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0286发布日期:2022-08-23 21:1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橡胶鞋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橡胶鞋底是指由橡胶制作的鞋底,橡胶鞋底材料大概可分为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的优点就在于它非常的柔软,弹性极佳,能适和于各种运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耐油性、耐臭氧老化和耐热氧老化性差,室内运动鞋多用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里又分为耐磨橡胶,环保橡胶,空气橡胶,粘性橡胶,硬质橡胶,加碳橡胶,耐磨橡胶的耐磨性和韧性都是非常好的,所以非常的耐用,这种橡胶材料一般在网球鞋的大底上使用,环保橡胶也被称为回收料橡胶,这种橡胶大底含有最多10%的回收橡胶,主要目的是为了环保,空气橡胶里含有空气,有一定的减震功能,但是不很耐磨,用途不是很广泛,粘性橡胶的特点是柔韧性比较好,而且非常的防滑,一般用在室内的运动鞋上,硬质橡胶是大底橡胶材质里最全面的橡胶,坚韧防滑又很耐磨,用途自然也就很广泛,多功能鞋和篮球鞋大多是用此种橡胶来做大底,加碳在普通的橡胶材料里加入了碳元素,使得橡胶更加的坚韧耐磨,跑鞋大多使用此种橡胶,而且在跑鞋鞋底的后掌部分都会留有brs的字母标示,以表示大底使用了加碳橡胶。
3.传统的耐磨橡胶鞋底在制备过程中,最终制备成的橡胶鞋底耐磨效果并不理想,影响橡胶鞋的最终使用,并且传统的耐磨橡胶鞋底制备工艺过于复杂,所使用的原料过于多,并且占用大量的人力,使之制备工艺局限性大,并且成本昂贵,效率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使得制备出的橡胶鞋底耐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并且整个制备工艺简单,不繁琐,环保性好,人力占用少,制备局限性小。
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原料成份包括氯醇橡胶、顺丁橡胶、天然液体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苯橡胶、硬脂酸镁、高活性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纳米锌粉、石墨烯、高耐磨炭黑、聚乙烯蜡、活性剂、塑化剂、增塑剂、乳化剂、硫化促进剂和抗氧化剂,并且对应的重量份如下:氯醇橡胶9-12份、顺丁橡胶12-16份、天然液体橡胶10-15份、聚氨酯橡胶8-10份、丁苯橡胶16-20份、硬脂酸镁5-8份、高活性氧化锌7-12份、纳米氧化锌4-6份、纳米锌粉12-14份、石墨烯16-18份、高耐磨炭黑6-10份、聚乙烯蜡9-12份、活性剂2-4份、塑化剂4-6份、增塑剂3-6份、乳化剂16-19份、硫化促进剂13-15份、抗氧化剂8-12份,制备步骤包括:
6.步骤1:将所述9-12重量份的氯醇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一塑炼胶,然后将所述5-8重量份的硬脂酸镁,7-12重量份的高活性氧化锌与所述2-4重量份的活性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塑炼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
获得胶料a;
7.步骤2:将所述12-16重量份的顺丁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二塑炼胶,然后将所述4-6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与所述4-6重量份的塑化剂和所述3-6重量份的增塑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塑炼胶与所述第二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b;
8.步骤3:将所述10-15重量份的天然液体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三塑炼胶,然后将所述12-14重量份的纳米锌粉和所述16-18重量份的石墨烯与所述16-19重量份的乳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三塑炼胶与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c;
9.步骤4:将所述8-10重量份的聚酯氨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四塑炼胶,然后将所述6-10重量份的高耐磨炭黑与所述13-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四塑炼胶与所述第四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d;
10.步骤5:将所述16-20重量份的丁苯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五塑炼胶,然后将所述9-12重量份的聚乙烯蜡与所述8-1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五混合物,将所述第五塑炼胶与所述第五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e;
