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832196发布日期:2021-12-07 22:3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外墙装饰领域,石材、木材、铝合金、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简称grc)作为传统材料长期大量使用,应用形式包括现代风格建筑中的石材、铝合金幕墙,通柱,腰线,中式建筑木作构件,西式建筑门窗套、腰线、檐口、宝瓶栏杆、罗马柱等外墙装饰构件,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建筑艺术表现,是建筑风格的具体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石材自重过大加大了带来地震次生灾害风险,且因其开采过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破坏,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严格控制。铝合金幕墙的基本材料铝板在加工过程碳排放极高,在今天已经成为其不可忽视的缺陷。木作工艺容易开裂,费工费料且消耗木材资源,grc产业整体质量难以控制且严重污染环境。所有这些问题,都难以用工艺手段进行处理,需要从材料层面加以根本解决。
3.对此国外已经提前进行探索,出现了一些以单一树脂与无机物复合的合成材料作为替代物的相关产品,阻燃性能达到a级(美国标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稍晚,相关产品较少,且也只有单一树脂与无机材料复合,对使用成本降低和提高抵抗破坏、燃烧等性能改善目标贡献不足。
4.多树脂复合材料以更加优化的分子空间组合构造,能够实现更好的材料强度重量比,能够在轻质(比重小于1)的条件下,全面符合国家建筑规范对外墙材料的所有技术指标要求。利用原料在模具内自身化学反应成型,无需借助外部能源,生产能耗很低,无三废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建筑领域功能型外墙装饰材料生产成本高;(2)现有建筑领域功能型外墙装饰材料阻燃性能差;(3)现有建筑领域功能型外墙装饰材料生产工艺复杂,且产生环境污染;(4)现有建筑领域功能型外墙装饰材料机械性能较差。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例准备无机粉体组分,并将无机粉体组分分成第一无机粉体组分和第二无机粉体组分,并各自混合均匀;其中,所述无机粉体组分,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矿粉30

50份,粉煤灰8

12份,火山灰4

8份,云母粉4

8份,碳酸钙10

15份,氢氧化铝7

10份,氢氧化镁7

10份,膨胀石墨5

10份和磷酸铵锌5

10份;所述第一无机粉体组分为矿粉30

50份,云母粉4

8份,碳酸钙10

15份;所述第二无机粉体组分为粉煤灰10

15份,火山灰4

8份,氢氧化铝7

10份,氢氧化
镁7

10份,膨胀石墨5

10份和磷酸铵锌5

10份;步骤2、选择异氰酸酯液料和第一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a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异氰酸酯液料20

50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50

85份;步骤3、选择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苯乙烯、第二无机粉体组分、钛酸酯偶联剂,混合预浸作为b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的份数为25

45份,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10

30份,双酚a环氧树脂10

30份,苯乙烯5

35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60

85份,钛酸酯偶联剂6

12份;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a料、b料混合,并高速分散,注入模具,合模,静置,脱模制备得到产品。
7.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异氰酸酯液态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按照质量比5:5:1组成混合物。
8.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9:2。
9.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含磷阻燃聚醚多元醇,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含氮阻燃聚酯多元醇。
10.进一步,所述的钛酸酯偶联剂为tmc

311。
11.进一步,所述无机粉体组分中的膨胀石墨为200目以上,所述的碳酸钙为200目以上。
12.进一步,所述无机粉体组分中的粉煤灰为300目,所述的火山灰为300目。
13.进一步,步骤4所述的高速搅拌的转数设定为1500

