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0456发布日期:2022-04-16 19: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拆板装置。


背景技术:

2.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
3.在基因检测过程中需要离心机对液体进行分离得到所需液体,液体置于核酸套板中,核酸套板分为上层套板和下层套板,通过离心机把上层液体离心到下层套板中,即把提取物离心到下层套板,在下一步操作中得到下层套板液体,上层套板与下层套板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套合,此卡扣为倒扣形式,在使用中,防止卡扣脱离,在卡口上方设置有锁,锁使得卡扣始终为倒扣,在基因检测线中机器人难以错开卡扣抓取上层套板,得到下层套板液体,人工拆装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容易损坏核酸套板,损耗量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拆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无法分离套板卡扣,人工拆装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板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分别设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核酸套板包括上层套板和下层套板,所述上层套板和所述下层套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下层套板;
7.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包括垫块、第一推动源、移载板、第一导轨和顶松部,所述垫块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推动源和所述第一导轨设在所述垫块上,所述第一推动源驱动所述移载板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移动,所述顶松部设在所述移载板上,所述移载板带动所述顶松部顶松所述卡扣;
8.所述第二推动部设在所述移载板上,所述第二推动部包括第二推动源、第二导轨、挑动源、挑动部和滑动板,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推动源设在所述移载板上,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挑动源,所述第二推动源驱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所述滑动板带动所述挑动源向所述卡扣移动,所述挑动源上设有所述挑动部,所述挑动源驱动所述挑动部挑起上层套板。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松部包括顶板和压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移载板靠近所述核酸套板的端部,所述顶板与所述压板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挑动部包括顶料块和挑动块,所述顶料块与所述挑动源连接,所述顶料块与所述挑动块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源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移载板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源通过拨叉块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通过拨叉压块与所述挑动源连
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源与所述第二推动源均为气缸,所述挑动源为带磁性开关的气缸。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均设有工字型凹槽,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均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所述滑块相匹配,所述滑块卡接插入到所述工字形凹槽中。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垫块和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移载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导轨垫块。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主推动源、调节块和压块,所述主推动源设在固定块上,所述主推动源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压块用于固定下层套板。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罩子中,所述核酸套板置于所述罩子外,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罩子均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罩子固定块,所述罩子固定块与所述罩子连接,所述支撑板设在支架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酸套板底部设有治具架,所述治具架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固定下层套板,顶升机构的第一推动源驱动移载板在第一导轨上移动,移载板带动顶松部顶松卡扣,第二推动源驱动滑动板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滑动板带动挑动源向卡扣移动,挑动源上设有挑动部,挑动源驱动挑动部挑起上层套板,即上层套板与下层套板分离,无需人工拆板,该装置便于机器人抓取上层套板和下层套板,效率高,有效地降低损耗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的左视图;
26.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机构;11、主推动源;12、调节块;13、压块;14、固定块;2、顶升机构;21、第一推动部;211、第一推动源;212、连接块;213、移载板;214、滑块;215、第一导轨;216、顶松部;2161、顶板;2162、压板;217、导轨垫块;218、垫块;23、第二推动部;231、第二推动源;232、拨叉块;233、滑动板;234、拨叉压块;235、挑动源;236、挑动部;2361、顶料块;2362、挑动块;237、第二导轨;3、核酸套板;31、上层套板;32、下层套板;4、罩子;5、支撑板;6、罩子固定块;7、支架;8、治具架;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分离核酸套板3,包括支撑板5和分别设在支撑板5上的固定机构1和顶升机构2,核酸套板3包括上层套板31和下层套板32,上层套板31和下层套板3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机构1用于固定下层套板32,固定机构1包括主推动源11、调节块12和压块13,主推动源11设在固定块14上,主推动源11与调节块12连接,调节块12与压块13连接,压块13用于固定下层套板32;顶升机构2包括第一推动部21和第二推动部23,第一推动部21包括垫块218、第一推动源211、移载板213、第一导轨215和顶松部216,垫块218设在支撑板5上,第一推动源211和第一导轨215设在垫块218上,顶松部216包括顶板2161和压板2162,顶板2161设置在移载板213靠近核酸套板3的端部,顶板2161与压板2162连接,第一推动源211通过连接块212与移载板213连接,第一推动源211驱动移载板213在第一导轨215上移动,顶松部216设在移载板213上,移载板213带动顶松部216顶松卡扣;第二推动部23设在移载板213上,第二推动部23包括第二推动源231、第二导轨237、挑动源235、挑动部236和滑动板233,第二导轨237和第二推动源231设在移载板213上,滑动板233连接挑动源235,挑动部236包括顶料块2361和挑动块2362,顶料块2361与挑动源235连接,顶料块2361与挑动块2362连接,第二推动源231通过拨叉块232与滑动板233连接,滑动板233通过拨叉压块234与挑动源235连接,第二推动源231驱动滑动板233在第二导轨237上移动,滑动板233带动挑动源235向卡扣移动,挑动源235上设有挑动部236,挑动源235驱动挑动部236挑起上层套板31。
29.其中,优选的,第一推动源211与第二推动源231均为气缸,气缸通过电磁阀控制伸缩的方向,挑动源235为带磁性开关的气缸,使用磁性开关来检测气缸的位置和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挑动部236的工作效率。
30.在滑动过程中,为了保证滑块214能够沿第一导轨215和第二导轨237滑动,第一导轨215和第二导轨237内均设有工字型凹槽,第一导轨215与第二导轨237均连接有滑块214,第一导轨215与第二导轨237分别与滑块214相匹配,滑块214卡接插入到工字形凹槽中,第一导轨215与垫块218和第二导轨237与移载板213之间分别设置有导轨垫块217,既能防止滑块214脱离第一导轨215和第二导轨237,又能防止滑块214相对于第一导轨215和第二导轨237晃动,固定机构1和顶升机构2设置在罩子4中,核酸套板3置于罩子4外,罩子4能够保护顶升机构2和固定机构1,在该装置对上层套板31和下层套板32连接的卡扣进行松脱之后,核酸套板3置于罩子4外可以便于机器人抓取所需的套板,固定机构1、顶升机构2和罩子4均设在支撑板5上,支撑板5上设置有罩子固定块6,罩子固定块6与罩子4连接,支撑板5设在支架7上,核酸套板3底部设有治具架8,治具架8用于放置固定机构1和顶升机构2,治具架8底部设有支撑架9,支撑架9设在支撑板5上,支撑架9便于放置核酸套板3。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拆板装置,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该装置的固定机构1通过主推动源11推动压块13固定下层套板32,其次,顶升机构2的第一推动源211驱动移载板213在第一导轨215上移动,顶松部216设在移载板213上,移载板213带动顶松部216顶松卡扣,接着第二推动源231驱动滑动板233在第二导轨237上移动,滑动板233带动挑动源235向卡扣移动,挑动源235上设有挑动部236,挑动源235驱动挑动部236挑起上层套板31,该装置无
需人工拆板,并且便于机器人抓取上层套板31和下层套板32,效率高,且有效地降低损耗率。
3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