连接轴;46、三维扫描仪模块;5、分拣传送轨道;6、第一输送轨道;7、第二输送轨道;8、第三输送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7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2.参照图1~17,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再生碳纤维智能高效回收装置,包括层板型回收单元1、圆管型回收单元2、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和分拣输送单元4;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1、圆管型回收单元2和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分别用于处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和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所述分拣输送单元4包括分拣传送轨道5,第一输送轨道6、第二输送轨道7、第三输送轨道8和麦克纳姆轮模块45;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第二输送轨道7、第三输送轨道8分别对应层板型回收单元1、圆管型回收单元2、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所述麦克纳姆轮模块45分别与分拣传送轨道5,第一输送轨道6、第二输送轨道7、第三输送轨道8连接,所述三维扫描仪模块46设置在分拣传送轨道5上;
73.具体工作过程为: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分拣传送轨道5,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45,三维扫描仪模块46扫描待处理碳纤维的形状,根据碳纤维废弃物的形状,相应的输送轨道运行,将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输送到层板型回收单元1、圆管型回收单元2或者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内进行处理。
7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1包括液压升降模块11、支撑架12、上部模块13和下部模块14;所述上部模块13安装在支撑架12上,可沿着支撑架12上下滑动;所述下部模块14设置在上部模块13下方,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上;所述液压升降模块11的输出端与上部模块13连接,驱动上部模块13沿着支撑架12上下滑动;所述上部模块13包括通气管道131、第一缸体132、上部夹心承体133、第一电热管134、第一蜂窝载体135和第一弹簧136,所述第一蜂窝载体135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通气管道131与第一缸体132连通,为第一缸体132内部输送氧气;所述上部夹心承体133设置在第一缸体132内部,通过第一弹簧136与第一缸体132内顶部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蜂窝载体135固定设置在上部夹心承体133上,并伸出第一缸体132外,第一蜂窝载体135上设置有若干个槽,所述第一电热管134安装在槽内;所述下部模块14包括第二缸体1400、下支撑板1402、第二蜂窝载体1405和第二电热管1406,所述第二蜂窝载体1405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下支撑板1402为第二缸体1400顶面;所述第二蜂窝载体1405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1402上,并伸出第二缸体1400外,第二蜂窝载体1405上设置有若干个槽,所述第二电热管1406安装在槽内;
75.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层板型回收单元1内,到达第二缸体1400上方,液压升降模块11带动上部模块13下降,使上部模块13和下部模块14对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行挤压并加热,起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76.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1还设置有翻转模块,以实现碳纤维废弃物被处理后可自动被卸下;所述翻转模块包括导杆1401、第一固定支座1403、第一丝杠电机1404、第一联轴器1407、第一螺母座1408、第一丝杠1409、第一丝杆基座1410和连杆1411;所述下支撑板1402可以通过导杆1401和第一固定支座1403与第二缸体1400连接,所述导杆1401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导杆14011和第二导杆14012,所述第一导杆14011和第二导杆1401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支座1403与下支撑板1402和第二缸体1400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基座1410固定设置在第二缸体1400内部,第一丝杠1409设置在第一丝杆基座1410上,所述第一丝杠电机1404通过第一联轴器1407与第一丝杠1409驱动连接;第一丝杠1409上螺旋安装
有第一螺母座1408,所述连杆1411一端与第一螺母座1408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板1402铰接;
77.第一丝杠电机1404驱动第一丝杠1409旋转,进而使第一螺母座1408沿着第一丝杠1409移动,第一丝杠1409带动连杆1411移动,从而使下支撑板1402相对于第二缸体1400向上或者向下翻转,以实现将处理后的碳纤维自动卸下的作用。