2000转/分钟。
14.一种多树脂复合材料,使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5.本发明中异氰酸酯液态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组成混合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简称ipdi,是一种脂环族的二异氰酸酯。ipdi是常用二异氰酸酯类产品中活性最小的品种之一,反应平稳,其两个异氰酸酯基具有相差约十倍的不同反应活性,有利于制备各种预聚体,而且其蒸气压较低,因为其本身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使得其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且具备阻燃的性能,使用操作时更加安全。又由于它分子中带环烷烃结构,固化网络结构的强度又优于其他脂肪族异氰酸酯,从而显示了它在反应体系中使用的巨大结构优化的优点。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另外两种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作为共同基体,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交联结构,同时产品包括阻燃性能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16.本发明对于无机粉体组分是通过反复实验做出的优化选择。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碳素材料,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简称eg)是由天然石墨鳞片经插层、水洗、干燥、高温膨化得到的一种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物质。eg 除了具备天然石墨本身的耐冷热、耐腐蚀、自润滑等优良性能以外,还具有天然石墨所没有的柔软、压缩回弹性、吸附性、生态环境协调性、生物相容性、耐辐射性等特性。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brodie将天然石墨与硫酸和硝酸等化学试剂作用后加热,发现了膨胀石墨,然而其应用则在百年之后才开始。从此,众多国家就相继展开了膨胀石墨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大的科研突破。膨胀石墨遇高温可
瞬间体积膨胀150

300倍,由片状变为蠕虫状,从而结构松散,多孔而弯曲,表面积扩大、表面能提高、吸附鳞片石墨力增强,蠕虫状石墨之间可自行嵌合,这样增加了它的柔软性、回弹性和可塑性。石墨晶体是两向大分子层状结构,每一平面内的c原子都以c

c共价键相结合,层与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相结合。石墨的层状结构十分典型,每一层片是一个碳原子层,层内碳原子之间以sp2杂化轨道成很强的共价键,即1个2s电子和2个2p电子杂化等价的杂化轨道,位于同一平面上,互相形成σ键,而二个未参加杂化的2p电子则垂直于平面,形成二键π。石墨的这种层状结构使得层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反应物(如酸、碱、卤素)的原子(或单个分子)即可进入层间空隙,并与碳网平面形成层间化合物。这种插有层间化合物的石墨即为可膨胀石墨矿粉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和机械强度;增强其抗腐蚀性;改善的微现结构,强化了界面的粘结力,使得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17.粉煤灰是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其粒径一般在1~100μm之间,又称粉煤灰或烟灰。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飞灰是煤粉进入1300~1500℃的炉膛后,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飞灰大部分呈球状,表面光滑,微孔较小。一部分因在熔融状态下互相碰撞而粘连,成为表面粗糙、棱角较多的蜂窝状组合粒子。粉煤灰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等,已广泛用于制水泥及各种轻质建材。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吸附性能,同时该结构基础能够有效的减缓弹性材料中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和烟因子等等。
18.火山灰粉是指由火山喷发出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在爆发性的火山运动中,固体石块和熔浆被分解成细微的粒子而形成火山灰。它具有火山灰活性,即在常温和有水的情况下可与石灰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胶凝能力的水化物。
19.云母粉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结构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着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的复式硅氧层。特殊的层状结构决定着云母粉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阻燃过程中可以延缓燃烧过程,减缓热量传导。云母粉也是优秀的橡胶填充补强材料,高径厚比的独特结构优异地提高补强效果,优异的薄片状晶形大幅度提高气密性,其本身矿物晶体的偏光效应和层间水分子干涉效应,有效的屏蔽紫外线、微波、红外线的性能,大大提高制品的耐老化性能。
20.氢氧化镁是迅速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阻燃添加剂之一,具有阻燃、填充、抑烟三重作用,然而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不佳,在聚合物中不容易分散而造成团聚现象,与聚合物基体缺乏亲和力,单一的氢氧化镁阻燃效率较低,而因复配体系具有协同作用,阻燃性能均较为优异,而且残炭表面更加致密紧凑。
21.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主要是随基体材料在高温下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聚合物材料表面的温度降低,因为其结构中含有结晶水,分解产生水蒸气和固态氧化物,材料表面周围的可燃性气体和氧被水蒸气取代而减小浓度,属于气相阻燃,生成的氧化物作为保护层起到阻隔的作用,属于固相阻燃的机理。
22.偶联剂是指能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界面相容性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存在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官能团:一个是可与无机填充剂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另一个是与有机材料基体具备反应性的官能团。因此偶联剂被称作连接无机材料与有机基体的

