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29750868发布日期:2022-04-22 00:3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1.本发明生物学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实验过程,进一步观察细胞的形态、蛋白表达等特征时需要用到细胞爬片。传统的细胞爬片是将玻片放置在培养皿/培养板中,将常规的细胞铺于片前,当细胞在玻片上基本长满后,将玻片取出,经过漂洗,充分除去残存的培养基和血清,然后进行细胞固定和后续的实验。传统的细胞爬片技术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细胞一般只生长于细胞爬片的一面,所有实验操作都要对含有细胞的一面开展。而在免疫荧光染色操作过程中,研究者极易由于操作疏忽,导致混淆了玻璃片中含有细胞的一面和不含细胞的一面,这种认识错误将会导致错误操作,从而导致整个实验直接失败;

玻片容易滑动,难以固定;

由于表面张力,爬片底面会与培养孔板底部面紧密贴合,取出爬片的过程中,爬片很容易被夹碎,即使未夹碎爬片,爬片上原本长满的细胞也会被镊子所破坏,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边缘效应,细胞会在爬片的周围聚集,而中央区域分布稀疏,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防止邻孔出现细胞污染的情况,一个细胞培养瓶或装置中只能进行一种处理,但是大部分实验设计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对同样的细胞进行处理,或者同样的刺激但是刺激时间不一致,这样一来就只能使用多个培养板进行实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出现细胞生长环境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细胞爬片培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该装置同时具有细胞培养、高通量细胞爬片制备等多种功能,弥补了传统细胞爬片设计中的缺陷。
5.本发明提供的细胞爬片培养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盒体和配套的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之间密封盖合;盒体内底面上设置支架,支架与盒体形成的空隙区域作保湿用,区域内可加入无菌水或其他液体便于维持盒体内实验所需湿度;支架上间隔均布多块玻璃板,玻璃板上阵列多个圆筒,该圆筒与玻璃板可分离的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为不透光材料材料制成,如深色硬质塑料,所述盒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塑料。
7.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板上阵列多个内陷凹槽,凹槽为圆环槽,作为圆筒的插入部,并有效密封。
8.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为长方形。
9.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板一侧设置标记区域。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的应用方法,将透明塑料圆筒安装在玻璃板上,并放置于透明方形盒底内,再取适量细胞悬液加入圆筒中,放置细胞培养
箱,4-6小时后取下圆管即可获得细胞爬片。
1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细胞直接生长于装置的玻璃板上,细胞分布均匀;取消了铺板、取玻片等环节,节省了实验时间,加入细胞悬液后,4小时即可获取生长状态良好、分布均匀的细胞爬片,并且无细胞爬片失败的情况;本装置中可以同时放置多块玻璃板,每个玻璃板上多个个细胞培养装置,一个装置可以获取多个细胞爬片,方便大批量的细胞爬片制备;可以适用于制备“同1时间点,多种细胞、多种干预处理”、“多个时间点、多种细胞、多种干预处理”等复杂实验设计;能确保干预条件一致性,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玻璃管之间相互独立,单张载玻片上可以同时制备多种细胞的集成爬片和同时进行多种干预处理;可将玻璃板上每个细胞培养装置设计为直径8mm、高度10mm,每个装置中需要的细胞悬液小于500微升,极大的节约了细胞培养试剂、细胞数量、干预药物的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使用本发明装置与传统装置的细胞生长状态、分布情况对照试验图,其中,a、b为传统装置培养后爬片中央区域细胞生长情况,c为本装置培养后爬片中央区域细胞生长情况,d为单个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对照实验图。
14.图中,长方形透明盒体-1、深色塑料盖体-2、支架-3、玻璃板-4、圆筒-5、保湿区域-6、标记区域-7。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一,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长方形透明盒体1、深色塑料盖体2、支架3、玻璃板4、圆筒5、保湿区域6、标记区域7,盒体和盖体之间密封盖合,本实施例的盒体长度为125mm,宽度85mm,四周边框高度50mm,盒体内的支架3由两个的塑料横杆和五根纵杆组成,支架距离边缘10mm,支架高度10mm,横杆上有五根纵杆将横杆间隔成四个等宽的区间,等宽的区间上设置玻璃板4,玻璃板长75mm,一侧有长15mm磨砂或白色涂料处理的标记区域7,玻璃板宽25mm,厚10mm,利用热烫工艺在玻璃板上制备八个均匀分布、深度约5mm、宽度1mm的圆环槽,作为圆筒5的插入部,圆筒5采用透明塑料圆管,直径为10mm,厚度1mm,高度15mm,使用时,将透明塑料圆管套在玻璃板的圆环槽中,固定并密封,本实施例的深色塑料盒盖,颜色为灰色、黑色等深色,长度125mm,宽度85mm,高度15mm,四周设计内陷结构,方便盒盖能够嵌入透明方盒上,嵌入深度2~3mm,盖上盒盖后,装置内为暗环境,使用过程中装置内始终为暗环境,适用于荧光染色等需要避光处理的实验用途,使用过程中,4块玻璃板可以同时并间隔开放置在支架上,支架之间的保湿区域6可以加入无菌水或其他液体,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温润环境。
16.本装置包括透明方形盒底、玻璃板、透明塑料圆管、深色塑料盒盖等4个部分,使用时,将透明塑料圆管安装在玻璃板上,并放置于透明方形盒底内,再取适量细胞悬液加入圆管中,即可放置细胞培养箱,4~6小时后取下圆管即可获得细胞爬片。本发明颠覆传统细胞爬片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可靠,在确保实验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同时制备多种细胞、多种干预、多个时间点的细胞爬片,适用于各种复杂实验设计中的细胞爬片制备。
17.为探究本发明和传统爬片装置之间的差异,分别用两种装置培养相同的甲状腺癌
细胞株进行验证,参见图2。本装置只需要将各功能元件安装好,细胞悬浮液按照6
×
103在圆柱中加入400μl即可放入细胞培养箱进行培养。传统方法用6孔板进行细胞爬片制作,玻片放置6孔板后,加入细胞密度为6
×
103的细胞悬浮液2ml,余步骤同传统爬片制作方法一致。6个小时后,取2种装置的爬片进行he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单个视野中细胞数。用student’s t-tes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爬片出现明显的边缘效应,爬片的边缘细胞密切,但是,爬片中央区域细胞稀疏(如图2a,2b所示)。本装置消除了传统爬片方式的缺陷,细胞分布均匀,并且生长能力明显优于传统装置(如图2c所示)。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本发明装置中,单个视野中细胞数目显著多于传统方法(如图2d所示)。说明,本发明在制备细胞爬片方面方法简便、可靠,细胞生长状态、分布情况优于传统方法。
1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