78.本发明中,所述层板型回收单元1还包括层板型上料模块41,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层板型上料模块41从第一输送轨道6末端移动至第二缸体1400上方;层板型上料模块41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式,或者也可以采用现有的上料结构(比如气爪、机械手等)。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层板型上料模块41包括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悬臂梁4107、载体板4110和吸盘模组;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均包括层板型上料电机4101、第二联轴器4102、第二螺母座4103、第二丝杆基座4104和第二丝杆4105;所述第二丝杆4105设置在第二丝杆基座4104上,层板型上料电机4101通过第二联轴器4102与第二丝杆4105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座4103与第二丝杆4105螺纹连接;所述悬臂梁4107的两端分别通过悬臂支座4106与两个第二螺母座4103固定连接,所述载体板4110与悬臂梁4107固定连接,吸盘模组设置在载体板4110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吸盘模组包括八位气排4112以及若干组吸盘4108、金具4109、和软管4111;金具4109与八位气排4112安装于载体板4110表面;吸盘4108安装于金具4109底部,位于载体板4110下方;金具4109与八位气排4112通过软管4111相连。
79.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的层板型上料电机4101分别驱动第二丝杆4105旋转,进而带动第二螺母座4103移动,从而使悬臂梁4107进行水平直线运动;吸盘模组通过真空装置调节气压,以实现将碳纤维吸起或释放的作用。
80.本发明中,液压升降模块1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升降模块11包括液压系统111、油管112、液压缸113、和法兰114;所述液压系统111通过油管112与液压缸113连接,液压缸113的输出端通过法兰114与上部模块13固定连接。
8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圆管型回收单元2包括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外壳23和工作台24;所述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和外壳23设置在工作台24上,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设置在外壳23内,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上设置有若干个同心圆环槽,不同直径的圆管形废物可插入圆环槽内部进行处理;所述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包括扇形蜂窝载体221、支撑结构222、机架223、大齿轮224、小齿轮225、驱动电机226和第三电热管229,扇形蜂窝载体221上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扇形蜂窝载体221包括若干组单扇形机构2211;所述扇形蜂窝载体221安装在支撑结构222上方,相应的,支撑结构222包括若干组与单扇形机构2211一一对应的单支撑架2221;所述单支撑架2221上设置有矩形连接件2222,矩形连接件2222下方设置有圆柱形滑杆2223;所述机架223设置在工作台24上,机架223上设置有与矩形连接件2222位置、尺寸相互适配的矩形槽,矩形连接件2222卡在矩形槽内部;所述大齿轮224安装在机架223上,大齿轮224可在机架223上转动;所述大齿轮224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槽2241,矩形连接件2222下方设置的圆柱形滑杆2223在弧形槽2241内,并可沿着弧形槽2241滑动;所述小齿轮225与大齿轮224啮合,所述驱动电机226驱动连接小齿轮225;所述第三电热管229设置在扇形蜂窝载体221下方;
82.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层板型圆管型回收单元2内,到达扇形蜂窝载体221上
方,第三电热管229运行,待处理圆管形碳纤维废弃物插入圆环槽内部进行处理。
83.当所需要处理的圆管形碳纤维废弃物直径大于圆环槽直径范围时,驱动电机226驱动小齿轮225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224相对于机架223转动,圆柱形滑杆2223在弧形槽2241内滑动;当大齿轮224转动时,弧形槽2241对圆柱形滑杆2223产生向外或向内的力,进而各个单支撑架2221和单扇形机构2211向外或向内移动,从而改变扇形蜂窝载体221的直径(改变扇形蜂窝载体模块22上各个圆环槽的直径),适用性更广;同时第三电热管229运行,对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行加热,起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8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23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圆弧导轨227,圆弧导轨227内滑动安装导轨滑块228;所述大齿轮224通过圆弧导轨227和导轨滑块228与机架223转动连接。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大齿轮224与机架223也可以通过轴承机构实现可转动连接。
85.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圆管型回收单元2还包括圆管型上料模块21,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圆管型上料模块21从第二输送轨道7末端移动至扇形蜂窝载体221上方;圆管型上料模块21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式,或者也可以采用现有的上料结构(比如气爪、机械手等机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管型上料模块21包括伸缩液压缸211、连杆机构和夹持模块219;所述伸缩液压缸211固定在工作台24上,输出端与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夹持模块219连接。
