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6253发布日期:2022-01-26 19:1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全封闭反应等优点,通过荧光染料和荧光探针通过与目标基因特异性结合,释放出荧光信号,是在pcr扩增时加入荧光基团进行标记,扩增的结果通过荧光信号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和特定的数学原理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医学临床检测,生物医药研发,食品行业,科研院校等机构。
3.现有荧光定量检测技术需将文库制备过程中和结束后的核酸样本手工取出并加入荧光定量管,然后通过荧光检测仪器(如qubit 4.0等)检测样本浓度以便判断上一步操作是否合格或为下一步操作配制定量的核酸样本提供依据,属于卡盒外部实现荧光定量检测的技术方案。
4.现有技术需要增加人工操作动作,导致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也难以实现文库制备中的过程品质监控。主要的问题在于,卡盒内部空间有限,不便于布置荧光定量检测所必须的结构;另外,还必须考虑到荧光定量检测过程中外部环境光线的干扰,一般需要将荧光定量管置于暗室条件下进行荧光定量检测,进一步增加了荧光定量检测与卡盒集成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通过将带有遮光盖的荧光定量管固定设置与卡盒底壳,结合遮光盖、卡盒底壳和荧光底座形成完全包围荧光定量管的暗室环境,使荧光定量管在检测时与外部光源隔绝,实现核酸文库制备实验过程中同步的在卡盒内对样本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同时不影响卡盒文库制备的其他过程。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7.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固定嵌入设置在卡盒底壳上的荧光定量管、覆盖荧光定量管顶部开口的遮光盖和相对卡盒垂直位置可变的荧光底座;
8.所述荧光定量管底部突出于卡盒底壳外;
9.所述遮光盖为不透光的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遮光盖设置有不漏光的进出料孔;
10.所述荧光底座顶部开口尺寸及检测腔内尺寸匹配荧光定量管外部尺寸,使所述荧光底座垂直接近卡盒至限位位置时顶部与卡盒底壳形成不透光的直接接触关系。
11.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底座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安装位,所述荧光底座通过安装在弹簧安装位内的支撑弹簧与支架结构形成垂直方向的弹性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料孔为一字型开口,所述一字型开口无外力作用状态下通过弹性材料的弹性挤压不透光的闭合,同时可容纳移液器针头插入。
13.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底座包括一个连通检测腔的荧光连接口,所述荧光底座通过y型光纤连接荧光pcb板。
14.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底座包括两个各自独立连通检测腔的荧光连接口,所述荧光底座通过两条分别接入两个荧光连接口的直线光纤连接荧光pcb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荧光底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遮光盖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21.附图编号说明:1-遮光盖、11-进出料孔、2-荧光底座、21-检测腔、22-弹簧安装位、23-支撑弹簧、24-支架结构、25-荧光连接口、26-y型光纤、27-直线光纤、3-卡盒底壳、4-荧光定量管、5-荧光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2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了卡盒之外的结构部分,包括荧光底座2和支撑并带动荧光底座2垂直上下位移的支架结构24。其中,荧光底座2和支架结构24之间通过两组并排设置的支撑弹簧23进行弹性连接。支撑弹簧23一方面嵌入安装在荧光底座2上设置的弹簧安装位22内,另一方面套装在支架结构24上的安装柱。当支架结构24带动荧光底座2一起垂直上升时,会在荧光底座2顶部触及卡盒底壳3后使支撑弹簧23压缩,既能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支撑弹簧23压缩后的作用力保持荧光底座2顶部与卡盒底壳3之间的接触关系。当然,根据所采用仪器的不同,本实用新型也可适配于卡盒垂直移动而荧光底座2相对静止的情况,此时支架结构24为相对静止的,同样可采用支撑弹簧23连接荧光底座2与支架结构24,起到相同的效果。
24.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一根y型光纤26作为荧光的传输通道连接荧光底座2与荧光pcb板5,因此在荧光底座2上仅需一个连通检测腔21的荧光连接口25,用于连接y型光纤26的结合端,而y型光纤26的分叉端分别连接荧光pcb板5的输入和输出,形成光纤回路。
25.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荧光定量管4的顶部固定嵌入卡盒底壳3,使荧光定量管4的大部分(样本所处部分)处于卡盒外,用于插入检测腔21接受荧光检测。荧光定量管4的顶部开口由遮光盖1进行完全覆盖,如图3所示,遮光盖1上设置有一字型开口的进出料孔11,该进出料孔11无外力作用状态下通过弹性材料的弹性挤压不透光的闭合,同时可容纳移液器针头插入,能够向荧光定量管4内注入/吸出样本。在检测状态时,如图2所示的,遮光盖1、卡盒底壳3与荧光底座2(检测腔21)组合形成了一个完全隔绝外界光线的暗室环境,满足荧光定量检测的要求,同时荧光定量管4只占用非常少的卡盒内部空间,系统主要结构
仍设置在卡盒外部,不影响卡盒内其他结构布置和卡盒文库制备的其他过程。
26.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相较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了两根直线光纤27连接荧光底座2和荧光pcb板5形成荧光回路,因此在荧光底座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荧光连接口25,分别连接一根直线光纤27,但所实现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y型光纤26基本一致。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固定嵌入设置在卡盒底壳上的荧光定量管、覆盖荧光定量管顶部开口的遮光盖和相对卡盒垂直位置可变的荧光底座;所述荧光定量管底部突出于卡盒的底壳外;所述遮光盖为不透光的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遮光盖设置有不漏光的进出料孔;所述荧光底座顶部开口尺寸及检测腔内尺寸匹配荧光定量管外部尺寸,使所述荧光底座垂直接近卡盒至限位位置时顶部与卡盒底壳形成不透光的直接接触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底座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安装位,所述荧光底座通过安装在弹簧安装位内的支撑弹簧与支架结构形成垂直方向的弹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孔为一字型开口,所述一字型开口无外力作用状态下通过弹性材料的弹性挤压不透光的闭合,同时可容纳移液器针头插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底座包括一个连通检测腔的荧光连接口,所述荧光底座通过y型光纤连接荧光pcb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底座包括两个各自独立连通检测腔的荧光连接口,所述荧光底座通过两条分别接入两个荧光连接口的直线光纤连接荧光pcb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荧光检测系统,包括顶部固定嵌入设置在卡盒底壳上的荧光定量管、覆盖荧光定量管顶部开口的遮光盖和相对卡盒垂直位置可变的荧光底座,通过将带有遮光盖的荧光定量管固定设置与卡盒底壳,结合遮光盖、卡盒底壳和荧光底座形成完全包围荧光定量管的暗室环境,使荧光定量管在检测时与外部光源隔绝,实现核酸文库制备实验过程中同步的在卡盒内对样本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同时不影响卡盒文库制备的其他过程。盒文库制备的其他过程。盒文库制备的其他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强 陈居勇 吕晓敏 郭小建 王兆松 曹震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