分子桥”,通过反应生成柔性交联键,可增强有机材料与补强填充剂之间的结合,从而提高补强填充剂与有机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使有机高分子材料所受应力更为均匀。
23.钛酸酯偶联剂能在无机填充剂表面形成有机单分子界面薄膜,再加上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得钛酸酯偶联剂的分散性好,易于湿润,应用于填充大量无机材料的聚合物体系中仍能够降低体系粘度,同时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耐老化性能。本发明中采用的钛酸酯偶联剂tmc

311在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分散性能的同时,由于表面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防火阻燃性能。因此,在引进使用该偶联剂的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阻燃性能。
24.关于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以及阻燃体系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含量上来讲,相对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保证产品的各种性能的基础上,本发明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无机粉体组分的含量,各种无机粉体本身已经具备优良的阻燃性能,其组分含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产品阻燃性能的提高。
25.第二,本发明的无机粉体选用的具体组分而言,各个组分在阻燃方面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
26.阻燃协同体系一:粉煤灰,火山灰和云母粉三者在结构和颗粒度大小上相互配合,进行强度补充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吸附性能,同时该结构基础能够有效的延缓燃烧过程,减缓热量传导,减缓弹性材料中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和烟因子等等。
27.阻燃协同体系二:膨胀石墨本身的特殊结构使得膨胀石墨粉可在火中产生很多质轻难燃碳层,合理隔绝发热量,同时因为其膨胀后的瞬间增大的间距也有效的延长了热量的传递,使得其有效的阻断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磷酸铵锌本身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磷系阻燃材料。磷酸铵锌和膨胀石墨共同存在体系中,在加热的过程中脱水、脱氨气,在高温状态下,总质量损失较少时候就具有较高的残炭量,也就是说,磷酸铵锌和膨胀石墨协同作用,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成炭性能,进而,具有更优秀的阻燃性。
28.阻燃协同体系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受热后在材料中发挥阻燃作用的方式有三方面:一,在反应的过程中不断分解释放出水蒸气,水蒸气吸收了环境的热量降低了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温度,另外水蒸气也降低了环境中氧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延缓材料发生燃烧;二,分解过程本质为吸热过程,因此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会吸收环境热量,降低环境温度的上升速度;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还可以促使高分子材料在发生燃烧时于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阻燃效果的保护层,同时分解产物也具有耐燃作用,氧化物包覆在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可以隔热隔氧发挥隔绝效应。氧化膜包覆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阻碍外界与基体材料的热交换,同时阻隔了氧气和基体内可燃气体的逸出起到阻燃的作用。
29.阻燃协同体系四:本发明充分利用含磷阻燃聚醚多元醇和含氮阻燃聚酯多元醇的氮磷协效,使聚氨酯分子链结构中增加了p

n结构,p

n结构具有阻燃协效作用,材料燃烧时,含磷物质先行分解,产生很多含磷衍生物,覆盖在未燃材料表面,形成炭层,抑氧隔热,在凝聚相发挥阻燃功效;此外,氮元素的存在,会使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氨气等不燃气体,在气相稀释氧气的浓度,抑制火焰燃烧。
30.磷元素作为聚醚多元醇的一部分存在聚氨酷泡沫塑料的骨架结构中,当制品燃烧时,磷元素能够能促进焦炭的形成,减少易燃气体在凝聚相中的作用,从而阻碍火焰和泡沫的继续接触燃烧。低烟、低毒通常是磷系阻燃聚醚多元醇的特点。
31.阻燃聚酯多元醇在含有较高的苯环分子结构中引入阻燃氮元素,主要应用于聚氨酯硬泡和软泡中,能够大大提高泡沫的阻燃性能,同时能够改善泡沫的耐高温性能。
32.本发明采用了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对于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阻燃聚醚多元醇类具有中等黏度,与聚醚及聚酯多元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为起阻燃元素结合到聚合物中,具有持久的阻燃效果。阻燃聚醚多元醇具有具有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导热系数低、粘结力强、永久阻燃等特点。
33.阻燃辅助偶联剂:本发明中采用的钛酸酯偶联剂tmc