11.步骤6:将上述步骤获得的胶料a、胶料b、胶料c、胶料d和胶料e放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形成混炼料,将混炼料放入置模具中硫化成型,得到最终的橡胶鞋底。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9-12重量份的氯醇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185℃-195℃,塑炼时间为25min-30min,并且将所述5-8重量份的硬脂酸镁,7-12重量份的高活性氧化锌与所述2-4重量份的活性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200℃,开炼时间为30min-36min,将所述第一塑炼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200℃,混炼时间为20min-26min。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12-16重量份的顺丁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00℃-205℃,塑炼时间为30min-33min,并且将所述4-6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与所述4-6重量份的塑化剂和所述3-6重量份的增塑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5℃-200℃,开炼时间为40min-45min,将所述第二塑炼胶与所述第二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186℃,混炼时间为16min-22min。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10-15重量份的天然液体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02℃-205℃,塑炼时间为36min-38min,并且将所述12-14重量份的纳米锌粉和所述16-18重量份的石墨烯与所述16-19重量份的乳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195℃,开炼时间为45min-50min,将所述第三塑炼胶与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200℃,混炼时间为20min-24min。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将所述8-10重量份的聚酯氨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10℃-215℃,塑炼时间为50min-55min,并且将所述6-10重量份的高耐磨炭黑与所述13-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5℃-205℃,开炼时间为60min-65min,将所述第四塑炼胶与所述第四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6℃-201℃,混炼时间为29min-36min。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将所述16-20重量份的丁苯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182℃-192℃,塑炼时间为30min-40min,并且将所述9-12重量份的聚乙烯蜡与所
述8-1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196℃,开炼时间为30min-33min,将所述第五塑炼胶与所述第五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75℃-180℃,混炼时间为46min-50min。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将所述胶料a、胶料b、胶料c、胶料d和胶料e放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200℃-206℃,混炼时间为65min-70min。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如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工艺中的操作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方式。
20.实施例1
21.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原料成份包括氯醇橡胶、顺丁橡胶、天然液体橡胶、聚氨酯橡胶、丁苯橡胶、硬脂酸镁、高活性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纳米锌粉、石墨烯、高耐磨炭黑、聚乙烯蜡、活性剂、塑化剂、增塑剂、乳化剂、硫化促进剂和抗氧化剂,并且对应的重量份如下:氯醇橡胶9-12份、顺丁橡胶12-16份、天然液体橡胶10-15份、聚氨酯橡胶8-10份、丁苯橡胶16-20份、硬脂酸镁5-8份、高活性氧化锌7-12份、纳米氧化锌4-6份、纳米锌粉12-14份、石墨烯16-18份、高耐磨炭黑6-10份、聚乙烯蜡9-12份、活性剂2-4份、塑化剂4-6份、增塑剂3-6份、乳化剂16-19份、硫化促进剂13-15份、抗氧化剂8-12份;
22.具体步骤为:
23.s1.将所述9-12重量份的氯醇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一塑炼胶,然后将所述5-8重量份的硬脂酸镁,7-12重量份的高活性氧化锌与所述2-4重量份的活性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塑炼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a,将所述9-12重量份的氯醇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185℃-195℃,塑炼时间为25min-30min,并且将所述5-8重量份的硬脂酸镁,7-12重量份的高活性氧化锌与所述2-4重量份的活性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200℃,开炼时间为30min-36min,将所述第一塑炼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200℃,混炼时间为20min-26min。
24.s2.将所述12-16重量份的顺丁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二塑炼胶,然后将所述4-6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与所述4-6重量份的塑化剂和所述3-6重量份的增塑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塑炼胶与所述第二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b,将所述12-16重量份的顺丁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00℃-205℃,塑炼时间为30min-33min,并且将所述4-6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与所述4-6重量份的塑化剂和所述3-6重量份的增塑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5℃-200℃,开炼时间为40min-45min,将所述第二塑炼胶与所述第二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186℃,混炼时间为16min-22min。
