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1914发布日期:2022-01-05 12:4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cr荧光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非洲猪瘟(asf)对全球多个发明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我国明确规定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其对我国的威胁也与日俱增。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技术:基于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核酸检测技术,具有易操作、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样本要求不高等优点,能够实现早期诊断,是疫区检测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其原理类似于天然dna的复制,是体外媒促反应选择性地合成特异性dna的一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反应通过添加荧光染料,由高温热变性、低温复性和适温延伸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dna片段得以迅速扩增。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产物进行标记监控,利用荧光检测装置得到实时荧光量。
4.现有的技术中pcr试管以铝合金片作为导热,热盖内部铝合金片悬置在pcr试管上盖上方,铝合金片上贴pi加热膜或陶瓷片加热膜,恒温热盖上的ip电线、温度传感器、温度保护开关等导线从盖子上方开孔开槽对接到主控板上。
5.上述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1、盖子表面开口,进行热盖内部加热片、温度传感器、温度保护开关等电子元器件的走线,影响整体的美观性;2、热盖部分没有卡扣容易松动、pcr试管里面的液体蒸汽容易把盖子崩开;3、盖子热盖需要用手扣起,热盖温度较高容易烫手;4、热盖内部恒温系统铝合金片未能很好的贴合pcr试管盖。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本发明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包括
9.热盖固定座,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部开设有通槽;
10.盖体,设置于放置槽内且覆盖通槽;
11.转动组件,带动盖体绕热盖固定座转动;
12.卡扣组件,将盖体与热盖固定座固定,或解除盖体与热盖固定座的固定;
13.所述通槽内固定有便于试剂瓶放置的检测槽,所述盖体包括加热件,所述盖体绕热盖固定座转动至盖体下端面与热盖固定座上端面贴合,所述卡扣组件将盖体与热盖固定座固定,所述加热件贴合放置槽内试剂瓶的上端面。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中部贯穿有加热槽,所述加
热件包括固定于加热槽的加热座、沿加热座竖直方向贯穿于加热座的第一安装槽、固定于第一安装槽远离上盖的一端且与试剂瓶上端面贴合的金属导热片、以及设置于金属导热片上方的加热片。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开设于加热座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安装槽、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槽内且用以感应加热片加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以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且控制加热片是否继续加热的温度保护开关,所述温度保护开关设置于另一个第二安装槽内。
1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件还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金属导热片和加热片的调节压簧。
1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盖体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盖体两侧的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开设于热盖固定座一侧的转动槽、固定于热盖固定座外侧壁的转轴固定座、一端固定于转轴固定座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槽的转动轴、以及套设于转动轴的扭簧,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盖体侧壁。
1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呈中空设置。
1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的一侧中部内凹有卡扣槽,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卡扣槽两侧的卡扣固定座、设置于卡扣槽中部的卡扣压簧、设置于两卡扣固定座之间且下端面与卡扣压簧的上端固定的卡扣按键、以及固定于盖体靠近卡扣固定座的一侧中部的卡勾,所述卡扣按键靠近盖体的一侧呈斜面设置,与卡勾形成卡接。
