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266075发布日期:2021-11-06 01:0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皮革回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板结皮革文物的回软,有的使用亚麻籽油和甘油对板结皮革进行了回软保护,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视觉评估等方法对回软前后的皮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亚麻籽油和甘油对板结皮革有明显的回软效果,并且回软之后的皮革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是通过红外光谱发现皮革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也有使用硅油、bml、klucel g三种材料对皮包、皮带进行了回软保护,其中bml是大英博物馆研制的皮革涂饰剂,由羊毛脂、雪松油、二乙醚配制而成,实验结果表明硅油对板结皮革文物的回软效果最明显,其次是klucel g和bml,但硅油具有不可逆性,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近年来对天然油脂的改性研究出现了多种复合型加脂剂,对卵磷脂、羊毛脂、蓖麻油进行改性,然后配制回软剂对板结牛皮革进行回软保护,结果表明以改性蓖麻油为主要成分的回软剂对板结牛皮革的回软效果最明显。但由于改性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实际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所述回软剂由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组成,且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例为10.0~10.2:1.0~1.2:1.5~1.6:50~55。
6.进一步的,所述羊毛脂为天然油脂,天然油脂渗透进入板结皮革内部,填充在纤维空隙之间,起到回软作用;
7.所述司班

80为乳化剂,用于加速回软剂在板结皮革内的渗透速度,提高吸收率。
8.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按比例称取相应质量的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并分别放置在烧杯中,然后量取按比例量的蒸馏水备用;
10.s2、将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倒入一个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倒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持续搅拌至原料充分乳化呈现均匀的体系;
11.s3、向s2中搅拌完成后的烧杯中再次倒入少量蒸馏水,继续搅拌至原料充分乳化呈现均匀的体系,重复进行直至量取的蒸馏水用尽,即可完成回软剂的制备。
12.进一步的,少量蒸馏水具体为5~8ml的蒸馏水。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发明通过中的皮革文物回软剂中使用天然油脂,天然油脂在进行回软保护时不
易挥发,并且天然油脂与皮革的性能更为接近,可以很好地渗透进入皮革内部,填充于纤维空隙之中,使皮革的柔软度、含脂量、光泽感等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天然油脂绿色环保,并且不会对文物造成污染和破坏,利于回软剂的推广应用,使用本发明中的该回软剂对热老化皮革样品、埋藏老化皮革样品以及新疆黑山岭遗址出土的皮革文物进行回软保护,样品及文物的质量、柔软度、光泽度等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革的纤维也变得蓬松饱满,纤维之间空隙减小,排列紧密有序,证明该回软剂对板结皮革文物有良好的回软效果,可以为板结皮革文物的回软保护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验例1中的热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前扫描电镜照片;
16.图2是本发明实验例1中的热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后扫描电镜照片;
17.图3是本发明实验例2中的埋藏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前超景深照片;
18.图4是本发明实验例2中的埋藏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后超景深照片;
19.图5是本发明实验例3中的新疆黑山岭遗址出土皮革文物回软前超景深照片;
20.图6是本发明实验例3中的新疆黑山岭遗址出土皮革文物回软后超景深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所述回软剂由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组成,且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例为10.0:1.0:1.5:50。
23.其中,所述羊毛脂为天然油脂,天然油脂渗透进入板结皮革内部,填充在纤维空隙之间,起到回软作用。
24.所述司班

80为乳化剂,用于加速回软剂在板结皮革内的渗透速度,提高吸收率。
25.硅油为柔顺剂,可以使皮革文物中的纤维变得柔软、蓬松、有弹性。
26.蒸馏水为溶剂,起到溶解羊毛脂、司班

80和硅油的作用。
27.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所述回软剂由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组成,且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例为10.1:1.1:1.5:52。
28.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所述回软剂由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组成,且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和蒸馏水的质量比例为10.2:1.2:1.6:55。
29.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板结皮革文物回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按实施例1、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中的比例称取相应质量的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并分别放置在烧杯中,然后量取按比例量的蒸馏水备用;
31.s2、将羊毛脂、司班

