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及其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4599发布日期:2022-04-13 19:47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及其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及其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及其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它能够在恒定温度下对靶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进而实现目的基因的快速检测,因其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操作便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lamp结果的读取主要分为浊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荧光/可视化染料检测等3类方法。但由于浊度检测和电泳检测都依赖于仪器并需要较复杂操作,因而可视化染料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该方法只需在lamp反应开始前于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反应后,阴性反应试剂和阳性反应试剂即会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差异,从而实现反应结果的快速判读。
3.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染料由以下两种:1)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hnb作为金属离子指示剂,深紫色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也可作为lamp反应可视化指示剂。在lamp体系中提前加入hnb水溶液,起初镁离子与hnb结合使得反应液为紫色,随着反应的进行,mg
2+
与析出的p2o
74-反应生成mg2p2o7沉淀,hnb失去mg
2+
使得体系颜色变为天蓝色,而未反应的体系则仍保持紫罗兰色;2)钙黄绿素(calcein),亮黄色粉末,溶于乙醇和碱,微溶于水,荧光指示剂,与mg
2+
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可产生强烈荧光,自然光下阴性、阳性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明显。首先在钙黄绿素中加入mn
2+
,mn
2+
使钙黄绿素的绿色荧光淬灭。当lamp扩增反应发生后,产生的副产物焦磷酸离子与mn
2+
结合并释放钙黄绿素,淬灭状态解除。最终呈现的结果为在365nm蓝光激发下,阳性反应发出强绿色荧光,阴性反应发出较弱绿色荧光。
4.上述两种染料通常被单独使用,但是它们存在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阴性和阳性结果之间颜色差异不够明显,或者需要仪器辅助判读结果,过程复杂。尤其是在自然光下,当目标基因浓度过低时,弱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难以区分,从而导致结果判读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及其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包括试剂a和试剂b,试剂a和试剂b体积比为1:2;
7.试剂a中含有钙黄绿素和氯化锰,钙黄绿素的浓度为500μm,氯化锰浓度为10mm;
8.试剂b中含有羟基萘酚蓝,羟基萘酚蓝浓度为0.32mm。
9.优选地,试剂a和/或试剂b由去核酸酶水制备得到。
10.可视化混合染料在lamp检测中的应用。
11.优选地,在lamp反应前预先加入到lamp反应体系中。
12.优选地,lamp扩增前,反应体系呈灰蓝色;
13.lamp扩增结束后,阳性反应体系为天蓝色,阴性反应体系为紫罗兰色。
14.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目前常见可视化染料相比,本方案所公开的可视化混合染料使lamp反应结果更容易判断,阴性和阳性结果间颜色差异更加明显,极大程度避免了结果的判断,而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来辅助检测实验结果;
15.另外,该可视化混合染料预先添加与lamp反应体系中,在lamp反应后,不必再打开pcr管盖,避免了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核酸污染;
16.该可视化混合染料为非dna嵌入型染料,对lamp反应干扰小,不影响lamp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lamp扩增前新型混合染料显色;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lamp扩增后新型混合染料显色;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核酸电泳图;
20.图4是本发明对比例lamp扩增前显色情况;
21.图5是本发明对比例lamp扩增后显色情况;
