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PCR方舱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5256发布日期:2022-08-10 00:4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移动PCR方舱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背景技术:

2.传染病是威胁人们生存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因此,为了能够更快的研制出治疗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等特效药,人们需要在传染病盛行的地带修建一些方舱实验室来对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研究。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50557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pcr方舱实验室,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pcr方舱;pcr方舱设有上下两层,上层为实验舱,下层为废料舱;废料舱的顶部开设有废料投递口,废料投递口的底部设有导料斗,废料舱内设有废料收集桶以及废料收集桶传送带,废料收集桶在废料收集桶传送带上,废料收集桶对接在导料斗底部。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当肥料收集桶内的废料收集满后,可能会从废料收集桶内溢出,并流落到废料收集桶传送带上以及废料舱的内腔内,不仅影响了废料舱内的环境,还会使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的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废料收集桶内的废料收集满后而从废料收集桶内溢出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降低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细菌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6.本技术提供的移动pcr方舱实验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移动pcr方舱实验室,包括导料斗以及废料收集桶,所述导料斗的出口处滑移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废料收集桶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上升至废料收集桶的开口端之前的过程中,驱动组件能够被触发,且连接板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密封塞移动,之后当密封塞完全将导料斗的出口处堵塞后,导料斗内的废料无法再流进废料收集桶内,因此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也不会再继续升高,从而能够降低废料收集桶内的废料收集满后而从废料收集桶内溢出的可能性,进而能够降低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细菌的可能性。
8.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连接杆于阻挡块以及导料斗之间滑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阻挡块能够降低连接杆以及连接板与导向杆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浮球以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浮球,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浮球的一端能够抵接配合于所述连接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浮球向靠近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浮球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随后当驱动杆与连接板相接触后,驱动杆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发生移动的难度。
12.优选的,所述浮球固定连接有滑竿,所述滑竿远离所述浮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废料收集桶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块能够在滑槽内滑移,从而能够对浮球进行导向,进而能够降低浮球随意发生漂动的可能性。
14.优选的,所述导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内设有限位块以及用于对所述限位块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限位块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存放槽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边内壁,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连接板抵接配合于所述限位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在向靠近导料斗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能够通过限位块上的第一斜面推动限位块向远离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之后当密封塞完全将导料斗的出口处堵塞时,此时连接板位于限位块与导料斗之间,并且限位块能够在复位组件的复位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能够降低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远离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16.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存放槽的内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推动限位块向远离导料斗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能够带动第一连接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连接板移动至远离限位块的位置后,第一弹簧的弹力能够推动第一连接块移动,随后第一连接块能够带动限位块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降低限位块发生复位的难度。
18.优选的,所述废料收集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块,所述存放槽内还设有第二配合块以及第三配合块,所述第二配合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所述第三配合块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存放槽靠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一端内壁,所述第三配合块靠近所述第二配合块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配合块抵接配合于所述第三配合块;所述第三配合块靠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靠近所述第一配合块的一端设有第三斜面,所述驱动块抵接配合于所述第一配合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传送带将已经被清理后的肥料收集桶运输到导料斗下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配合块能够通过驱动块上的第三斜面推动驱动块向靠近安装板的方向发生移动,随后驱动块能够带动第三配合块移动,第三配合块能够通过第二斜面推动第二配合块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发生移动,第二配合块移动带动限位块移动,之后当限位块移动至远离连接板的位置后,连接板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远离导料斗的方向移动,最后当连接板带动密封塞移动至远离导料斗的位置后,导料斗能够正常工作。
20.优选的,所述存放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配合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存放槽的内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配合块在向靠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三配合块能够带动第二连接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第一配合块移动至远离驱动块的位置后,此时第二弹簧的弹力能够推动第二连接块移动,随后第二连接块能够带动第三配合块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降低第三配合块实现复位的难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上升至废料收集桶的开口端之前的过程中,驱动组件能够被触发,且连接板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密封塞移动,之后当密封塞完全将导料斗的出口处堵塞后,导料斗内的废料无法再流进废料收集桶内,因此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也不会再继续升高,从而能够降低废料收集桶内的废料收集满后而从废料收集桶内溢出的可能性,进而能够降低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细菌的可能性;2.设置的阻挡块能够降低连接杆以及连接板与导向杆发生脱离的可能性;3.