86.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模块219包括杆套2191、壳体2192、电机2193、电机支座2194、锥齿轮2195、直齿轮2197、两组夹头2196和齿条2198;所述杆套2191与壳体2192固定连接,夹持模块219通过杆套2191与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电机2193通过电机支座2194固定设置在壳体2192上方,锥齿轮2195设置在壳体2192上方,电机2193与锥齿轮2195驱动连接;所述直齿轮2197和齿条2198设置在壳体2192内部,所述锥齿轮2195与直齿轮2197连接,可带动直齿轮2197转动;所述齿条2198滑动安装在壳体2192两侧内壁上,与直齿轮2197相互啮合;所述夹头2196设置在壳体2192下方,两组夹头2196分别与两组齿条2198固定连接;电机2193驱动锥齿轮2195转动,进而带动直齿轮2197转动,直齿轮2197带动两侧齿条2198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头2196水平移动,从而调节两组夹头2196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夹持或者释放的作用。
87.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212、舵机支架213、舵机214、连杆1 215、第一滑块216、连杆2 217、连杆3 218和转动件220;所述固定杆212与伸缩液压缸211固定连接,所述舵机支架213安装在固定杆212上,舵机214安装在舵机支架213上,舵机214的输出端与转动件220连接,可驱动转动件220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件220与连杆1 2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16滑动安装在固定杆212上,第一滑块216与连杆1 2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 218与夹持模块219连接;所述固定杆212顶端与连杆3 218铰接;所述连杆2217一端与第一滑块216铰接,另一端与连杆3 218铰接;舵机214驱动转动件220转动,带动连杆1 215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216沿着固定杆212上下滑动,第一滑块216带动连杆2 217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杆3 218移动,使连杆3 218与固定杆212呈垂直状态,以稳定整个连杆机构。
8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包括第一电机302、叶轮机303、第一管道304、搅拌烘干机305、第二电机306、输送泵308、第二管道309和分解模块310;所述分解模
块310包括箱盖3101、端盖3102、箱体3103、活动杆3104、第二滑块3105、直线电机3106,箱体3103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箱盖3101安装在箱体3103上方,所述端盖3102设置在箱体3103两侧,端盖3102与箱盖3101铰接,端盖3102可相对于箱盖3101翻转;所述箱体3103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直线电机3106固定安装在凹槽内部,直线电机3106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二滑块3105,可带动第二滑块3105在凹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滑块3105分别与两个活动杆3104的一端铰接,两个活动杆310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端盖3102铰接;直线电机3106带动第二滑块3105在凹槽内上下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活动杆3104运动,最终带动两个端盖3102翻转,实现打开或闭合的效果;所述搅拌烘干机305内部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在第二电机306的驱动下进行搅拌操作,搅拌烘干机305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箱盖3101上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入口,所述拌烘干机305通过第一管道304与粉末状氧化物入口连接,所述叶轮机303设置在第一管道304上,包括内部安装的叶轮与叶轮轴,叶轮在第一电机302的驱动下旋转,将搅拌烘干机305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泵入分解模块310内部;所述箱体3103底部设置有粉末状氧化物出口,所述分解模块310通过粉末状氧化物出口和第二管道309与搅拌烘干机305连通;所述输送泵308与第二管道309相连,将分解模块310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泵入搅拌烘干机305内;
89.当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进入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内,端盖3102打开,碳纤维废弃物到达箱体3103内部,端盖3102闭合,搅拌烘干机305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通过叶轮机303泵入分解箱体3103内部,均匀覆盖在不规则型废弃物表面,向箱体3103通入氧气,箱体3103内部加热装置运行,对废弃物进行分解;分解完成后,箱体3103内部的粉末状氧化物通过输送泵308进入搅拌烘干机305内烘干保存。
9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还包括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偏心轮模块301、弹簧支座和若干个第二弹簧307;所述弹簧支座和第二弹簧307设置在箱体3103下方,第二弹簧307一端与弹簧支座连接,另一端与箱体3103下表面连接;所述偏心轮模块301设置在箱体3103上方,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偏心轮与偏心轮轴,偏心轮与电机驱动连接,偏心轮通过偏心轮轴与箱体3103连接,电机驱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带动箱体3103产生振动。
