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8091发布日期:2022-05-31 10:2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表面平整、耐磨、无接缝、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且易于分期修建等优点;沥青作为路面材料需要经受着不同条件下长期的考验,如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落在路面上后,沥青材料若耐酸碱性能较差,其会产生腐蚀现象,长期腐蚀后会降低地面的平整度和行驶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另外由于长期的碾压,沥青的抗断裂性能对其使用时间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长时间的雨水侵蚀也会对路面产生影响。
3.因此本发明研究制备了一种抗断裂性好的防水耐腐蚀沥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包括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所述改性基质沥青是基质沥青接枝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制得;所述改性环氧树脂是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制得。
6.优选的,所述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是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与二乙醇胺制得。
7.优选的,所述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由聚苯基甲基硅氧烷与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得。
8.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
9.优选的,所述一种防水耐腐蚀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0.(1)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0~62℃,保温10~15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1~1.3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0~70℃,保温0.5~1h后,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140~150℃,反应1~1.5h后,以4~5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5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11.(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40~16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0.15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600~800rpm下搅拌20~30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12.(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混合、搅拌回流反应4~6h,盐酸质量分数为5~8%,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1~0.23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0.5~1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0.015倍质量分数为5~8%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0.5~1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3~0.005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20~130℃,反应5~7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13.(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8:1~9:1混合并在50~100rpm下搅拌混合5~8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14.(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15.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0~12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0~95℃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3~0.5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5~10%的氢氧化钾溶液,在30~5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4~18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3~5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45~0.55倍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0~80℃,反应2~3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6.5~7.5,过滤用石油醚洗涤3~5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
16.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质量比为260:80:160:36:1~270:85:180:40:2。
17.优选的,上述步骤(5)中: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8:3:1~10:4:1。
18.优选的,上述步骤(5)中:剪切时先3000~5000rpm剪切60~80min,剪切温度为170~200℃,调节转速至400~8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在制备的防水耐腐蚀沥青,包括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21.改性基质沥青是基质沥青接枝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是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与二乙醇胺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提高热稳定性的同时,形成具有一定交联度的结构空间,使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的树状结构能够穿插在结构空间中,使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结构更加稳定,也使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能够与基质沥青的活性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使得沥青质团簇被打破,沥青质在沥青软组分中的分散度得到增强,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并提高了与环氧沥青材料的环氧树脂间的相容性,增强交联密度提高沥青的抗断裂性;
22.改性环氧树脂是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由聚苯基甲基硅氧烷与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得;在聚硅氧烷上引入环氧基,并与改性环氧树脂共混,并在固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相互键合形成树杈状的改性环氧树脂,再以改性环氧树脂作为连续相进行开环、交联,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改性基质沥青为分散相,被锁在三维空间网络中,形成三维交联网络共混物形成两相三维交联网络,增强沥青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将实施例和
对比例中制备的防水耐腐蚀沥青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25.抗断裂性:将相同质量的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防水耐腐蚀沥青进行断裂伸长率测试。
26.耐腐蚀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防水耐腐蚀沥青在质量分数为5%的丙酮酸溶液中存放200h后观察有无腐蚀现象。
27.防水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防水耐腐蚀沥青延展至相同厚度进行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28.实施例1
29.(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0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0℃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3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3倍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钾溶液,在3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4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3~5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45倍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0℃,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6.5,过滤用石油醚洗涤3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0℃,保温10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1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0℃,保温0.5h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40℃,反应1h后,以4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30.(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4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600rpm下搅拌20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31.(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0:80:160:36: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4h,盐酸质量分数为5%,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1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倍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3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20℃,反应5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32.(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8:1~9:1混合并在50~100rpm下搅拌混合5~8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33.(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8: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3000rpm剪切60min,剪切温度为170℃,调节转速至400~8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34.实施例2
35.(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1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3℃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4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溶液,在4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4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5倍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5℃,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用石油醚洗涤4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1℃,保温13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2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5℃,保温0.5h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45℃,反应1h后,以4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36.(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3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700rpm下搅拌25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37.(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5:82:170:38: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5h,盐酸质量分数为6%,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2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3倍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4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25℃,反应6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38.(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8:1混合并在70rpm下搅拌混合6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39.(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9: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4000rpm剪切70min,剪切温度为185℃,调节转速至6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40.实施例3