25.s3.将所述10-15重量份的天然液体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三塑炼胶,然
后将所述12-14重量份的纳米锌粉和所述16-18重量份的石墨烯与所述16-19重量份的乳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三塑炼胶与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c,将所述10-15重量份的天然液体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02℃-205℃,塑炼时间为36min-38min,并且将所述12-14重量份的纳米锌粉和所述16-18重量份的石墨烯与所述16-19重量份的乳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195℃,开炼时间为45min-50min,将所述第三塑炼胶与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0℃-200℃,混炼时间为20min-24min。
26.s4.将所述8-10重量份的聚酯氨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四塑炼胶,然后将所述6-10重量份的高耐磨炭黑与所述13-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四塑炼胶与所述第四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d,将所述8-10重量份的聚酯氨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210℃-215℃,塑炼时间为50min-55min,并且将所述6-10重量份的高耐磨炭黑与所述13-15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5℃-205℃,开炼时间为60min-65min,将所述第四塑炼胶与所述第四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86℃-201℃,混炼时间为29min-36min。
27.s5.将所述16-20重量份的丁苯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形成第五塑炼胶,然后将所述9-12重量份的聚乙烯蜡与所述8-1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内,得到第五混合物,将所述第五塑炼胶与所述第五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获得胶料e,将所述16-20重量份的丁苯橡胶在密炼机上进行塑炼,塑炼温度为182℃-192℃,塑炼时间为30min-40min,并且将所述9-12重量份的聚乙烯蜡与所述8-1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放入至开炼机,开炼温度为190℃-196℃,开炼时间为30min-33min,将所述第五塑炼胶与所述第五混合物经过开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75℃-180℃,混炼时间为46min-50min。
28.s6.将上述步骤获得的胶料a、胶料b、胶料c、胶料d和胶料e放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形成混炼料,将混炼料放入置模具中硫化成型,得到最终的橡胶鞋底,将所述胶料a、胶料b、胶料c、胶料d和胶料e放入开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200℃-206℃,混炼时间为65min-70min。
29.实施例2
30.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
31.氯醇橡胶8-10份、顺丁橡胶13-15份、天然液体橡胶11-14份、聚氨酯橡胶9-10份、丁苯橡胶18-20份、硬脂酸镁5-6份、高活性氧化锌8-10份、纳米氧化锌5-6份、纳米锌粉13-14份、石墨烯16-18份、高耐磨炭黑8-10份、聚乙烯蜡9-10份、活性剂2-5份、塑化剂3-7份、增塑剂4-7份、乳化剂18-20份、硫化促进剂14-16份、抗氧化剂9-11份。
32.实施例3
33.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
34.氯醇橡胶9-12份、顺丁橡胶14-18份、天然液体橡胶12-15份、聚氨酯橡胶9-12份、丁苯橡胶18-22份、硬脂酸镁6-8份、高活性氧化锌9-12份、纳米氧化锌3-8份、纳米锌粉13-16份、石墨烯16-20份、高耐磨炭黑9-10份、聚乙烯蜡9-11份、活性剂3-5份、塑化剂3-9份、增塑剂4-6份、乳化剂18-21份、硫化促进剂12-16份、抗氧化剂5-11份。
35.实施例4
36.一种耐磨效果好的橡胶鞋底制备工艺,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
37.氯醇橡胶7-10份、顺丁橡胶12-15份、天然液体橡胶13-15份、聚氨酯橡胶6-10份、丁苯橡胶19-22份、硬脂酸镁4-7份、高活性氧化锌9-13份、纳米氧化锌6-8份、纳米锌粉12-14份、石墨烯19-22份、高耐磨炭黑9-13份、聚乙烯蜡8-11份、活性剂3-6份、塑化剂4-8份、增塑剂5-6份、乳化剂18-23份、硫化促进剂14-19份、抗氧化剂7-12份。
38.上述实施例1-4通过上述相同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耐磨橡胶鞋底进行性能测试,其中实施例1制备出的橡胶鞋底耐磨性能更好,使用更加耐久,安全环保。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上述说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