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2106发布日期:2021-12-24 20:2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劳保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丁基橡胶手套常用于手套箱、厌氧箱、培养箱、操作箱的作业使用,其具有较好的抗酸抗碱等防化学品作用。随着丁基手套的应用范围扩大,现如今还用于检修反应釜、检修邮箱等作用环境。现有的丁基橡胶手套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滑性,但在水中或是在油中,其防滑性大大降低,很难抓取零部件,尤其是在旋扣或是卸扣作业时,很难抓握零部件。
3.此外,现有的丁基手套的胶乳均采用非水性丁基胶乳,在浸胶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使用不仅不环保,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均有一定的危害。
4.而且,现有丁基手套一般都有内衬或是骨架,制备过程比较繁琐,且生产后的手套表面容易产生鼓包,手套手软性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503963a,公布日2019年03月22日,公开了一种丁基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制备的手套的制备方法,文中提出“浸热水~浸凝固剂~浸胶乳~沥滤~套骨架材料~二次浸乳胶~干燥~卷边~脱模~检查、修补~装车~硫化~水处理~气密性检查~干燥~外观检查~组批、检测~包装”。此现有技术虽然通过一系列的制备步骤制备出了丁基胶乳手套,但此工艺极易使胶面产生鼓包现象,且手套柔软度较差。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65554b,公告日2016年07月06日,公开了一种丁基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制备的手套的制备方法,文中提出“包括手套衬里和共混乳液材料外浸胶层,高分子共混材料外浸胶层由以下组分组成:高分子共混合金材料主体、硫化剂、促进剂和硫化活化剂,质量份比为:高分子共混合金材料主体:硫化剂:促进剂:硫化活化剂=100:0.5

5:0

2:1

3;高分子共混合金材料主体包60%

100% 的丁基橡胶和0%

40%其它高分子材料;其它高分子材料为pvc、pe、酚醛或丁腈橡胶”,此现有技术制备的有内衬的丁基手套,此款手套虽具有防化性能,但此款手套的柔软度和灵活度较差,并不能适应灵活性较强的作业。
5.综上所述,现阶段的丁基手套存在在水或油环境下的抓握力差、胶面极易产生鼓包,且柔软度和灵活度较差的问题,且采用的非水性丁基胶乳不环保,表面耐磨性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需要一种新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丁基手套存在胶面鼓包,柔软度及灵活度差等诸多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依次包括:s1预热:先对陶瓷手模进行加热至30

50℃,然后在手模上涂抹一层隔离剂,而所用的隔离剂是由金属阳离子盐40

60份、碳酸钙20

30份和水10

40份按照组分重量份配制
成的悬浮液,其中所述金属阳离子盐为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s2手模烘干:手模表面烘干水分;s3预浸胶:将陶瓷手模浸入水性丁基胶料中,取出后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硫化55

65min,其中水性丁基胶料是由水性丁基胶乳70

90份、氧化锌5

10份、促进剂1

3份和抗氧化剂4

5份、水5

20份、色浆0

10份按照重量份混合加热至30

80℃下搅拌均匀而成;s4多次浸胶:低温硫化处理后进行多次浸水性丁基胶料,每次浸胶后均需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烘干55

65min,但最后一次烘干处理时采用阶梯式烘干模式,即在65

75℃温度下烘干55

65min后,升温至80

85℃继续烘干55

65min,然后再次升温至90

95℃继续烘干55

65min;s5脱模:利用隔离剂将手套从陶瓷手模上取下;s6干燥硫化:在0.2

0.4mpa、120

150℃下硫化50

90min;s7清洗:干燥硫化后的手套先在常温水中浸泡5

15min后,转入到80

100℃热水中浸泡10

30min,而后再转入常温水中清洗5

15min;s8手套烘干:将浸泡清洗后的手套在70

100℃的温度下烘烤10

30min,得到防滑防化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形成一层具有凹凸感的胶面,来增大手套外表面的摩擦力,也能够使胶面从外到内依次由生胶变成熟胶,避免了胶面产生气泡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手套耐磨性能,从而使手套的防滑性能得以大幅度地提高,继而大幅度地提升了手套的抓握力。
9.2.本发明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丁基胶面与陶瓷手模分离,避免热气进入陶瓷手模与丁基胶面之间而导致手套表面出现凹凸的现象,能够有效抑制预浸胶后的胶面变形。
10.3.本发明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能够利用温度的变化改变手套的分子结构,提升了手套的气密性、透气性和柔软度,在避免外部有毒化学品等侵入手套内部的,同时保障了手套内部的透气效果,亦可有效增强手套的灵活度,使之适应灵活性较强的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12.实施例1:选用40