311在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分散性能的同时,由于表面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防火阻燃性能。因此,在引进使用该偶联剂的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阻燃性能。
34.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结构变化反应机理:复合原料通过高速搅拌分散,首先异氰酸酯液料与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组合料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的发泡并产生热量。之后,该反应半程产生的部分预聚体与双酚a环氧树脂接触,二者之间发生接枝反应;前述反应所放出热量引发双酚a不饱和树脂和苯乙烯之间的固化反应,以及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双酚a环氧树脂共聚反应;液料通过预浸和发泡产生的压力进入多孔结构无机粉体组分空隙部分,在偶联剂共同作用下,在固化过程中形成微观锚固构造,进一步增强这一效果,最终表现为更高的强度、更好的韧性、更小的受力变形和温度变形。
35.该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新材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反复实验调整了无机粉体组分,在各方面性能提高的基础上,无机粉体组分占比达到更高的比例,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在实现更好的经济指标的同时,按照燃烧热值计算,其阻燃性能在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提高20%以上,接近a级防火材料要求,利用无机粉体组分内部和反应体系中的多重阻燃协同体系,大大提高阻燃性能。
36.(2)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原料在模具内自身化学反应成型,无需借助外部能源,无需单独添加补强剂、阻燃剂等多重助剂,生产能耗很低,无三废排放。同时,多重异氰酸酯液态料配合使用,彼此协助补充可以进一步加强整体空间连接强度,提高断裂韧性。
37.(3)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模具成型工艺,按照中式建筑木作构件造型要求翻模加工,作为代木材料使用,具有与木材同样的钉、锯、刨、钻、粘、磨、涂饰等再加工性能,质感、温感、触感与木材高度一致,仿真效果明显优于市面上木塑代木材料和金属冲压仿形制品,同时克服了天然木材容易开裂变形、施工工艺复杂的弱点,综合使用成本降低30%,符合我国作为贫木国家节省木材的基本需要。
38.(4)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板材,经过涂饰可作为幕墙材料替代龙骨干挂石材,材料自重降低90%,安装龙骨用钢量降低85%,综合成本降低40%,在减轻建筑结构负担、提高抵抗地震次生灾害能力的同时,减少了石材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符合国家控制和减少石材使用的基本方向。
39.(5)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经过表面涂饰处理替代铝合金幕墙,综合能耗降低95%,对降低碳排放意义重大。
40.(6)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采用模具成型工艺,按照西式花园洋房门窗套、腰线、
檐口、宝瓶栏杆、罗马柱等外墙装饰构件,替代grc产品,能够减少由于小型水泥制品产业难以实现有效质量控制带来的使用安全风险和水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41.(7)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高密度多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超过高强混凝土,作为轻型建筑结构材料替代钢材、铝材、木材,同样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42.(8)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在发生外力破坏时,根据不同类型树脂的化学键结合强度递次坍塌,降低损坏传播速度和范围,可以获得更好的抗冲击效果。本发明的多树脂复合材料可获得更高的强度重量比,更低的使用成本,作为结构材料在建筑建材、工业制造、国防军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43.图1: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成立方体的照片示意图i;图2: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成立方体的照片示意图ii。
44.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的立方体从外观可见外表紧致,符合建筑材料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例准备无机粉体组分,并将无机粉体组分分成第一无机粉体组分和第二无机粉体组分,并各自混合均匀;其中,无机粉体组分,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矿粉30份,粉煤灰8份,火山灰4份,云母粉4份,碳酸钙10份,氢氧化铝7份,氢氧化镁7份,膨胀石墨5份和磷酸铵锌5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为矿粉30份,云母粉4份,碳酸钙10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为粉煤灰10份,火山灰4份,氢氧化铝7份,氢氧化镁7份,膨胀石墨5份和磷酸铵锌5份;膨胀石墨为300目,碳酸钙为300目,粉煤灰为300目,火山灰为300目。
46.步骤2、选择异氰酸酯液料和第一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a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异氰酸酯液料20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50份;异氰酸酯液态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按照质量比5:5:1组成混合物。
47.步骤3、选择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苯乙烯、第二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b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的份数为25份,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10份,双酚a环氧树脂10份,苯乙烯5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60份,加入钛酸酯偶联剂tmc