41.(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2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5℃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5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5倍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在5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8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5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55倍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80℃,反应3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7.5,过滤用石油醚洗涤5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2℃,保温15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3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70℃,保温1h后,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150℃,反应1.5h后,以5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5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42.(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6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5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800rpm下搅拌30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43.(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70:85:180:40:2混合、搅拌回流反应6h,盐酸质量分数为8%,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3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1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5倍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1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5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30℃,反应7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44.(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9:1混合并在100rpm下搅拌混合8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45.(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10:4: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5000rpm剪切80min,剪切温度为200℃,调节转速至8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46.对比例1
47.(1)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1℃,保温13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2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5℃,保温0.5h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45℃,反应1h后,以4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48.(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3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700rpm下搅拌25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49.(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5:82:170:38: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5h,盐酸质量分数为6%,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2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3倍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4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25℃,反应6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50.(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8:1混合并在70rpm下搅拌混合6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51.(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9: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4000rpm剪切70min,剪切温度为185℃,调节转速至6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52.对比例2
53.(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1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3℃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4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溶液,在4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4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5倍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5℃,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用石油醚洗涤4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
54.(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3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在700rpm下搅拌25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55.(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5:82:170:38: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5h,盐酸质量分数为6%,再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22倍的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13倍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继续回流反应0.5h,再次加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0.004倍的三氟甲磺酸,升温至125℃,反应6h,制得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
56.(4)将环氧树脂与环氧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按质量比8:1混合并在70rpm下搅拌混合6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57.(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9: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4000rpm剪切70min,剪切温度为185℃,调节转速至6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58.对比例3
59.(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1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3℃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4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溶液,在4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4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5倍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5℃,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用石油醚洗涤4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
枝顺丁烯二酸酐;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1℃,保温13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2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5℃,保温0.5h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45℃,反应1h后,以4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60.(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3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700rpm下搅拌25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61.(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5:82:170:38: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5h,盐酸质量分数为6%,制得聚苯基甲基硅氧烷;
62.(4)将环氧树脂与聚苯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8:1混合并在70rpm下搅拌混合6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63.(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9: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4000rpm剪切70min,剪切温度为185℃,调节转速至6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64.对比例4
65.(1)将玉米淀粉分散在玉米淀粉11倍的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至93℃并搅拌糊化,加入玉米淀粉质量0.4倍的环氧氯丙烷和玉米淀粉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溶液,在40rpm、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玉米淀粉质量4倍的顺丁烯二酸酐和玉米淀粉质量0.5倍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铈铵溶液,升温至75℃,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并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用石油醚洗涤4次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在氮气氛围下,将二乙醇胺升温至61℃,保温13min后加入二乙醇胺质量1.2倍的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密封并保持温度在65℃,保温0.5h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45℃,反应1h后,以4m3/min的速率通氮气,反应4h后,制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
66.(2)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0℃,加入基质沥青质量0.13倍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在700rpm下搅拌25min,制得改性基质沥青;
67.(3)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去离子水和盐酸按质量比265:82:170:38:1混合、搅拌回流反应5h,盐酸质量分数为6%,制得聚苯基甲基硅氧烷;
68.(4)将环氧树脂、聚苯基甲基硅氧烷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8:0.5:0.5混合并在70rpm下搅拌混合6h,制得改性环氧树脂;
69.(5)将改性基质沥青、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聚(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硅氧烷)按质量比9:3:1混合均匀,再转移至高速剪切仪进行剪切,剪切时先4000rpm剪切70min,剪切温度为185℃,调节转速至600rpm,再继续搅拌剪切30min,制得防水耐腐蚀沥青。
70.效果例1
71.下表1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与对比例1、2、3、4的防水耐腐蚀沥青的各性能分析结果。
72.表1
[0073][0074]
通过表1中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实验数据比较可以明显发现,实施例1、2、3制备的防水耐腐蚀沥青的抗断裂性、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较好;
[0075]
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2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提高热稳定性的同时,形成具有一定交联度的结构空间,使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的树状结构能够穿插在结构空间中,使得由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与二乙醇胺制得的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结构更加稳定,也使得超支化顺丁烯二酸酐能够与基质沥青的活性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使得沥青质团簇被打破,沥青质在沥青软组分中的分散度得到增强,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并提高了与环氧沥青材料的环氧树脂间的相容性,增强交联密度提高沥青的抗断裂性;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3、4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聚硅氧烷上引入环氧基,并与改性环氧树脂共混,并在固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相互键合形成树杈状的改性环氧树脂,再以改性环氧树脂作为连续相进行开环、交联,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改性基质沥青为分散相,被锁在三维空间网络中,形成三维交联网络共混物形成两相三维交联网络,增强沥青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
[007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