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8076921发布日期:2021-12-18 00: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微生物取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对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定期取样,进行样本检测。
3.在如今现有的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中,例如申请文案cn202010203421.x的技术结构中,包括微生物培养箱,所述微生物培养箱的内部下侧前端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基,所述微生物培养箱的内部右下侧并且位于微生物培养基的右侧设置有检测通道,所述第一滑轨座并且位于第一长滑轨之间安装有第一调节丝杆,所述第一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滑座,所述第一滑轨座的左上侧设置有承载座,所述安装座的正面通过第二连接滑块连接有装载座,所述装载座的正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取样抽取器,该装置虽然实现了对微生物的取样,但是在每次取样后取样抽取器上都会有残留的微生物,从而影响下次取样的检测结果。
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消毒清洗装置,从而实现了对取样抽取器的取样管针在每次取样后进行消毒清洗,避免了对下次取样造成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并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消毒清洗装置,所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消毒筒,所述消毒筒外壁下表面与箱体内壁下表面一侧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筒内壁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端设置有清洗筒,所述清洗筒外壁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流通孔,所述清洗筒内壁设置有清洁软毛层,所述消毒筒内壁一侧设置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内壁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外壁一侧设置在箱体外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第二电机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壁一侧与箱体内壁相互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螺母座模块,所述螺母座模块外壁下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下端设置有取样抽取器。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样本移动装置,所述样本移动装置包括电
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外壁下表面与箱体内壁相互连接,所述电动滑轨上设置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托盘。
10.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偏心位置等间距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安放槽,每个所述安放槽内均设置有培养皿。
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中间位置的隔层上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载玻片。
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一侧铰接有防护门,所述箱体外壁另一侧铰接有取样门。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门和取样门四周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消毒清洗装置,实现了对取样抽取器的取样管针在每次取样后进行消毒清洗,避免了对下次取样造成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并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取样装置,实现了对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溶液的吸取,然后滴在载玻片上,通过样本移动装置,实现了对培养皿的水平移动,并且可以控制抽取哪个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溶液样本,通过垫板和载玻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微生物样本溶液的盛接,便于从箱体内拿出。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截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清洗装置截面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11、防护门;111、密封条;12、取样门;2、消毒清洗装置;21、消毒筒;22、第一电机;221、输出轴;23、清洗筒;231、流通孔;24、清洁软毛层;25、隔水板;251、圆孔;26、防水密封圈;3、取样装置;31、第二电机;32、丝杆;33、安装座;34、螺母座模块;35、电动推杆;36、取样抽取器;4、样本移动装置;41、电动滑轨;42、电动滑块;43、第三电机;44、托盘;441、安放槽;45、培养皿;5、垫板;51、载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5,一种微生物定期取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消毒清洗装置2,所述消毒清洗装置2包括消毒筒21,所述消毒筒21外壁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下表面一侧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筒21内壁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221,所述输出轴221上端设置有清洗筒23,所述清洗筒23外壁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流通孔231,所述清洗筒23内壁设置有清洁软毛层24,所述消毒筒21内壁一侧设置有隔水板25,所述隔水板25中间设置有圆孔251,所述圆孔251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圈26,所述防水密封圈26内壁与输出轴221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设置有取样装置3,所述取样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的壳体外壁一侧设置在箱体1外壁上。
27.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32,所述丝杆32远离第二电机31一端设置有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外壁一侧与箱体1内壁相互连接,所述丝杆32上设置有螺母座模块34,所述螺母座模块34外壁下侧设置有电动推杆35,所述电动推杆35下端设置有取样抽取器36,通过取样装置3,实现了对培养皿45中的微生物溶液的吸取,然后滴在载玻片51上,所述箱体1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样本移动装置4,所述样本移动装置4包括电动滑轨41,所述电动滑轨41外壁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相互连接,所述电动滑轨41上设置有电动滑块42,所述电动滑块42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电机43,所述第三电机43的输出端设置有托盘44,所述托盘44的偏心位置等间距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安放槽441,每个所述安放槽441内均设置有培养皿45,通过样本移动装置4,实现了对培养皿45的水平移动,并且可以控制抽取哪个培养皿45中的微生物溶液样本,所述箱体1内中间位置的隔层上表面设置有垫板5,所述垫板5上设置有载玻片51,通过垫板5和载玻片51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微生物样本溶液的盛接,便于从箱体1内拿出。
28.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5,所述箱体1外壁一侧铰接有防护门11,通过防护门11,实现了对箱体1内部器件的保护,并可以通过打开防护门11将培养皿45放入箱体1内,所述箱体1外壁另一侧铰接有取样门12,通过打开取样门12,实现了将盛有微生物样本溶液的载玻片51取出,所述防护门11和取样门12四周边沿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条111,通过密封条111,实现了对空隙位置密封,起到隔绝外界细菌的作用。
2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0.首先将装置整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内的各个器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接通电源,然后样本移动装置4开始运行,电动滑块42在电动滑轨41内滑动,并向消毒清洗装置2方向移动,然后第三电机43启动,带动托盘44转动,将需要取样的培养皿45转动到最靠近消毒筒21一侧,然后取样装置3运行,第二电机31带动丝杆32转动,随后螺母座模块34通过电动推杆35带动取样抽取器36移动需要取样的培养皿45正上方,电动推杆35伸长,将取样抽取器36的取样管针插入培养皿45,进行取样,结束后,电动滑块42滑动到之前的位置,同时电动推杆35缩短,然后螺母座模块34带动取样抽取器36移动到载玻片51正上方,将微生物样本溶液滴在载玻片51上,随之工作人员打开取样门12,进行检测,然后螺母座模块34带动取样抽取器36移动到清洗筒23正上方,电动推杆35伸长将取样抽取器36的取样管针插入清洗筒23内,随后消毒清洗装置2运行,第一电机22启动,输出
轴221带动清洗筒23转动,通过清洁软毛层24和消毒液快速对取样管针进行消毒清洁,从而确保了不会影响下次的取样检测。
31.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