22.1:106copies/μl,2:105copies/μl,3:104copies/μl,4:103copies/μl,5:102copies/μl,6:101copies/μl,7:1copies/μl,8:ntc。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24.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混合染料,包括试剂a和试剂b,试剂a和试剂b体积比为1:2;试剂a中含有钙黄绿素和氯化锰,用去核酸酶水溶解,钙黄绿素的浓度为500μm,氯化锰浓度为10mm;试剂b中含有羟基萘酚蓝,用去核酸酶水溶解,羟基萘酚蓝浓度为0.32mm。这种可视化混合染料能够应用在lamp检测中,在lamp反应前预先加入到lamp反应体系中,反应结束后,可根据体系颜色直接判断阳性阴性,且颜色对比差异明显;lamp扩增前,反应体系呈灰蓝色;lamp扩增结束后,阳性反应体系为天蓝色,阴性反应体系为紫罗兰色。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案做出说明,其中,未具体说明操作步骤的实验方法,均按照相应商品说明书进行,实施例中所用到的仪器、试剂、耗材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公司购买得到。
26.实施例1:
27.1.1可视化混合染料的制备
28.称取钙黄绿素粉末与氯化锰粉末置于同一容器内,用去核酸酶水溶解,使溶液中钙黄绿素浓度为500μm,氯化锰浓度为10mm,调节ph值至弱碱性,充分混匀,获得溶液为试剂a,即单一钙黄绿素储存液,4℃保存待用。
29.称取hnb粉末,用去核酸酶水溶解,使溶液中hnb的浓度为0.32mm,充分混匀,所得到的溶液为试剂b,即单一hnb染料储存液,4℃保存待用。
30.将试剂a和试剂b按照1:2体积充分混匀,获得的溶液即为可视化混合染料,4℃保
存待用。
31.1.2可视化混合染料用于lamp扩增反应
32.按照下表配置lamp反应体系。
[0033][0034][0035]
kpc特征序列:
[0036]
ctgaccaacctcgtcgcggaaccattcgctaaactcgaacaggactttggcggctccatcggtgtgtacgcgatggataccggctcaggcgcaactgtaagttaccgcgctgaggagcgcttcccactgtgcagctcattcaagggctttcttgctgccgctgtgctggctcgcagccagcagcaggccggcttgctggacacacccatccgttacggcaaaaatgcgctggtt
[0037]
根据kpc特征序列设计kpc-lamp引物组,信息如下:
[0038]
f3-kpc:tcgaacaggactttggcg
[0039]
b3-kpc:aaccagcgcatttttgcc
[0040]
fip-kpc:cctcagcgcggtaacttacagtttttctccatcggtgtgtacgc
[0041]
bip-kpc:tcaagggctttcttgctgccgttttacggatgggtgtgtccag
[0042]
lf-kpc:gcctgagccggtatccat
[0043]
lb-kpc:ccagcagcaggccggctt
[0044]
用kpc基因的阳性对照菌株做为阳性对照株,以阳性对照菌提取的dna模板为初始浓度,初始浓度均调至106cfu/μl,然后进行10倍系列梯度稀释,命名反应管为1-8号管,按照次序向1-7号管中的lamp扩增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kpc-dna模板,浓度依次为1
×
106cfu,1
×
105cfu,1
×
104cfu,1
×
103cfu,1
×
102cfu,1
×
101cfu,1
×
100cfu;8号管为阴性对照ntc管,加入相同体积去核酸酶水。
[0045]
将配置好的lamp反应体系置于65℃恒温条件下,反应45min,随后置于80℃条件下10min终止反应。肉眼观察判断lamp扩增后阳性和阴性结果之间的差异。
[0046]
结果判读: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反应液前后颜色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lamp扩增
前,含有可视化混合染料的阳性和阴性反应体系都为灰蓝色;lamp扩增结束后,结果如图2所示,含有可视化混合染料的阳性反应体系为天蓝色,阴性反应体系为紫罗兰色;所有结果与图3核酸电泳图结果保持一致。据肉眼判断,可清除清楚看出含有新型混合染料的试剂阳性、阴性结果间颜色差异明显,易于可视化结果判读。
[0047]
另外,体系中dna模板含量越多,其颜色越深,可通过直接比色的方法直接对比两个样本中dna含量。
[0048]
与目前常见染料相比,该可视化混合染料使lamp结果更容易判读,阳性、阴性结果之间颜色差异更加明显,极大程度避免了结果的误判,而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来辅助检测实验结果;另外,染料预先加入lamp扩增反应液中,在lamp反应后,不必再打开pcr管盖,避免了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核酸污染;最后,该可视化混合染料非dna嵌入型染料,对lamp反应干扰小,不影响lamp检测的灵敏度。
[0049]
对比例:
[0050]
现有技术中,cn108315390a所公开专利同样公开了一种包含试剂a和试剂b的混合染料,试剂a中含有钙黄绿素与氯化锰,试剂b中含有羟基萘酚蓝。但是该篇专利中试剂a和试剂b的混合比例是不同的,按照该篇专利所公开的混合比例范围1.8-2.2:1,选择比例为2:1,制备混合染料,同样用于实施例1中lamp扩增反应体系,扩增前后结果如图4和图5,在65℃恒温扩增结束后,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之间颜色差异不明显,区分难度系数大。
[0051]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