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制品内饰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6685发布日期:2022-08-02 23: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橡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制品内饰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在行业人眼里,塑料和塑胶是一种东西。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随着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等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下游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对塑胶的需求。2010年中国塑胶件制造行业共有2286家企业,同比增长24.54%;销售收入达1061.25亿元,同比增长26.38%。但是如何生产一种高强度耐磨表面光亮的塑胶制品内饰件是目前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塑胶制品内饰件生产工艺,工艺完善,配比合理,成本低,安全可靠。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塑胶制品内饰件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将聚氯乙烯、氟塑料、聚全氟乙丙烯、聚丙烯、四氟乙烯、聚苯乙烯分别磨成粉末状;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炳乙烯、硅橡胶、氯丁橡胶按照80目磨粉;第二步,采用称量设备来进行称重计量,称取聚氯乙烯56份、胶粉10份、氟塑料1份、聚全氟乙丙烯2份、聚丙烯1份、四氟乙烯1份、聚苯乙烯1份、天然橡胶1份、丁苯橡胶1份、氯磺化聚乙烯1份、氯化聚炳乙烯1份、硅橡胶1份、氯丁橡胶1份、增塑剂10份、增溶剂13份、稳定剂4份;称量时采用在真空送料,保证原料不会污染到环境;第三步,将成称量出的粉末放入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混合,使原料达到均匀混合;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自动螺杆送至捏合机入口内,捏合机为液压式翻转捏合机,捏合温度为160-190℃,塑胶捏合时间为6-9分钟;第四步,当原料溶化后达到挤出标准时,捏合机进行自动翻转将原料倒入提升机料斗中;提升机将原料送入塑胶挤出机入料口中;挤出机入口设有双碗锥双强制喂料,将溶化好的塑胶混合料强制喂入挤出机螺桶内;第五步,将磨具分为冷热两区并分别进行加热和冷却,然后用硬顶式将产品顶出;产品挤出后采用喷淋冷却,喷淋装置为四米喷淋滚简水桶,然后用循环水冷水机进行制冷;在产品冷却定型后,对产品进行整理、打包、装箱。
5.所提供的一种实现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亮雾同体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前处理;对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进行真空电镀或喷涂,以使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呈现亮面光泽;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预处理;于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选取好需要加工的亮面
部位,并装置一相适配的夹具,以使挡住不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而,对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在此步骤中,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的目的是为增强后续工艺中,喷漆材料的附着力;预制一与塑胶制品内饰件相适配的夹具,并使得该夹具与塑胶制品内饰件相接触的位置为软胶材质;需要强调的是,因前处理的过程中,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已经通过电镀或喷涂工艺进行处理而呈现亮面光泽,故而,所适配的夹具,其与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相接触的位置采用软胶材质,软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其目的即是以防亮面光泽部位因相接触而被刮伤或压伤;将所预制的夹具装置于塑胶制品内饰件上,以使挡住不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对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对经过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后的部位及所述夹具进行清洁,以备后续的喷漆处理;喷漆处理;对经过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后的部位进行喷漆处理,以使其形成所需要的雾面;所用到的喷漆材料为光固化漆或烘烤油漆;拆卸夹具;待上述所形成的雾面固化成型后,拆卸夹具,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亮雾同体加工处理完毕;夹具拆卸完毕后,对所拆卸的夹具及经过亮面、雾面处理的塑胶制品内饰件进行清洁。
6.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完善,配比合理,成本低,安全可靠,耐磨,强度高,进行亮面及雾面的处理加工,加工精度高,光泽度好,且在具体实施时,加工工艺简单、操作快捷方便,能适应大批量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周期,大大的提高产能;使得在塑胶外壳的表面也能实现亮雾同体的效果,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在需要加工成雾面的塑胶外壳表面喷射不同浓度的或不同类别的光固化漆或烘烤油漆等,使得塑胶外壳的不同部位根据需要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及不同的光泽度,满足大众化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7.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8.一种塑胶制品内饰件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将聚氯乙烯、氟塑料、聚全氟乙丙烯、聚丙烯、四氟乙烯、聚苯乙烯分别磨成粉末状;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炳乙烯、硅橡胶、氯丁橡胶按照80目磨粉;第二步,采用称量设备来进行称重计量,称取聚氯乙烯56份、胶粉10份、氟塑料1份、聚全氟乙丙烯2份、聚丙烯1份、四氟乙烯1份、聚苯乙烯1份、天然橡胶1份、丁苯橡胶1份、氯磺化聚乙烯1份、氯化聚炳乙烯1份、硅橡胶1份、氯丁橡胶1份、增塑剂10份、增溶剂13份、稳定剂4份;称量时采用在真空送料,保证原料不会污染到环境;第三步,将成称量出的粉末放入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混合,使原料达到均匀混合;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自动螺杆送至捏合机入口内,捏合机为液压式翻转捏合机,捏合温度为180℃,塑胶捏合时间为7分钟;第四步,当原料溶化后达到挤出标准时,捏合机进行自动翻转将原料倒入提升机料斗中;提升机将原料送入塑胶挤出机入料口中;挤出机入口设有双碗锥双强制喂料,将溶