60份金属阳离子盐、20

30份碳酸钙和10

40份水按照重量份配制成悬浮液作为隔离剂;选用70

90份水性丁基胶乳、5

10份氧化锌、1

3份促进剂和4

5份抗氧化剂、5

20份水和0

10份色浆按照重量份混合加热至30

80℃下进行搅拌均匀制成水性丁基胶料;首先对陶瓷手模进行加热至30

50℃,再在手模上涂抹一层隔离剂;而后将手模表面烘干水分;再将陶瓷手模浸入水性丁基胶料中,取出后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硫化55

65min,可以有效防止丁基胶面与陶瓷手模分离,避免热气进入陶瓷手模与丁基胶面之
间而导致手套表面出现凹凸的现象,能够有效抑制预浸胶后的胶面变形,然后在预浸胶后的胶面上再进行四次浸水性丁基胶料,前三次浸胶后均需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烘干55

65min,每次烘干都相当于一次硫化过程,从而使浸胶后的每层胶面都能够在硫化过程中抑制气泡的产生,保证了每层胶面的平整度,而最后一次浸胶后采用阶梯式烘干模式进行烘干处理,即在65

75℃温度下烘干55

65min后,升温至80

85℃继续烘干55

65min,然后再次升温至90

95℃继续烘干55

65min,使浸胶后获得的五层胶面从外到内依次由生胶变成熟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胶面产生气泡的现象;而后再利用隔离剂的特性将手套从陶瓷手模上取下;脱模后再在0.2

0.4mpa、120

150℃下进行硫化50

90min,使得获得的手套胶面能够进一步熟化,提高了手套的柔软度,有效地避免了胶面鼓包现象;再将干燥硫化后的手套先在常温水中浸泡5

15min后,再转入到80

100℃热水中浸泡10

30min,而后再转入常温水中清洗5

15min,使手套上的污渍经过三次清洗后得到了有效的清理,再利用常温到高温再到常温的温度变化来改变手套的分子结构,提升了手套的气密性、透气性和柔软度,在避免外部有毒化学品等侵入手套内部的,同时保障了手套内部的透气效果;最后将浸泡清洗后的手套在70

100℃的温度下烘烤10

30min,得到有五层胶面的防滑防化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再在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表面分别涂上水和油,利用摩擦系数仪按照iso 8295

1995的标准分别对表面涂水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和表面涂油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进行静态摩擦系数的测试,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13.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仅预浸胶后的浸胶次数不一致,即:预浸胶低温硫化后再进行六次浸水性丁基胶料,前五次浸胶后均需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烘干55

65min,每次烘干都相当于一次硫化过程,从而使浸胶后的每层胶面都能够在硫化过程中抑制气泡的产生,保证了每层胶面的平整度,而最后一次浸胶后采用阶梯式烘干模式进行烘干处理,即在65

75℃温度下烘干55

65min后,升温至80

85℃继续烘干55

65min,然后再次升温至90

95℃继续烘干55

65min,使浸胶后获得的七层胶面从外到内依次由生胶变成熟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胶面产生气泡的现象,再对手套进行脱模、干燥硫化、三步清洗、烘烤得到有七层胶面的防滑防化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再在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表面分别涂上水和油,利用摩擦系数仪按照iso 8295

1995的标准分别对表面涂水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和表面涂油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进行静态摩擦系数的测试,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14.实施例3:预浸胶后的浸胶次数不一致,即:预浸胶低温硫化后再进行八次浸水性丁基胶料,前七次浸胶后均需在温度为65

70℃条件下进行烘干55

65min,每次烘干都相当于一次硫化过程,从而使浸胶后的每层胶面都能够在硫化过程中抑制气泡的产生,保证了每层胶面的平整度,而最后一次浸胶后采用阶梯式烘干模式进行烘干处理,即在65

75℃温度下烘干55

65min后,升温至80

85℃继续烘干55

65min,然后再次升温至90

95℃继续烘干55

65min,使浸胶后获得的九层胶面从外到内依次由生胶变成熟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胶面产生气泡的现象,再对手套进行脱模、干燥硫化、三步清洗和烘烤得到有九层胶面的防滑防化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再在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表面分别涂上水和油,利用摩擦系数仪按照iso 8295

1995的标准分别对表面涂水的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和表面涂油的水性
丁基无内衬手套进行静态摩擦系数的测试,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15.以下是实施例1

3的静态摩擦系数的测试数据:由表1可知,在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表面涂油的静态摩擦系数要大于表面涂水的静态摩擦系数,因此,在油性环境中水性丁基无内衬手套的防滑性能要高,抓握力也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