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49581发布日期:2022-07-30 06:5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生产的常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采用优质沥青为原材料,复配多种改性剂制备而成的,施工时需采用明火热熔,一旦热熔温度过高,超过沥青及软化剂闪点,就极易造成火灾,严重影响了建筑及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改性沥青涂盖料制备过程中添加阻燃剂,阻燃剂在加热过程中会吸热分解,并生成水蒸气及比表面积大的氧化物,从而达到降低沥青温度,隔绝氧气的效果,阻止燃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40~50份,软化剂8~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4份,聚丙烯3~5份,轮胎胶粉12~15份,阻燃剂7~10份,填料20~40份,偶联剂2~4份。
5.进一步的,所述沥青为70#重交沥青、90#重交沥青中的一种;所述聚丙烯为再生聚丙烯pp颗粒,所述轮胎胶粉的胶含量不低于45%,胶粉粒度为40~60目,所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市售型号为6302、501s、4402-1e中的至少一种,当为多种混合时,重量均相同,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复合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的配比为7:7:6,配合使用时发挥机理主要为:1.冷阱效应,随着温度升高,三种阻燃剂会吸热分解,能冷却被阻燃的基质,从而降低沥青表面温度,达到阻燃效果;2.稀释效应,阻燃剂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水分子逸出,在沥青表面降低氧气浓度,稀释可燃性挥发分浓度,从而阻燃;3.阻隔效应,三种阻燃剂在沥青燃烧时会产生比表面积较大的氧化物,能促进沥青燃烧过程中炭层的形成,进而对凝聚相/气相界面热量和物质传递起到阻隔作用,对内部沥青的进一步热分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粉煤灰、轻钙中的至少一种,当几种混合使用时等量配比,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6.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与软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85℃,加入sbs、聚丙烯,溶胀1.5~2h至溶胀完全后加入轮胎胶粉,温度为180~190℃溶胀2~2.5h,用胶体磨研磨后加入填料,搅拌40min,最后加入阻燃剂和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制作卷材即可。
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在配方中加入复配的阻燃剂,可以使三种阻燃剂在发挥效用时相互协调,配合使用时发挥机理主要为:1.冷阱效应,随着温度升高,三种
阻燃剂会吸热分解,能冷却被阻燃的基质,从而降低沥青表面温度,达到阻燃效果;2.稀释效应,阻燃剂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水分子逸出,在沥青表面降低氧气浓度,稀释可燃性挥发分浓度,从而阻燃;3.阻隔效应,三种阻燃剂在沥青燃烧时会产生比表面积较大的氧化物,能促进沥青燃烧过程中炭层的形成,进而对凝聚相/气相界面热量和物质传递起到阻隔作用,对内部沥青的进一步热分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由于无机金属阻燃剂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与聚合物沥青相容性差,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度较低,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对无机金属阻燃剂表面进行改性,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油性,从而改善无机金属阻燃剂与聚合物沥青相容性,发挥其最大效用。
具体实施方式
8.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40~50份,软化剂8~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4份,聚丙烯3~5份,轮胎胶粉12~15份,阻燃剂7~10份,填料20~40份,偶联剂2~4份;所述沥青为70#重交沥青、90#重交沥青中的一种,两者可等量替代;所述聚丙烯为再生聚丙烯pp颗粒,所述轮胎胶粉的胶含量不低于45%,胶粉粒度为40~60目,所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市售型号为6302、501s、4402-1e中的至少一种,当为多种混合时,重量均相同,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复合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的配比为7:7:6,配合使用时发挥机理主要为:1.冷阱效应,随着温度升高,三种阻燃剂会吸热分解,能冷却被阻燃的基质,从而降低沥青表面温度,达到阻燃效果;2.稀释效应,阻燃剂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水分子逸出,在沥青表面降低氧气浓度,稀释可燃性挥发分浓度,从而阻燃;3.阻隔效应,三种阻燃剂在沥青燃烧时会产生比表面积较大的氧化物,能促进沥青燃烧过程中炭层的形成,进而对凝聚相/气相界面热量和物质传递起到阻隔作用,对内部沥青的进一步热分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粉煤灰、轻钙中的至少一种,当几种混合使用时等量配比,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9.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与软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85℃,加入sbs、聚丙烯,溶胀1.5~2h至溶胀完全后加入轮胎胶粉,温度为180~190℃溶胀2~2.5h,用胶体磨研磨后加入填料,搅拌40min,最后加入阻燃剂和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制作卷材即可。
10.性能测试根据国标的性能测试条件及要求,用极限氧指数测试来评价聚合物材料阻燃性,极性氧指数越大,阻燃效果越好,执行标准为《沥青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nb/sh/t 0815-2010)阻燃剂掺量为0%时,sbs改性沥青的极限氧指数为19.3%;阻燃剂掺量为5%时,极限氧指数为20.7%;阻燃剂掺量为10%时,极限氧指数为21.8%;阻燃剂掺量为15%时,极限氧指数为23%;阻燃剂掺量为20%时,极限氧指数为24.2%。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40~50份,软化剂8~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4份,聚丙烯3~5份,轮胎胶粉12~15份,阻燃剂7~10份,填料20~40份,偶联剂2~4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为70#重交沥青、90#重交沥青中的一种;所述聚丙烯为再生聚丙烯pp颗粒,所述轮胎胶粉的胶含量不低于45%,胶粉粒度为40~60目,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复合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的配比为7:7:6,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粉煤灰、轻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与软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85℃,加入sbs、聚丙烯,溶胀1.5~2h至溶胀完全后加入轮胎胶粉,温度为180~190℃溶胀2~2.5h,用胶体磨研磨后加入填料,搅拌40min,最后加入阻燃剂和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制作卷材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40~50份,软化剂8~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4份,聚丙烯3~5份,轮胎胶粉12~15份,阻燃剂7~10份,填料20~40份,偶联剂2~4份,本发明通过在改性沥青涂盖料制备过程中添加阻燃剂,阻燃剂在加热过程中会吸热分解,并生成水蒸气及比表面积大的氧化物,从而达到降低沥青温度,隔绝氧气的效果,阻止燃烧。止燃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 苏怀武 郭成超 高威 李盼盼 孙超杰 黄一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