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7419发布日期:2022-05-18 15:1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 co2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姜属于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用地下肉质茎粉碎,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可得姜油,产品为淡黄色液体,有姜的辛辣气味,但口感辣味不大,也可用冷榨法提油,得油率均不高,其在干燥时,会造成某些化学成分挥发或者降解,以至于降低成品精油的含量。
3.现有的高质量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技术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粉碎后的生姜内加入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在反应釜内搅拌后再一定温度下使其充分混合,在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反应下,对生姜进行液化处理,便于提高姜油的得油率,而现有的反应釜在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时,容易因为开启加料盖,导致反应釜内的热气流失,同时容易造成加料人员被烫伤等现象,影响到姜油制备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萃取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上固定穿插连接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边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盖,所述转动盖和加料管的一边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加料管的内腔设置有防护机构;
6.所述防护机构包含定位管套、活动块、拉伸弹簧、定位块、两个定位杆、四个推动杆、两个橡胶条、两个转动块和四个限位块,所述转动块与加料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固定于定位管套和定位块之间。
7.优选的,所述定位管套的外壁与固定盖的中部滑动穿插连接,所述活动块与定位管套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8.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与活动块的外壁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定位块的顶端与活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杆相对的一端与定位块的两边侧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推动杆的顶端与定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推动杆与转动块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加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含连接杆、固定杆和螺杆,所述螺杆与固定杆的顶端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盖和转动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转动盖的底端和加料管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盖、转动盖和防护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便于打开转动盖对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加料,通过转动盖的封闭,防止热气的流出,通过推动活动块,使加料管内转动的转动块打开,便于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进入反应釜本体的内腔,降低热气的散失,同时提高加料的安全性;
15.(2)本实用新型利用拉伸弹簧与定位管套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定位管套,便于对活动块的位置限定,通过拉伸弹簧的弹性,便于对两个转动块的位置恢复,使加料管的内腔密封性更好,降低热气的散失,使姜油的萃取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管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料管处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反应釜本体;2、顶盖;3、加料管;4、固定盖;5、转动盖; 6、连接机构;601、连接杆;602、固定杆;603、螺杆;7、密封条;8、防护机构;801、定位管套;802、活动块;803、拉伸弹簧;804、定位块;805、定位杆;806、推动杆;807、转动块;80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和顶盖2,便于反应釜本体1能稳定进行姜油制备的酶促反应结合co2萃取,顶盖2上固定穿插连接有加料管3,加料管3的顶部为直圆管结构,加料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4,固定盖4的一边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盖5,固定盖4与转动盖5组成圆盖结构,转动盖5和加料管 3的一边侧设置有连接机构6,便于对转动盖5的位置固定,加料管3的内腔设置有防护机构8,便于防止热气的流失同时防止热气对加料人员的影响;
22.防护机构8包含定位管套801、活动块802、拉伸弹簧803、定位块804、两个定位杆805、四个推动杆806、两个转动块807和四个限位块808,两个转动块807均为半圆结构,定位管套801的内腔设置有油封,便于提高活动块802与定位管套801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便于活动块802的稳定滑动,转动块807与加料管3的内壁转动连接,便于通过两个转动块807对加料管3 的内腔进行密封,拉伸弹簧803固定于定位管套801和定位块804之间,便于对活动块802的位置恢复;
23.定位管套801的外壁与固定盖4的中部滑动穿插连接,活动块802与定位管套801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拉伸弹簧803与活动块802的外壁滑动穿插连接,便于通过拉伸弹簧803与定位管套801,使活动块802的位置更加稳定,定位块804的顶端与活动块802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杆805相对的一端与定位块804的两边侧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推动杆806的顶端与定位杆805的两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推动杆806与转动块807的上表面相贴合,便于通
过活动块802的按压,使定位块804能带动两个定位杆805向下活动,使推动杆806能对转动块807进行推动,使两个转动块807能进行同向转动,便于打开加料管3的内腔,便于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加料,橡胶条与定位块 804的中部固定连接,橡胶条的底端与转动块8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转动块807进行拉动,使两个转动块807能对加料管3的内腔进行封闭,限位块808的外壁与加料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便于对两个转动块807的位置限定,防止转动块807的随意转动;
24.连接机构6包含连接杆601、固定杆602和螺杆603,螺杆603与固定杆 602的顶端螺纹连接,螺杆603与连接杆601的顶端滑动穿插连接,且固定杆 602的一端与加料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便于对转动盖5进行位置限定,使加料管3的内腔能进行封闭;
25.固定盖4和转动盖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7,转动盖5的底端和加料管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便于提高转动盖5与固定盖4及与加料管3之间的密封性,使反应釜本体1的使用不受加料管3的影响。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7.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杆603,便于分离连接杆601与固定杆602,拉动连接杆601,使转动盖5与固定盖4转动,便于将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投入加料管 3的内腔,使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位于两个转动盖5的上表面,转动转动盖5,使加料管3的内腔封闭,通过密封条7和密封圈,使转动盖5与加料管3的内腔密封性更好,通过螺杆603与连接杆601和固定杆602的连接,使加料管3的内腔封闭,通过按压活动块802,在拉伸弹簧803的弹性下使定位块 804能带动定位杆805及推动杆806对两个转动块807进行推动,使两个转动块807与加料管3的内壁转动,使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稳定掉落至反应釜本体1的内腔,通过拉伸弹簧803的弹性,使橡胶条能拉动两个转动块807进行位置复位,通过限位块808的位置限定,使两个转动块807能对加料管3 的内腔进行封闭,重复推动活动块802,使转动块807上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全部被抖落,防止热气影响到加料人员的安全的同时降低反应釜本体1内腔热气的流失,使萃取效率更高。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