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味醋的制备生产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8207发布日期:2022-09-16 23:0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味醋的制备生产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风味醋的制备生产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2.食醋是由淀粉原料经发酵转化而来,其发酵工艺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液体发酵产品纯度高,但成分单一,味觉较差,且工艺复杂,设备昂贵,成本较高,因此,传统的固体发酵工艺仍然是食醋工业的主要工艺,固体发酵就是把原料置于容器中,加糖化酶、酵母、醋酸菌等发酵剂,在氧气参与下,在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完成淀粉、糖、醇、醋的转化过程。
3.现有技术中,在晒醋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大米、糯米、水进行加热处理,一般在加热筒内进行加热处理,因糯米的粘性较大,需要人工不断的搅拌,以防止粘在加热筒内壁,现有的搅拌方式浪费人力,劳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风味醋的制备生产工艺流程,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不断的搅拌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味醋的制备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制备筒,所述制备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制备筒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推动机构,搅拌机构的底部安装有刮动机构,制备筒的顶部靠近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制备筒的顶部靠近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气口,制备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加热筒的底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脚;
6.搅拌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制备筒内腔的转轴,转轴的底端与制备筒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筒,套筒的外侧等距离安装有搅拌杆,制备筒的内表壁等角度安装有侧刮杆,侧刮杆与套筒连接。
7.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顶环和底环,底环位于顶环的下方,顶环的外侧设有外槽,顶环与底环之间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与搅拌杆固定连接,侧刮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顶环和底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侧槽,两个侧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的外侧均活动安装有侧杆,底环和顶环的内侧均与两个侧杆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制备筒并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与制备筒的顶部固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轴外侧的外接套,外接套的底部与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外接套的外侧靠近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外接套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外接套的外侧通过外螺纹螺纹套接有螺套。
11.优选的,所述螺套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制备筒并固定连接有顶块。
12.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底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环,外环通过外槽与顶环活动卡接。
13.优选的,所述刮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轴外侧的底套,底套的底部与制备筒的内腔底部贴合,底套的外侧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环,内环的外径值等于制备筒的内径值。
14.优选的,所述内杆的顶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搅拌叶,内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刮杆,底刮杆的底部与制备筒的内腔底部贴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通过电机和转轴以及套筒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套筒转动,并通过竖杆和侧杆以及底环和顶环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立柱带动搅拌杆的转动,从而便于对制备筒内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并通过顶环和底环以及连接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侧刮杆转动,从而避免原料粘在制备筒的内壁;
17.(2)、该发明通过电机和转轴以及外接套和外螺纹之间的配合,继而当转轴转动时能够使得螺套沿着外接套移动,并通过连接柱和外环以及顶环和侧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顶环和底环沿着转轴移动,继而能够使得搅拌杆移动,从而扩大对原料的搅拌范围。
18.(3)、该发明通过转轴和底套以及内杆和底刮杆之间的配合,继而当转轴转动时能够使得底刮杆转动,从而能够对粘在制备筒内腔底部的原料进行刮动,并通过搅拌叶的转动,从而能够对刮动的原料进行搅拌,从而避免原料粘在制备筒内腔底部而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制备筒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套筒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刮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制备筒;2、搅拌机构;201、转轴;202、支撑板;203、电机;204、支撑杆;205、搅拌杆;206、侧刮杆;207、套筒;208、底环;209、连接杆;2010、顶环;2011、侧槽;2012、竖杆;2013、侧杆;2014、外槽;2015、立柱;3、推动机构;301、外接套;302、外环;303、限位环;304、螺套;305、顶块;306、限位杆;307、外螺纹;308、连接柱;4、排气口;5、进料口;6、出料口;7、刮动机构;701、底套;702、内杆;703、搅拌叶;704、底刮杆;705、内环;8、支撑脚;9、加热筒。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由图1-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制备筒1,制备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6,制备筒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的上方安装有推动机构3,搅拌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刮动机构7,制备筒1的顶部靠近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口5,制备筒1的顶部靠近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气口4,制备筒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筒9,加热筒9的底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脚8;
30.加热筒9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电阻丝,从而能够对制备筒1进行加热,并对制备筒1内腔的原料进行加热。
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搅拌机构2包括活动安装于制备筒1内腔的转轴201,转轴201的底端与制备筒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转轴2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筒207,套筒207的外侧等距离安装有搅拌杆205,制备筒1的内表壁等角度安装有侧刮杆206,侧刮杆206与套筒207连接,套筒20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顶环2010和底环208,底环208位于顶环2010的下方,顶环2010的外侧设有外槽2014,顶环2010与底环208之间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立柱2015,立柱2015与搅拌杆205固定连接,侧刮杆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209,两个连接杆209的一端分别与顶环2010和底环208固定连接,套筒207的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侧槽2011,两个侧槽201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012,两个竖杆2012的外侧均活动安装有侧杆2013,底环208和顶环2010的内侧均与两个侧杆2013固定连接,转轴201的顶端贯穿制备筒1并固定连接有电机203,电机2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02,支撑板202的底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4,支撑杆204的底端与制备筒1的顶部固电连接;
32.首先启动电机203,带动转轴201的转动,并带动套筒207的转动,然后通过竖杆2012和侧杆2013带动底环208和顶环2010的转动,并带动立柱2015的转动,然后带动外侧的搅拌杆205的转动,并对制备筒1内腔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顶环2010和底环208带动连接杆209的转动,然后带动侧刮杆206的转动,从而防止原料粘在制备筒1的内壁上。
33.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推动机构3包括固定于转轴201外侧的外接套301,外接套301的底部与套筒207的顶部固定连接,外接套301的外侧靠近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303,外接套301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307,外接套301的外侧通过外螺纹307螺纹套接有螺套304,螺套304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6,限位杆306的顶端贯穿制备筒1并固定连接有顶块305,螺套304的底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08,连接柱30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环302,外环302通过外槽2014与顶环2010活动卡接;
34.当转轴201转动时带动外接套301的转动,并通过外螺纹307带动螺套304沿着外接套301移动,然后通过连接柱308带动外环302垂直移动,并通过外环302和顶环2010以及侧杆2013和竖杆2012之间的配合,然后带动顶环2010和底环208垂直移动,并使得搅拌杆205转动的同时能够垂直移动,最后扩大对原料的搅拌范围。
35.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刮动机构7包括固定于转轴201外侧的底套701,底套701的底部与制备筒1的内腔底部贴合,底套701的外侧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内杆702,内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环705,内环705的外径值等于制备筒1的内径值,内杆702的顶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搅拌叶703,内杆7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刮杆704,底刮杆704的底部与制备筒1的内腔底部贴合;
36.当转轴201转动时带动底套701的转动,然后带动外侧内杆702的转动,并带动底刮
杆704的转动,然后对粘在制备筒1内腔底部的原料刮动,同时内杆702的转动带动搅拌叶703的转动,并对刮动后的原料进行搅拌,从而避免原料的损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