311为6份;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9:2。聚醚多元醇为含磷阻燃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含氮阻燃聚酯多元醇。
48.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a料、b料混合,并高速分散,高速搅拌的转数设定为1500转/分钟,注入模具,合模,静置,脱模制备得到产品。
49.与本领域内同类机械性能相同的产品相比,本发明产品的阻燃性能提高20%以上,接近a级防火材料要求。本发明生产的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密度为600

800公斤/立方米,该密
度的产品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且同密度材料情况下相比之前的产品强度提高20%以上。
50.实施例2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例准备无机粉体组分,并将无机粉体组分分成第一无机粉体组分和第二无机粉体组分,并各自混合均匀;其中,无机粉体组分,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矿粉50份,粉煤灰12份,火山灰8份,云母粉8份,碳酸钙15份,氢氧化铝10份,氢氧化镁10份,膨胀石墨10份和磷酸铵锌10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为矿粉50份,云母粉8份,碳酸钙15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为粉煤灰15份,火山灰8份,氢氧化铝10份,氢氧化镁10份,膨胀石墨10份和磷酸铵锌10份;膨胀石墨为200目,碳酸钙为200目,粉煤灰为300目,火山灰为300目。
51.步骤2、选择异氰酸酯液料和第一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a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异氰酸酯液料50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85份;异氰酸酯液态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按照质量比5:5:1组成混合物。
52.步骤3、选择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苯乙烯、第二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b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的份数为45份,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30份,双酚a环氧树脂30份,苯乙烯35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85份,加入钛酸酯偶联剂tmc

311为12份;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9:2。聚醚多元醇为含磷阻燃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含氮阻燃聚酯多元醇。
53.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a料、b料混合,并高速分散,高速搅拌的转数设定为2000转/分钟,注入模具,合模,静置,脱模制备得到产品。
54.与本领域内同类机械性能相同的产品相比,本发明产品的阻燃性能提高20%以上,接近a级防火材料要求。本发明生产的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密度为600

800公斤/立方米,该密度的产品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且同密度材料情况下相比之前的产品强度提高20%以上。
55.实施例3本发明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例准备无机粉体组分,并将无机粉体组分分成第一无机粉体组分和第二无机粉体组分,并各自混合均匀;其中,无机粉体组分,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矿粉40份,粉煤灰12份,火山灰6份,云母粉6份,碳酸钙12份,氢氧化铝9份,氢氧化镁9份,膨胀石墨7份和磷酸铵锌7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为矿粉40份,云母粉6份,碳酸钙12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为粉煤灰12份,火山灰6份,氢氧化铝9份,氢氧化镁9份,膨胀石墨7份和磷酸铵锌7份;膨胀石墨为300目,碳酸钙为300目,粉煤灰为300目,火山灰为300目。
56.步骤2、选择异氰酸酯液料和第一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a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异氰酸酯液料40份,第一无机粉体组分75份;异氰酸酯液态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按照质量比5:5:1组成混合物。
57.步骤3、选择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酚a
环氧树脂、苯乙烯、第二无机粉体组分,混合预浸作为b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的份数为40份,双酚a不饱和聚酯树脂20份,双酚a环氧树脂20份,苯乙烯15份,第二无机粉体组分80份,加入钛酸酯偶联剂tmc

311为10份;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组合液态料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9:2。聚醚多元醇为含磷阻燃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含氮阻燃聚酯多元醇。
58.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a料、b料混合,并高速分散,高速搅拌的转数设定为1800转/分钟,注入模具,合模,静置,脱模制备得到产品。
59.与本领域内同类机械性能相同的产品相比,本发明产品的阻燃性能提高20%以上,接近a级防火材料要求。本发明生产的多树脂复合材料的密度为600

800公斤/立方米,该密度的产品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且同密度材料情况下相比之前的产品强度提高20%以上。
60.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