80、硅油倒入一个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倒入少量蒸馏水,具体为5~8ml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持续搅拌至原料充分乳化呈现均匀的体系;
32.s3、向s2中搅拌完成后的烧杯中再次倒入5~8ml的蒸馏水,继续搅拌至原料充分乳化呈现均匀的体系,重复进行直至量取的蒸馏水用尽,即可完成回软剂的制备。
33.实验例1,实施例1中的回软剂针对热老化样品的回软保护操作;
34.1)在热老化皮革样品上裁切大小约2.0cm
×
0.3cm的样块,然后对老化皮革样品拍照、称重,测量尺寸、柔软度,记录数据;
35.2)皮革样品表面均匀喷涂少量2a溶液,2a溶液是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按照1:1的比例配制,静置20~30分钟,用软毛刷少量多次蘸取回软剂涂刷在皮革表面,直至表面覆盖一层回软剂;
36.3)待回软剂完全渗透,擦除表面残留的回软剂后称重,渗透时间为1天左右,重复4次上述回软操作,达到饱和,测量样品的质量、尺寸、柔软度;
37.4)剪裁约2.0cm
×
0.3cm的样块放入密封袋,以备回软效果检测。
38.对照图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39.下表是热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前后参数变化
[0040][0041]
从图1可以看到回软前的皮革样品纤维排列杂乱无序,彼此之间粘连严重,空隙较大。
[0042]
从图2可以看到回软之后的皮革样品纤维变得饱满且有光泽,排列紧密有序,粘连情况有明显改善,空隙也有所减小。
[0043]
从表1中可以看到回软后的皮革样品质量、柔软度、尺寸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从而证明使用该回软剂保护之后的板结皮革纤维结构、质量、柔软度、尺寸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革纤维网状结构的有序性及稳定性得以提高,皮革样品得到了良好的回软。
[0044]
实验例2,实施例1中的回软剂针对埋藏老化样品的回软保护操作;
[0045]
1)在埋藏老化样品上裁切大小约2.0cm
×
0.3cm的样块,然后对老化皮革样品拍照、称重,测量柔软度,记录数据;
[0046]
2)在皮革样品表面均匀喷涂少量2a溶液,静置20~30分钟,为了减缓2a溶液的挥发速度,充分使皮革内部纤维舒展,需将皮革样品放置在表面皿中并用戳有小孔的自封袋保存,由于埋藏老化样品的板结程度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待2a溶液渗透之后再次重复喷涂,至皮革得到明显的软化,用软毛刷少量多次蘸取回软剂涂刷在皮革表面,直至表面覆盖薄薄一层回软剂;
[0047]
3)待回软剂完全渗透,擦除表面残留的回软剂后称重,渗透时间为1天左右,重复上述回软操作至皮革达到饱和状态,测量样品的质量、柔软度;
[0048]
4)裁切约2.0cm
×
0.3cm的样块放入密封袋,以备回软效果检测。
[0049]
对照图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
[0050]
下表是埋藏老化皮革样品回软前后参数变化
[0051][0052]
如图3所示,回软前的皮革样品纤维彼此粘连,纤维间空隙较大,皮革整体比较干瘪。
[0053]
如图4所示,回软之后的皮革样品纤维变得蓬松且饱满,纤维结构间的空隙有所减小,并且皮革恢复了一定的光泽。
[0054]
如上表所示,皮革样品的质量、柔软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证明该回软剂可以有效地使皮革纤维粘连情况得到改善,纤维间空隙减小,皮革的质量、柔软度、光泽感、柔韧性等得到有效的恢复。
[0055]
实验例3,实施例1中的回软剂针对新疆黑山岭遗址出土皮革文物的回软保护操作;
[0056]
1)先使用软毛刷和毛笔轻轻刷去皮革表面的污染物,避免影响后续回软剂的渗透,在清理的过程中将毛刷倾斜45
°
~50
°
,并且沿着同一方向清理,避免来回摩擦,同时配合洗耳球将刷下来的污染物清除掉,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一点一点地将文物表面的污染物清理干净;
[0057]
2)文物清理工作完成之后,使用超景深对文物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保留原始数据,用2a溶液均匀地喷涂在皮革表面,喷涂时要注意量的把控,要使皮革表面均匀覆盖2a溶液但是不会出现流淌的现象,为了防止2a溶液过快地挥发,需要将皮革放在密封袋中静置,等待2a溶液逐渐渗透进入皮革内部,使板结的皮革纤维舒展开来,便于后续回软剂的渗透。由于该文物是由多层皮革缝制而成,所以需要等待2a溶液渗透之后多次重复喷涂至纤维舒展。
[0058]
3)喷涂过2a溶液之后的皮革不仅内部纤维舒展开来,而且也得到了软化,进行矫形工作,在矫形时需要注意保持皮革原有的弧度,仅用沙袋将对褶皱的部位进行矫形。
[0059]
4)矫形完成之后对皮革进行回软处理,回软时用软毛刷蘸取回软剂涂刷在皮革表面,使文物表面均匀地覆盖薄薄一层回软剂,操作时要少量多次,避免回软剂用量过多,使文物表面产生油腻感。
[0060]
由于回软剂渗透需要一天左右的周期,为了避免回软剂过早干燥,需要将皮革放在戳有孔洞的自封袋中等待回软剂逐渐渗透,渗透完成之后对皮革的质量进行测量,再进行第二次回软操作,重复回软直至皮革的质量几乎不发生变化,即达到饱和状态。保护工作完成之后再次使用超景深对文物进行显微观察,与回软前的显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文物的回软效果,得出结论。
[0061]
回软的效果对比图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
[0062]
回软前的皮革纤维比较干瘪,排列杂乱无序,纤维间空隙较大。回软后的皮革纤维
变得饱满、富有光泽,纤维间空隙减小,并且使用该回软剂对板结皮革文物进行保护之后,皮革文物的质量变化率达到14.0%。证明该回软剂可以有效渗透并填充在板结皮革纤维之间,回软之后的皮革纤维变得饱满,纤维之间的空隙有所减小,皮革的柔软度、质量、光泽感得到一定的恢复,对板结皮革文物有较好的回软效果,可以对板结皮革文物的回软保护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006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6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