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渣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3149发布日期:2021-11-18 12:0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渣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渣发酵罐,属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每年中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量达到3000~5000万吨。但由于现在中药提取技术和工艺的不完善,中药渣中仍残留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其中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氧化的多糖成分,抗癌、抗菌、抗炎症和抗过敏的黄酮成分,抗肿瘤、护肝、抗炎和调节机体免疫的三萜及皂苷,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抗菌和抗真菌苯丙素类等物质。
3.虽然中药渣是优质的资源,但是目前却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处理,且利用率非常低。另外,由于植物源中药存在细胞壁,其中大量的活性成分不易被动物利用,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大剂量添加,这就稀释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另外,由于中药渣的含水量较高,长期堆积放置极其容易腐败,臭味熏天,污染环境。而如果将其晒干,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中药渣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是百利无一害的处理方式。
4.中药渣发酵即挑选一种或几种益生菌作为菌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和水分等)利用微生态的方法,对中药渣进行消化分解,将其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微生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并制备微生物菌体、代谢产物的过程。通过微生物发酵,不仅可以破坏中草药药渣的细胞壁、降解纤维素,还可按照微生物含有的酶定向转化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从而提高中药渣的药效和有效成分利用率,降低毒性,获得新的药性。因此,对中药渣进行发酵是研究开发中药渣的重要方向。
5.发酵罐在对中药渣发酵过程中,需要取样检测中药渣的发酵情况,现有的检测方式是打开发酵罐的开口,利用工具取出部分药渣,但这种方式在取样过程中,需要打开发酵罐,由于打开发酵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操作复杂,且打开发酵罐取样,由于取样位置为中药渣表层,因此,即使取样后也不能代表发酵罐内部中药渣的整体发酵情况。
6.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便捷取样的中药渣发酵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9.一种中药渣发酵罐,包括罐体、搅拌机构和取样装置,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机构,罐体为圆形体,罐体的顶部具有进料口,罐体的底部具有出料口,罐体内安装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筒座、螺旋取样器和封堵,筒座安装在罐体上,取
样筒的一端穿过罐体套装在筒座上,所述取样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封堵,所述取样筒上加工有样品入口和样品出口,所述螺旋取样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所述筒座上加工有第二圆轴安装孔,螺旋取样器安装在取样筒内,第二圆轴安装在第二圆轴安装孔内,第一圆轴穿出封堵。
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转轴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采用法兰方式安装在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转轴,转轴伸入到罐体的内部,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桨叶。
11.优选的:所述取样筒上的样品入口置于罐体内,所述取样筒上的样品出口置于罐体的外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圆轴的端部加工有方形轴。
13.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还安装有套筒,所述取样筒安装在套筒内。
14.优选的:所述罐体安装在支架上。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罐体上的取样装置,在不打开罐体进、出料口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对罐体内部中药渣的取样,具有取样方便的特点;
17.2.本实用新型在螺旋取样器的旋转作用下,能够对罐体中部位置的中药渣进行取样,其取样位置的中药渣最具发酵状态的代表性,最能够反映罐体内中药渣的发酵状态;
18.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拆装方便、组装牢固,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一种中药渣发酵罐的主视图;
20.图2是图1的左视图;
21.图3是取样装置的剖面图;
22.图4是筒座的立体图;
23.图5是套筒的立体图;
24.图6是螺旋取样器的立体图;
25.图中1

罐体,2

搅拌机构,3

取样装置,4

取样筒,5

筒座,6

螺旋取样器,7

封堵,8

样品入口,9

样品出口,10

第一圆轴,11

第二圆轴,12

第二圆轴安装孔,13

搅拌电机,14

转轴,15

搅拌桨叶,16

方形轴,17

套筒,111

进料口,112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7.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
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2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和取样装置3,所述罐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机构2,罐体1为圆形体,罐体1的顶部具有进料口111,罐体1的底部具有出料口112,罐体1内安装有取样装置3,所述取样装置3包括取样筒4、筒座5、螺旋取样器6和封堵7,筒座5安装在罐体1上,取样筒4的一端穿过罐体1套装在筒座5上,所述取样筒4的另一端安装有封堵7,所述取样筒4上加工有样品入口8和样品出口9,样品入口8和样品出口9反向布置在取样筒4上,所述螺旋取样器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圆轴10和第二圆轴11,所述筒座5上加工有第二圆轴安装孔12,螺旋取样器6安装在取样筒4内,第二圆轴11安装在第二圆轴安装孔12内,第一圆轴10穿出封堵7。
29.如此设置,进行中药渣发酵状态取样时,如图1

图3所示,转动取样筒4,调整转取样筒4上的样品入口8,使得样品入口8在细罐体1内部的开孔向上,由于样品入口8和样品出口9反向布置在取样筒4上,此时样品出口9同时在罐体1的外部开孔向下,这样,罐体1内的中药渣自样品入口8进入到取样筒4内,再通过第一圆轴10,使得螺旋取样器6带动中药渣到样品出口9位置,并随样品出口9排出。
30.不取样时,转动取样筒4,使得样品入口8在罐体1内部开孔向下,样品出口9同时在罐体1外部开孔向上,保证中药渣不通过样品入口8进入到取样筒4内。
31.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电机13、转轴14和搅拌桨叶15,所述搅拌电机13采用法兰方式安装在罐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搅拌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伸入到罐体1的内部,转轴14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桨叶15。如此设置,搅拌电机13为伺服电机,在搅拌电机13的转动作用下,转轴14和搅拌桨叶15搅拌发酵罐1内的中药渣。
32.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所述取样筒4上的样品入口8置于罐体1内,所述取样筒4上的样品出口9置于罐体1的外部。
33.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所述第一圆轴10的端部加工有方形轴16。通过方形把手搬动方形轴16即可实现螺旋取样器6在取样筒4内转动
34.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所述罐体1上还安装有套筒17,所述取样筒4安装在套筒17内。
35.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药渣发酵罐,所述罐体1安装在支架18上。
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
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