化好的塑胶混合料强制喂入挤出机螺桶内;第五步,将磨具分为冷热两区并分别进行加热和冷却,然后用硬顶式将产品顶出;产品挤出后采用喷淋冷却,喷淋装置为四米喷淋滚简水桶,然后用循环水冷水机进行制冷;在产品冷却定型后;第六步,对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亮雾同体加工,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前处理;对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进行真空电镀或喷涂,以使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呈现亮面光泽;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预处理;于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选取好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并装置一相适配的夹具,以使挡住不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而,对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在此步骤中,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的目的是为增强后续工艺中,喷漆材料的附着力;预制一与塑胶制品内饰件相适配的夹具,并使得该夹具与塑胶制品内饰件相接触的位置为软胶材质;需要强调的是,因前处理的过程中,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已经通过电镀或喷涂工艺进行处理而呈现亮面光泽,故而,所适配的夹具,其与塑胶制品内饰件表面相接触的位置采用软胶材质,软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其目的即是以防亮面光泽部位因相接触而被刮伤或压伤;将所预制的夹具装置于塑胶制品内饰件上,以使挡住不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对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需要加工的亮面部位进行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对经过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后的部位及所述夹具进行清洁,以备后续的喷漆处理;喷漆处理;对经过腐蚀或蚀刻或硬化处理后的部位进行喷漆处理,以使其形成所需要的雾面;所用到的喷漆材料为光固化漆或烘烤油漆;拆卸夹具;待上述所形成的雾面固化成型后,拆卸夹具,塑胶制品内饰件的表面亮雾同体加工处理完毕;夹具拆卸完毕后,对所拆卸的夹具及经过亮面、雾面处理的塑胶制品内饰件进行清洁。
9.第七步,对产品进行整理、打包、装箱。
10.本发明进行亮面及雾面的处理加工,加工精度高,光泽度好,且在具体实施时,加工工艺简单、操作快捷方便,能适应大批量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周期,大大的提高产能;使得在塑胶外壳的表面也能实现亮雾同体的效果,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在需要加工成雾面的塑胶外壳表面喷射不同浓度的或不同类别的光固化漆或烘烤油漆等,使得塑胶外壳的不同部位根据需要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及不同的光泽度,满足大众化需求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随着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等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下游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对塑胶的需求。我国汽车、家电、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下游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这些行业对塑胶件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同时需求将也呈现高端化、精密化趋势。据中投调查,中国塑胶件制造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多;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约度逐步升级;产业的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入从大国向先进强国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塑胶件制造行业蓬勃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产销规模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行业的区域集中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行业领先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国外先进企业也看好国内市场,逐渐加大投资力度,耐普罗、赫比国际集团、安能利集团等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行业内竞争更为激烈。零件设计必须满足来自于零件制造端的要求,对通过注塑加工工艺而获得的塑胶件也是如
此。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要求下,塑胶件设计必须使得注塑模具加工简单、成本低,同时零件注塑时间短、效率高、零件缺陷少、质量高,这就是面向注塑加工的设计。本节将详细介绍塑胶件设计指南,使得塑胶件设计是面向注塑加工的设计。由于注塑加工涉及到注塑模具的制作,面向注塑加工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注塑模具的制作和修改费时费力,在塑胶件的成本中,注塑模具的成本占有很大的比例,一套模具的成本少则上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当注塑模具制造完成后,如果零件设计发生修改,注塑模具就需要作相应的修改,这势必会带来模具成本的上升。而有些时候因为模具结构的关系,注塑模具无法进行修改,只能重新设计制造一副新的模具,那么带来的成本和时间上的损失就更无法衡量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