9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还包括不规则型上料模块43,所述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通过不规则型上料模块43从第三输送轨道8末端移动至箱体3103内部;不规则型上料模块43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式,或者也可以采用现有的上料结构(比如气爪、机械手等机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不规则型上料模块43包括两组推动模块和推铲435,所述推铲435分别与两组推动模块连接;所述推动模块包括二级液压缸431、第二固定支座432、第一连杆433、第二连杆438、固定块434、弹簧轴436和第三弹簧437;所述二级液压缸431安装在第二固定支座432上,二级液压缸431与弹簧轴436连接,第三弹簧437套在弹簧轴436外表面;第三弹簧437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头439和第二端头440,所述第一端头439固定安装在弹簧轴436上,第二端头440可移动安装在弹簧轴436上;所述第一连杆433的一端与第二端头440铰接,第一连杆43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38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38的另一端与推铲43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34设置在第二连杆438上,与第一端头439连接;通过运行二级液压缸431,控制第三弹簧437伸长或者缩短,当第三弹簧437伸长时,第一连杆433与第二连杆438呈水平状态,推铲435向下翻转直至呈水平状态,将不规
则型废弃物移动至箱体3103内部;当第三弹簧437缩短时,第一连杆433与第二连杆438回到初始状态,推铲435向上翻转,回到非工作状态。
92.本发明中,所述麦克纳姆轮模块45包括固定端451、麦克纳姆轮452、连接轴453,固定端451安装在机架上,连接轴453置于固定端451之间,轴上串联麦克纳姆轮452。
93.本发明实施例中,本装置还设置有机械手5,用于将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移动至分拣传送轨道5上;所述机械手5设置5个运动关节,末端关节安装有气动吸盘,机械手5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赘述。
9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蜂窝载体135、第二蜂窝载体1405和扇形蜂窝载体221的材质为堇青石,表面负载有氧化物半导体涂层,所述氧化物半导体为cr2o3、tio2、zno2、fe2o3中的一种,粒度为5nm~99nm,纯度95%以上。
95.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过程:
96.(一)分拣:
97.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置入特定的废弃物收集筐内内,通过机械手将碳纤维废弃物移动至分拣传送轨道5,随后进入麦克纳姆轮模块45,三维扫描仪模块46对其形状进行扫描,并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麦克纳姆轮模块45,根据扫描结果,将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输送到相应的处理单元(层板型回收单元1、圆管型回收单元2或者不规则型回收单元3)进行处理。
98.(二)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99.当待处理废弃物为层板尺寸为30mm
×
30mm
×
1mm至700mm
×
420mm
×
10mm的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时,参照图2~6。
100.在100ml丙酮中加入0.3g消化纤维素、10g纯度为99.99%、粒度为5nm的tio2充分混合制备复合液,将复合液负载于第一蜂窝载体135与第二蜂窝载体1405表面,在蜂窝载体表面形成氧化物半导体涂层。
101.步骤一、上料:
102.启动真空装置,调节吸盘模组气压,使吸盘模组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吸起;两组水平直线运动模组的层板型上料电机4101分别驱动第二丝杆4105旋转,进而带动第二螺母座4103移动,从而使悬臂梁4107进行水平直线运动,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移动到第二缸体1400上方;调节吸盘模组气压,使吸盘模组将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释放。电机4101逆向旋转,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回到初始状态。
103.步骤二、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104.层板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第二缸体1400上方后,液压升降模块11启动,液压缸113驱动上部模块13下降,使上部模块13的第一蜂窝载体132和下部模块(14)的第二蜂窝载体1405接触并挤压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同时启动第一电热管134和第二电热管1406,加热温度400℃~500℃,加热时间10

20min,当温度达到400℃~500℃,向第二缸体1400内部通入o2,流量150~300ml/min,浓度99.99%。使待处理碳纤维废弃物被加热氧化,实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105.分解完成后,液压升降模块11启动,液压缸113带动上部模块13上升归位;第一丝杠电机1404通过第一联轴器1407带动第一丝杠1409旋转第一丝杠1409驱动第一螺母座1408水平移动,第一螺母座1408推动连杆1411移动,连杆1411推动下支撑板1402向上翻转,