2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导热片为铝合金、铜、或铝材质。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通过设置热盖固定座、盖体、转动组件、以及卡扣组件,当需要进行pcr试管加热时,将pcr试管放置于检测槽内,通过转动组件带动盖体进入放置槽内且覆盖在通槽内,卡扣组件将盖体固定于热盖固定座的放置槽内,便于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卡扣组件,解除盖体和热盖固定座的固定,手不用直接接触盖体和热盖固定座,避免手臂烫伤;
23.2、通过设置调节压簧,可根据放入的pcr试管的高度,调节加热片的倾斜程度,保证pcr试管与金属导热片的贴合程度,从而加强加热效果;
24.3、通过将转动轴进行中空设置,便于恒温热盖上的ip电线、温度传感器、温度保护开关等导线由转动轴内部进行走线,保证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6.其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热盖固定座的整体结构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内部结构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31.标号说明:
32.1、热盖固定座;2、放置槽;3、通槽;4、检测槽;5、盖体;51、上盖;52、下盖;521、加热槽;53、加热件;531、加热座;532、第一安装槽;533、金属导热片;534、加热片;535、第二安装槽;536、温度传感器;537、温度保护开关;538、调节压簧;6、转动组件;61、转动槽;62、转轴固定座;63、转动轴;64、扭簧;7、卡扣组件;71、卡扣固定座;72、卡扣压簧;73、卡扣按键;74、卡勾;8、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本实施例如下:
35.参照图1至图4,一种基于pcr荧光检测装置的轴过线自动翻盖结构,包括
36.热盖固定座1,中部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中部开设有通槽3,通槽3内固定有便于试剂瓶放置的检测槽4;
37.盖体5,设置于放置槽2内且覆盖通槽3;
38.转动组件6,带动盖体5绕热盖固定座1转动;
39.卡扣组件7,将盖体5与热盖固定座1固定,或解除盖体5与热盖固定座1的固定。
40.盖体5的一侧中部内凹有卡扣槽8,盖体5绕热盖固定座1转动至盖体5下端面与热盖固定座1上端面贴合,卡扣组件7将盖体5与热盖固定座1固定。
41.盖体5包括上盖51、下盖52、设置于上盖51和下盖52之间的加热件53,下盖52中部贯穿有加热槽521。
42.当需要进行pcr试管加热时,将pcr试管放置于检测槽4内,通过转动组件6带动盖体5进入放置槽2内且覆盖在通槽3内,卡扣组件7将盖体5固定于热盖固定座1的放置槽2内,便于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卡扣组件7,解除盖体5和热盖固定座1的固定,手不用直接接触盖体5和热盖固定座1,避免手臂烫伤。
43.加热件53包括固定于加热槽521的加热座531、沿加热座531竖直方向贯穿于加热座531的第一安装槽532、固定于第一安装槽532远离上盖51的一端且与试剂瓶上端面贴合的金属导热片533、固定于加热座531且位于金属导热片533上方的加热片534、两个分别开设于加热座531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安装槽535、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槽535内且用以感应加热片534加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36、用以接收温度传感器536信号且控制加热片534是否继续加热的温度保护开关537、以及设置于金属导热片533和加热片534之间的调节压簧538,温度保护开关537安装于另一个第二安装槽535内。金属导热片533采用铝合金、铜、以及铝材质。
44.通过转动组件6转动,金属导热片533的下端面贴合pcr试管的上端面,调节压簧538调节金属导热片533的倾斜度,从而使金属导热片533最大面积的与pcr试管的上端面贴合,增强加热效果,温度传感器536感应集热片的加热温度,将信号传递至温度保护开关537,从而控制加热是否正常,且金属导热片533采用铝合金、铜、以及铝材质等材质,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
45.转动组件6包括沿盖体5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盖体5两侧的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包
括开设于热盖固定座1一侧的转动槽61、固定于热盖固定座1外侧壁的转轴固定座62、一端固定于转轴固定座62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槽61的转动轴63、以及套设于转动轴63的扭簧64,转动轴63的另一端贯穿盖体5侧壁,转动轴63呈中空设置。
46.当卡扣组件7接触盖体5与热盖固定座1的固定时,扭簧64带动盖体5绕转动轴63转动,且转动轴63呈中空设置,便于恒温热盖上的ip电线、温度传感器536、温度保护开关537等导线由转动轴63内部进行走线,保证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47.卡扣组件7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卡扣槽8两侧的卡扣固定座71、设置于卡扣槽8中部的卡扣压簧72、设置于两卡扣固定座71之间且下端面与卡扣压簧72的上端固定的卡扣按键73、以及固定于盖体5靠近卡扣固定座71的一侧中部的卡勾74,所述卡扣按键73靠近盖体5的一侧呈斜面设置,与卡勾74形成卡接。
48.当加热完成后,按压卡扣按键73,卡扣压簧72压缩,解除卡扣按键73斜面与卡勾74的卡接,即可解除盖体5与热盖固定座1的固定;当需要加热时,转动盖体5至通槽3内,卡勾74位于卡扣按键73斜面下方,松开盖体5后,卡勾74与卡扣按键73的斜面形成卡接固定。
4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