废料收集桶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浮球向靠近导料斗的方向发生移动,浮球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随后当驱动杆与连接板相接触后,驱动杆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发生移动的难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导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滑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板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导料斗;2、废料收集桶;3、密封塞;31、连接板;32、导向杆;33、连接杆;34、阻挡块;4、驱动组件;41、浮球;42、驱动杆;5、滑竿;51、导向块;52、滑槽;6、安装板;61、存放槽;62、限位块;63、第一斜面;7、复位组件;71、第一连接块;72、第一弹簧;8、第一配合块;81、第二配合块;82、第三配合块;83、第二斜面;84、驱动块;85、第三斜面;9、第二连接块;9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移动pcr方舱实验室。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导料斗1以及废料收集桶2,导料斗1的出口处沿竖直方向滑移有密封塞3,密封塞3为橡胶材质;密封塞3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呈圆柱体状;导料斗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32,导向杆32呈圆柱体状且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板31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截面呈l形状,两个连接杆33与两个导向杆32对应设置,连接杆33远离连接板3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导向杆32的周侧壁,废料收集桶2内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板31移动的驱动组件4。
27.如图1和图2所示,废料收集桶2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上升至废料收集桶2的开口端
之前的过程中,驱动组件4能够被触发,且连接板31能够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导料斗1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31移动带动密封塞3移动,之后当密封塞3完全将导料斗1的出口处堵塞后,导料斗1内的废料无法再流进废料收集桶2内,因此废料收集桶2内废料的液面高度也不会再继续升高,从而能够降低废料收集桶2内的废料收集满后而从废料收集桶2内溢出的可能性,进而能够降低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细菌的可能性。
28.如图2所示,导向杆32的底端周侧壁套设固定有阻挡块34,阻挡块34呈圆柱体,连接杆33远离连接板31的一端于阻挡块34以及导料斗1之间滑移;设置的阻挡块34能够降低连接杆33以及连接板31与导向杆32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29.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浮球41以及驱动杆42,浮球41以及驱动杆42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于废料收集桶2的内腔,驱动杆42固定连接于浮球41,驱动杆42的顶端能够抵接配合于连接板31的底部侧壁;废料收集桶2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浮球41向靠近导料斗1的方向发生移动,浮球41移动带动驱动杆42移动,随后当驱动杆42与连接板31相接触后,驱动杆42能够带动连接板31移动,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连接板31以及密封塞3发生移动的难度。
30.如图2所示,浮球41固定连接有滑竿5,滑竿5沿水平方向设置,滑竿5远离浮球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51,导向块51的截面呈t形状,废料收集桶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52,滑槽5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滑槽52的截面呈t形状,导向块5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52的内壁;设置的导向块51能够在滑槽52内滑移,从而能够对浮球41进行导向,进而能够降低浮球41随意发生漂动的可能性。
31.如图3和图4所示,导料斗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截面呈l形状,安装板6内开设有存放槽61,存放槽61内设有限位块62以及用于对限位块62进行复位的复位组件7,限位块62呈长方体状,限位块62穿设且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存放槽61靠近连接板31的一边内壁,限位块62靠近连接板31一端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一斜面63,连接板31能够通过限位块62上的第一斜面63抵接配合于限位块62。
32.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板31在向靠近导料斗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31能够通过限位块62上的第一斜面63推动限位块62向远离导料斗1的方向发生移动,之后当密封塞3完全将导料斗1的出口处堵塞时,此时连接板31位于限位块62与导料斗1之间,并且限位块62能够在复位组件7的复位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能够降低连接板31以及密封塞3向远离导料斗1的方向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33.如图3和图4所示,复位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块71以及第一弹簧72,第一连接块71呈长方体状,第一连接块71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2,第一弹簧72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弹簧7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71远离连接板31的一侧,第一弹簧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存放槽61远离连接板31的一边内壁;连接板31推动限位块62向远离导料斗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62能够带动第一连接块71克服第一弹簧72的弹力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弹簧72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连接板31移动至远离限位块62的位置后,第一弹簧72的弹力能够推动第一连接块71移动,随后第一连接块71能够带动限位块62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降低限位块62发生复位的难度。
34.如图3和图4所示,废料收集桶2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块8,存放槽61内还设有第二配合块81以及第三配合块82,第二配合块81呈长方体状,第二配合块81固定连
接于限位块62;第三配合块82呈长方体状,第三配合块82穿设且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存放槽61靠近第一配合块8的一端内壁,第三配合块82靠近第二配合块81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83,第二配合块81抵接配合于第三配合块82;如图4所示,第三配合块82靠近第一配合块8一端的右边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块84,驱动块84呈长方体状,且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配合块82以及驱动块84的相对内壁,驱动块84靠近第一配合块8的一端设有第三斜面85,驱动块84通过第三斜面85抵接配合于第一配合块8。
35.如图3和图4所示,工作人员通过传送带将已经被清理后的废料收集桶2运输到导料斗1下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配合块8能够通过驱动块84上的第三斜面85推动驱动块84向靠近安装板6的方向发生移动,随后驱动块84能够带动第三配合块82移动,第三配合块82能够通过第二斜面83推动第二配合块81向远离连接板31的方向发生移动,第二配合块81移动带动限位块62移动,之后当限位块62移动至远离连接板31的位置后,连接板31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远离导料斗1的方向移动,最后当连接板31带动密封塞3移动至远离导料斗1的位置后,导料斗1能够正常工作。
36.如图4所示,存放槽61内设有第二连接块9以及第二弹簧91,第二连接块9呈长方体状,第二连接块9固定连接于第三配合块82,第二弹簧91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弹簧9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9,第二弹簧9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存放槽61远离第一配合块8的一边内壁。
37.如图4所示,第三配合块82在向靠近安装板6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三配合块82能够带动第二连接块9克服第二弹簧91的弹力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91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第一配合块8移动至远离驱动块84的位置后,此时第二弹簧91的弹力能够推动第二连接块9移动,随后第二连接块9能够带动第三配合块82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降低第三配合块82实现复位的难度。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废料收集桶2内废料的液面高度在上升至废料收集桶2的开口端之前的过程中,驱动组件4能够被触发,且连接板31能够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导料斗1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31移动带动密封塞3移动,之后当密封塞3完全将导料斗1的出口处堵塞后,导料斗1内的废料无法再流进废料收集桶2内,因此废料收集桶2内废料的液面高度也不会再继续升高,从而能够降低废料收集桶2内的废料收集满后而从废料收集桶2内溢出的可能性,进而能够降低废料舱内滋生更多细菌的可能性。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