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经检测,回收获得的再生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约为原碳纤维的93%,环氧树脂分解率约99%。
106.(三)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07.当待处理废弃物为圆管尺寸为直径
×
高度
×
厚度为6mm
×
10mm
×
1mm至500mm
×
600mm
×
5mm的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时,处理过程参照图7~11。
108.在100ml丙酮溶液中加入0.5g消化纤维素,20g纯度为99.99%、粒度为7nm的cr2o3充分混合制备复合液,将混合溶液负载于扇形蜂窝载体221表面,在蜂窝载体表面形成氧化物半导体涂层。
109.步骤一、上料:
110.舵机214驱动转动件220转动,带动连杆1 215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216沿着固定杆212向下滑动,第一滑块216通过连杆2 217带动连杆3 218旋转至竖直方向,电机2193驱动锥齿轮2195转动,进而带动直齿轮2197转动,直齿轮2197带动两侧齿条2198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头2196水平移动,调节两组夹头2196之间的距离,将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夹紧,舵机214逆向旋转带动连杆3 218回到初始位置,伸缩液压缸211有杆腔进油,圆管型上料模块向下移动。电机2193逆向旋转,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被释放至扇形蜂窝载体221上方,夹持模块219回到初始状态;伸缩液压缸211无杆腔进油,圆管型上料模块回到初始状态。
111.步骤二、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112.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扇形蜂窝载体221上方后,驱动电机226驱动小齿轮225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224相对于机架223转动,圆柱形滑杆2223在弧形槽2241内滑动;当大齿轮224转动时,弧形槽2241对圆柱形滑杆2223产生向外的力,进而各个单支撑架2221和单扇形机构2211向外移动,圆管型废弃物在扇形蜂窝载体221扇形槽内分解;同时第三电热管229运行,将蜂窝载体加热至400℃~500℃,加热时间10

20min,当温度达到400℃~500℃,向壳体2192内部通入o2,流量300~500ml/min,浓度99.99%。对待处理圆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行加热,起到分解环氧树脂的作用。
113.分解完成后,驱动电机226逆向旋转,圆管型上料模块21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经检测,回收获得的再生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约为原碳纤维的96%,环氧树脂分解率约99%。
114.(四)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115.当待处理废弃物为尺寸为长
×

×
高20mm
×
10mm
×
1mm至500mm
×
600mm
×
5mm的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时,处理过程参照图12~13。
116.将纯度为99.99%、粒度为7

12nm的粉末状fe2o3填充至搅拌烘干机305内,粉末填充量占搅拌烘干机305总容积的2/3,对fe2o3粉末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400℃~500℃,搅拌烘干机305通入o2,流量300~500l/min,浓度99.99%。步骤一、上料:
117.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43中二级液压缸431无杆腔进油,第三弹簧437由压缩状态复原,推铲435旋转至水平位置,推铲435将不规则型废弃物移动至箱体3103内部,二级液压缸431有杆腔进油,推铲435回到初始状态。
118.步骤二、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119.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入箱体3103内部后,直线电机3106驱动第二滑
块3105,第二滑块3105通过活动杆3104带动端盖3102旋转闭合;
120.搅拌烘干机305将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经第一管道304输送到达叶轮机303,叶轮机303将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均匀覆盖在不规则型废弃物表面,偏心轮模块301旋转产生振动,向箱体3103通入氧气;开启箱体3103内的加热装置,对粉末状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加热,温度保持在400℃~500℃,加热时间10

45min。
121.分解完成后输送泵308将粉末状氧化物输送至搅拌烘干机305内烘干保存,偏心轮模块301与叶轮机303停止,直线电机3106反向移动,端盖3102旋转打开。
122.不规则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上料模块43中二级液压缸431无杆腔进油,第三弹簧437由压缩状态复原,推铲435旋转至水平位置,推铲435将不规则型废弃物移动推出箱体3103,将再生碳纤维转移至回收筐中。经检测回收获得的再生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约为原碳纤维的90%,环氧树脂分解率约99%。
12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